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
资源ID:96366474
资源大小:1.11M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九年级化学学科活动(二)H-1 S-32 O-16 Fe-56 Mg-24 Zn-65 Ag-108 Ca-40 C-12 O-16 Na-23 C1-35.5 Ca-40 Ba-137来源:zzs*te%#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行。冬奥食堂678道美食“内卷到飞起”,下列菜富含维生素的是A. 四喜丸子B. 宫保鸡丁C. 木须肉D. 清炒小白菜【1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四喜丸子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宫保鸡丁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等,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木须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清炒小白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故选D。来源:zzstep%.c#o*&m2. 下列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的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B. C. D. 【2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详解】A.比较图中的电子和质子数可以知道,该微粒得到两个电子,属于阴离子,其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因此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故选项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B.比较图中的电子和质子数可以知道,该微粒失去两个电子,属于阳离子,其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因此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比较图中的电子和质子数可以知道,该微粒是原子,其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因此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比较图中的电子和质子数可以知道,该微粒失去一个电子,属于阳离子,其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因此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 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避免一些危险和试剂的污染等,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 取用块状固体B. 称取一定量氯化钠固体 来&源:zzs%te*C. 吸取药品D. 稀释浓硫酸 【3题答案】【答案】B来源:%中&教*网【解析】【详解】A.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要用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故图示操作不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图示操作正确;C.用胶头滴管取液时,需要将空气挤到外面,不能像图中这样挤到试剂瓶中,防止药品变质,且瓶塞要倒放,故图示操作不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故图示操作不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将铁锈粉末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B. 碘放入足量水中:固体减少至消失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 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银【4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 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将铁锈粉末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生成硫酸铁、水,则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此选项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 碘难溶于水,则将碘放入足量水中,固体不会消失,此选项错误;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此选项正确;来&源:%#D. 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所以紫红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固体,描述现象不能出现具体物质的名称,此选项错误。故选C。5.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用玻璃捧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B. 晾晒海水制粗盐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5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与纸张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B.晾晒海水制粗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属于为化学变化,故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来源:zzstep.c%&#om故选B。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6.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 稀有气体充霓虹灯B. 用聚氯乙烯制造导线外皮ww*w.z#zstep.comC. 用钛合金制造人造骨骼D. 用氯化钠制碳酸钠【6题答案】【答案】D【解析】来源*:%zzs#tep.&com【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作各种电光源如霓虹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用聚氯乙烯制造导线外皮,是利用聚氯乙烯塑料的绝缘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用钛合金制造人造骨骼,是利用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用氯化钠制碳酸钠,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7.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B. 做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适量纯碱C. 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 用炉具清洁剂刷碗【7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氢氧化铝属于弱碱性物质,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做法正确;来#源:&中教网%B.纯碱能和发酵产生的酸反应,所以做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适量纯碱,使蒸熟的馒头疏松多孔,故选项做法正确;C.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做法正确;D.炉具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炉具清洁剂刷碗,故选项做法不正确。故选D。来源%:中#&教*网8. 下列应用合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都正确的是A. 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B. 验证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 石笋、石柱形成的原因:【8题答案】【答案】D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氢氧化铜属于碱,难溶于水,不能与铜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碳酸钙的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O2+Ca(OH)2CaCO3+H2O,故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项错误;D.石笋、石柱的形成是因为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来源:中%教&网#9. 下列有关能源和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0.3%B. 地球上的咸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47%C. 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项措施,世界上已有90%以上的铁得到回收利用D. 