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
资源ID:96366618
资源大小:333.1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重庆市江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学业监测化学试题ww&w.z*zs#tep.com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Mn-55 Fe-56 Cu-64一、轻松选择(共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同学们好!请做深呼吸,并微笑一下、你吸入的空气中,体积含量居第三位的是A. 二氧化碳B. 氮气C. 稀有气体D. 氧气【答案】C【解析】【详解】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空气中,体积含量居第三位的是稀有气体;故选C。中国教#育出&%版网2. 以下是我区在创文活动中开展的工作,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喷药消毒B. 清运垃圾C. 拆除违建D. 种植花草来源:中教&*网%【答案】A【解析】【详解】A.喷药消毒,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死病菌,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B.清运垃圾,是垃圾位置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涉及化学变化;C.拆除违建,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涉及化学变化;www.z*zst%ep.comD.种植花草,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选A。中*国教&%育#出版网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量取10mL水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过滤【答案】C【解析】【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图示操作不正确;B.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用量筒,量筒量程的选择,应与所需液体的体积相近,这样误差较小,故图示操作不正确;C.检查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图示操作正确;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图示操作不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 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 )A. 5O2NB. O5N2C. N2O5D. 2N5O【答案】C【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是显正价的元素写左边,显负价的元素写右边,读化学式的时候从右向左读。【详解】A.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是显正价的元素写左边,显负价的元素写右边,读化学式的时候从右向左读,所以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应该是 N2O5,A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A分析得B错误,不符合题意;C.由A分析得C正确,符合题意;D.由A分析得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读化学式的时候从右向左读,写的时候从左向右写。5. 本杰明和戴维发明的“不对称有机催化剂”使二人共同分享了20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让药物、太阳能电池等的研发成本大幅降低,也更环保。下列对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物理性质一定不变来源:zzste%p#&.comB. 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一定不能发生C. 氯酸钾中加入催化剂可以产生更多氧气D. “不对称有机催化剂”性价比高,对环境友好【答案】D【解析】【详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也能发生,如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氯酸钾中加入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不对称有机催化剂”让药物、太阳能电池等的研发成本大幅降低,也更环保,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www.zzs&t#ep.co*m6. 冬天寒冷干燥,容易引发火灾,下列对燃烧与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A. 烟头可以升高家用燃气的着火点B. 图书、档案失火可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C. 水可以灭火主要是为了隔绝空气D 把煤做成蜂窝状可使煤充分燃烧【答案】D【解析】【详解】A.烟头温度可高达700,能使家用燃气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是升高燃气的着为点,故A选项错误;B.图书、档案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它会使图书、档案再次受损,应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喷出后直接气化,不会留下痕迹,故B选项错误;来&%源:中教网C.水灭火主要是水蒸发吸热,降低温度到可燃物是着火点以下,故C选项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D.把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煤充分燃烧,故D选项正确;故选D。7. 王者归“铼”,中国利用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下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铼属于非金属元素B. 铼的原子序数是75C.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D. 铼的质子数为75【答案】A【解析】【详解】A.铼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不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铼的原子序数为75,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铼的原子序数为75,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75,故选项说法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A。来源:zzstep#*.com8. 红热的铁块放入水中急速冷却,反应为:,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来源:*&中教%网#A. FeB. H2OC. Fe3O4D. H2【答案】B来源&#:中教%网【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详解】在反应3Fe+4H2O=Fe3O4+4H2中 ,H2O中的O失去,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故选B。【点睛】在化学反应中,初中一般利用得氧失氧的方法判断氧化还原,得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失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9. 用如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它的分析正确的是A. 能杀菌消毒B. 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C. 能得到纯净水D. 能把硬水变为软水【答案】B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分析】根据简易净水器中各层物质的作用可知:小卵石可过滤河水中较大的不溶性固体颗粒,石英沙可除去较小的不溶性固体颗粒,活性炭主要吸附杂质、色素等杂质,蓬松棉用于防止过滤层随水漏下;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来源:zz&s*%【详解】A.该简易净水器中的物质不具有杀菌的作用,故A错误;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C.该简易净水器不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得不到纯净的水,故C错误;D.该装置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变为软水,故D错误。