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
资源ID:96376126
资源大小:198.1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卷)九年级化学中国教#育出&版%网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来源:zz#s*tep.co&m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K-39 Mn-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1. 下列图示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空气液化B. 自来水净化C. 探究分子的运动D. 进入菜窖前做灯火试验【答案】A【解析】来源#:中教网&%【详解】A.空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液化为液体空气,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正确;B.投药消毒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错误;D.进入菜窖前做灯火试验,涉及燃烧,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A。2.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 石油B. 氧化镁C. 牛奶D. 液氧【答案】B【解析】【分析】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石油中含有多种成分,是混合物,错误;B.氧化镁是由镁、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C.牛奶中含有多种成分,是混合物,错误;D.液氧是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错误;故选B。来&源:中教网%3. 下列是“药品的取用和加热”中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B. 倾倒液体C. 加热液体D. 熄灭酒精灯来#源:中教%&*网【答案】A【解析】【详解】A.取用粉末状固体,使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正确;来源:zzst#e%*B.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错误;C.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D.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应用灯帽盖灭,错误;ww&w.z*zstep.co#m故选A来源:zzstep.%com&4. 用微观粒子知识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分子间隔变大B氦气和氯气化学性质相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氧化汞受热后生成汞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夏天衣服晾在阳光下容易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详解】A.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变大,正确;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氯气化学性质活泼能参加许多化学反应;两者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不同,错误;C.氧化汞分子受热后生成汞原子、氧原子,氧原子组合成氧分子,大量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大量汞原子聚集成汞,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正确;D.夏天衣服晾在阳光下容易干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正确。故选B。5. 下列关于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都含有氧分子B. “2”均表示2个氧原子C.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D. 核电荷数:C<S<N【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三种物质都是化合物,都不含有氧气,故不含氧分子,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物质是宏观概念,物质中含有大量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可能是2个,且三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的,“2”应表示三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每个CO2.SO2和NO2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氧原子,碳、硫、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碳<氮<硫,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O2>NO2>SO2,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C的核电荷数为12,S的核电荷数为16,N的核电荷数为14,应C<N<S,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但属于易错题,掌握分子、原子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中国教#*育%&出版网6. 利用如图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实验时白磷要足量C. 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D. 白磷熄灭后应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答案】C【解析】【分析】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中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进入装置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详解】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造成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正确。B.白磷的作用是与氧气反应,消耗试管中的氧气,故实验时白磷要足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试管体积为130mL,试管中氧气的体积为130mL× =26mL,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50mL-26mL=24mL刻度线处,故选项说法错误。D.白磷熄灭后不能立即打开止水夹测量,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来源%#:中教网&7.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所以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来&源:*zzstep.com%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 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答案】D【解析】【详解】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是因为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推理不正确;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推理不正确;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为8,如锂离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故选项推理不正确;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8.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物质与用途B化学与安全利用氧气做火箭推进剂中的燃料石墨质软,可用于制铅笔芯加油站附近应严禁烟火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细沙或水C化学与环境D,元素与物质保护水资源将工业废水用于农业灌溉保护空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来*源:zzste%p.comA. AB. BC. CD. Dwww.zzstep*&.com【答案】B【解析】【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能作燃料,说法错误;石墨质软,可用于制铅笔芯,说法正确,故选项归纳不完全正确;B.加油站附近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应严禁烟火,说法正确;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细沙或水,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说法正确,故选项归纳完全正确;C.工业废水中含重金属离子等污染性物质,直接用于农业灌溉会污染土壤和水体,说法错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有利于保护空气,说法正确,故选项归纳不完全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说法错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说法正确,故选项归纳不完全正确。故选B。9. A.B.C.D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和D均为单质,B和C都是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B.C.D都是气体,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实现CD的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B是造成“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B. D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供给呼吸C. AC的转化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D. AB只能通过一种反应实现来源:zz&s*te#【答案】D【解析】【分析】D为单质,常温下B.C.D都是气体,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实现CD的转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C为二氧化碳、D为氧气;B和C都是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且能相互转化,B为一氧化碳;已知A为单质,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A为碳;【详解】A. 一氧化碳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是造成“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正确;B. 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供给呼吸,正确;C. AC反应为碳和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正确;D. AB为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可以是碳不完全燃烧,也可以是碳和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错误;故选D。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24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0.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含磷的物质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_(填“元素”,“原子”、“离子”或“分子”)。(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3)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_。【答案】(1)元素 (2)煮沸 (3)清除可燃物【解析】【小问1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磷”是指元素;【小问2详解】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加热煮沸;【小问3详解】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破坏燃烧条件。11.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科学家在海上成功开采出可燃冰(CH48H2O),世界能源格局翻开新的篇章。可燃冰属于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氢能是一种可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其优点是_。(3)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C2H6S)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为_。