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模块一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docx
-
资源ID:96380486
资源大小:1.39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西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后强化训练-模块一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docx
江西六年真题原始农耕生活(2021·江西中考,1)小唐同学在参观西安半坡博物馆时,能感受到()A干栏式建筑的巧妙B彩陶纹饰的古朴美C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D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6 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会制造彩陶,所以小唐同学在参观西安半坡博物馆时,能感受到彩陶纹饰的古朴美,故选B项;河姆渡人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半坡人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A项错误;C、D两项是在商朝时期,排除。答案:B模拟试题精编一、选择题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解析: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故选B项。答案:B2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部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下面位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A红山文化遗址B大汶口遗址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解析: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所以D项符合题意。答案:D3(2020·江西中考模拟)下列图片共同体现了我国()A原始社会晚期的农业B人类早期的定居生活C建筑与工艺技术起源D中华悠久的文明进程解析: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聚落的代表,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河姆渡聚落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和玉器,所以B项符合题意。答案:B4(2020·江西中考模拟)如下图中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和随处可见的“彩陶”是最为显著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图片中的远古人类可能是()A北京人 B河姆渡人C半坡人 D商代居民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他们过着定居生活,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会制造彩陶,C项符合题意。答案:C5(2020·吉安中考模拟)袁隆平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创造了水稻亩产上千公斤的世界纪录。在我国远古人类中,曾种植水稻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半坡人 D河姆渡人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7 000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D项正确。答案:D6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 BC D解析: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陶器上的稻穗纹和干栏式房屋能体现他们的文化特征,故选B项。答案:B7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生C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解析:半坡原始居民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使用工具是精美的磨制石器,还会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所以图片的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从事农业生产,A项正确。答案:A8“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9年4月7日,农历三月三,河南“新郑拜祖大典”以“同根、同祖、同源”为主题祈福华夏繁荣昌盛。华夏儿女共祭“人文初祖”。这是祭拜()A黄帝 B尧C蚩尤 D大禹解析:相传黄帝和炎帝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与黄帝一起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A项正确。答案:A9(2020·九江中考模拟)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A农业的起源 B手工业兴起C商业的发展 D畜牧业繁荣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耒耜”“农作”,这是农业的起源,故A项符合题意;原始社会中,陶器是手工业,原始社会还没有商业,牛羊是畜牧业,故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10(2020·抚州一模)他,姓公孙,名轩辕。相传他已经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弓箭和指南车。他是()A炎帝 B黄帝C蚩尤 D大禹解析:根据“姓公孙,名轩辕。相传他已经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弓箭和指南车”可知他是黄帝,故选B项。答案:B11他是人文初祖之一,相传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他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他还会制作乐器琴瑟。材料中的“他”是()A黄帝 B炎帝C尧 D舜解析:炎帝神农氏,他教人们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故选B项。答案:B二、综合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新中国考古五十年(1)根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2)根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答案:(1)表现: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发展:制作简单的玉器或原始乐器。(2)青铜器种类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3)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