答案选B。10. 从化学视角看,“烟”与“雾”,“光”与“焰”是有区别的。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 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试管口产生白雾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白光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答案】A来源:zz%ste*&p.com【解析】【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B.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水先汽化后在试管口遇冷液化,故能在试管口看到白雾,故选项现象描述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白光,放热,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现象描述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现象描述正确;故选A。11. “碳利用”是目前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路径之一,且能消除资源的巨大浪费。下图是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取甲烷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B.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C. 消耗乙的质量等于丙中氢元素的质量D. 化学变化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答案】D来源:zzste%p#.com【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烷和水,反应的这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详解】A.由图示可知,甲为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4,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元素质量守恒,所以消耗乙的质量等于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和丁中氢元素的质量总和,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化学变化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来源:zzst%ep#.&com故选D。来源:%中教*&网12. 中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某中药的有效成分是绿原酸(C16H18O9)和异绿原酸A(C25H24O12)。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绿原酸是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B. 异绿原酸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 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D. 354g绿原酸和387g异绿原酸A含有等质量的氧元素【答案】C【解析】【详解】A.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是化合物,但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绿原酸是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A选项正确;B.异绿原酸A中碳、氢、氧各元素的质量比为:,其中氢元素质量所占比例最小,所以异绿原酸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B选项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绿原酸由分子构成,一个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故C选项错误;来源:中教网%&D.354g绿原酸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387g异绿原酸A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故D选项正确;故选C。来源:中教%&*网#13. 下列实验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取CO2加入药品的顺序B. 证明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C. 说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w*ww.z&zstep.co#mD. 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答案】D【解析】【详解】A.实验室制取CO2加入药品的顺序为先加固体,后加液体,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矿泉水变扁了,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不能证明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天平不平衡,不能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大,进入集气瓶的水体积偏小,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4. 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参加反应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8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消耗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答案】B【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甲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丙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详解】A.由分析可知,丁为反应物,甲、丙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参加反应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1%-25%):(48%-30%) =8:9,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A可知,该反应为丁分解生成甲和丙,所以消耗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故选项说法正确。来源:zz#ste&%故选B。15. 括号内为少量杂质,以下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 KCl(KClO3):加热B. 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C. CO2(CO、O2):点燃D. CO(CO2):通过灼热的CuO【答案】A【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加入试剂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可以除去氯酸钾,正确;B.木炭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想保留的物质反应了,错误;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一氧化碳点燃不容易恰好反应,错误;www.zz&step%.com*D.一氧化碳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想保留的物质反应了,错误;故选A。16. 密闭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硫粉在过量的氧气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各相关量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B. 来&源:中教*%网C. D. 【答案】A【解析】【分析】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元素质量都不变。来&源:中教#*网【详解】A.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个数是不变的,故A选项正确;www.z#%z&st*B.