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溯诗歌之源 品《诗经》之美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6368519       资源大小:13.5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溯诗歌之源 品《诗经》之美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溯诗歌之源 品诗经之美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溯诗歌之源 品诗经之美 初中语文关雎蒹葭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品读分析,领悟诗歌的内在情韵。 3.比较辨微,探究诗经的艺术特色。 导入新课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每当读起这些唯美的诗句总会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唇齿生香。今天让我们一起追溯诗歌的源头,品味诗经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朗读 感受音韵美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关雎和蒹葭,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活动形式:(1)学生自由朗读-学生齐读 (2)教师指导韵脚的朗读要拖长读,读得饱满一点,读出诗的音乐美感来。 (3)学生再读,读出韵脚的音乐美感。 2.了解双声叠韵词和重章叠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预设1:参差、辗转、寤寐、蒹葭等是双声词,窈窕是叠韵词。双声叠韵词的效果:朗朗上口,音调和谐。 预设2:句式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一样。(参照课本64页思考探究一,了解重章叠句的概念。) 预设3: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反复咏叹,强化感情。 小结:双声叠韵 和谐优美 重章叠句 回环往复 二、品读 体会情感美 1. 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读懂诗意,并试着改写成白话诗。 示例: 关雎 雎鸠鸟关关合唱,在那河中小洲上。姑娘文静又美好,哥儿想和她成双。 蒹葭 芦花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心上人儿她在哪,伫立在那河水旁。 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活动形式:学生改写-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2. 理解内容,比较两首诗歌的情感和表现形式的异同。(小组合作) 活动形式:教师追问-师生互动-学生合作完成表格-教师小结 追问1:原诗和白话诗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预设:原诗,读起来更有韵味。白话诗,觉得浅显易懂。 追问2:这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意中人一见钟情、思念、追求的过程;蒹葭写了男子执着寻找、追求意中人的情景。 追问3:都是对意中人的执着追求,两位意中人的形象一样吗? 预设:关雎中的意中人是文静美好勤劳的,具体清晰;蒹葭中的伊人没有具体的形象,飘忽不定,若即若离的很模糊。 追问4:追求的过程和结果一样吗? 预设:不一样,关雎的主人公日思夜想,辗转难眠,最后幻想终成眷属了;蒹葭反复的逆流而上,顺流而下的艰难寻找,却一直可望而不可即。 追问5:除此之外还有不同吗? 预设1:场景不一样,关雎中雎鸠鸣唱、水清草盛,很明朗清晰;蒹葭就是一片白茫茫的芦苇,很朦胧。 预设2:情感表达不一样。关雎的感情表达是大胆热烈的,追求的目的就是结为伴侣,而蒹葭则比较委婉含蓄,只是说在不断地寻找。 3. 请再次揣摩朗读这两首诗,注意读出层次和变化。 活动形式:教师范读-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小结 小结:情感真挚 同中有异 三、比读 探究艺术美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这几首诗的开头,比较它们有何不同? 预设:木兰诗和观沧海都是直接点明写作对象木兰、沧海;关雎先写雎鸠和鸣再写君子对淑女的追求;蒹葭先写蒹葭、白露、霜等景物再写伊人。 知识卡片 起兴又叫“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朱熹诗集传)。就是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它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是一种利用语言因素建立在语句基础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 作用:它有起情,营造作品气氛,协调韵律,确定韵脚和音步,拈连上下文关系等的作用。 2.再读关雎和蒹葭,从“兴”手法的运用与作用方面比较辨微。(同桌交流) 预设1:关雎是以物起兴,而蒹葭是以景起兴。 预设2:氛围不同,关雎中鸟鸣、水清、荇菜旺盛,色彩明丽,而蒹葭中白苍苍的芦苇、深秋成霜的露水,萧索凄迷。 预设3:人物心情不同,关雎的主人公是幻想终成眷属的喜悦,而蒹葭的主人公是爱而不得的怅惘。 预设4:关雎里还有比喻,用水鸟和鸣比喻男女间的和谐恩爱,蒹葭没有。 小结:巧用比兴 特色鲜明 总结:双声叠韵 和谐优美 重章叠句 回环往复 情感真挚 同中有异 巧用比兴 特色鲜明 四、课堂检测 活动形式:自由背诵-减字背诵-展示背诵 五、作业推荐 A层:阅读下面这首诗,探究其艺术特色。(60字左右) 提示:诗经的艺术特色-双声叠韵、重章叠句、赋比兴等。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B层:为了推广诗经,弘扬传统文化,请你为这两首诗录制一段MV或抖音小视频提交到钉钉家校本。(要有画面、音乐和自己的朗诵) 结束语 诗经是一首深情的歌,唱醉古今多少人;诗经是一幅绝美的画,绘尽世间几许情。同学们,让我们读一首诗经里最美的诗,过一生最爱的生活!

    注意事项

    本文(溯诗歌之源 品《诗经》之美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八戒)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