可燃冰外观像冰,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来*源:%中教网【9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0.03%,故说法错误;B.地球上的咸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47%,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故说法正确;C.金属的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以及因冶炼金属而消耗的能源,目前世界上只有50%以上的铁得到回收利用,故说法错误;D.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故说法错误。故选B。10. 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来源:zzs&tep.c%o#m【10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用pH试纸测得结果取整数,健康人体内血浆的pH范围是7.357.45,不是用pH试纸测得,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来源:zzstep.&com*%B.海产品中含有碘元素,但是甲状腺肿大可能是缺少碘元素,也可能是碘元素摄入过多引起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如果发生CO中毒,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院救治,故选项说法正确;D.氯化钠中氯离子可以促生盐酸,故选项说法不正确。ww%w*.zz#s&tep.com故选C。11. 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例解释A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氯化钠固体内部不含离子B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分子间有间隔C二氧化硫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硫分子有味D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AB. BC. CD. D【11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氯化钠固体不导电,不是因为氯化钠固体中没有离子,而是因为氯化钠固体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选项解释错误;B.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是因为花中含有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的香味,故选项解释错误;C.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是二氧化硫分子聚集体表现出来的性质,而不是二氧化硫分子有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解释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D。12. 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实验设计方案合理的是序号ABCD需区分的物质黄金和黄铜氮气和氧气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所加试剂和操作方法看颜色闻气味分别取样,分别点燃,闻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分别取样,分别加足量水看是否溶解A. AB. BC. CD. D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2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黄金和黄铜都是黄色的,故看颜色不能鉴别,选项错误;B.氮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看颜色无法区分,选项错误;来&源:中教网%C.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点燃后,聚乙烯燃烧没有刺激性的气味,聚氯乙烯燃烧会产生刺激性的气体,该方法可以区分,选项正确;D.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都能溶于水,加水后都会溶解,该方法无法区分,选项错误;答案为:C中国教育#出&%版*网13.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像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等于c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B.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A.B.c三种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C. b溶解度大于aD. 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13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由于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溶质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A.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1时溶解度关系为ba=c,将t1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A.b两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所以从t1升高到t2时,A.B.c三种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故选项说法正确;来&源:中教网*C.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A.b物质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来源:#*中教网故选B。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ANa2SO4NaOH稀硫酸加过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B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药品足量)C水泥沙无过滤、蒸发结晶DCuO粉末C空气在空气中灼烧A. AB. BC. CD. D【14题答案】【答案】D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加过量的稀硫酸,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硫酸钠、硫酸,然后蒸发结晶,最终得不到纯净的硫酸钠,此选项错误;B. 氢氧化钠溶液虽然能除去氯化氢气体,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最终得不到二氧化碳,此选项错误;C. 泥沙难溶于水,过滤可除去泥沙,不需要蒸发结晶,此选项错误;D. 在空气中灼烧,碳粉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剩余的是氧化铜固体,此选项正确。故选D。15. 实验室中有一瓶变质的生石灰固体(其中不含氢元素),取少量固体与试管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4.6%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发现试管中物质的质量减少了2.2g,则原生石灰固体中已变质的生石灰的质量分数约为A. 56%B. 44.6%C. 25%D. 85%来源:z#zstep%.&com【15题答案】www.zzs*tep&.com【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分析试管中物质的质量减少了2.2g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1)设碳酸钙的质量为,与碳酸钙反应的盐酸中溶质质量为a来*源&:中教网解得解得(2)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在反应中钙元素质量不变,设原生石灰固体中已变质的氧化钙质量为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得中#国教育出版&网(3)由(1)得与原固体中氧化钙反应的盐酸中溶质质量为由变质的生石灰固体(其中不含氢元素)可知由原固体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设原固体中未变质氧化钙质量为, 解得 则原生石灰固体中已变质的生石灰的质量分数约为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16一23小题,共8小题,除特殊说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40分)16. 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行,由于举办的时间刚好在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运动员们的菜单也突出了“中国年味”的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可以在奥运村的食堂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国人的待客之道,菜品不仅美味,还营养均衡。