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专题01物质的构成与组成【考点巩固】.docx
-
资源ID:96366572
资源大小:185.2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专题01物质的构成与组成【考点巩固】.docx
专题01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一、单选题1(2021·山东威海市·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构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看似庞杂无序的化学物质均统一于种类有限的元素之中B“元素论”和“原子-分子论”是物质科学的基石,是科学和哲学的重要思想工具C核外电子特别是外层电子,是决定原子间作用方式的重要原因D跟卢瑟福原子模型比较,道尔顿原子模型不科学,对科学发展的贡献不大【答案】D【解析】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不符合题意;B、“元素论”和“原子-分子论”是物质科学的基石,是科学和哲学的重要思想工具,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核外电子特别是外层电子,是决定原子间作用方式的重要原因,不符合题意;D、跟卢瑟福原子模型比较,道尔顿原子模型不科学,但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符合题意。故选D。2(2021·山东威海市·中考真题)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含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红色消失一一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B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柱升高一一原子体积受热变大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一一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D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氯化钠溶液,产生沉淀一一银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成难溶性氯化银【答案】B【解析】A、含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红色消失,是因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不符合题意;B、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柱升高,是因为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原子体积不变,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D、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氯化钠溶液,产生沉淀,是因为银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成难溶性氯化银,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1·青海中考真题)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墙里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增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答案】D【解析】A、墙里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正确;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4(2021·湖南郴州市·中考真题)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判断,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中含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中含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选D。5(2021·云南中考真题)打开香水瓶盖闻到浓郁的香水气味,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答案】A【解析】打开香水瓶盖闻到浓郁的香水气味,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香水气味的分子运动到我们的鼻腔被我们感受到,所以有香水味,故选:A。6(2021·陕西中考真题)下列关于H2、H2O、H2O2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含有1个氢分子B均含有2个氢原子C均含有氢元素D均含有2个氢离子【答案】C【解析】A、物质由元素组成,故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故应说1个H2、H2O、H2O2分子中均含有2个氢原子,错误;C、均含有氢元素,正确;D、H三者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不含氢离子,错误。故选C。7(2021·云南中考真题)“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某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铒属于金属元素B铒的元素符号是ErC铒的原子序数为68D铒原子的质量为167.3g【答案】D【解析】A、铒带“钅”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B、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右上方符号为元素符号,铒的元素符号是Er,B正确。C、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铒的原子序数为68,C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D错误。故选:D。8(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C【解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被人闻到;故选C。9(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4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出超流氦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液氦是制造超低温的“神器”。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氦的说法正确的是()A氦属于金属元素B氦的元素符号是HeC氦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3gD氦原子容易得到电子【答案】B【解析】A、由汉字结构可知,含有“气”字旁,氦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B、氦的元素符号是He,正确;C、氦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3,单位是“1”,不是“g”,错误;D、氦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最多填2个电子,故已经达到较为稳定的结构,不容易得失电子,错误。故选B。10(2021·河北中考真题)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答案】D【解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选D。11(2021·黑龙江绥化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B氮原子的质子数是7C钾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错误;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氮原子的质子数是7,正确;C、由汉字结构可知,钾属于金属元素,错误;D、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错误。故选B。12(2021·广西桂林市·中考真题)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碳B银C镁D钾【答案】A【解析】A、由“石”字旁可知,碳属于非金属元素,符合题意;B、由“金”字旁可知,银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由“金”字旁可知,镁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D、由“金”字旁可知,钾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A。13(2021·海南中考真题)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铷原子钟。如图是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的质量是85.47gC元素符号为RbD原子核内有37个中子【答案】C【解析】A、由“金”字旁可知,铷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不是原子质量,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元素符号为Rb,符合题意;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37,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85-37=48,不符合题意。故选C。14(2021·广东中考真题)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出士了黄金面具残片,结合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的元素符号是AUB金原子的质子数是79C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8D金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0g【答案】B【解析】A、金的元素符号是Au,A错误。B、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金原子的质子数是79,B正确。C、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79,C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1”不是“g”,D错误。故选:B。