反应前气体为氧气,氧气为单质气体,氧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反应后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氧元素在气体中的质量分数减少,故B选项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在该反应中,固体硫在过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反应后没有固体留下,所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0,故C选项错误;D.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在该反应中单质硫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气体的质量比原气体的质量大,故D选项错误;故选A。来源:zz%ste*&p.com二、愉快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1分)17. 用化学用语填空。(1)我区富硒茶叶中的“硒”指的是_(填“分子”或“原子”或“元素”)。(2)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为_。(3)生理盐水是由氯化钠配制而成的,氯化钠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4)我区盛产多种知名品牌白酒,口感纯正,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答案】(1)元素 (2)Fe2+ (3) (4)C2H5OH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小问1详解】物质由元素组成,富硒茶叶中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的形式存在的,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元素;【小问2详解】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故填:Fe2+;【小问3详解】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氯化钠中阴离子是氯离子,是由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质子数为17,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其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填:;【小问4详解】来%源:&中教网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故填:C2H5OH。18. 争取2030年前达到碳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化学功不可没。(1)“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生活”中“碳”指的是同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碳达峰、碳中和”没有捷径可走,首先就是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_等。(2)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采用的绿色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写出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燃料,下列对氢能源的分析正确的是_(填序号)。A热值高 B来源广,成本低 C不易爆炸 D产物无污染【答案】(1) . 二氧化碳#CO2 . 天燃气 (2) . . AD【解析】【小问1详解】“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同一种物质,该物质是二氧化碳;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小问2详解】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气被称为理想的燃料的原因为:热值高、无污染、来源广、可再生,但如今还没有推广使用,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大量的廉价的制取氢气的方法,氢气易燃易爆,在贮存和运输等方面还存在着技术性难题,故答案选AD。19. 下列是利用水的电解器探究水的组成。(1)甲图中a端连接的是电源的_(填“正极”或“负极”)。(2)下列选项中一定能一次鉴别甲图两端气体的是_(填序号)。A. 水B. 燃着的木条C. 澄清石灰水(3)c中液体体积的增加随时间的变化如乙图所示,忽略液体压强、消耗的水的体积造成的影响。根据此图,计算出t3时b中气体的体积为_mL。(4)下列有关本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A. 实验中电源的正、负极应恒定不变B. 在水中加NaOH作催化剂加快电解速度C.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 a端一开始气体少的原因是该气体易溶于水【答案】(1)正极 (2)B (3)40 (4)AC【解析】【小问1详解】www.z#z%&step.com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甲图中a端收集到的气体较少,是氧气,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故填:正极;【小问2详解】氧气具有助燃性,氢气具有可燃性,用燃着的木条能一次性鉴别,故选B;【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t3时c中增加了60mL水,故气体总体积为60mL,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b中气体是a中的两倍,所以t3时b中气体的体积为60mL×=40mL,故填:40;来源:zzstep.&com#%【小问4详解】A.电解水实验应使用直流电源,即实验中电源的正、负极应恒定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水的导电性很弱,在水中加NaOH增加水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故选项说法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每两个水分子分解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a端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一开始气体少的原因是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也可能是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反应,而不是氧气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C。来*源:中%教网&20.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E均为黑色固体,且A为金属氧化物, 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00;E为非金属单质。在常温下, B和D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1)A.C的化学式分别为_和_。中%&国#教育出版网(2)D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www.#zzstep.com*(3)在点燃B之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答案】(1) . Fe3O4 . Fe 来%源:中教网#*(2)C+CO22CO (3)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A.E均为黑色固体,且A为金属氧化物, A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00,E为非金属单质,则A为四氧化三铁,E为碳;A与B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和D,D与E可以转化为B,在常温下, B和D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则B为一氧化碳,C为铁,D为二氧化碳,代入检验,验证合理;【小问1详解】www.zzst#%ep.c&om由分析可知,A为四氧化三铁,C为铁,其化学式分别为Fe3O4.Fe,故填:Fe3O4;Fe;【小问2详解】DB,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CO22CO,故填:C+CO22CO;【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B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点燃一氧化碳之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故填: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21. 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流程图。资料:氮气的沸点是-196,氧气的沸点是-183(1)A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_。