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流程题分类专练中考流程题之提纯2-粗盐的提纯.docx
-
资源ID:96365531
资源大小:190.84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流程题分类专练中考流程题之提纯2-粗盐的提纯.docx
中考流程题之提纯2-粗盐的提纯(解析版)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是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操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中水的质量可以由食盐的溶解度计算得出B当中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C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溶液D上述操作顺序为【标准答案】D【精准解析】A.中水的质量可以由食盐的溶解度计算得出,故选项说法正确。B.当中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让余热将剩下的水分蒸发,故选项说法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选项说法正确。D.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蒸发应在过滤之后,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2(2021·河南三门峡·九年级二模)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过滤,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标准答案】D【精准解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加适量盐酸;蒸发结晶。故选:D。3(2021·湖南娄底·中考真题)在粗盐提纯的分组实验中,小民同学在计算产率时发现产率明显偏高,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造成产率偏高的原因可能是A操作中粗盐没有充分溶解B操作中有液体溅出C操作中水分没有完全蒸干D操作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标准答案】C【精准解析】A.操作中粗盐没有充分溶解,会导致蒸发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小,导致产率偏低,故选项错误;B.操作中有液体溅出,会导致获得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故选项错误;C.操作中水分没有完全蒸干,会导致蒸发得到的精盐中含有水分,质量偏大,导致产率偏高,故选项正确;D.操作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会造成液滴飞溅,会导致获得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故选项错误;故选:C。4(2021·河南镇平·九年级模拟预测)为除去粗盐中的MgC12.CaCl2和Na2SO4,将粗盐溶解后操作如下:加入过量BaCl2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加适量盐酸;蒸发结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顺序颠倒不影响除杂效果B顺序颠倒不影响除杂效果C除杂过程中共发生5个复分解反应D最后得到的NaC1固体质量与原粗盐中的NaCl质量相等【标准答案】A【分析】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实际上是要除去粗盐中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不能引进新的离子。首先把粗盐用水溶解,根据离子不共存原则和题目给出的药品,除去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除去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除去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除去过量的钡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所以必需先除硫酸根离子再除钙离子,除去镁离子的顺序是在加盐酸前便可。而过量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用盐酸除去,最后把溶液蒸发结晶即可。【精准解析】A.由分析可知除去镁离子只要在加盐酸前便可,故顺序颠倒不影响除杂效果,故A正确;B.由分析可知除杂过程中生成的沉淀有氢氧化镁、硫酸钡、碳酸钙和碳酸钡,只有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沉淀,故需先过滤再加适量盐酸,即顺序不可颠倒,故B错误;C.除杂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以上6个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D.由选项C可知,除杂的每一步中均有氯化钠生成,故最后得到的NaC1固体质量要大于原粗盐中的NaCl质量,故D错误;故选A。5(2021·河南镇平·九年级三模)为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MgCl2.CaCl2.Na2SO4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可将粗盐溶于水,依次进行以下操作:加过量的Ba(OH)2溶液;加过量的 Na2CO3溶液;过滤;加过量的稀盐酸;加热蒸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但其作用不同B该实验过程中共发生6个复分解反应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不影响氯化钠的纯度D如果和操作顺序颠倒会导致氯化钠中含有3种杂质【标准答案】B【精准解析】A.粗盐提纯操作过程中,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防止受热不均造成液滴飞溅,故A说法正确;B.加入的氢氧化钡会与氯化镁、硫酸钠反应,加入的碳酸钠会与氯化钙、过量的氢氧化钡以及生成的氯化钡反应,稀盐酸会与生成的氢氧化钠、过量的碳酸钠反应,实验过程中共发生了7个复分解反应,故B说法错误;C.盐酸的溶质为氯化氢气体,加热时氯化氢气体逸出,故过量的稀盐酸不影响所得氯化钠的纯度,故C说法正确;D.如果和操作顺序颠倒会导致氯化钠中含有氯化钡、氯化镁、氯化钙三种杂质,故D说法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6(2021·福建福州·九年级三模)古籍世本中有“夙沙氏煮海为盐”的记载开创华夏制盐历史之先河。(1)记载中的“煮”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操作名称),使用该方法结晶“海盐”的理由是_。(2)通过晾晒海水,所得粗盐中还含有少量CaC12.MgSO4.Na2SO4和泥沙等杂质。在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向烧杯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 a NaOH溶液、bNa2CO3溶液、cBaCl2溶液,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用字母表示为a_。过滤除去沉淀,操作C中的错误有_(填一种即可)。滤液中加适量的稀盐酸,其目的是_。蒸发结晶。(3)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100g10%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填序号)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称量时,右盘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标准答案】蒸发结晶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只能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晶体搅拌,加速溶解cb未用玻璃棒引流(或漏斗的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AB【精准解析】(1)“夙沙氏煮海为盐”记载中的“煮”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蒸发结晶,使用该方法结晶“海盐”的理由是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只能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晶体。(2)操作B为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向烧杯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先除去硫酸镁,再加入BaCl2溶液除去硫酸钠,最后加入Na2CO3溶液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用字母表示为a cb。