15(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答案】B【解析】A、由汉字结构可知,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B、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正确;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错误;D、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6(2021·湖南湘潭市·中考真题)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左图是1至18号元素、右图是38号元素锶(元素符号为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左图中,X=_。(2)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3)你还能发现的规律是:同一周期(横行)从左往右_依次递增(写一种即可)。【答案】17失去Sr2+质子数【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X是氯元素的质子数,所以是17;(2)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因此锶原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变成稳定结构,失去两个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Sr2+;(3)根据题意可知,从左到右,同一周期的质子数依次增加。17(2021·山东枣庄市·中考真题)2021年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它应用的新型镁锂合金材料是由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回答下列问题:(1)镁锂合金硬度比其纯金属的硬度_(填“大”或“小”)。(2)图1为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图2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序号)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填序号)。(3)锂原子(Li)在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锂离子,写出锂离子的符号_。【答案】大 24.31 Li+【解析】(1)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故镁锂合金硬度比其纯金属的硬度大;(2)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最下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图2可知和的质子数均为12,故二者属于同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镁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化学性质与其相似的是;(4)锂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锂离子,故其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1省略,故锂离子的符号为Li+。18(2021·辽宁中考真题)根据图中提供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为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A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若E为某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则x的数值是_。(2)图二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乙和丙的粒子个数比是_。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填“分子”或“原子”)。【答案】(1)BD AC 17 (2)3:2 分子【解析】(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其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故A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D;只有一个电子层时,电子数为2时是稳定结构;二个电子层及以上时,最外层电子数为8是稳定结构,故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AC;若E为某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则E原子含有的电子数为2+8+7=17,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x=17;(2)由微观示意图可得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由方程式可得该反应中,乙和丙的粒子个数比是3: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分子。19(2021·宁夏中考真题)2020年11月24日,我国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彰显了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和液氢代替有毒的液体四氧化二氮和液体偏二甲肼做推进剂。在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热控涂层中,使用了不锈钢高吸收化学转换热控涂层、锂离子电池等有效载荷。嫦娥五号探测器第一次在月球表面展示了以国产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为主,采用“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制作的五星红旗。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锂离子电池所用的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从图中获取的信息_(写一条),由图可知锂离子的符号是_。(2)用液氧和液氢代替液体四氧化二氮和液体偏二甲肼做推进剂的优点是_(写一条)。(3)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示的五星红旗所用的芳纶纤维材料的类型是_。【答案】(1)锂的原子序数为3,元素符号为Li,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Li+(2)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燃烧值高(3)合成材料【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锂的原子序数为3,元素符号为Li,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从而带上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锂离子为:Li+;(2)用液氧和液氢代替液体四氧化二氮和液体偏二甲肼,氢气燃烧生成水,比较环保,且燃烧值高;(3)芳纶纤维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20(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图A中可知,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NH3分子中质子数是_。(2)BF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F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填写图片下方的字母,下同),BF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答案】(1)14.01 10 (2)S2 DE BCD 【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7,NH3分子中质子数是:7+3=10;(2)质子数=原子序数,16号元素是硫元素,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从而带上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硫离子表示为:S2-;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D、E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只有1个电子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C、D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故填:BCD。21(2021·黑龙江大庆市·中考真题)1、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图一是硒元素的相关信息: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2)由图二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钠、镁、铝元素位于同一周期,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_。(3)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甲醛(HCHO)。请根据图三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人们在实验研究中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4)请在表中内填写对应的元素符号_。(5)Mg、Sn、Pb、Cu、Ag五种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有_种。【答案】(1)得到 78.96 (2)电子层数(3)(4)Fe (5)3 【解析】(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该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时容易得电子,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因此容易得到电子,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2)电子层数相同,周期数相同,钠镁铝元素都是最外层三个电子层,因此在同一周期;(3)根据题中微粒模型图可知,甲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缺的金属元素是铁,符号为:Fe;(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氢元素前的金属可以和酸反应,因此镁、锡、铅三种金属和酸可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