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96374154       资源大小:158.69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成水B夏天,草叶上晶莹的露珠C秋天,树枝上的霜D冬天,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没了【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解:A、春天,冰雪融化成水,是由固态冰变为液体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不合题意;B、草叶上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变成的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不合题意。D、冬天,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没了,是由固态冰直接变成了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然后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2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身高约为160dm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C步行速度约为1m/s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16.8dm左右。此数据不合理;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不可能是6s此数据不合理;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m/s左右。此数据合理;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此数据不合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3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一张长1.2m的办公桌,甲、乙均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丙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甲、乙、丙三人测出的数据分别为1.203m、12.0dm、120.1cm,其中正确的是( )A三者都对B甲对C乙对D丙对【分析】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在最小分度值以下应再估读一位;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逐一分析各选项,做出选择。解:甲同学测量数据为1.203m120.3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故甲同学的数据正确;乙同学测量数据为12.0dm,测量结果准确到dm,而乙同学用的是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故乙同学的数据不正确;丙同学测量数据为120.1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而丙同学用的是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故丙同学的数据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知道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在最小分度值以下应估读一位。4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D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的;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解:A、运动路程越长,但不知道时间大小,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B、运动时间越短,但不知道路程大小,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是一定值,也就是其速度大小是不变的,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故C正确;D、由路程公式st可知,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概念及其公式的了解与掌握,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不变的,与路程长短和时间长短无关。可以将速度、电阻、密度、比热、热值对比记忆。5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 )A1次敲击声B2次敲击声C3次敲击声D4次敲击声【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解: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传播最快,而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当乙同学在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另一端时,会听到两次声音,一次是通过铁管这一固体传播过来的,另一次是通过铁管周围的空气传播过来的。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是一道关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基础题,解答时把握好在声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6如图甲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音叉上,如果用小锤敲打右侧的音叉,我们能听到右侧音叉发出声音同时乒乓球被弹开,如图乙。如果把这个实验由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外部环境中去完成则( )A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不会被弹开B不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不会被弹开C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会被弹开D不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会被弹开【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解:甲图中,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会弹起这是因为声音由空气传播到左边的音叉,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在月球上做乙图这个实验,真空不能传声,左边的音叉不会响,小球不会弹起。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7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B、甲振幅最小,乙和丙振幅相同,故乙、丙响度相同,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甲、乙、丙的振动有规律,丁无规律,因此甲、乙、丙为乐音,丁为噪音,甲和丁发声体的材料不同,故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8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A510mB1020mC2040mD4080m【分析】求出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单趟时间),再利用st求从A点到凹坑壁的距离(半径),进而求出直径。解: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t×6s3s,从A点到凹坑壁的距离(半径):rt340m/s×3s1020m,圆形凹坑的直径:d2r2×1020m2040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求出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单趟时间)是关键。9有一个粗心的护士在使用体温计前都未甩。有一次她用一支示数为39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40和38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B40,39C38,40D40,40【分析】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在靠近液泡附近有一个缩口,这个缩口使得液柱中的水银不能自己回到液泡中,必须靠甩才行。因此,用未甩过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解:用示数为39的体温计测体温为40的病人时,液泡内的水银膨胀,仍可使液柱上升,达到40,故测量正确;用这支体温计测体温为38的病人时,水银不能回到液泡中,因此,示数仍为40。故选:D。【点评】了解体温计的构造,理解缩口这一结构在测量时所起的作用,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10如图所示,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旁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鱼缸水鱼D水鱼【分析】传声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真空除外。而且传声经历的介质越少效果越好。解:在鱼缸旁鼓掌,声音是手掌的振动产生的,它首先会通过空气传给水,然后通过水传给鱼。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特点的掌握和分析,属于基本规律的考查,难度不大。