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中考历史总复习习题-真题精选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
1.(2021·南充中考)“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D)A.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B.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C.世界各国都取得跨越式发展D.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2021·无锡中考)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车和飞机能够试制成功的基本条件是(A)A.内燃机的创制B.电力的广泛应用C.蒸汽机的改进D.新通讯手段的发明3.(2021·怀化中考)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在火星实现软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了实现人们的“飞天”梦想,最早发明飞机的人物是(D)A.本茨B.爱迪生C.诺贝尔D.莱特兄弟4.(2021·南京中考)如图所示现象,本质上反映了(B)A.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B.工业化进程的加快C.煤、铁产量的激增D.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5.(2021·重庆中考)如表是1880-1900年欧洲部分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万)。下列属于形成这一变化原因的是(D)伦敦巴黎柏林1880年9060171900年470360270A.贫富分化问题加剧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C.农村环境污染严重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6.(2021·青海中考)科技改变生活方式,科技引领时代进步。下列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点,总结有误的一项是(C)A.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C.都最先开始于欧洲国家D.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7.(2021·福建中考)如图所示成就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人物是(A)A.牛顿B.达尔文C.诺贝尔D.爱迪生8.(2021·河南中考)迫于环境的压力,生物会使它们自己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往往会出现某一群生物可以更适合于某一小环境的变化,使得它们击溃另一群并取而代之。这段话描述的观点出自(C)A.牛顿B.法拉第C.达尔文D.爱因斯坦9.(2021·牡丹江中考)世界近代出现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B)A.达尔文物种起源B.梵高战争与和平C.巴尔扎克人间喜剧D.列夫·托尔斯泰复活10.(2021·昆明中考)18世纪,德国诞生了一位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他于1804年完成的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是(D)A.战争与和平B.复活C.夜间的咖啡馆D.英雄交响曲11.(2021·福建中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实施美国内战爆发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编制(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简述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答:19世纪40年代。(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向欧美的扩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推广,对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