【答案】(1)不可再生 (2)无污染、放热多 (3)SO2【解析】【小问1详解】可燃冰主要成分是天然气甲烷,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小问2详解】来源%:中教网#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且放热多,故其优点是无污染、放热多。【小问3详解】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碳、氢、硫、氧原子数目分别为4.12.2.18,反应后碳、氢、硫、氧原子数目分别为4.12.0、14,则X的化学式为SO2。1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用分子观点解释空气是混合物而氧气是纯净物的原因_。(2)“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的月壤需在高纯氮气环境下处理分析,这利用了氮气的_(填“化学”或“物理”)性质。(3)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白色固体,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1)空气含有多种分子,氧气只含一种分子 (2)化学 (3)【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空气中含有氮气分子、氧气分子等多种分子,氧气只含有氧气分子一种分子,所以空气是混合物而氧气是纯净物;【小问2详解】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为防止“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的月壤与别的物质反应而变质,所以需在高纯氢气环境下处理分析,这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3详解】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白色固体,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点睛】13. 人类日常生活离不开水。(1)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图1。水经过沙滤池,除去的杂质是_。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2)如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与电源正极连接的试管收集到的气体是_,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答案】(1) . 不溶性固体 . 吸附色素和异味 (2) . 氧气#O2 . 分解反应【解析】【小问1详解】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不溶性固体;吸附色素和异味;【小问2详解】www&.zz*s#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与电源正极连接的试管收集到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填:氧气或O2;分解反应。14.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某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1)画出碳原子结构示意图_。(2)A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3)参加反应的C.D的质量之比是_(填最简整数比)。(4)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答案】(1) (2)+2#+2价 (3)7:22 (4)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为新分子【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来%源:中教网#&【小问1详解】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碳是6号元素,故碳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4个电子,故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小问2详解】中国教&育#出*版网由图可知,A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0,x=+2;【小问3详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D的质量之比是:(14×2):(44×2)=7:22;【小问4详解】www.z&zste%*由图可知,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15. 根据下列实验的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一:将充满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实验二:对“蔗糖的组成”的探究。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会儿氢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来源:zzste&p%#.com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观察到_,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实验证明蔗糖中还含有碳元素。兴趣小组用定量方法准确测量出17.1g蔗糖与足量氧气反应后生成26.4g二氧化碳及9.9g水,则蔗糖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答案】(1) . 试管中形成一段红色液柱 . (2) . 排净装置中空气 . 干冷的小烧杯内壁由水珠 . 72:11【解析】【小问1详解】二氧化碳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色;实验中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试管中压强减小,溶液会进入试管,故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形成一段红色液柱;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小问2详解】先通入一会儿氢气的原因是排净装置中空气,防止空气中水干扰实验测定。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由水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测量出17.1g蔗糖与足量氧气反应后生成26.4g二氧化碳及9.9g水,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水中氢元素均来自蔗糖,则蔗糖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别为、,故蔗糖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2g:1.1g=72:11。三、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3分)16. 请根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中*国教育出版网#(1)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错误,找出其中一处错误并改正_。(2)改正装置错误后,用与的混合物制取一瓶较纯净的,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填字母)。(3)用B和E装置制取并收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相比于装置C,装置B的突出优点是_。(4)用装置E收集时,验满的方法是_。【答案】(1)将A中试管调整为略微向下倾斜 (2)AF (3) . . 可以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分析】来源:zz#s*tep.co&m【小问1详解】图中装置共有两处明显错误,A装置为加热固体,试管加热固体时,为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口硬略微向下倾斜,D装置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为减少收集气体中混入空气杂质,D中导管应伸到试管底部;【小问2详解】用 KC1O3 与 MnO2 的混合物制取一瓶较纯净的 O2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排水法可使收集的气体更加纯净,故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AF;【小问3详解】B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是选用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多孔隔板的优点:使用C装置时,将固体物质在隔板上,打开止水夹,隔板上的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进行,当把止水夹关闭时,产生的气体使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隔板上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故填:可以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小问4详解】中%国教*育出版网氧气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使用E装置收集CO2时,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来源#:中教&网%【点睛】17.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后,对书上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利用如图微型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探究】实验步骤:挤压右边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保持燃烧管微热,挤压左边滴管,燃烧的白磷熄灭。【分析与讨论】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步骤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_。请写出该步骤中双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步骤说明的化学性质是_,下列灭火方法与该步骤中灭火原理相同的是_(填字母)。A用扇子扇灭蜡烛火焰 B油锅着火时盖上钢盖灭火 C用一小盆水泼灭炭火【拓展探究与应用】实验步骤:在燃烧管中仅加入镁条,挤压右滴管并引燃,镁条燃烧;挤压左滴管,一段时间后,镁条仍能继续燃烧。请通过这一现象谈谈你对燃烧条件或灭火方法的新认识;(3)燃烧_(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氧气。(4)金属镁着火时,_(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 .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 .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 B . 不一定 . 不能【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详解】(1)步骤中变量为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该步骤中双球管内发生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2)保持燃烧管微热,挤压左边滴管,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燃烧的白磷熄灭说明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下列灭火方法与该步骤中灭火原理是二氧化碳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用扇子扇灭蜡烛火焰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错误; B油锅着火时盖上钢盖灭火,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正确; C用一小盆水泼灭炭火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错误; 故选B。(3)挤压左滴管,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一段时间后,镁条仍能继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4)由实验可知,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说明金属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四、计算与分析题18. 为测定某高锰酸钾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10g样品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固体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并计算:(1)反应产生的氧气总质量为_g。(2)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答案】(1)0.96 (2)94.8%解:设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00%=94.8%;答: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4.8%。【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氧气的质量为10g-9.04g=0.96g,故填:0.96;来源:中&#教网【小问2详解】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