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学案-九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docx
第三、四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考点一基督教的兴起1.产生:1世纪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2.发展: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考点二法兰克王国1.建立: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2.封君与封臣: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3.查理曼帝国: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考点三西欧庄园1.时间:从9世纪开始流行,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2.性质: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3.庄园耕地:分为领主自营的“自营地”和佃户的“份地”两部分。4.权利和义务: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并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5.庄园法庭:(1)主持: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2)手段: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3)依据: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4)作用: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考点四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兴起时间:10世纪。(2)特点:是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3)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典型城市:法兰西的琅城。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2.城市居民的身份:(1)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2)市民阶层的形成: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3.大学的兴起:(1)原因:11世纪后,经济的发展。(2)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3)自治: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4)课程:先上基础课程,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完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考点五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查士丁尼法典:(1)编纂法典的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2)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3.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1)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2)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3)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考点六大化改新1.时间:从646年开始。2.名称: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3.内容:(1)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2)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4.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考点七阿拉伯帝国1.伊斯兰教的创立:(1)时间:7世纪初。(2)地点:阿拉伯半岛麦加。(3)创始人:穆罕默德。(4)教义:独尊安拉。(5)作用: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2.穆罕穆德的宗教、政治活动:(1)麦加传教:7世纪初,在麦加城传教。(2)出走麦地那:622年,穆罕穆德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3)征服: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3.阿拉伯帝国:穆罕默德的继承者继续扩张,至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4.阿拉伯文化:(1)数学:阿拉伯数字,创造完整的代数学。(2)医学:医学集成医典。(3)文学: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4)传播文化: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