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讲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docx
-
资源ID:96366111
资源大小:292.34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02讲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docx
第二讲 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 【复习目标】1、理解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构建有关物质分类的知识网。2、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并用它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了解原子的结构;掌握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画法。4、了解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了。5、解离子的形成,会写离子符号,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知识梳理】一、物质分类(一)基本概念1、混合物:宏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举例:空气、溶液和合金等。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2、纯净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一种分子构成的。举例:蒸馏水、氧气和冰水混合物。3、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金、金刚石、氢气和氧气等。注意:(1)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固体单质;稀有气体单质。(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有可能是单质。4、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过氧化氢、二氧化碳等。5、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举例: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乙醇和醋酸等。注意:但是CO、CO2、H2CO3和碳酸盐具有无机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看做无机物。6、无机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统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举例:碳酸钠、硝酸银和硫酸钡等。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举例:二氧化碳、过氧化氢等。注意: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包含氧化物。8、酸:电离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举例:盐酸、硫酸和碳酸等。注意: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9、碱:电离时形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举例: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等。10、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举例:硝酸铵、碳酸钙和硫酸钡等。(二)、物质分类【答案】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有机物:蛋白质 氧化物 碱二、原子(一)原子发现史1、道尔顿: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实心球体。2、汤姆森: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认为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分的。并设计了一个原子模型,认为原子像葡萄干布丁,其中葡萄干是带负电的电子,布丁是带正电的物质。重点实验3、卢瑟福: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答案】偏离原来 沿着 弹回去【答案】空间 排斥 质量(3)结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二)原子结构 【答案】不带电 正电 负电 质子 不带电2、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3、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但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的体积由核外电子决定。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三)原子或分子的基本性质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粒子之间都有间隔; 3、粒子总在不断的运动; 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铁原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四)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理解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个质量是个比值;(2)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3)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4)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书写、记忆和运算方便。(五)电子的排布1、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2、排布规律:(1)第1层最多2个电子;(2)第2层最多8个电子;(3)最外层最多8个。3、结构示意图含义:圆圈(原子核);圆圈内数字(核内质子数);弧线(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该电子层上电子数)4、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化学性质形成离子金属原子1-3(H、He除外)易失去电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4-7易得到电子阴离子稀有气体原子8(He2个和离子除外)性质稳定,不得失电子5、在结构示意图中,原子、阴离子、阳离子的判断依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三、离子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分类: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的离子。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的离子。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 数值为1时省略不写。4、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质子中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物质离子分子四、物质的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它们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例如:金、铁;、非金属固体单质,例如:碳、红磷、硫磺、硅、稀有气体单质,例如:氦气、氖气、氩气【典例解析】【例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氧 B洁净的空气 C汽水 D水泥砂浆【答案】A详解: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汽水含有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水泥砂浆是水泥,水,沙子等组成的,故都属于混合物。选A【例2】下列各斟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答案】B详解:A中只有一种分子代表的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C、D是同一种元素,同种分子,代表的是单质属于纯净物。故答案选B【例3】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单质:氢气、空气 B氧化物:氧化铜、五氧化二磷C酸:硝酸、硫酸铜 D碱:火碱、纯碱【答案】B详解:A中空气是混合物,错。C中硫酸铜属于盐,错。D中纯碱不是碱,属于盐,错。故选B【变式3-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ACH3COOH BCaCO3 CCa(OH)2 DMnO2【答案】B详解:A属于酸,C属于碱,D属于氧化物。故选B【变式3-2】“”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BC D【答案】D详解:A代表的是分子构成的单质,B代表的是原子构成的单质。C有不同的分子,代表的似乎混合物,故选D。【变式3-3】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AH2O、MgO、H2CO3 都属于氧化物BH2S、H2SO3、H2SO4 都属于酸CNaOH、Ca(OH)2、Fe(OH)2 都属于碱DNaCl、Na2CO3、NaHCO3 都属于盐【答案】A详解:A中H2CO3属于酸,不属于氧化物。氧化物要求只能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故选A【例4】下列事实与解释不相符的是()A浓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干冰升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答案】C详解: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是因为溶液中都有氢离子,而含有氢元素不一定是酸,例如水、过氧化氢等。故选C【变式4-1】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10mL H2O与10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答案】B详解: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是属于物理上的变化,分子并未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故B错【变式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D详解:A原子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错。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错。C原子核由中子核质子构成,错。故选D【例5】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92C核外电子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答案】D详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相对原子质量为92+143=235。故选D【变式5】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用一束质量远大于电子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粒子能穿过金箔,一小部分发生偏转,极少数被反弹回来。”回答下列问题:(1)1个粒子由2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则粒子带正电(填“正”或“负”),1个粒子与1个He-4原子构成上的差别是 。(2)甲图为金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推断a= ,b= 。(3)根据实验现象中粒子“大多数”与“极少数”的对比分析,你能想象出关于Au原子结构的结论是 。【答案】(1)正;粒子中没有电子,1个He-4原子中含有2个电子。(2)2;1。