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96365155
资源大小:145.42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在巴西举行,本届奥运会开幕式场面壮观下列开幕式情景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涤纶做成出场礼服B圣火燃烧C会场探照灯通电灯光绚丽D人浪营造几何图形2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红木家具B涤纶T恤C纯棉袜子D不锈钢勺3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B用霉变花生生产食用油C在中加适量的“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D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5近期北京雾霾天较多,国内各方面对首都空气质量都很关注北京为进一步改善北京空气质量,创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体现“绿色北京”的概念,计划在近几年投入150亿元治理大气环境污染你觉得以下各措施与改善空气质量无关的是()A加大煤改电、煤改气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B加大老旧机动车更新力度,提高尾气排放标准C减少学生户外运动时间,避免呼吸道疾病D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和管理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稀释浓硫酸C检查气密性D熄灭酒精灯7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C由27个原子构成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8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述均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2Al(OH)3+3H2SO4=Al2(SO4)3+6H2OB用稀盐酸除去铁锈:Fe2O3+4HCl=2FeCl2+2H2O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D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9分析、类比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类比和推理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10除去下列物质或溶液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氧化钙(碳酸钙)加水、过滤B氯化亚铁(氯化铜)加足量铁粉、过滤C硫酸(盐酸)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D二氧化碳(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点燃气体AABBCCDD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3分)11(4分)请在横线上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1)3个铵根离子 (2)3个氦原子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4)氮5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期的理想燃料,其一个分子中含有5个氮原子 12(10分)清明长假期间,杨明和同学去郊外旅游(1)山中泉水清冽甘美,判断泉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杨明饮用泉水时,发现里面有树叶,应该用 操作除去;用肥皂水洗手时,发现泡沫较少,则此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3)为防止景区的水被污染,附近农业生产时要合理使用化肥,氯化铵属于 肥(填“氮”“磷”或“钾”),不能和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水溶液为碱性)混合使用,因为 ;(4)杨明将泉水烧开,加热时,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与 充分接触(5)大家发现某铁栅栏锈迹斑斑,认为可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试写出利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6)午餐时雪饼包中发现有生石灰做的食品干燥剂,这是因为 (用方程式表示)13(4分)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 方法提纯A;(3)t2时,在100g水中放入 克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5分)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为 ;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它的一种俗称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5(11分)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O2,则应选择发生装置 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并加以改进: (4)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5)某同学从上述装置图中选用适当的发生装置 (填字母)成功的制取了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同学将气体通入图F装置中,则F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16(9分)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是 ,是CaCl2【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猜想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 ;猜想三:NaOH(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猜想一”不成立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7分)17我市有一种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银杏树,它的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请你根据银杏酸的化学式计算:(1)银杏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银杏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18(5分)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9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4g试计算:(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6-2017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在巴西举行,本届奥运会开幕式场面壮观下列开幕式情景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涤纶做成出场礼服B圣火燃烧C会场探照灯通电灯光绚丽D人浪营造几何图形【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涤纶做成出场礼服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圣火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会场探照灯通电灯光绚丽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人浪营造几何图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红木家具B涤纶T恤C纯棉袜子D不锈钢勺【考点】I7: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木家具是用木材制成的,木材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B、涤纶T恤是用涤纶制成的,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正确C、纯棉袜子是用棉花制成的,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D、不锈钢勺是用铁的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B用霉变花生生产食用油C在中加适量的“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D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考点】J3: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I5: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JE: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分析】A根据甲醛有毒进行判断;B根据霉变的花生含有黄曲霉素进行分析;C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分析判断;D根据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分析【解答】解:A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用甲醛保鲜海产品会危害人类健康,故A错误;B霉变花生具有毒性很大的黄曲霉毒素,有致癌作用,不能用来压榨食用油,故B错误;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在中加适量的“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故C正确;D聚乙烯塑料是塑料,一般用于包装或制器具,其中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不能包装食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考点】B9: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梅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梅花花香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分