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常见的酸和碱-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通用)(第1期).docx
-
资源ID:96374177
资源大小:91.1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专题13常见的酸和碱-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通用)(第1期).docx
专题13 常见的酸和碱1(2021·四川南充)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因此pH<7的雨水一定都是酸雨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答案】A【详解】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故选项推理正确。www.zzs&t#ep.co*m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C.pH5.6的雨水才是酸雨,故选项推理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D.碳酸盐与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中%国教*育出版网2(2021·湖南邵阳)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B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D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www.zzs%te*【答案】B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故选项说法错误。来源:zzs&tep#.c%omC.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能去除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3(2021·浙江宁波)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来*源%:zzstep.com&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答案】A【详解】A.从图中可知,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pH小于7,呈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选项A错误;来源:中教%&*网#B.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洗手液b的pH在56之间,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洗手液b的pH比洗手液a的pH大,因此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选项B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C.洗手液c的pH在89之间,pH7,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选项C正确;D.洗手液d的pH在1213之间,呈碱性,洗手液a呈酸性,洗手液d和a混合时,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和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小于7,如果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大于7,选项D正确。故选A。4(2021·云南昆明)在pH=10的肥皂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A无色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红色C蓝色D紫色【答案】B【详解】来源:中&教*网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B。5(2021·山东济宁)根据下面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过程实验结论A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氧气浓度大,木炭燃烧剧烈B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氢氧化钠固体置于空气中,表面很快变得潮湿并逐渐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有吸水性D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试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一定含有 【答案】D【详解】来#源*:zzste&A.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说明氧气浓度大,木炭燃烧剧烈,正确;B.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正确;C.氢氧化钠固体置于空气中,表面很快变得潮湿并逐渐溶解,说明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空气中水分,正确;D.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试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也可能存在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错误。故选D。来源:中教网*&%6(2021·安徽)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来源:中&*%教网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答案】A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是因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涉及中和反应,符合题意;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是因为氢氧化铝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氢氧化钙能与土壤中的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是因为硼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7(2021·山东潍坊)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久置,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石灰水D烧碱溶液【答案】C来#&源:中教网【详解】来源:zzstep%.com&A.浓盐酸易挥发,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小,但未发生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浓硫酸易吸水,导致溶液的质量增大,故B错误; C.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中增加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减少的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小,故C正确; D.烧碱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溶液增加二氧化碳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C。8(2021·江苏连云港)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Ca(OH)2的性质:步骤一: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gCa(OH)2粉末,然后各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有粉末,溶液呈无色。步骤二:向两支试管中再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试管底部粉末无明显变化。步骤三: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无明显变化;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振荡后静置,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试管底部的粉末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一说明常温下Ca(OH)2不溶于水B步骤二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a(OH)2在水溶液中解离出Ca2+C步骤三中消失的Ca(OH)2固体溶解在稀盐酸所含的水中D步骤三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答案】D【详解】A.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gCa(OH)2粉末,然后各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有粉末,溶液呈无色不能说明Ca(OH)2不溶于水,有可能氢氧化钙溶解度小,加的水少,溶解的少,A错误。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步骤二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a(OH)2在水溶液中解离出OH-,B错误。来源:zz#s*tep.co&mC.消失的Ca(OH)2固体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C错误。D.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试管底部的粉末消失,是因为Ca(OH)2固体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D正确。故选:D。来源:z&zstep.com%9(2021·山东潍坊)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1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其中A.B表示反应物,C表示生成物)。请完成下列问题:(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图1中的现象是_。(3)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_(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_(填序号“”“”“”或“”)化学性质。(4)小明用图2来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该过程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用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依此类推当图1中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_。(5)图1中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_(用符号表示)。【答案】偏大 溶液变红 Fe2+ Na+、 H+ 【详解】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盐酸被稀释,酸性减弱,故结果会偏大;(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故图1中的现象是溶液变红;(3)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故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Fe2+;该反应是利用了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故利用了的化学性质;中国教#育出&版网%(4)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Na+、;当图1中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微观实质是;(5)图1中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H+。10(2021·浙江绍兴)物质的溶解度不同,用途也不同。请据表回答:www.zz&step*.com表一 物质的溶解度(20)物质NaOHCa(OH)2CaCO3CaSO3溶解度(克)1090.1650.00140.0043表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级来%&#源:中教网20时的溶解度(克)>101-100.01-1<0.01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1)实验中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来吸收二氧化碳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钙_于水,吸收效果不好。(2)实验中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但是根据上表可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_。(3)20时,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0.1%)【答案】微溶 52.2% 【详解】(1)实验中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来吸收二氧化碳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浓度低,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有限;来源:#*中教网%(2)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生成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g,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2021·浙江绍兴)取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X的成分,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1)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2)产生的无色气体是_。(3)溶液X的溶质是_。(4)计算滤液A中氯化钠的质量_。【答案】引流 CO2 NaOH、Na2CO3.Na2SO4 解:设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x=2.34g设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y=4.68g氯化钠的质量为 【详解】(1)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来源:zzst*ep.%com(2)向溶液X中加入氯化钡,得到固体甲,固体甲一定含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可能含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加入稀硝酸,产生无色气体,说明含碳酸钡,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钡、二氧化碳和水,故无色气体是CO2;说明溶液X中一定含碳酸钠;(3)氢氧化钠一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故溶液X中一定含硫酸钠,由(2)可知,溶液X中含碳酸钠,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氯化钡,能将碳酸钠除尽,然后向滤液A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钠,故溶液X的溶质为:NaOH、Na2CO3.Na2SO4;中国教育出版&*#网(4)见答案。12(2021·浙江绍兴)酸碱理论的发展如下:17世纪前,人们对酸碱的认识模糊,只凭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判定。17世纪木,朴素的酸感理论:凡物质的水溶液能溶解某些金属,跟碱接触会失去原有特性,且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叫酸;凡物质的水溶液有苦溜味,跟酸接触后会失去原有特性,且使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叫碱。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9世纪末,酸碱电离理论: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20世纪初,酸碱质子理论:任何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碱,且酸碱有如下关系:酸H+碱,两者彼此联系在一起叫做共轭酸碱对。酸失去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物质叫做该酸的共轭碱,碱结合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物质叫做该碱的共轭酸。(1)根据朴素的酸碱理论,Na2CO3属于_(选填“酸”或“碱”)。(2)根据酸碱电离理论理解酸碱反应的实质是:_。(3)已知 和,由酸碱质子理论,H2CO3的共轭碱是_。(4)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酸碱理论的描述也在不断完善。下列对不同酸碱理论的分析合理的是_。A酸碱电离理论认为酸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B酸碱电离理论认为氧元素是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C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D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不再具有局限性【答案】碱 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和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的过程(或) AC 【详解】(1)凡物质的水溶液有苦溜味,跟酸接触后会失去原有特性,且使石蕊变蓝的物质叫碱。碳酸钠能与酸反应,失去原有特性,且碳酸钠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根据朴素的酸碱理论,Na2CO3属于碱;中%国教*育出版网(2)酸碱电离理论: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故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和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的过程;(3)酸失去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物质叫做该酸的共轭碱,故碳酸的共轭碱是:;(4)A.酸碱电离理论: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故酸碱电离理论认为酸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符合题意;B.酸碱电离理论认为氢元素是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不符合题意;C.酸碱质子理论:任何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故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符合题意;D.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但是具有局限性,不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A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