过滤除去沉淀,操作C中的错误有未用玻璃棒引流(或漏斗的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由以上步骤可知,滤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杂质,滤液中加适量的稀盐酸,其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3)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会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溶液质量分数偏小;B.称量时砝码端(右盘)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会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溶液质量分数偏小;C.溶液具有均一性,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故填:AB。7(2021·河南九年级三模)为除去粗盐水中CaCl2和MgSO4杂质,某同学进行的操作有:过滤;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加入过量Ba(OH)2溶液;蒸发结晶;加入过量稀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以上提纯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_。(2)蒸发结晶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_?(3)写出加入过量Ba(OH)2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标准答案】搅拌【精准解析】(1)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可以将镁离子、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2)蒸发结晶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3)加入过量Ba(OH)2溶液时,硫酸镁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三步操作。(1)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填序号)。(2)B中,用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标准答案】ACB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精准解析】(1)难溶性杂质去除分三步溶解、过滤、蒸发,故填:ACB。(2)蒸发时玻璃棒搅拌的目的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故填: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9(2021·河南正阳·九年级期中)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溶解;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过滤;加适量的盐酸;蒸发结晶。(1)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2)加入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3)加盐酸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写出一个即可)【标准答案】(1)漏斗(2)除去溶液中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3)或【分析】(1)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和漏斗,故填:漏斗。(2)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除去固体,然后加入过量的盐酸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除去,达到除杂的目的;加入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故填:除去溶液中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3)加入过量的盐酸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除去,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或 HCl+ NaOH= NaCl+H2O。10(2021·河南南乐·九年级一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装置。写出A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后,没有明显现象。小红取出少许反应后的溶液,滴加了一种试剂,发现有气泡生成,小红滴加的试剂是什么_?小强想探究B装置中还有没有未反应完的氢氧化钠,请你设计实验,探究B试管溶液中溶质的成分_。(2)为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进行如下操作:溶解;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过滤;加适量盐酸;蒸发结晶。加入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_?写出除去杂质Na2S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操作得到固体的成分有CaCO3.BaCO3和_;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_?(3)小康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氧气,反应前称得混合物的质量为15g,完全反应后称得试管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2g,求反应前氯酸钾的质量。【标准答案】(1)稀盐酸(或稀硫酸)取B中液体于新试管内,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并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2)除去过量的氯化钡及原溶液中的氯化钙Mg(OH)2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3)12.25g生成氧气的质量等于反应体系减少的质量=4.8g解:设求反应前氯酸钾的质量为x解得x= 12.25g答:反应前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分析】(1)装置A稀盐酸与石灰石为制取二氧化碳,方程式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小红滴加的试剂是酸,稀盐酸或稀硫酸都可以;探究B装置中还有没有未反应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有碳酸钠,需要除去碳酸钠,在验证氢氧根离子,加入过量氯化钙可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然后滴加无色酚酞,即可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反应完全,所以设计的实验是取B中液体于新试管内,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并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2)第一步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中硫酸钠转化为硫酸钡沉淀,第二步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第三步加入过量碳酸钠,过量的氯化钡转化为碳酸钡沉淀,氯化钙转化为碳酸钙沉淀,所以加入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氯化钡及原溶液中的氯化钙;除去硫酸钠是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方程式为:;操作为过滤掉沉淀物,沉淀包括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蒸发过程中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结合方程式即可计算出反应物氯酸钾的质量。三、流程题11(2021·长春市绿园区教师进修学校九年级模拟预测)同学们在实验室对只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实验的基本流程如下:(1)若过滤后溶液仍浑浊,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2)用天平(5g以下用游码)称5.0g 粗盐,用10mL水充分溶解,剩余粗盐为1.2g,蒸发后最终得到得到精盐3.2g,则精盐的产率为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用提纯所得的氯化钠固体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若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6%,可能的原因是_。