11如图,图1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2是小车乙运动的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不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分析】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解:A、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A错误;B、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甲2m/s;小车乙运动的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B正确;C、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所以,如果两车反向运动,则5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故C正确;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12如图所示为意大利物理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由长颈玻璃瓶侧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B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液面降低C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分析】伽利略温度计使用空气制成的,因此它是根据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球形瓶中的空气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迫使红色液柱向下降,并且外界温度越高,红色液柱越向下。解:(1)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故AB错误;(2)玻璃瓶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题型,主要考查的是:空气温度计的原理;空气温度计与液体温度计相比较时,它的缺点是管中液柱的升降变化还要受到大气压变化的影响,所以误差比较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3(3分)如图用两把刻度尺A和B侧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分度值是 1mm ,用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3.25 cm用B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3.2 cm。【分析】(1)刻度尺读数时注意分度值和物体与起始刻线对齐的位置,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分度值是刻度尺上相邻最近刻线间的长度;(3)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测量结果越准确。解: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是从0.00cm开始测起的,末端刻度值为3.25cm,物体的长度为3.25cm0.00cm3.25cm;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5cm;测量时是从0.0cm开始测起的,末端刻度值为3.2cm,物体的长度为3.2cm0.0cm3.2cm;故答案为:1mm;3.25;3.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读数,属于基础知识。14“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黄河口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地面 与 汽车 。【分析】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解:车行绿色中是车在运动,是说汽车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变化,是以地面为参照物;风景扑面来是风景在运动,是说风景相对于汽车发生了位置变化,是以汽车为参照物。故答案为:地面;汽车。【点评】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属于基础题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则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15学校的物理兴趣小组提出一个探究问题:超声波在空气中的声速是否比同条件下老师说话的声音的声速快,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定,空气中超声波的声速 等于 (填“大于”等于”“小于”)人说话的声速,你的依据是 声速的大小只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分析】声分为超声波、次声波和声音,声的传播速度至于传声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解:相同条件下,空气中超声波的声速等于人说话的声速,依据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所以相同条件下,声音速度是相同的。故答案为:等于;声速的大小只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点评】本题考查声速的大小,属于识记性内容,较简单,关键是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16下面四例是形容声音的“高”:(A)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B)引吭高歌 (C)她是女高音歌唱家 (D)请勿“高声喧哗”其中指音调的有 (A)(C) ,指响度的有 (B)(D) 。(只填序号)。【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根据定义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解:每个选项中“高”的含义分析如下:(A)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指音调高;(B)引吭高歌,指响度大;(C)她是女高音歌唱家,指音调高;(D)请勿“高声喧哗”指响度大。故答案为:(A)(C),(B)(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和音调两个概念的辨析能力,有一定的难度。17小明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跑回家。则小明在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250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1.67 m/s。【分析】已知总路程可求一半的路程,还知道小彤在前一半路程中行走的速度,根据公式t可求小明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还知道他在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根据公式t可求小明在后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两次时间之和就是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就等于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解:前一半路程s1250m;由可得,跑前一半的路程所用的时间t1250s;后一半的路程s2250m;由可得,后一半的路程用的时间t250s;总时间tt1+t2250s+50s300s,全程的平均速度1.67m/s。故答案为:250;1.67。【点评】本题考查时间和速度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还要知道要求平均速度必须知道总里程和总时间。18有一支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把它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时,示数是22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20 ,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40 。【分析】(1)而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时,示数是4,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4,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2时,距离4有18个小格,求出18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4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液体的实际温度。(3)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的温水中时,设温度计的示数为t,列方程建立关系。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2时,液体的实际温度:(224)+020。(3)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的温水中时,设温度计的示数为t,则有(t4)+040解得t40,故该温度计的示数为为40。故答案为:20;40。【点评】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19(4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1)冰冻的衣服变干 升华 ;(2)冰化成水 熔化 ;(3)湿衣服变干 汽化 ;(4)冬天早晨出现大雾 液化 ;(5)深秋早晨草叶上的霜 凝华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解:(1)冰冻的衣服变干,冰变成水蒸气,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2)冰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3)湿衣服变干,由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4)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5)草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答案为:(1)升华;(2)熔化;(3)汽化;(4)液化;(5)凝华。【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知道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解题的关键。20(3分)冬天,小明的父亲将车启动行驶在路上,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内侧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 液化 而成的,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应该开启空调的 热 (填“冷”或“热”)风。