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山西省朔州市仁怀市九仓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

    • 资源ID:96373608       资源大小:193.6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西省朔州市仁怀市九仓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

    山西省朔州市仁怀市九仓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1一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2.1cm,12.3cm,12.4cm,则这物体的长度是()A12.27 cmB12.3 cmC12.2 cmD12.227 cm2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岸空气鱼D岸水鱼3如图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影子B森林中的光线C水中山的倒影D铅笔好像折断了4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4:5,通过的路程之比为()A1:1B1:3C6:5D5:6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手影B小孔成像C桥在水中的倒影D直的花径“错位”了6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7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应用的是凸透镜B近视眼镜片应用的是凸透镜C老花眼镜应用的是凹透镜D照相机镜头应用的是凹透镜8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果天平左盘下沉则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B每移动一次天平的位置,都要重新调节衡梁平衡C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则不能调节平衡螺母D天平托盘哪边下沉,平衡螺母就向哪边调9一个瓶子能装1千克的水,用这个瓶子装煤油(煤油=0.8×103千克/米3)时,至多能装()A0.8千克B1千克C1.25千克D0.64千克10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水桶C绳子D手1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发生力的作用,物体必须相互接触D马拉车前进,同时车也用力拉马12如图所示,F表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图示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张强同学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所测木块的长度是cm14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2)15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16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前者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17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如图)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18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也可以使物体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19如图: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所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被画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找到发光点s的位置20如图所示画出重10N的小球对水平桌面压力的示意图21如图,一束激光从水中A点射向水面O点,请画出光在O点以后的光路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22下面是关于探究“小车斜面下滑速度的变化”的实验:(1)本实验的原理是(2)在实验中,除需要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停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停表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1s),用刻度尺测出s1=160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ms23晓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实验符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15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315倒立、放大的实像46空正立、放大的虚像在表中空格内填写相应内容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透镜24小星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1)第一次的方法和步骤是: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V;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2)经改进后,小星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星把下表填写完整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g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m1/g量筒中煤油的质量是m2/g量筒中煤油的体积是V/cm3煤油的密度/gcm3112.5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25出租车司机在某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26一个体积是40cm3的铁球,质量是156g,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铁=7.8×103kg/m3)27有一块20m3的矿石,为了测出它的质量,从它上面取10cm3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6g,根据以上数据求出矿石的密度和质量?山西省朔州市仁怀市九仓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1一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2.1cm,12.3cm,12.4cm,则这物体的长度是()A12.27 cmB12.3 cmC12.2 cmD12.227 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应用题【分析】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解答】解: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12.26cm,但根据记录长度值的要求,所保留的小数位数必与测量值相同,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最终的记录结果为L=12.3cm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取平均值法;但在计算平均值时,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与测量值相同2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岸空气鱼D岸水鱼【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要知道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快【解答】解:人走路产生的声音可以在空气水中传播,也可以在岸水中传播;在水中的鱼可以通过以上不同的途径接收到声波,由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快,所以其接收途径主要是岸水鱼所以选项A、B、C都不是主要途径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分别找出声音的产生和接收点,然后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找出主要的传播途径3如图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影子B森林中的光线C水中山的倒影D铅笔好像折断了【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从墙上的影子的形成原因,森林中的光线产生的原因,水中山的倒影形成的原因,铅笔好像折断了的原因去分析各个选项【解答】解:A、墙上的之所以有影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一块不透明的物体“手”挡住了光线时,由于光线不能绕过该物体,所以被物体所挡住的一块区域所接受到的光亮便减少,在墙上形成了一块黑暗的与遮挡物形状相同的影子B、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一部分光线被树挡住,另一部分光线通过树与树之间的缝隙继续照射,所以形成森林中的光线,C、水中山的倒影,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D、铅笔好像折断了,是因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发生偏折形成的,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及其应用等知识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4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4:5,通过的路程之比为()A1:1B1:3C6:5D5:6【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比例法;赋值法【分析】方法一:根据公式s=vt将速度、时间的比值代入,求出路程之比;方法二:将速度、时间之比分别赋值,算出路程,求出路程之比【解答】解:方法一:根据题意,v甲:v乙=3:2,t甲:t乙=4:5,由公式s=vt得:s甲:s乙=v甲t甲:v乙t乙=×=6:5;方法二:设甲的速度为3m/s,则乙的速度为2m/s,甲运动的时间为4s,乙运动的时间为5s,甲的路程:s甲=v甲t甲=3m/s×4s=12m,乙的路程:s乙=v乙t乙=2m/s×5s=10m,甲乙运动路程之比:s甲:s乙=12m:10m=6:5故选C【点评】已知甲乙速度、时间之比,可根据公式s=vt,用比例法或赋值的方法求出路程之比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手影B小孔成像C桥在水中的倒影D直的花径“错位”了【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错误;B、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错误;C、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插入水中的花茎,由于光的折射现象,水下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好像断了,该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6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考点】物体的颜色【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解答】解:用红光照射白色瓷盘、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白色瓷盘,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故瓷盘呈现红色红色的苹果反射红光,故呈现红色;黄色香蕉,吸收红色的光,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故呈现黑色;