A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生锈B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C配制溶液的烧杯用蒸馏水润洗过D将溶液倒入细口瓶液体溅出【标准答案】(1)滤纸破损(或液体高于滤纸边缘,合理即可)(2)84.2%(3)AB【分析】(1)若过滤后溶液仍浑浊,滤纸破损失去过滤作用(或液体高于滤纸边缘等,合理即可);(2)5.0g 粗盐,用10mL水充分溶解,剩余粗盐为1.2g,则溶解的粗盐为5.0-1.2=3.8g,蒸发后最终得到得到精盐3.2g,精盐的产率为;(3)A. 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生锈,使得称取氯化钠质量变大,导致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正确;B. 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使得读数偏大,所取水的体积偏小,导致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正确;C.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蒸馏水润洗过,水使用多了,导致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错误;D.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将溶液倒入细口瓶液体溅出,不影响实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错误。故选AB。12(2021·南阳市第十三中学校九年级三模)某粗盐水中可能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检测该粗盐水中含有的杂质,并将所含杂质除去,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1)请分析该粗盐水中含有的杂质_。(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2)请写出一个上述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标准答案】(1)一定含有硫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钙,一定不含氯化镁(2)BaCl2+Na2SO4=BaSO4+2NaCl【分析】(1)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粗盐水中不含氯化镁;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固体应为硫酸钡,说明粗盐水中含有硫酸钠;再加入过量碳酸钠得到固体和溶液,得到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钡,不一定含有碳酸钙,因此粗盐水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钙,一定不含氯化镁;(2)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O4+2NaCl。【名师点评】13(2021·天津市第九十八中学九年级一模)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资源(1)写出电解水的方程式:_;该事实说明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_组成的(2)用海水制得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一般步骤是:溶解、过滤、_计算产率(3)若要去除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可以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溶液,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其目的是_,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4)长期饮用硬水易引起结石病,为检测居民饮用水是否是硬水,可向所取水样及另一软水中加入等质量的肥皂水,振荡,根据产生_的多少来判断将硬水煮沸可以得到软水和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Mg(OH)2,从水垢中提取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图: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加盐酸酸化,其目的之一是除去未反应的氢氧化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标准答案】(1)氢、氧元素(2)蒸发(3)(或)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4)泡沫Mg(OH)2【分析】(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2)实验室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一般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3)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或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其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生成氯化钠,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4)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由流程可知,氢氧化镁和盐酸生成氯化镁,氯化镁和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滤渣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Mg(OH)2。加盐酸酸化,其目的之一是除去未反应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14(2021·天津市河东区香山道中学九年级一模)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根据流程图回答:(1)操作的名称是_;(2)NaOH与杂质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3)加入试剂“A”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4)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_;(5)蒸发时,所用的蒸发皿(填写“能”或“不能”)_直接加热,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标准答案】(1)过滤(2)复分解反应(3)(4)除去过量的Na2CO3 溶液和NaOH溶液(5)能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分析】(1)操作是将沉淀与滤液分离,操作的名称是过滤。(2)NaOH与杂质反应,即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加入试剂A,目的应是除去氯化钙,试剂A应为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滤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试剂 B,应为稀盐酸,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5)蒸发时,所用的蒸发皿能直接加热,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15(2021·广东揭西·九年级一模)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1)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步骤中操作a的名称是_;步骤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2CO3和_。(3)蒸发精盐水到_即停止加热,然后继续搅拌得到精盐。(4)若步骤和步骤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标准答案】(1)MgCl2+Ca(OH)2Mg(OH)2+CaCl2(2)过滤NaOH(3)有大量固体析出时(4)CaCl2【解析】(1)步骤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故填:Ca(OH)2+MgCl2=Mg(OH)2+CaCl2;(2)步骤是固液分离的操作,是把沉淀氢氧化镁和碳酸钙从溶液中分离出去,是过滤;步骤发生的反应有两个,一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另一个是碳酸钠与过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步骤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剩余的Na2CO3和NaOH,故填:过滤;NaOH。