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96374889
资源大小:151.6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化学试题w*w&w.zzstep.com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第卷(选择题共15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写在答案栏内)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化学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B.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 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D. 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答案】D【解析】【详解】A.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说法正确;B.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法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说法正确;D.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一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可以利用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环境,说法错误。故选:D。2. 下列过程主要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是A. 自然界中水循环B. 自然界中氧循环来&源:%#C. 自然界中碳循环D. 自然界中光合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A.自然界中水循环,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自然界中氧循环存在氧气消耗和生成,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存在二氧化碳的消耗和生成,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自然界中光合作用有氧气和葡萄糖的生成,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A。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取走蒸发皿B. 滴加液体中#国%教育出版网C. 点燃酒精灯D. 过滤【答案】B来源:zz#&step.com【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蒸发皿需要使用坩埚钳加持,以免把手烫伤,操作错误;www.zzste&p*%.comB.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口正上方正立,不要伸到试管内,更不能触壁,操作正确;C.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操作错误;D.过滤要注意一贴即滤纸紧贴在漏斗内壁,二低即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低于漏斗边缘、三靠即烧杯口紧贴玻璃棒,玻璃棒抵在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如图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且下端管口未紧贴烧杯内壁,操作错误;故选:B。4. 下列宏观现象和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来源:z#zstep%.&com选项宏观现象微观现象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水分子吸收热量,运动加快,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大B将品红放入热水中,液体很快变为红色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C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化学变化前后,分子改变了,原子不变D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A. AB. BC. CD. D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D【解析】【详解】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是由于水分子吸收热量,运动加快,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大,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w*ww.zz%step.co#mB.将品红放入热水中,液体很快变为红色是由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C.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化学变化前后,分子改变了,原子不变,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D.微粒是运动的。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水分子仍在运动,解释错误,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故选:D。5. 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按照体积分数计算,约占0.03%的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氦气【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C项正确。答案:C。6. 以下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O2B. P2O5C. NaOHD. KClO3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B【解析】【详解】A. 氧气只含氧元素一种元素,不是氧化物。B. 五氧化二磷是由磷、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是氧化物。C. 氢氧化钠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D. 氯酸钾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B。7. 如图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B. 铝原子中有13个原子核C.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D. 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5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答案】A【解析】【详解】A.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铝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位于第3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B.铝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构成,铝原子中只有一个原子核,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失去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8. 下图是工业制取氨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来&源:z*zstep.com%A. 氮气和氢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 参加反应的氢气和生成的氨气质量比为3:2www%.zzstep.#com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C【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氮气和氢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说法正确;B.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说法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和生成的氨气质量比=3×(1×2):2×(14+1×3)=3:17,说法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法正确。故选:C。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纯度中国教育出版%#&网B. 实验完毕,将废液倒入下水道来#&*源:中教网C. 加油站、面粉厂等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D. 高层建筑物起火,不可乘电梯,要从安全通道撤离【答案】B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纯度,说法正确 ;B.实验完毕,将废液倒入下水道 ,会污染、腐蚀下水道,说法错误;C.为防止发生火灾加油站、面粉厂等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说法正确 ;D.高层建筑物起火,易发生停电事故,不可乘电梯,要从安全通道撤离,说法正确。故选:B。10.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 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答案】D【解析】【分析】化学方程式书写必须符合客观事实,条件必须准确,必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气体或沉淀符号必须标注,可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进行逐一判断。【详解】A.缺少反应条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条件为点燃,正确的方程式为,故错误;B.氧化铜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正确的方程式为,故错误;来*源%:#zzstep&.com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是点燃,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正确的方程式为,故错误;D.该方程式应用的原理正确,化学式书写正确,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D。11. 臭氧(化学式为O3)是一种淡蓝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当大气中的臭氧受到短波紫外线照射时,氧分子会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形成了臭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O3和O2属于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B. O3和O2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C. O3的形成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D. 臭氧层具有吸收太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A.O3和O2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臭氧由臭氧分子构成,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O3和O2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物质,故氧气形成臭氧过程产生了新物质,过程属于化学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活性炭可除去水中有颜色的杂质B.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C. CO和CO2都可作气体肥料D. C3H8和C4H1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活性炭可除去水中有颜色的杂质,故说法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故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可用作农作物的气体肥料,一氧化碳不能,故说法错误;D.C3H8和C4H10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相同,故说法正确。