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资源ID:96369197
资源大小:15.0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2.理解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3.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2.理解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同学们,诗歌创作之初就是用来和乐歌唱的,现代诗同样可以当作歌词,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李宇春演唱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起感受诗和歌的美吧!过渡:这首诗歌,诗人用春天来形容自己爱的人,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诗歌,感受其中的爱意吧。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候(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作家,建筑学家。作为作家,她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她的诗多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作为建筑家,她参与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开拓者。 2字词正音 听读情境课文诵读版,注意读不准的字音,注意诗歌朗读节奏。 轻灵(líng)娉婷(png tíng)鲜妍(yán) 冠冕(min)呢喃(ní nán) 3朗读诗歌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朗读节凑。跟随情境跟读视频朗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中的情感。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诗人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 2.探究方法 (1)诗歌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圈画出诗人围绕“四月天"写了哪些意象。 (2)通过分析诗人形容意象的词语,概括意象的特点,特别留意诗歌中的颜色词。 (3)借助意象品读意境,总结诗人以“四月天”为喻描绘了哪些画面。 (4)结合诗歌中意象的特点和意境分析诗歌突出了“你"哪些特点。 3.成果展示 预设:本诗第一小节写到的意象有:笑响、四面风、春、光艳,其特点是:美丽、温暖、灵动,构成了一幅轻灵的春光风舞图。 本诗第二小节写到的意象有:云烟、黄昏、风、星子、细雨点、花,其特点是:梦幻、诗意,构成了一幅柔美的风烟星雨图。 本诗第三小节写到的意象有:冠冕、圆月,其特点是:纯洁、新鲜,构成了一幅鲜妍的月夜花开图。 本诗第四小节写到的意象有:雪、鹅黄、绿芽、水光、白莲,其特点是:充满生机,构成了一幅复苏的雪后新绿图。本诗第五小节写到的意象有:花开、燕、梁间,其特点是:蕴含希望,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的花开燕语图。 人间四月天是春天中的盛季:阳光明媚,绿草如菌,清流澄澈,百花吐蕊,飞鸟啼鸣。人间所有的甜美和梦幻尽在这奇妙的四月天呈现无遗。用“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明净、澄澈、美丽、充满希望,带着爱的光辉。 4.活动小结意象放在一起就会营造出一定的意境,本诗就为读者营造出了温馨祥和、生气勃勃、充满希望和暖意的意境。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你”喜欢、热爱和赞颂。 (二)合作探究一 1.探究任务诗人打破了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通过独特的组合方式让诗句有了新的生命力,请你从诗歌中找出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参考句式:诗人不说“ _"而说“ _”,(赏析表达效果)。 2.过程安排 (1)反复诵读诗歌,圈画出你认为和平时大家表达习惯不同的诗句。 (2)小组合作,按照现代汉语表达习惯重新排列这个句子,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3)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小组交流,从语意表达、情感强度等角度分析诗人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成果展示预设: A.诗人不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说“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更加突出了“你"在“我”心目中的独特性,“我"的爱是不为他人所动的,是执着而坚定的。 B.诗人不说“笑响很美”,而说“笑响点亮了四面风",新鲜别致的表达极大地调动了我们的感官和想象,让我们更为强烈地感受到那种笑声的美,美得浪漫,美得梦幻,美得让风都璀璨起来了。 C.诗人不说“软的风在黄昏吹着”,而说“黄昏吹着风的软",错位搭配后,“黄昏”不仅是时间,“软"不仅是特点,它们似乎都是有形体的事物了,而且还是那么有情,那么可爱。 4.活动小结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通过调整词语之间的搭配便能使表达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不妨借鉴作者的思路,运用在日后自己创作的诗歌中。 过渡:本诗不仅语言表达颇具特色,还兼具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明确提出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三)合作探究二 1.探究任务请你分析本诗“三美"体现在何处。 2.过程安排 (1)圈画出诗歌中押韵的字,分析诗歌的韵脚和韵脚分布的规律,小组交流,从押韵角度感受格式的音乐美。 (2)分析诗歌的转行特点及停顿,小组交流,从节奏角度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结合诗歌的意象及诗人对意象的描绘想象画面,小组交流,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4)结合诗歌中的颜色词想象画面,小组交流,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5)分析诗歌结构和句式,小组交流,从诗歌的外在形式上感受诗歌的建筑美。 3.成果展示 音乐美:全诗每节的第一句和第三句均押n韵,造成和谐流转的顺畅美。 其次,“轻灵”“星子在"“鲜妍”等灵活的断句既是句子匀称的需要,也造成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灵动而富有跳跃性。另外,多处使用“你是."句式,又兼有.,你是”“.,你像"的变化,使得诗的节奏在整齐当中又富有变化,与春天生命的律动以及诗人在春意中情感的变化形成映衬。 最后,诗题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歌第一句点题,最后一句又有照应,使得整首诗圆润流转,产生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绘画美:“四月天"这一意象充满灵感、梦幻和温暖,先给予读者以丰富的遐想和视觉感染力。紧接着是“云烟”“星子"“细雨”“百花"“月圆”等典型性意象的自然组合,五个诗意的画面也映入我们的眼帘,依次是春光风舞图、风烟星语图、月夜花开图、雪后新绿图、花开燕语图,诗人的情感也随着画卷进一步地自然流露,实现情与景的完全交融,形成“诗中有画"的审美风貌。 建筑美:诗歌一共分为5节,每节3句,全诗的字数和句式,匀整而和谐,具有类似建筑物外形的美感,即诗歌视觉上的“句的匀齐”。林徽因善于借鉴建筑艺术的技巧,运用语言的符号组合形成富有视觉感染力的外在几何形态,进而引发读者的想象和审美心理。 4.活动小结 全诗音律和谐,一韵到底,朗朗上口,且以短句为主,自由调整节奏,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在表现手法上,一是多用比喻,二是调动多种感官,给人丰富的想象,三是词语的选用也使语言华美而富有情感,这些手法的使用使抽象的内容可视化,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副美丽的画卷,因此诗歌又具有绘画美;在表达形式上,整首诗讲究节与节的匀称(每节3句),同时在整齐中有变化(不同的句式和句式的变换),构成了诗歌的建筑美。四、课堂小结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温馨浪漫的诗,如同一幅梦幻唯美的水彩画,明艳四溢醉人心魂。通过读诗我们体会到了诗歌的“三美",感受到了诗人对“你”喜欢、热爱和赞颂的情感。 六、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欣赏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朗诵视频,感受朗诵者的语气、节奏和表情、手势。 2.课后作业: (1)找一首你认为合适的纯音乐为它伴奏吧,带着伴奏把这首诗歌读给或背给你喜爱的一位长辈听。 (2)仿照诗句,用“你是.”的句式开头,写两三句话,表达对一个人的赞美之情。可以写给亲人、老师或同学等。 【板书设计】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林徽因 爱 暖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