(3)蒸发精盐水时,出现较多固体时就停止加热,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故填:出现较多固体时,故填:有大量固体析出时。(4)若步骤和步骤的顺序颠倒,则中会有氯化钙和氢氧化钙杂质,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所以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氯化钙,故填:CaCl2。16(2021·湖南省岳阳开发区长岭中学九年级一模)实验小组设计了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的实验方案,据此回答问题:(1)写出试剂X的化学式_;(2)加入过量X溶液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化学式),在滤液中加入适量Y后,蒸发即可得到较纯净的NaCl固体,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标准答案】(1)Na2CO3(2)CaCl2+Na2CO3=2NaCl+CaCO3NaCl、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解析】(1)NaCl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溶解后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得到的沉淀B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溶液,经蒸发可得到氯化钙固体,所以试剂X为碳酸钠溶液;(2)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2NaCl+CaCO3;由于碳酸钠过量,所以滤液中的物质有氯化钠和碳酸钠,因此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就需要除去碳酸钠,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至不产生气体,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蒸发后最后的固体物质是氯化钠,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17(2021·湖南道县·九年级期中)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已知:Mg(OH)2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1)上图中是_池(填“冷却”或“结晶”),图中的母液是氯化钠的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粗盐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和泥沙,某同学将该粗盐样品进行提纯。将样品加适量水溶解,然后进行_,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得到澄清溶液;向所得的澄清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_(填化学式)溶液和Na2CO3溶液,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得到较纯净的NaCl溶液;加热蒸发氯化钠溶液时,用玻璃杯不断搅拌,是为了防止_。(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比为_。【标准答案】(1)结晶饱和(2)过滤NaOH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3:47【分析】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时,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适量稀盐酸时,稀盐酸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过量的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1)如图中是结晶池,图中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2)将样品加适量水溶解,然后进行过滤,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得到澄清溶液。向所得的澄清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得到较纯净的NaCl溶液。加热蒸发氯化钠溶液时,用玻璃杯不断搅拌,是为了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质量:50g×6%=3g,水的质量:50g-3g=47g,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比为3:47。18(2021·河南睢县·九年级二模)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氯化钙和硫酸镁等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一定质量粗盐样品,进行如下提纯操作。(1)操作和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在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2)步骤中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什么?(3)上述操作后得到氯化钠固体超过所取粗盐的质量,原因是什么?【标准答案】(1)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3)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氯化钠,过量的碳酸钠和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故上述操作后得到氯化钠固体超过所取粗盐的质量【分析】(1)操作使溶液变为固体,是蒸发,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将粗盐加水溶解,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钡,加入过量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故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3)提纯过程中,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故上述操作后得到氯化钠固体超过所取粗盐的质量。19(2021·吉林朝阳·九年级月考)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期间,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以粗盐水(含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为原料,制取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1)步骤中试剂A为_;(2)步骤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3)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步骤的反应中涉及的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含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_。【标准答案】(1)氢氧化钡溶液;(2)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钙;(3);(4)。【分析】(1)试剂A为氢氧化钡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能够除去硫酸镁;(2)加入过量的溶液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钙,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也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3)步骤中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氯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步骤涉及的物质中,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因此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氯酸钠。20(2021·上海市民办扬波中学九年级月考)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样品,实验过程如下:(1)该实验是利用泥沙_而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进行提纯,溶解时,加入水的量需适量,水太少则:_;水太多则_。