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以及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7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应用的是凸透镜B近视眼镜片应用的是凸透镜C老花眼镜应用的是凹透镜D照相机镜头应用的是凹透镜【考点】生活中的透镜【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利用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实像;可成倒立、放大实像;可成正立、放大虚像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近视眼成因是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前成像造成的;远视眼成因是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后成像造成的【解答】解: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此选项正确B、近视镜是利用对光起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制成的此选项错误C、老花镜是利用对光起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制成的此选项错误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同时考查了有关近视眼、老花眼的成因及矫正,是一道基础性题目8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果天平左盘下沉则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B每移动一次天平的位置,都要重新调节衡梁平衡C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则不能调节平衡螺母D天平托盘哪边下沉,平衡螺母就向哪边调【考点】天平的使用【分析】天平每移动一次水平位置,都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天平的横梁不平衡有两种情况:在称量物体的质量之前,要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在称量物体的过程中,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解答】解:A、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果天平左盘下沉,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则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不符合题意B、每移动一次天平的位置,都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不符合题意C、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D、天平托盘哪边下沉,如果在调节天平的横梁时,平衡螺母就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如果在称量物体时,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天平的横梁不平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调节过程中,一种是称量过程中,一定要分清9一个瓶子能装1千克的水,用这个瓶子装煤油(煤油=0.8×103千克/米3)时,至多能装()A0.8千克B1千克C1.25千克D0.64千克【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一个瓶子能装多少体积的水,也就能装多少体积的煤油故本题需先求出1kg水的体积,即能容纳煤油的体积,再求出这些体积煤油的质量【解答】解:1kg水的体积为V=1×103m3;故能容纳的煤油质量为m=V=0.8×103kg/m3×1×103m3=0.8kg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体积和质量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知道同一个瓶子,能容纳的液体体积是相同的10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水桶C绳子D手【考点】力的概念【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分析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就可以得出答案来【解答】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拉力是绳子和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物体是手,施力物体是绳子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找到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发生力的作用,物体必须相互接触D马拉车前进,同时车也用力拉马【考点】力的概念【专题】应用题【分析】理解力的概念应把握两条:(1)力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2)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故A不符合题意B、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B不符合题意;C、发生力的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要相互接触,比如:磁铁吸引小铁钉,虽然磁铁和铁钉之间存在力的作用,但是没有相互接触,故C符合题意;D、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马拉车前进的同时,车也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为“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也是后面学习受力分析的基础,同学们应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领会12如图所示,F表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图示正确的是()ABCD【考点】力的示意图;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分析】压力是由于物体之间的相互挤压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方向是垂直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解答】解:物体放在斜面上,对斜面有个压力,其作用点在斜面,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下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压力示意图的画法,需要注意的是作用点和方向的确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张强同学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所测木块的长度是3.50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应用题【分析】由图可看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木块的长度等于木块左右两端所对应的刻度尺的示数之差【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由图可看出,木板左端刻度尺的示数是3.00cm,木板右端所对应的刻度尺的示数是6.50cm,则木板的长度是6.50cm3.00cm=3.50cm故答案为:1mm;3.50cm【点评】对刻度尺读数时,应先看清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垂直14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专题】简答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及响度的大小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解答】解: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鼓面的纸屑跳动、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等现象可以判断: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再根据: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可得: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答:(1)振动;(2)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条件,以及响度和振幅有关的了解和掌握15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漫反射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考点】漫反射;物体的颜色【分析】一:光滑的表面会发生镜面发射,粗糙的表面会发生漫反射;二:根据白色等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来解答此题【解答】解:一: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是让银幕发生漫反射,使得在每一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二:银幕用白色的布做成是让银幕反射所有的光,使人能看到多彩的像故答案为:漫反射;所有【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以下两点:(1)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2)光滑的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粗糙的表面会发生漫反射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好题16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前者是由于光的 反射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引起的【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知道光的反射: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就是光的反射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知道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桥在河里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立竿见“影”是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答案为:反射;直线传播【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及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此题中的“影”在物理意义上是不同的,要注意区分17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如图)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形状,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考点】力的作用效果【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时候,跳板会变弯,所以是形状发生了变化;跳板对运动员施力时,将运动员弹起,使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答案为:形状、运动状态【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在分析过程中要把形状的变化和运动状态的变化区别开来18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考点】力的作用效果【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解答】