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物种稻水象甲监测防控技术标准(T-CQZBJS 10—2023).pdf
-
资源ID:96370435
资源大小:262.2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入侵物种稻水象甲监测防控技术标准(T-CQZBJS 10—2023).pdf
ICS 65.100CCS G 25T/CQZBJS重重 庆庆 市市 植植 保保 技技 术术 协协 会会 团团 体体 标标 准准T/CQZBJS06-2023入侵物种稻水象甲监测防控技术标准The technology regul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of rice water weevil2023-10-07 发布2023-11-07 实施重庆市植保技术协会发布T/CQZBJS 06-2023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重庆市植保技术协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长寿区农业技术科研服务中心,重庆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重庆市植物保护站,长寿区石堰镇农业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文才、甘涛、郭文明、卞京军、张慧、马连杰、金磊。T/CQZBJS 06-20232入侵物种稻水象甲监测防控技术标准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入侵物种稻水象甲监测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监测主要方法、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稻水象甲监测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T 24689.2-2017 植物保护机械杀虫灯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3.1 综合防控采取农业措施、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技术和方法,将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阈值以内,并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植保措施。3.2 监测病虫害监测是指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定期观察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3 农艺防治利用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根据农田生态环境与病虫害之间的关系,有目的改变某些因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以达到保护作物和环境的目的。3.4 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物或其他天敌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3.5 物理防治利用杀虫灯、色板、昆虫性信息素等对靶标害虫进行群集诱杀的植物保护措施。3.6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植保机械,适期、适法、精准施药。4防控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遵循分区治理理念,按照“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防治”办法、“狠治越冬代,挑治第一代”的原则进行综合防控,切实提高稻水象甲防控效果。T/CQZBJS 06-202335监测主要方法5.1 监测地点和时间在水稻种植区及周边开展监测,以稻田为主,兼顾田边山坡、林地和田边沟渠杂草等越冬及危害场所。第一阶段(3月上旬5月下旬)以秧田和移栽后的大田为主;第二阶段(68月)以水稻大田为主。第三阶段(9-11月),以稻田及其附近稻水象甲生存场所为主。5.2 监测方法5.2.1 灯光诱集结合固定监测点设置的诱虫灯,每天清早将诱获的成虫取回室内计数,监测成虫高峰期。5.2.2 越冬虫量调查以发生区县为单位,于水稻收获后至育秧前选择2-3个村进行调查,每10天调查一次,在稻田附近的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地、山坡地、沟渠、湿地进行,按棋盘式随机取样,每点不少于0.1平方米,仔细检查杂草基部和土壤中成虫数量。5.2.3 寄主诱捕监测以喜好寄主(水稻)诱捕越冬成虫,观察其迁入稻田的时间。在水稻育秧前15天选择一个监测点,将事先播有100粒稻种且秧龄10天的盆(盘)(3030厘米),放置在秧田种植区附近,每点放置5盆,调查取食斑和成虫数量。5.2.4 秧田系统调查从秧田三叶期开始,每3天调查一次,查到拔秧止,此阶段只调查成虫,选择有代表性的早、中、晚播类型田各1块,采用目测法,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0.1平方米,调查结果折算成每平方米虫量。5.2.5 大田系统调查水稻移栽返青后,每7天调查一次,查到收割止。选择有代表性的早、中、晚播类型田各1块。成虫调查主要在田埂巡查,观察稻叶上是否有成虫取食矩形斑及活动成虫,或观察稻田中、田埂上、水中杂草是否有取食斑及活动成虫。利用目测法,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5丛。统计成虫数量,调查结果折算成百丛虫量;幼虫与蛹调查,幼虫和蛹情调查一并进行,每个点随机5点取样,每点挖取稻株5丛,置于40目和80目的多层铁筛中,用水洗去泥土,查清稻根及铁筛中的幼虫和土茧数量。6防控措施6.1 植物检疫执行植物检疫法规,严格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对来自发生区的稻谷、秧苗、稻草以及交通运输工具采取检疫检查;禁止携带有稻水象甲的稻种、稻草、稻秧、稻壳、饲料等寄主材料运出发生区,严禁在疫情发生区繁育秧苗,严禁从疫情发生区域调入秧苗。6.2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村为单位进行稻水象甲统防统治,施药范围包括秧田、大田及周边埂道、坡地、沟渠等危害场所,施药要及时、全面,不留死角;施药时间以上午8:0010:00点或下午16:0018:00点为最佳。6.2.1 播种前种子处理选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25毫升,加水20毫升对1公斤催芽露白的稻种混匀拌种,待种子均匀着药,倒出摊开置于通风处,阴干后播种。6.2.2 水稻苗期防治水稻出苗后2-3片叶期,随着气温上升,越冬成虫会迅速返回水稻取食,此时为田间成虫密度最高时期,可进行集中喷防药治。用药可选择:亩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0克、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6713.3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6.3 生物防治减少高毒残留农药使用,保护蟾蜍、青蛙、蜻蜓、蜘蛛等捕食性天敌,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稻鸭共育”模式,水稻移栽后10天左右,每亩投放15日龄鸭苗15-20只,以3-5亩为一个种养结合小区并围网,田边需要留一个约20平方米左右搭棚空间,以便填喂饲料使用,于水T/CQZBJS 06-20234稻抽穗、灌浆后,稻穗下垂时,须把鸭群迁出饲养。此外,还可以用生物农药金龟子绿僵菌等防治第一代成虫。6.4 物理防治利用稻水象甲的趋光性,在发生区域,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压低虫口基数。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