运动员的食量比较正常,但非常喜欢饺子和烤鸭,在高峰期的时候,一天之内能吃掉200多斤的饺子,午餐差不多能吃掉80只烤鸭,请回答有关问题:来源:zz#step.com*(1)烤鸭中含有富含的营养物质为_,为保证配餐中的大葱在冬天生长过程中叶色浓绿,请你与出一种给其施加的化肥的化学式_,在这份配餐中如果再搭配上荷叶饼更好,荷叶饼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在人体内_放出能量,为_提供能量。(2)运动员的盐分摄入要严格控制。下面海水晒盐的工业流程图中,蒸发池中的溶液为氯化钠的_溶液(填“饱和”还是“不饱和”)。我国化学工程专家_于1943年创立的将制氨和制碱联合起来,同时生产_(填俗称)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3)运动员饮用牛奶时,用吸管将牛奶“吸”进口腔内,是因为吸管内的气体被吸走,使吸管内的气压变小,_,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牛奶被吸进口腔内。【1618题答案】【答案】(1) . 蛋白质 . CO(NH2)2(合理即可) . 缓慢氧化 . 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 (2) . 不饱和 . 侯德榜 . 纯碱#苏打#纯碱或苏打 来源&:中教%网(3)小于外界大气压【解析】【小问1详解】中国教&育*出版网烤鸭中富含的营养物质为蛋白质;在生长过程中,为使大葱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常需要施加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即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等;荷叶饼中富含糖类,在人体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故填:蛋白质;CO(NH2)2(合理即可);缓慢氧化;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小问2详解】蒸发池中的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经过风吹日晒,蒸发水分,使其变成饱和溶液;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创立的将制氨和制碱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碳酸钠(俗称为纯碱、苏打)和氯化铵,故填:不饱和溶液;侯德榜;纯碱或苏打;【小问3详解】用吸管吸牛奶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牛奶被压入吸管,从而牛奶被吸进口腔内,故填:小于外界大气压。17. 冬奥会服装中的“黑科技”。来源:zzs%tep#&.com(1)速滑竞赛服中,会在大腿的部位选择一种比普通纤维弹性强数十倍的橡胶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体力消耗:在右胯部的位置,则是会采用一种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优点为 (填序号).A. 耐油B. 耐高温C. 耐磨(2)作为历届奥运会中备受关注的元素之一,此次冬奥火炬“飞扬”一经亮相就吸睛无数。火炬外壳不仅要耐火抗高温还要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如何承受这“冰与火”的双重考验?奥秘就在于其所使用的新型材料中。此次冬奥火炬“飞扬”将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做成的材料,这种材料属于_(填材料的类别),质量只有钢的1/4左右,但是强度是钢的7-9倍。(3)另外,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氢气的火焰原本在日光下是看不见的,那么为什么“飞扬”的火焰颜色如此夺目?这是因为攻关团队研发了一种可以调节氢气火焰颜色的配方,让它在日光下具有可见的火焰颜色。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氧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变化为_,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_。【1719题答案】【答案】(1)C (2)复合材料 (3) . 2H2+O22H2O . 由0价变为-2价 . 将化学能转化光能和热能【解析】【小问1详解】www.zz&st#ep.co*m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故选C;【小问2详解】冬奥火炬“飞扬”是由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复合而成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填:复合材料;来源%:中教网#【小问3详解】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该反应中氧气为单质,氧元素化合价为0,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因此氧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变化为由0价变为-2价,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将化学能转化光能和热能,故填:2H2+O22H2O;由0价变为-2价;将化学能转化光能和热能。18. 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A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2)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后B图所示物质属于_(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解释的理由_。(3)此反应的微观实质为: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_,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4)画出比氧元素多一个周期多两个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1821题答案】【答案】(1) (2) . 混合物 .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4)【解析】【小问1详解】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在A图中应补充一个过氧化氢分子,如下图;【小问2详解】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由化学式图示可知,反应后B含有两种不同分子,所以反应后B图所示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小问3详解】此反应的微观实质为: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故填: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来源*:%z#zstep.co&m【小问4详解】氧元素排在第二周期第A族,所以氧元素多一个周期多两个族的元素的原子是氩原子,其结构示意图为,故填:。19. 分类、类比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请回答。(1)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需要妥善保存,如保存不当,药品就会发生“变化”。以下是一些实验室中敞口放置就会发生“变化”的药品。(填序号)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生石灰 E酒精 F铁粉请你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将它们平均分为两类。分类标准:_,包括的物质:_。(2)醋酸(CH3COOH)是一种有机酸,它和无机物中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如CH3COOH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CH3COONa(名称醋酸钠)和H2O,请写出醋酸和金属铁(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生成可溶性盐的名称_。【1920题答案】【答案】(1) . 敞口放置时质量增加 . BCDF 中国教#育出版网*&(2) . 2CH3COOH+Fe=(CH3COOH)2Fe+H2 . 醋酸亚铁【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1详解】A.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敞口放置会不断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溶液质量减少;www.zzst#%ep.c&om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易吸水,导致溶液质量增加;C.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导致溶液质量增加;D.生石灰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导致质量增加;E.酒精具有挥发性,导致质量减小;F、铁粉易生锈,发生缓慢氧化,导致质量增加;因此,可按照敞口放置时质量是否增加进行分类,故填:敞口放置时质量增加;BCDF;【小问2详解】由题干的信息可知,醋酸与铁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Fe=(CH3COOH)2Fe+H2,生成可溶性盐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其名称为醋酸亚铁,故填:2CH3COOH+Fe=(CH3COOH)2Fe+H2;醋酸亚铁。20. 在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w*ww.zz#s%tep.com(1)标号仪器的名称是_:标号仪器的一般用途是_。