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6368736
资源大小:14.8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例文,第 13自然段写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和杨梅树的样子。第 46自然段,写了作者观察到的杨梅外形、颜色、味道的特点。课文的旁批提示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这样观察的好处,课后题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作者对杨梅外形、颜色、味道的观察所得。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介绍了家乡的杨梅树和杨梅果,作者抓住杨梅果展开细致描写,分段介绍了杨梅果的外形、颜色和味道。虽然文章内容短小,但是层次清楚,语言优美、生动细腻,非常适合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教学目标】: 1.通过完成课后表格学习单,了解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观察猕猴桃,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作者从多种角度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 2.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杨梅的写作方法。 难点:运用学到的方法去细致观察,并能表达清楚。 【教学过程】: 一、看图预测,激发兴趣。 1.同学们,吃过杨梅吗?哦,这么多同学摇头,是啊,杨梅主要生长在南方,我们不常见到。作家王鲁彦专门为杨梅写过一篇文章,我们一起读读题目我爱故乡的杨梅。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请你读: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2.手指图片,这就是作者故乡的杨梅【出示课文插图】,看着图,你猜他的文章中会写什么呢? 3.是这样的吗?让我们去他的文章中一探究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故乡的杨梅。 4.谁来交流?和你们猜想的一样吗?你们也有当作家的潜质呀。 5.小结:同学们看,作者先写了杨梅树,后面分段写了杨梅果的外形、颜色和味道,不同方面的特点各写一段,这样的文章层次多清晰呀。接下来,我们就将目光聚焦到杨梅果,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它的。 【设计意图】:本册书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猜测与推想",在这里我借助课文插图,启发学生预测课文内容,这样设计不仅和前面的知识有效衔接,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再读例文,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和层次,让学生清楚作者先写了杨梅树,后面分段写了杨梅果的外形、颜色和味道。 二、赏析例文,探究方法。 1.抓特点,写外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4自然段,用直线划下描写杨梅外形特点的句子,开始吧。 (2)谁来交流?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把杨梅和桂圆作比较呢? (4)那作者写杨梅外形时重点写了什么?(小刺)为什么重点写小刺呢?作者抓住杨梅外形独有的特点进行描写,让人眼前一亮。【板书:抓特点】 (5)这小刺是什么样子的?(小刺是变化的,它先是硬的,渐渐长熟后变软变平。) (6)原来在杨梅的生长过程中,小刺是不断变化的。那作者是怎么发现小刺是变化的呢?(长期、细致的观察)(做了哪些细致的观察?)小结:同学们,作者又是用眼睛看 【板贴:眼看】,又是用手摸 【板贴:手摸】,还用舌尖触 【板贴:口尝】,把小刺这细微的变化观察得这么细致 【板贴:细致观察】,写得这么清楚 【板贴:写变化】,难怪旁批说,读!作者得多喜欢这杨梅呀,体会着这份心情,谁来完整地读一读。 2.练习说话未来的小作家们,见过猕猴桃吗?仔细观察猕猴桃生长过程中的几幅图,你能像作者这样试着说一说猕猴桃外形的特点和变化吗? 【出示猕猴桃不同阶段的图片】 3.抓变化,写颜色 (1)刚才我们一起梳理了杨梅外形的特点,知道了它的形状、大小,和身上的小刺,请你像老师这样把关键词填写在表格里。 【出示表格:圆圆的,桂圆大小,遍身生着小刺,长熟后刺变软变平。】 (2)杨梅的颜色和味道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 5、6自然段,像老师这样梳理出杨梅颜色和味道特点的关键词,填写在表格中,开始吧。 (3)谁找到了杨梅颜色的特点?(淡红深红黑果肉新鲜红嫩鲜红的汁水) (4)你很会读书,我们一起看淡红、深红、新鲜红嫩、鲜红,都是红,(指着黑)这儿怎么会变成“黑”呢?学生交流。 (5)你从哪个词能看出它不是真的变黑?(几乎)说说你的理解。小结:哦,原来是这样,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杨梅有不同程度的红,而不同程度的红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手指观察细致)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入微,他的用词和表达多么准确、清楚。 【板贴:表达清楚】 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读出杨梅颜色的变化。 (6)前面描写的是杨梅外部的颜色,这两个颜色呢?(新鲜红嫩的果肉、鲜红的汁水) (7)作者是怎么观察到的? 生:放到嘴里一咬,就看见了新鲜红嫩的果肉,嘴里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8)就是这样轻轻一咬,作者不仅观察到了杨梅外部颜色的变化,还由外到内地对杨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谁来完整地读一读这一段?请你读。 4.写趣事,知味道 (1)杨梅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请你来说。 (2)请你读一读这句话。同学们看,一句话就把杨梅的味道写得清清楚楚,可作者为什么要用一大段来写它的味道呢?轻声读一读,看看后面还写了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小事呢?是呀,作者通过写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就能 【板书:写趣事】让我们对杨梅的味道有更深入的了解。难怪旁批说,谁来读?【出示批注】 (4)哪怕能把牙齿吃到又酸又软,作者也还是说(手指题目)。谁来完整地读一读,读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 5.总结观察方法 (1)同学们,我们回顾一下,作者通过哪些方法对杨梅进行细致观察的? (2)是呀,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进行细致的观察,才有了那么多的发现。那作者是怎么把杨梅的特点表达清楚的呢?抓特点、写变化、写趣事。作者就是用到了这些写作方法,把杨梅的特点描写得那样具体形象。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了解了小刺是变化的,不同形态的杨梅有不同程度的红,而不同程度的红要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写一件亲身经历就能让人感受深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体会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是多么清楚、准确,学习作者清楚表达的方法。 三、学以致用,练笔提升。 1.小组合作,分享交流(1)作者真会写,同学们真会听,程老师也真好,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看手举猕猴桃。 (2)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调动多种感官对猕猴桃进行细致观察,然后和小组成员交流你的观察所得,组长们快拿出来,开始吧。 (3)停下来,刚才大家观察得很认真,谁来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2.大显身手,练笔提升下面,请同学们抓住猕猴桃的一个方面,写出它的特点和变化,如果还能写一写自己吃猕猴桃的经历和感受你就更厉害了,注意在写的时候要做到没有错别字,语言流畅,体现你的细致观察,表达清楚。拿出你的作文纸开始吧。 3.展示交流,评价总结 【评价标准:没有错别字,语言流畅,1颗星。细致观察,1颗星。表达清楚 1颗星。】 (1)谁来分享一下你的观察所得请你到前面来。请大家看看这位同学的观察记录单,根据评价标准,你会给他打几颗星?说说你的理由。 (2)还有谁想交流?根据评价标准,你会给他打几颗星?说说你的理由。【设计意图】: 例文学完了,及时的总结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首先梳理观察方法,其次梳理表达方法。接着用学到的方法,调动多种感官对猕猴桃进行细致观察,并和小组成员交流观察所得。再趁热打铁,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观察所得。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这一次习作,我特意挑选了外形和味道都很特别的“猕猴桃",不信他们写不好。四、课后作业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把猕猴桃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的特点描述得生动具体。课下,大家可以继续观察,写下你的观察所得。我们的家乡烟台也有许许多多美味的瓜果,你的最爱又是什么呢?课后大家可以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一写你的家乡最爱!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本次例文教学遵循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方法到用方法,从写一种水果到写其他瓜果,实现方法迁移运用,这是“学得”到“习得"到“用得”的过程,三个目标,层层递进,注重实效。最后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写自己家乡的瓜果,不仅能让学生训练自己的学习方法运用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