【分析】(1)气体遇冷放热变为液体的过程是液化;(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解: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形成的;开启空调,对着车窗玻璃吹热风,可使小水珠吸热,温度升高,加速蒸发,“白雾”消除,车窗玻璃就变清晰了。故答案为:液化;热。【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液化的概念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基础。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21(3分)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分析】由速度和时间的图象判断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在路程和时间的图象上画出路程和时间的正比函数图象。解:由t图象知,电动玩具车的速度保持不变,电动玩具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并且能读出速度大小是2m/s,由得st,可以计算电动玩具车在1s后、2s后、3s后、4s后、5s后、6s后的路程分别是:2m、4m、6m、8m、10m、12m,在st图象上画出路程和时间的对应点(1,2)(2,4)(3,6)(4,8)(5,10)(6,12),用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点评】本题首先判断电动玩具车的运动状态和速度,然后计算路程,最后画出对应点并把对应点连接起来。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2(6分)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的原理公式是 。(2)实验除了如图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秒表 。(3)图中AB段的距离sAB 40.0 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AB 0.25 m/s,AC BC(选“”,“”或“”)(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在计时反应稍慢了一点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AB会偏 小 (选“大”或“小”)【分析】(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2)用刻度尺测出物体的路程,用秒表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3)根据图象读出AB段的距离,运用公式;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4)计算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要用下半程的路程除以下半程用的时间;(5)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解:(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2)由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可知,在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距离,用秒表测时间,故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3)由图知,AB段的距离sAB80.0cm40.0cm0.4m,t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AB0.25m/s;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其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上半段的速度,故ACBC。(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反应稍慢了一点停止计时,所计时间偏大,根据公式可知,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大,速度就会偏小;故答案为:(1);(2)秒表;(3)40.0;0.25;(4)小。【点评】本题考查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作用等问题,需要掌握,同时要掌握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方法。23(7分)利用钢尺可以做“探究声音的特性”的实验:(1)如图所示,用一只手将钢尺压在桌沿上,另一只手轻轻拨钢尺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钢尺,这时钢尺的振幅变大,听到其响度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响度与 振幅 有关。(2)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慢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低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快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高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频率 有关。【分析】(1)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质量越大,体积越大的物体,越难振动,振动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1)重拨钢尺比轻拨钢尺的振幅大,响度大,所以响度跟振幅有关。(2)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部分的钢尺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部分的钢尺质量越小,体积越小,越容易振动,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低高,所以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故答案为:(1)变大;振幅;(2)慢;低; 快; 高; 频率。【点评】(1)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这个知识点在课本上没有明确指出,但是经常用到,要熟练应用。24(7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所示。(1)如表所示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 95 ,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水沸腾后吸热但温度不变 。(2)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 98 ,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低于1标准大气压 。(3)请根据表格中的正确数据在图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8959898【分析】(1)根据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分析出表格中错误的数据;(2)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继续吸热,吸收的热量全部都用来由液体变成气体的变化,所以温度是不变的;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3)首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解:(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表格中数据知,水从第4min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是98;(2)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判断,水的沸点为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当时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95;水沸腾后吸热但温度不变;(2)98;低于1标准大气压;(3)见上图;【点评】此题“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水沸腾时的特点以及沸腾图象的画法,是热学的重点实验,应注意掌握。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25(13分)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0.8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求:(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汽车鸣笛时距山崖多远。(2)此时汽车距山崖多远?【分析】(1)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前方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15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0.8s,根据st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前方山崖距离的2倍,据此求司机鸣笛时汽车与前方山崖的距离;(2)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前方山崖的距离等于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前方山崖距离减去汽车行驶的距离。解:(1)在t0.8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1t15m/s×0.8s12m,声音传播的距离:s22t340m/s×0.8s272m,设汽车司机鸣笛时距离山崖为s,则:2ss1+s212m+272m284m,s142m;(2)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前方山崖的距离sss1142m12m130m。答:(1)汽车鸣笛时距山崖142m;(2)此时汽车距山崖130m。【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前方山崖距离的2倍。

    注意事项

    本文(2018-2019学年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wo****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