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近期北京雾霾天较多,国内各方面对首都空气质量都很关注北京为进一步改善北京空气质量,创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体现“绿色北京”的概念,计划在近几年投入150亿元治理大气环境污染你觉得以下各措施与改善空气质量无关的是()A加大煤改电、煤改气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B加大老旧机动车更新力度,提高尾气排放标准C减少学生户外运动时间,避免呼吸道疾病D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和管理【考点】65: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建筑工地的扬尘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解答】解:A、加大煤改电、煤改气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所以A不符合题意;B、加大老旧机动车更新力度,提高尾气排放标准,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所以B不符合题意;C、减少学生户外运动时间,避免呼吸道疾病,与改善空气质量无关,所以C符合题意;D、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和管理,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稀释浓硫酸C检查气密性D熄灭酒精灯【考点】49:液体药品的取用;44:加热器皿酒精灯;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C由27个原子构成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AC: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DA: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黄酮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黄酮素(C15H10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4%,故错误;C黄酮素(C15H10O2)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述均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2Al(OH)3+3H2SO4=Al2(SO4)3+6H2OB用稀盐酸除去铁锈:Fe2O3+4HCl=2FeCl2+2H2O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D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考点】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9分析、类比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类比和推理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考点】92: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9C: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A、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B、根据pH小于5.6的为酸雨进行分析;C、根据“带有电荷的微粒”,如质子、电子带有电荷但不是离子判断;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故推理错误;B、pH小于5.6的为酸雨,故推理错误;C、电子、质子等也带电荷,但不是离子,故推理错误;D、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物理性质、酸雨的界定、带电的微粒的种类以及分子的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除去下列物质或溶液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氧化钙(碳酸钙)加水、过滤B氯化亚铁(氯化铜)加足量铁粉、过滤C硫酸(盐酸)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D二氧化碳(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点燃气体AABBCCDD【考点】2H: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93:酸的化学性质;9H: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足量铁粉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盐酸和硫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氧气不能够用带火星的木条点燃气体,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木条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3分)11请在横线上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1)3个铵根离子3NH4+(2)3个氦原子3He(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2O3(4)氮5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期的理想燃料,其一个分子中含有5个氮原子N5【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4)氮5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期的理想燃料,其一个分子中含有5个氮原子,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3NH4+(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氦原子可表示为:3He(3)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 2O3(4)氮5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期的理想燃料,其一个分子中含有5个氮原子,其化学式为:N5故答案为:(1)3NH4+;(2)3He;(3)2O3;(4)N5【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12(10分)(2017春临洮县期中)清明长假期间,杨明和同学去郊外旅游(1)山中泉水清冽甘美,判断泉水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杨明饮用泉水时,发现里面有树叶,应该用过滤操作除去;用肥皂水洗手时,发现泡沫较少,则此水是硬水(填“硬水”或“软水”);(3)为防止景区的水被污染,附近农业生产时要合理使用化肥,氯化铵属于氮肥(填“氮”“磷”或“钾”),不能和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水溶液为碱性)混合使用,因为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4)杨明将泉水烧开,加热时,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5)大家发现某铁栅栏锈迹斑斑,认为可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试写出利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6)午餐时雪饼包中发现有生石灰做的食品干燥剂,这是因为CaO+H2O=Ca(OH)2(用方程式表示)【考点】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77:硬水与软水;8L: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93:酸的化学性质;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G5:书写化学方程式;H1: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1)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2)将水中的树叶除掉用过滤操作除掉,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3)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否则产生氮气,降低肥效;(4)根据物质充分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5)反应物是氧化铁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铁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6)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方程式是:CaO+H2O=Ca(OH)2【解答】解:(1)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2)将水中的树叶除掉用过滤操作除掉,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3)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碳酸钾显碱性,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否则产生氨气,降低肥效;(4)物质充分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5)反应物是氧化铁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铁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6)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方程式是:CaO+H2O=Ca(OH)2故答案为:(1)混合物;(2)过滤; 