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百色专用)复习过关训练-8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课网络生活新空间.docx
-
资源ID:96386421
资源大小:1.48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百色专用)复习过关训练-8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课网络生活新空间.docx
第一单元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改变世界,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3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4合理利用网络就要做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和传播网络正能量。5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相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6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7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8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网上传播正能量。12021年以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贵港市公安局采用多措并举、线上线下、深入辖区等方式推广“金钟罩”反电诈预警系统,全力保护群众的“钱袋子”。这警示人们要(B)A利用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B提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C利用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D利用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2021·百色中考)要克服漫画反映的问题,我们要(A)养成亲社会行为认真感受父母的爱理性利用互联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A B C D3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家长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手机要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该举措(B)给予学生特殊保护和关爱目的在于禁止学生参与网络生活能彻底根除学生手机依赖症有利于学校依法管理学生的手机A B C D4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春季学期学校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学习给学生与网络亲密接触提供了机会。对于网络的使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C)A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 B学会“信息节食”C随意宣泄负面情绪 D传播网络正能量5国家反诈中心为了提高人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特此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最适合补充在其中的一句是(C)A网络消息多发布 B网上朋友多交往C个人信息不透露 D他人关心不理睬6(2019·百色中考节选)2019年3月,百色市一男子在微信群上发表辱骂交警的言论信息,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该男子的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因此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五日。畅游网络,勿忘规则,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答: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递网络正能量。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某校九年级学生小明迷上了网络游戏,近日他将手机带进了教室。班主任老师发现后,要将小明的手机收起来集中管理,小明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中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无可厚非。”(1)网络交往有哪些负面影响?答: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2)青少年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答: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3)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答: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原因:网络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现在社会离不开网络。中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影响学习,影响他人和集体;往往成为谈情说爱的帮凶;有可能考试作弊;造成班级管理的困难等。为此,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手机,发挥网络的优势,避开网络交往的弊端。1(2021·大庆中考)漫画政务微博直接说明了(A)A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C网络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D网络给政府工作带来了负担解析:本题考查对网络促进社会进步的理解。抓住关键信息“政务微博”,这直接说明了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故A说法正确;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D与实际不符;故本题选A。2青少年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不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不泄露他人隐私要学会“信息节食”为抵制不良诱惑,不上网A B C D3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单设一章,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我们青少年要(C)A远离网络生活B满足好奇心,畅游无度C理性参与网络生活D把网络作为生活的全部4如图,禁止手机带入校园能够(C)A确保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B让学生摆脱不良诱惑C改善学生受制于手机的现象D根治学生的网瘾解析:本题考查对合理使用网络的认识和理解。仔细观察漫画内容,我国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禁止手机带入校园,这是在进一步规范手机的使用,有利于改善学生受制于手机的现象,故C说法正确;这并不一定能让学生摆脱不良诱惑,也与提高学生成绩无关,更不能根治学生的网瘾,故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5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网络诚信建设仍然存在网络谣言、虚假宣传、泄露个人隐私、网络恶意营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青少年要(D)A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网络B学习网络技术,攻击造谣者的电脑C捂紧自己的口袋,不在网上消费D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恪守诚信规则6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设置云阅听朗读馆、云书店、云博物馆等内容板块,全方位展现5G技术给数字阅读带来的变化。这表明(A)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B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C网络交往能摆脱时空限制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7如图漫画给我们的警示是(B)散布网络谣言,必定受到刑罚处罚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提高媒介素养,传播网络正能量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理性参与网络生活A B C D8网上有一篇文章,要想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这不是危言耸听。线上学习期间,有的同学边玩手机边上课,甚至以学习为幌子打手游,平时在家也是手机不离手,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为预防手机依赖,我们应(B)A严格自律,不使用手机上网B正确使用手机,不迷恋手机C增强自制力,拒绝使用手机D不用手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9打开网页,狗皮膏药一样接二连三“蹦”出来的弹窗、关都关不掉的广告,手机里来源不明的短信和微信里退不出来的购物群为净化网络环境,需要(C)立法机关完善法律,禁止网络广告网络运营商遵守法律,依法发布广告相关部门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全社会成员参与司法,根治广告乱象A B C D10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如何创造、生产和发布信息,哪些可以发布,哪些不能发布,选择在哪里发布等等,体现着每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青少年要(D)正确行使公民决定权,及时发布网络信息不加甄别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媒介资源使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提高网络信息辨别力和判断力,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A B C D11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直播带货让网络零售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两会期间,网民通过网络向政府积极建言献策;疫情期间众多学生停课不停学,在家上网课,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引发在线教育行业爆发式增长;依靠5G通信技术,在线“云监工”火神山医院建设,远程在线医疗会诊。材料二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这种陷阱不仅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于网络世界里,但某些青少年认为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不受法律约束,肆意妄为,进而走上犯罪道路,令人痛惜。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哪些作用?答: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2)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答:网络是把双刃剑。(3)合理利用网络,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答: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递网络正能量。122021年2月19日,网民“辣笔小球”在新浪微博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公安局将网民“辣笔小球”抓获,该网民对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警方对“辣笔小球”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1)结合材料,谈谈材料体现了哪些法治观点。答: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社会秩序。(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答:要提高媒介素养;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