故选C。13. 电石(CaC2)遇水发生的化学反应为:,X遇明火会剧烈燃烧,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是CH4B. X具有可燃性中#国教育出版网&%C. CaC2中钙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5:3D. Ca(OH)2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答案】A【解析】【详解】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CA.2C.4H、2O,反应后有1CA.2O、4H,所以X为C2H2,错误。B. X遇明火会剧烈燃烧说明X具有可燃性 ,正确。C.CaC2中钙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40:(12×2)=5:3,正确。D.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氢氧根为-1价,所以氢氧化钙中钙元素为+2价,正确。故选:A。14. 分别点燃相同两根火柴,将其中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倾斜向下,如图所示。小明发现第一根火柴不能持续燃烧,第二根火柴更容易持续燃烧。该实验现象说明,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物质具有可燃性B. 可燃物与充足氧气接触C.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D. 可燃物要倾斜放置【答案】C【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火柴头竖直向上时,火柴梗的温度上升的慢,不容易达到着火点,因此不容易持续燃烧;火柴头斜向下时,火焰不断加热火柴梗,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而继续燃烧,因此该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C。15. 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来源:z%zstep.&co*mA.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B. 隔离可燃物C. 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D. 隔离空气【答案】B【解析】来&源:#中%教*网【详解】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隔离可燃物。故选B。第卷(非选择题共45分)二、理解与应用(本题五个小题,每空1分,共23分)16. 用化学符号填空(1)两个水分子_;(2)一个镁离子_;(3)金刚石的化学式_;(4)锂原子结构示意图_。【答案】(1)2H2O (2) (3)C (4)【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1详解】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两个水分子表示为:2H2O;【小问2详解】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一个镁离子表示为:;【小问3详解】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故金刚石的化学式为C;【小问4详解】根据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锂原子核外共3个电子,核外第1层两个电子,剩余1个排在第二电子层上,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7. 现有下列物质:干冰稀有气体液体氮气肥皂水。选择合适物质,用序号填写。中&国教育出版*#%网(1)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_;(2)制造多种用途电光源的是_;(3)制造舞台烟雾效果的是_;(4)用于冷冻血液的是_。【答案】(1) (2) (3) (4)【解析】【小问1详解】天然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肥皂水,故选;【小问2详解】来源:#zzstep&.c%o*m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制造多种用途电光源的是稀有气体,故选;【小问3详解】干冰易升华,形成低温环境,水蒸气液化。制造舞台烟雾效果的是干冰,故选;【小问4详解】液体氮气易气化,获得低温。用于冷冻血液的是液体氮气,故选。18. 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五种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序号),属于阳离子的是_(填序号),写出的化学符号_。来#&%源:中教网(2)对于和这两种微粒,你认为微粒半径小的是_(填序号)。(3)和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化学式为_。【答案】(1) . # . # . O2- (2) (3)NaCl【解析】【分析】为8号元素且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为O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的O2- ;为12号元素且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则为Mg;为11号元素且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为Na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Na+;为12号元素且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为Mg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的Mg2+;17号元素且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则为Cl;【小问1详解】Mg与Mg2+,都属于镁元素;Na+与Mg2+,都带正电荷,属于阳离子;为O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的O2-;【小问2详解】Mg与Mg2+,都属于镁元素;同一元素简单阳离子半径小于其相应原子半径,则Mg2+半径较小;www.zzs%t#ep.com【小问3详解】来%&源#:中教网Na+与Cl,组成的化合物为NaCl。19.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类型属于_反应。在空气中点燃一段镁条,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使镁条更容易被点燃,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答案】 . 氢气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 2H2 + O2 2H2O . 化合 . 剧烈燃烧,发生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 . 点燃前打磨镁条(合理即可)【解析】【详解】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气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时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2H2O,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在空气中点燃一段镁条,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生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使镁条更容易被点燃,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点燃前打磨镁条等,除去镁条表面的杂质。20. 如图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写出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来源:中教&#网%_。【答案】 . (合理即可) . (合理即可) . . (合理即可)【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来*源:中教%网&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来源:zzstep.&com*三、实验与探究(本题两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21. 实验室现有:过氧化氢溶液、稀盐酸、大理石、二氧化锰等药品及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一瓶C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装置F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填字母)端通入。实验室一般不采用E装置收集CO2,然而实验证明,E装置也是可以收集满一瓶CO2气体的,实验室中我们一般不采用E装置收集CO2的原因可能是_。(2)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二氧化锰作_,用装置C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答案】(1) . B . . b . 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2) . B . . 催化剂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w#ww.zz&st【解析】www.z#zste&p*.com【小问1详解】实验室可选择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F收集一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b端通入;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故一般不采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小问2详解】根据所给药品,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来源*:%中教网&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用装置C收集一瓶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22. 下图是探究二氧化碳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图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图三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为_,化学性质是_,所以二氧化碳常用于_。【答案】(1) .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 CO2+ H2O H2CO3 (2) . 澄清石灰水变浊 . CO2 + Ca(OH)2 CaCO3+ H2O (3) . 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 二氧化碳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灭火【解析】【小问1详解】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图一中,观察到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H2O H2CO3;【小问2详解】来源:%中教网#&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图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Ca(OH)2 CaCO3+ H2O;来源:zzstep.&com*%【小问3详解】来*&源:中教网图三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四、分析与计算(本题一个小题,共6分)23. 小明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1)水电解器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_。来源:中%&#教网(2)完全电解36g水,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2:1 (2)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中国教#育出&版网% x=32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 。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小问1详解】来&%源:中教网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约为2:1;【小问2详解】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