(2)若在实验室里用固体混合物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可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主要原因是_。(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若用F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需要在F中加入足量的液体_,因为发生装置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发生装置中_,压强变大,大于外压,在压强差作用下,气体进入F中从而除去水蒸气。【2022题答案】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1) . 锥形瓶 . 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中国#教&育出版网(2) . 2KClO32KCl+3O2 . 氧气不易溶于水 (3) . A . 浓硫酸 . 气体增多【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仪器的名称为锥形瓶,仪器为集气瓶,主要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故填:锥形瓶;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小问2详解】实验室里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即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氧气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填:2KClO32KCl+3O2;氧气不易溶于水;【小问3详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若用F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需要在F中加入足量的液体为浓硫酸;由于锥形瓶内药品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发生装置中气体增多,从而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大于外压,在压强差作用下,气体进入F中从而除去水蒸气,故填:A;浓硫酸;气体增多。21.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造纸、纺织、玻璃的生产,D是一种红棕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C.E的化学式分别为:C_E_;(2)写出B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足量A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2123题答案】【答案】(1) H2O . CO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来%源&:中*教网 (3)固体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成黄色【解析】【分析】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B是碳酸钠;D是红棕色固体,所以D是氧化铁;B和D都能生成C,则C是水;B和F能相互转化则F可为二氧化碳或氢氧化钠;E能和F相互转化,E能和D反应,因此E为一氧化碳,则F为二氧化碳。A能和碳酸钠反应能和氧化铁反应,能生成水,因此A可为一种酸。【小问1详解】C为水化学式为H2O,E为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小问2详解】BF反应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足量A与D反应即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现象为固体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成黄色。【点睛】22. 为了测定某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铁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某化学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来源:中教网*&#(1)配制上述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98g,需要向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加水的质量是_。(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根据己知条件列出求解7g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4)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_。(5)向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96.6g水,则最终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6)若用赤铁矿炼制上述铁的样品112t,在炼制过程中损失铁20%,则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_。【2227题答案】来源:zzst%ep.c&*om【答案】(1)88g (2)Fe+H2SO4=FeSO4+H2 (3) (4)80% (5)76% (6)200t【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1详解】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向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加水的质量为m,则有98g×10%=(98g-m)×98%,得m=88g,故填:88g;【小问2详解】样品中的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故填:Fe+H2SO4=FeSO4+H2;【小问3详解】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氢气的质量为z,故填:【小问4详解】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100%=80%,故填:80%;【小问5详解】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7.6%,故填:7.6%;【小问6详解】解:在炼制过程中损失铁20%,即铁的转化率为80%,设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为n,故填:200t23. 69中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刚开始实验时右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然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玻璃管,得到无色溶液,同学们对实验后所得的溶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提出问题】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酚酞除外)?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溶质中一定含有Na+、Cl-。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于是,同学们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与假设】小哈:Na+、Cl-、H+小龙:_小建:Na+、Cl-、OH-【探究与交流】上述猜想错误是_的猜想。在图中画出Na+变化情况_。【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深究可以总结出:有关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猜想的规律是:生成的可溶于水的物质一定含有,_可能含有。【23题答案】【答案】 .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 NaOH+HCl=NaCl+H2O . Na+、Cl- . 小建 . . 可溶性的反应物【解析】【详解】向玻璃管右端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填: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中一定含有Na+、Cl-,是因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填:NaOH+HCl=NaCl+H2O;猜想与假设:来源:zzs#&tep.com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若盐酸过量,则溶液中的离子为Na+、Cl-、H+,若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的离子为Na+、Cl-,若氢氧化钠过量,则溶液中的离子为Na+、Cl-、OH-,故填:Na+、Cl-;探究与交流: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根据充分振荡U形玻璃管,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溶液不呈碱性,因此上述猜想中不合理的是小建;氢氧化钠在溶液中解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溶液中的钠离子个数逐渐增多,如图所示,故填:小建;由分析可知,在判断化学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时,一定含有可溶性的生成物;可能含有剩余的可溶性的反应物,故填:可溶性的反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