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答案为:形变,运动状态改变【点评】本题目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需要学生明确力的作用效果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19如图: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所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被画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找到发光点s的位置【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专题】作图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因此,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过像点,由此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解答】解:作出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虚线)、交点S做出S关于镜面的对称点,便为发光点S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作图关键是要确定出像点的位置20如图所示画出重10N的小球对水平桌面压力的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解答】解:小球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F=G=10N,作用点在小球与桌面的接触处示意图如下:【点评】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作用点在接触面上,不在物体重心21如图,一束激光从水中A点射向水面O点,请画出光在O点以后的光路【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过入射点做出法线,然后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解答】解:一束激光从水中A点射向水面O点,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过入射点O作出法线,根据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做光路图时,要注意实线和虚线,光线要画箭头等细节,若告诉了入射角的大小,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22下面是关于探究“小车斜面下滑速度的变化”的实验:(1)本实验的原理是v=(2)在实验中,除需要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停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停表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1s),用刻度尺测出s1=160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0.32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0.4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探究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要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通过前半段路程和通过全程的速度是否变化,就要测出小球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和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要测量平均速度,根据v=就要测出路程和时间;(2)根据实验原理即可判断还需要实验器材;(3)由图中数据可知全段和下半段的路程及时间,再根据v=就求出小球通过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和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2)根据实验原理,除需要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实验中还需测量小车通过的量程,所以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3)小车通过全程s1=160cm=1.6m,所用的总时间t1=5s,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0.32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的路程:s3=0.8m,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3=t1t2=5s3s=2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0.4m/s故答案为:(1)v=;(2)刻度尺;(3)0.32;0.4【点评】此题是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实验,考查了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求平均速度等问题,由图示停表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是求小车平均速度的关键23晓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实验符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的实像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31530倒立、放大的实像46空正立、放大的虚像在表中空格内填写相应内容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定义进行判断焦距是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3)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当顺着折射光线的方向射入,折射光线将沿着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知识进行作答【解答】解:(1)由图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60.0cm50.0cm=10.0cm所以焦距为10.0cm(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3)f=10cm,所以2f=20cm,30cm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为30cm时,像距为15cm,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当物距为15cm时,像距为30cm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成的像也增大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3)倒立、缩小的实像;30; 远离【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实验前的调节工作24小星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1)第一次的方法和步骤是: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V;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小(2)经改进后,小星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星把下表填写完整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g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m1/g量筒中煤油的质量是m2/g量筒中煤油的体积是V/cm3煤油的密度/gcm3112.564.548600.8【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实验题【分析】(1)用天平、量筒测定煤油密度的原理是密度公式=,在获取适量煤油的质量和体积值测液体密度时,量筒中的煤油向外倒的过程中,量筒壁一定要粘煤油,所以不能全部倒出,会带来实验误差(2)用原来的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减去剩余的煤油和烧杯的质量,求出倒出煤油的质量m,读出量筒中煤油的体积V,用=算出密度【解答】解:(1)根据密度公式=,煤油密度的计算式是=;由于量筒壁有煤油残留,煤油质量变小,所以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小故答案为:=;小(2)由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得,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是m1=60g+4.5g=64.5g;量筒中煤油的质量是m2=mm1=112.5g64.5g=48g;量筒中煤油的体积是V=60ml;所以,煤油的密度=0.8g/cm3故答案为:64.5;48;60;0.8【点评】本题考查了测液体密度的密度,要求较高,若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大;若先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再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质量,这种做法会因量筒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质量偏小,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小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25出租车司机在某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分析】从标志牌可以看出距离和最高限速,根据公V=可求行驶时间【解答】解:由标志牌知:最大行驶速度为100km/h,距机场距离为30km据v=得:t=0.3h答:至少行驶0.3h才能到达机场【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还要懂得交通标志牌上数值代表的意义26一个体积是40cm3的铁球,质量是156g,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铁=7.8×103kg/m3)【考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求出此时铁球的实心体积,再与铁球的实际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解答】解:若球为实心,则实心铁球的体积应为:V铁=20cm3,因为V铁V,所以此球为空心答:铁球是空心的【点评】判断物体是否为空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实质上都是根据密度定义式,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体积或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即,比较质量法、比较体积法和比较密度法,如果存在差异,则实际的物体为空心物体,此题运用的是比较体积法,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27有一块20m3的矿石,为了测出它的质量,从它上面取10cm3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6g,根据以上数据求出矿石的密度和质量?【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先根据公式求出样品的密度,就是矿石的密度,再用公式m=V求出矿石的总质量【解答】解:=2.6g/cm3=2.6×103kg/m3m总=V=2.6×103kg/m3×20m3=5.2×104kg答:矿石的密度是2.6×103kg/m3,质量是5.2×104kg【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矿石的密度,这是本题的重点

    注意事项

    本文(山西省朔州市仁怀市九仓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wo****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