(3)相对原子来说,原子核很小,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例6】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B在该结构示意图中x7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该元素为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答案】D详解:圆圈内数字为17,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故D错【例7】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氦气 B水 C氯化钠 D金刚石【答案】C详解:A氦气为原子构成的物质。B为水分子构成。D金刚石是碳单质,由碳原子构成的。故选C【例8】有下列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示意图中,共有 种元素。(2)A粒子中的质子数为 。(3)上述五种粒子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是 。(4)B粒子与D粒子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 。【答案】(1)4;(2)13;(3)CE;(4)NaCl。详解(1)圆圈的数字一共由4种,故由4种元素(2)圈内数字为13,所以A质子数为13(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CE都是3,故选CE。ABC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但AB是离子。(4)B为钠元素,D为氯元素,故构成为物质为氯化钠。【变式8-1】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A铜 B氧气 C金刚石 D氯化钠【答案】D详解:A为金属单质,又铜原子构成,B为气体单质,由氧气分子构成,C为非金属单质,由碳原子构成故选D【变式8-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答案】C详解:在离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圆圈内的数字弧线上的数字之和。故只有C选项满足这个要求,选C【变式8-3】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答案】D详解:圆圈内的数字弧线上的数字之和的粒子为阳离子,故选D【变式8-4】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填数字)。(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属于 (填“原子”或“离子”)。【答案】(1)3;(2)得到;(3)原子。详解:(1)ABCD中圈内数子有3种,故有3种元素(2)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3)X=10时,刚好等于核外电子数之和,故为原子。【例9】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答案】A详解:B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金属,金刚石等。故B错。原子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错。微粒包含种类太多,含离子,分子,原子了。正确说法时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为离子,故D错。选A【变式9-1】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答案】C详解: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A错。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B错。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和斥力,这些都是相互作用,故D错,选C【变式9-2】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C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答案】C详解: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例如氢分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而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6。第二讲 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 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 B氮气 C石油 D牛奶【答案】B详解: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石油含有多种烃类,牛奶还有水、多种蛋白质等。故ACD都属于混合物,答案选B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硏究青嵩素(C15H22O5)取得巨大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属于( )A.单质 B.无机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答案】C详解:含有CHO三种元素属于有机物,不属于无机物,不属于单质,AB错。有唯一的化学式,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混合物,故D错,选C3、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AF BS2- C D【答案】D详解:需要得到电子变为原子,故为阳离子,只有D选项为阳离子示意图,故选D4、小明通过如图实验自制了一瓶“汽水”,所加入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蔗糖 B小苏打 C柠檬酸 D果汁【答案】D详解:由图中可观察到,蔗糖以及柠檬酸都有化学式,故属于纯净物,小苏打为我们所学过的盐类,化学式为NaHCO3故也为纯净物,答案选D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铁、汞 B氨、干冰 C水、金刚石 D硫酸铜、氯化钠【答案】B详解:A中都是金属单质,有原子构成。B中都为气体单质都为分子构成。C中水由分子构成,金刚石由原子构成,D中都由离子构成,故选B6、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A B C D【答案】D7、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SO2、C6H12O6 B复合肥料:KNO3、CO(NH2)2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Se D有机物:C2H5OH、CH3COOH【答案】D详解:A中C6H12O6不属于氧化物,B中的CO(NH2)2为氮肥,不属于复合肥。C中的Ca属于人体必需大量元素。故选D8、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构成所有的物质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答案】C详解:分子不能构成所有的物质,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9、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A红磷 B干冰 C氯酸钾 D食盐水【答案】B详解: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种类少,化合物种类多,故Y是化合物,Z被包含再化合物中,故为氧化物。A为单质,C为离子化合物,D为混合物,故选B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答案】C详解: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是热胀冷缩的原理,但水银是金属单质,由原子构成,故说明的是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11、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合成材料B氯化钠、苛性钠、纯碱是盐C磁铁矿、二氧化锰、二氧化碳是氧化物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答案】A详解:B中苛性钠是碱不是盐,B错,磁铁矿是混合物,不是氧化物C错,钙铁为人体的大量元素,故D错。12、某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值是( )A. 14 B. 16 C. 18 D. 20【答案】B详解:电子总数为18,所以原子的电子数为18-2=16,原子的电子数=质子数,故X=16选B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答案】A详解:2个氧原子可以构成一个氧分子故B错。原子与分子的体积均不会改变,改变的是间隔,故C错,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带电性相反,故D错。答案选A14、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x=17,则该粒子符号为B. 若x=18,则该粒子是原子C. 若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D. 若x=2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而形成【答案】D详解:X=20大于核外电子数18,故为阳离子,为钙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了钙离子。故选D15、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答案】C详解:原子构成分子,再有分子构成 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故A错。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故B错。分子间有斥力与引力,故D错。选C16、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答案】A详解: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4,故再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B错,中的质子数相同,为同一种元素,故只有3种元素,故C错,的最外层电子数并不相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似。故D错,选A17、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 C70表示一个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2) 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条件改变时, 。【答案】(1)分子;(2)氧气分子间间隙减小。18、下列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1)表示混合物的有 (填字母序号,下同);(2)表示单质的有 ,可以表示氧化物的有 。【答案】(1)B;(2)AD;C详解:A都是一种原子,故可以表示单质;B种有一种分子和另一种原子,故是混合物;C有两种不同的元素,但是只有一种分子,故是化合物,。D一种元素,一种分子,故为分子构成的单质。19、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相同。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离子 (2)得到;2NaOH+SO2=Na2SO3+H2O A34 B最外层电子数CSe+O2SeO2详解:(2)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容易得到电子模仿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种的化学方程式得2NaOH+SO2=Na2SO3+H2O A由图看,圆圈种得数字为34,故质子数为34 B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CSe+O2SeO220、如图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D、E所示粒子共表示_种元素。(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E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填序号)。(3)写出B和C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答案】(1)4;(2)C;(3)Na2S。详解(1)A、B、C、D、E,共有4种不同的质子数,故由4种元素。(2)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与C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B为Na元素,化合价为+1,C为S元素,化合价为-2,故组成的化学式为Na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