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x
-
资源ID:96375727
资源大小:139.0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x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www.zzstep.#%com*&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卷·化学总分:100分 时量:6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拧干衣服B写粉笔字C食物腐败D粉碎废纸【答案】C【解析】来%源&#*:中教网A.拧干衣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写粉笔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粉碎废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下列有关氧气的性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B氧气不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氧化性D氧气具有可燃性【答案】D【解析】由氧气的性质可知:来源:zz%ste*&p.com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A描述正确;www.z#z%&step*.comB.氧气不易溶于水,故B描述正确;C.氧气具有氧化性,故C描述正确;D.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故D描述不正确。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CD【答案】C【解析】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w%ww.z*zstep.comB.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www%.zzstep&.#com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来源%:中*教网D.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1/3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答案】B【解析】A.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CO2.NO2等错误,因为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www.%z&zste#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少开私家车,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5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剩余物【答案】B来%源:中教网&【解析】A.食盐水是由食盐和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中国&教育出#*版网B.冰水混合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C.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等,属于混合物。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6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石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有黑烟【答案】D【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石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有少量黑烟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7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www.*zzstep.c#omA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来源:中教网#&%【答案】A【解析】A.为防止装置漏气,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将药品加入试管中,故A正确;B.先开始加热,等到气泡冒出均匀后,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故B错误;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用玻璃片将瓶盖好后,移出水面正放在桌子上,故C错误;D.氧气收集完毕,如果先将酒精灯熄灭,则试管内压强变小,水会沿导管倒流进试管,使试管炸裂,所以停止加热时,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故D错误。8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氧化汞汞氧气B水氢气氧气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D汞氧气氧化汞【答案】D【解析】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9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来源#:%zzste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该实验可以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答案】C【解析】w*ww.zzste&p.com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A说法错误。B.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B说法错误。C.实验中当装置内进入水以后,氮气依然能够存在,说明氮气难溶于水,故C说法正确。D.红磷的量不足时,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全部消耗掉,进入水偏少,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1/5,故D说法错误。10化学实验课后,老师在课后总结时列举了一些同学的做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药品的气味来#&源:中教网B把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中来*源:zzste%p.comC不小心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D用100mL的量筒量取8.5mL的水【答案】C【解析】A.闻气体气味方法:用手扇着闻,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把实验后的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腐蚀下水道,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隔绝氧气灭火。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选取量筒时要选取比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应该用10mL的量筒量取8.5mL水,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中国&教育*%出版网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B食品包装时充入氮气以防腐C液氮用作冷冻剂D铜用于制作导线【答案】B【解析】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B.食品包装时充入氮气以防腐,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B正确;C.液氮用作冷冻剂,是利用液氮气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D.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www.z#z&st*12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www.zzs%te&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答案】A【解析】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13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来源:#zzste*p.%co&mA BCD【答案】C【解析】来源#:zzst*ep.comA.蜡烛火焰分成三层,并且各层的温度不同,所以木条会产生不同的烧痕;B.蜡烛罩在干冷的烧杯上,燃烧产生得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C.澄清石灰水与氧气不会反应,所以没有明显现象;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燃着的小木条会立即熄灭;来*源:中教网%&1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试剂或方法(括号内)不正确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B硫粉和氯酸钾(看颜色)中国教育出&版网*C氨水和酒精(闻气味)D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答案】Dwww.zz#ste%【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A.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www.#zzstep.com*B.硫粉是黄色粉末,氯酸钾是白色晶体,观察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故B正确;C.氨水有刺激性气味,酒精具有醇香气味,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故C正确;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燃着的木条都会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15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www.z#zste&*p%.comC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D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澄清石灰水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答案】C来源:z&zstep.c*o#m【解析】A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即a导管连接氧气钢瓶,b导管导出;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正确;B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正确;www.zz*step&.comC用该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由于氧气密度比水小应短进长出,即气体应从b进a出;不正确;D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要长进短出,气体从a导管进入;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文字表达式每空3分,共22分)16写出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名称:氮元素: Mg: 【答案】N;镁元素。【解析】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氮的元素符号是N。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Mg是镁元素的元素符号。17写出下列反应对应的文字表达式:(1)硫在空气中燃烧: w%ww.zzst&ep.#com(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答案】(1)硫+氧气二氧化硫(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18每年的6月15日被定为“世界呼吸日”,旨在促进人类关注呼吸健康,倡导环境保护的全球性公益活动。请根据空气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稀有气体可以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 。(2)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 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3)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呼吸非常重要。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蓝色天空,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空气的是 (填序号)。加强风能、水能、太阳能的利用;焚烧落叶垃圾;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增加绿化面积,植树造林;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答案】(1)化学性质不活泼或化学性质稳定;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氧气;(3)。【解析】(1)稀有气体可以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或化学性质稳定;故答案为:化学性质不活泼或化学性质稳定;(2)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氧气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故答案为:氧气;(3)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蓝色天空,有利于保护空气的是:加强风能、水能、太阳能的利用;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增加绿化面积,植树造林;故答案为:。19结合图1所示仪器,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2)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填名称);(3)对蜡烛的探究实验: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2),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与 (填字母)接触处最先炭化。来源:#zzste&p.%co*m【解析】(1)试管是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故填:B;(2)胶头滴管是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故填:胶头滴管;来源:zz#s*tep.co&m(3)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所以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2),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与a接触处最先炭化;故填:a。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文字表达式每空3分,共13分)www&.zz*%#20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中国*教育#&出版网(1)甲、乙、丙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请写出其中一点: 。(2)在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某同学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没看到火星四射的原因可能是 ,甲、丙两实验与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 来源:zzst%ep.c&*om 。【解析】(1)甲、乙、丙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例如都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故填: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来#%源:中教网(2)在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某同学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没看到火星四射的原因可能是氧气不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等;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丙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瓶底炸裂。来源%:中教#网故填:氧气不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等;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瓶底炸裂。(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21AH是初中常见几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B是无色液体,C.E是无色气体,D.G、I是黑色固体,H是白色粉末,F在纯净的C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表示物质的转化)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A的名称: ;(2)写出反应C+DE的文字表达式 。【答案】(1)过氧化氢;(2)碳+氧气二氧化碳。【解析】(1)AH是初中常见几种物质,A.B是无色液体,C.E是无色气体,D.G、I是黑色固体,H是白色粉末,F在纯净的C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火星四射,所以F是铁,C是氧气,氧气和D反应生成E,所以D是碳,E是二氧化碳,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所以H可以是五氧化二磷,A分解生成氧气和B,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物质A的名称是过氧化氢溶液;(2)反应C+DE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中国教%*育出版网&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来源:zzst#e*%22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下同),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装置。(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 来%源:中教*网& 。【答案】(1)酒精灯;(2)A;D;(3)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解析】来源:中&#教网%(1)是酒精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D收集;(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中国*教#育出&版网23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1)【提出问题】小王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王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 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实验二在装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起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1】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完成实验二;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再次称量;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王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7)【实验拓展】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E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解析】(3)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把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试管中,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实验二在装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加入水泥块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变快(5)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是否改变。故填: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是否改变。【实验步骤1】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完成实验二;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再次称量;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故填:干燥。(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王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反应前后水泥块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故填:反应前后水泥块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7)AMnO2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也可以用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也能够减慢反应速率,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例如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二氧化锰是反应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E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该选项说法制取。来源#:中%教&网故填: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