硬水;(3)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4)氧气;(5)Fe2O3+6HCl=2FeCl3+3H2O;(6)CaO+H2O=Ca(OH)2【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熟悉过滤操作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开的操作;知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3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提纯A;(3)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克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4H: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7T: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1)根据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考虑;(2)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考虑;(3)根据t2时A物质的溶解度考虑【解答】解:(1)从t1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1时它们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CBA;(2)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60g,即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A恰好达到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100%=37.5%故答案为:(1)CBA; (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60; 37.5%【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一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知道溶液中析出溶质的方法,熟悉根据溶解度解答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14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为Ca(OH)2;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2)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它的一种俗称是苏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FA:反应类型的判定;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C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E、F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A、B生成的D会与F反应生成G和A,所以D是氢氧化钠,F是二氧化碳,生成的碳酸钠和水,所以A是碳酸钠,G是水,E是氧化钙,所以B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C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E、F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A、B生成的D会与F反应生成G和A,所以D是氢氧化钠,F是二氧化碳,生成的碳酸钠和水,所以A是碳酸钠,G是水,E是氧化钙,所以B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的化学式为Ca(OH)2,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化合反应;(2)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它的一种俗称是苏打,反应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1)Ca(OH)2,化合反应;(2)苏打,CO2+2NaOH=Na2CO3+H2O【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5(11分)(2017春临洮县期中)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锥形瓶;集气瓶(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O2,则应选择发生装置B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并加以改进:试管口没有棉花团,应该放一团棉花(4)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填“a”或“b”)端通入(5)某同学从上述装置图中选用适当的发生装置A(填字母)成功的制取了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同学将气体通入图F装置中,则F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为Ca(OH)2(填化学式)【考点】4O: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6C: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6L: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常用仪器的名称要书写正确;(2)对于A装置制取氧气,由于装置没有酒精灯,所以应该过氧化氢制取氧气;(3)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防止高锰酸钾的颗粒进入水槽;(4)用排水法收集应短进长出;干燥气体是应长进短出;(5)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解答】解:(1)是锥形瓶,集气瓶,故答案为:锥形瓶;集气瓶(2)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故答案为:2H2O22H2O+O2;(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应选B;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B;试管口没有棉花团,应该放一团棉花;(4)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应该短进长出,气体从b端进入,故答案为:b;(5)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故答案为:A;CaCO3+2HCl=CaCl2+H2O+CO2;Ca(OH)2【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干燥和除杂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6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是Ca(OH)2,是CaCl2【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色 猜想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NaOH和Ca(OH)2;猜想三:NaOH(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猜想一”不成立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理由是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反应,即使溶液中有Na2CO3溶液也可能不产生气体【考点】27: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95:碱的化学性质;9H:盐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和部分标签的内容、命名进行猜想;根据氢氧化钙或氯化钙溶液的酸碱性结合实验结论分析现象;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产物及反应的程度进行猜想;根据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氯化钙、碳酸钠的反应现象结合实验结论分析【解答】解:探究一(1)根据标签的残留化学式以及名称可以猜想可能是氢氧化钙,故填:Ca(OH)2;(2)猜想正确,则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可以加入酚酞试液,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陈德华氢氧化钠,故填: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色;Na2CO3+Ca(OH)2=CaCO3+2NaOH;探究二 根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程度,可以猜测剩余的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故填:NaOH和Ca(OH)2;(3)猜想一不成立,则加入盐酸没有气体产生,但是由于加入的是几滴盐酸,可能是没有与碳酸钠反应,故结论不正确,故填:没有气体产生;不正确;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反应,即使溶液中有Na2CO3溶液也可能不产生气体【点评】本考点探究了物质的组成成分,解答本题关键是在分析过滤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不仅要看生成物中溶质,还要看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检验钙离子可以用碳酸根离子来考虑,检验碳酸根离子,可以用钙离子检验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7分)17我市有一种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银杏树,它的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请你根据银杏酸的化学式计算:(1)银杏酸的相对分子质量:346;(2)银杏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1:2【考点】D8: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银杏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2+1×34+16×3=346(2)银杏酸中碳无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6×3)=11:2故答案为:(1)346;(2)11: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8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9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4g试计算:(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7U: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析】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及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碳酸钠质量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