(2)操作的名称是_,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3)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_(选填编号)。a.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b.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c.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食盐飞溅d.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标准答案】(1)难溶于水无法将氯化钠完全溶解蒸发过程中浪费时间和能源(2)过滤引流(3)AC【分析】(1)过滤是将可溶性物质与难溶性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进行提纯。该实验中,如加水太少,无法将氯化钠完全溶解。如加水太多则蒸发过程中浪费时间和能源。(2)操作得到滤渣,所以是过滤。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是引流。(3)a.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正确。b.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等,不用温度计,错误。c.搅拌可以防止受热不均,蒸发过程中食盐飞溅,正确。d.加热过程中蒸发皿不能移动,错误。故选AC。21(2021·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小明同学要除去粗盐样品中的少量泥沙(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20时,小明要溶解10g粗盐样品,需量取_mL的水较为恰当(填“15”“30”或“45”),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_(填“饱和”或“不饱和"),操作的名称是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蒸发需要的仪器是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B溶解和蒸发需要搅拌的目的是防止食盐飞溅C蒸发过程就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标准答案】30不饱和过滤C【精准解析】由题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设该温度下,溶解10gNaCl所需水的质量为x,即,x27.8g,即27.8mL,故量取30mL水溶解10g粗盐较为恰当;10g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为小于10g,水的体积为30mL,故氯化钠能全部溶解,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操作分离固体和液体,属于过滤操作;A.蒸发时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蒸发皿、玻璃棒,不符合题意;B.溶解时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蒸发时,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不符合题意;C.蒸发的过程中,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从而达到析出晶体的目的,符合题意。故选C。22(2021·长春市绿园区教师进修学校九年级模拟预测)为除去氯化钠中的泥沙和CaCl2.MgCl2.Na2SO4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将粗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探究。(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2)写出加入 NaOH 溶液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上述流程中,若将过滤和加盐酸的操作顺序颠倒,所得精盐产品中含有的杂质为_。(BaSO4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标准答案】(1)玻璃棒(2)MgCl2+2NaOH=Mg(OH)2+2NaCl(3)MgCl2.CaCl2.BaCl2【分析】(1)溶解时玻璃棒用来搅拌,过滤时玻璃棒用来引流,蒸发时玻璃棒用来搅拌,所以这三种操作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2)加入氯化钡会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加入氢氧化钠会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加入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3)加入氯化钡会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加入氢氧化钠会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再加入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同时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此时有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四种沉淀,若先加入稀盐酸则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被盐酸溶解反应又生成氯化钙、氯化钡和氯化镁溶于溶液中,而硫酸钡不和盐酸反应,再经过过滤则除去硫酸钡,此时精盐中所含杂质为:氯化钙、氯化钡、氯化镁。23(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海水晒制得到的粗盐中除外,还含有、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将粗盐进行提纯的实验步骤。(1)步骤和步骤除加入必要的试剂之外都还涉及相同的实验操作,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_。(2)为了除去混合液1中的可溶性杂质、,应按顺序依次加入过量的、,分别写出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_、_。(3)步骤中加入过量溶液的目的是除去_。(4)步骤中应加入过量的_(填药品名称),其目的是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得到的固体的质量将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粗盐中的质量。【标准答案】(1)玻璃棒(2)(3)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4)稀盐酸将过量的NaOH和Na2CO3全部除去;(5)大于【精准解析】略24(2021·湖南广益实验中学九年级期中)大海资源丰富,从海水中可以提取粗盐(含少量泥沙和CaC12.MgC1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小明利用如图流程进行除杂,得到精盐。(1)操作1需在研钵中进行研碎,操作2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2)操作3的步骤为“盐洗”,即用NaC1溶液浸洗粗盐,以溶解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则“盐洗”的溶液应选用NaCl的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操作3也可利用化学方法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即在粗盐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下列三种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_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最后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精盐。(4)在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质量分数的NaC1溶液选种。小明也准备用实验得到的精盐配制这种溶液。他称取NaCl时,将5g砝码放入托盘天平左盘,又将游码移动到刻度“3”处,然后在右盘加入NaC1直到天平平衡,最后小明将这些NaC1加入盛有42mL蒸馏水的烧杯里(水的密度按1g/mL计算),完全溶解配成溶液。请计算小明原计划配制的NaC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标准答案】(1)引流(2)饱和(3)Na2CO3(4)16%【分析】(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洗盐”时除去可溶性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