(2)洁净空气变为液态空气的过程,分子间的间隙_(填“增大”或“减小”)。(3)B是_。来*源:&#中教网(4)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5)保护空气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新能源_。【答案】(1)78% (2)减小 (3)氧气#O2 (4)物理变化 (5)太阳能(合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www.zz%st*ep.co&m氮气的沸点是-196,液态空气控制温度在-196,液态氮首先挥发出来,所以气体A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故填:78%;【小问2详解】洁净空气变为液态空气的过程,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在减小,故填:减小;【小问3详解】中国教育出*版网#氧气的沸点是-183,液态空气控制温度在-196时,液态氮首先挥发出来,剩下的是液态氧,所以液态B是氧气,故填:氧气或O2;【小问4详解】ww&w.zz%ste*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利用氮气、氧气的沸点不同,将空气中的成分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变化;【小问5详解】保护空气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开发新能源,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故填:太阳能(合理即可)。三、奇妙探究(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22. 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上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_;使用装置C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滴入高锰酸钾溶液可以使双氧水迅速产生氧气,若利用装置C和D制备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药品是_(填序号)。AKClO3与MnO2 BKMnO4CKMnO4溶液与H2O2溶液 D硫酸铜与H2O2溶液(2)上图微型实验中,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二氧化锰、红磷和白磷的W型管影,从注射器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_(填“红磷”或“白磷”)能燃绕,A.b两处的现象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1) . 水槽 .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 CD (2) . 白磷 .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a的名称为水槽;C装置中使用了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度来控制反应速率;选C装置制取氧气,所用药品为固液混合物或两种液体的混合物且在常温下能反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和高锰酸钾都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故不能选AB;高锰酸钾溶液和硫酸铜都能使双氧水迅速产生氧气,故可选的药品为CD。【小问2详解】来%源#:&中教网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所以从注射器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过氧化氢遇二氧化锰迅速分解产生氧气,向白磷和红磷提供了氧气,由于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该对比实验说明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23. 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与“释放CO2”,以实现碳循环。其原理如下图所示。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模拟上述设想的循环过程,并对实验后的产物进行了探究。来源:%中&教*网请回答下列问题。、模拟实验(1)模拟捕捉CO2过程是装置_(填装置序号)。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A装置中酒精喷灯也是一种用于加热的仪器,实验中它火焰的温度比D处酒精灯火焰温度要_(填“高”或“低”或“不确定”),你判断的理由是_。、实验探究中国教*%育出#版网模拟实验后,小组同学对A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来&源:中教网%【提出猜想】(4)A中的固体可能为CaCO3;CaO和CaCO3;_。【实施实验】(5)为了验证猜想和猜想,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并记录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的A中固体样品于试管中。2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固体不溶解猜想成立1。取少量的A中固体样品于试管中。2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且_猜想成立【反思拓展】(6)通过以上模拟与探究,上述设想如果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将可以控制CO2的排放,防止温室效应。【答案】 . D . CaCO3CaO+CO2 . 高 . CaCO3分解所需温度是900,捕捉二氧化碳的温度400 . CaO . 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捕捉CO2”与“释放CO2”的原理图可知,“捕捉CO2”是利用CaO在光照和400的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CaCO3,故模拟捕捉CO2过程的是装置D。(2)A装置中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3)酒精喷灯中温度更高。根据原理图可知,“释放CO2”过程中CaCO3需要在光照和900的条件下分解生成CaO和CO2,而捕捉二氧化碳的温度400.、(4)反应后A中固体可能为CaCO3未反应,剩余固体全是CaCO3;CaCO3部分反应,剩余固体是生成的CaO和剩余的CaCO3混合物;CaCO3全部反应,剩余固体是生成的CaO。(5)根据实验结论是猜想成立,即A中固体全是CaO可知,向盛有CaO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故实验现象是固体全部溶解,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点睛】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了有关二氧化碳、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的性质和用途,难度不大,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目的信息分析即可。中国教#&%育出版网四、科学计算(本题共1小题,共6分)24.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开始时,先在锥形瓶中加入3.2g石灰石样品,然后通过分液漏斗将足量的稀盐酸快速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立即关闭活塞,并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不考虑盐酸体积的影响),数据如表格所示。已知CO2的密度约为2g/L,试计算:ww*w.zz#step.com时间/min123456量筒读数/mL200300380420440440(1)碳酸钙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_。(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答案】(1)10:3 (2)62.5%解:由表格中数据可知,5min后量筒读数不再变化,则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为440mL,生成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0mL×10-3×2g/L=0.88g;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62.5%;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2.5%。【解析】【小问1详解】碳酸钙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40:12=10:3,故填:10:3;【小问2详解】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