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学案-第三篇心理与道德篇.docx
第三篇 广东真题 集中训练心理与道德篇1.(2018·广东中考)“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这启迪我们(D)A.克服烦恼,主动适应青春期变化B.珍爱青春,尽情享受青春的美好C.悦纳自己,追求真正的青春个性D.用奋斗的青春,换来幸福的人生2.(2019·广东中考)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讲话中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这是期盼我们(B)A.调适心态,享受青春B.追梦前行,不负韶华C.消除烦恼,融入社会D.激发潜能,永争第一3.(2020·广东中考)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 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这告诉我们(D)A.青春的时光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珍惜青春B.青春的力量是无穷的,任何困难都能克服C.青春有无限的可能,只要肯努力就能成功D.青春的力量是强大的,在努力奋斗中释放4.(2018·广东中考)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如果生气 1 小时,造成的身体与精神消耗相当于加班 6 个小时。这告诉我们(A)A.应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B.情绪具有多样性复杂性C.遇事要冷静,不能生气D.消极情绪必然带来伤害5.(2019·广东中考)高铁上,无论晓琪怎么讲道理,霸占她座位的阿姨都无动于衷,直到找来了乘警才骂骂咧咧地挪开。晓琪很生气,为平复心情可以(A)A.看风景转移注意力B.与其对骂表达不满C.鼓动乘客嘲讽对方D.大声尖叫发泄情绪6.(2018·广东中考)有些人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于是变着花样夸孩子;认字了,真棒!会背古诗了, 真是小天才!对这种教育现象,正确的看法是(C)A.夸孩子能使孩子树立自信,必定成功B.夸孩子会使孩子产生自满,一事无成C.无原则地夸,不利于培养孩子耐挫力D.让孩子尝试挫折,有成绩也不要夸他7.(2019·广东中考)观察漫画并思考,要当好生命之舟的船长必须(B)A.客观认识自我,欣赏自己全部B.把握人生方向,增强生命韧性C.学会独立思考,坚持特别见解D.懂得发扬优点,努力掩盖缺点8.(2020·广东中考)在第八届世界围棋巅峰对决赛上,中国选手柯某战胜了韩国棋手“第一人”朴廷桓,取得了冠军。人们总以为柯某是个“常胜将军”。但恰恰相反,他是一路“输”过来的!这说明(D)A.生活道路总是不平坦的,人生难免有挫折B.失利和失败更有利于促使一个人走向成功C.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D.挫折往往成为意志坚强的人成功的垫脚石9.(2019·广东中考)2019年3月,四川森林大火夺走了31位救火英雄的生命,痛定思痛,关爱消防员的行动在悄然兴起。一位男孩传递给消防员叔叔的纸条:“我不希望你们满身荣誉,只愿你们平安归来”。他表达的心愿是(A)A.在履行职责时勿忘关爱自己B.荣誉毫无意义,平安最重要C.个人生命比任何东西都重要D.消防员不要牺牲自己保护他人10.(2020·广东中考)生命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毒品、艾滋病、溺水、交通意外等都可能对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为此,青少年要(C)充分认识毒品、艾滋病、溺水等危害加大执法力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提升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知险不涉险,遇险能理智科学地处理A.B.C.D.11.(2018·广东中考)观察漫画,通过水牛对蜗牛说的话,可以看出水牛(A)A.自负自大B.自卑虚荣C.自信自傲D.自尊知耻12.(2018·广东中考)某小学六年级(1)班的学生,人人都能做二十个左右的拿手菜,这得益于从二年级就开始的一项“学厨艺”家庭作业。这项家庭作业有利于学生(B)自立能力的培养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早日摆脱父母约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A.B.C.D.13.(2019·广东中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明对此很不屑,心想:“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用,浪费学习时间”可见小明(D)A.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B.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C.没有掌握科学学习方法D.未认识到实践也是学习14.(2020·广东中考)劳动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是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对漫画中孩子的言行认识正确的是 (B)A.孩子没有相应的劳动技能B.孩子没有正确的劳动态度C.劳动是获得报酬的重要手段D.家庭是实施劳动的重要场所15.(2018·广东中考)如图中的背景,给做子女的启示是(D)A.用心领会父母的教诲与期待B.尽力在物质生活上帮助父母C.诚心体会父母的忧虑和烦恼D.真心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16.(2020·广东中考)家风正,则民心淳。民风正,则社稷安。每到春节,很多家庭都选择了如“忠厚传家远,孝悌守业长”“成事成名成伟业,立人立德立家风”等对联,对联的字迹虽经风吹日晒或有模糊,但好家风代代相传。可见好家风(C)A.是一个家庭文化的延续,是有形的财富B.是推动全家努力奋斗、名利双收的法宝C.是家庭兴旺和社会稳定的精神源泉之一D.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和精神支柱17.(2018·广东中考)语文老师说小李的作业“写得一团糟”,让他重写。小李觉得写得还可以,只是错了几个字罢了,因此不服气,所以没有重写。对此,小李不应该持有的态度是(D)A.接受批评,改正缺点B.主动沟通,获得帮助C.既不气馁,也不抱怨D.错在老师,无须让步18.(2018·广东中考)抽样调查显示,42.8%的大学毕业生为庆祝毕业的花费在3 000元以上,30.9%的受访者觉得这种花费给自己造成较重负担。对此现象的正确认识是(A)A.独立思考,理性消费B.为了面子,借钱也花C.难得毕业,跟随大伙D.勤俭节约,不要花钱19.(2019·广东中考)“真正的朋友,会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会在你遇到悲伤的时候给你鼓励;会在你犯错误的时候给你正确的批评。”这道出了(D)A.友谊是一种亲密平等的关系B.朋友见证和决定人们成长的历程C.要真诚地和所有人交朋友D.真挚友谊对生命成长有重要意义20.(2019·广东中考)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教师“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告诉我们(A)A.老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B.老师是学生成才的关键所在C.要理解和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D.要用丰硕学习成果回报老师21.(2020·广东中考)因公交车急刹车, 车上一名小学生手里的豆浆打翻在车厢的地板上,他立刻拿出纸巾,蹲下来一遍遍地擦拭地上的豆浆,直到擦拭干净。这名小学生的行为体现了(B)A.行己有耻的心理品质B.止于至善的精神追求C.知错能改的思想意识D.见贤思齐的行为习惯22.(2020·广东中考)某老板在其餐馆停业之前,逐个打电话、发微信通知在其餐馆办消费卡的会员来退款。这事在网络传开后,网友们纷纷称赞其为“良心店家”,这是因为(D)A.社会缺乏最基本的诚信观念B.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特有美德C.它印证了当今社会诚信之难D.商家坚守了诚信经营的美德23.(2018·广东中考)2017年,500多名志愿者被分派到广东12个地级市、37个县区的132所学校,全年共授课50多万节,惠及十余万的山区学生。志愿者这一行为是(C)A.热心公益,振兴山区经济B.勇于担当,实现学生梦想C.服务社会,助推教育发展D.帮助他人,追求个人荣誉24.(8分)(2018·广东中考)下面是小李外出旅游时看到的两条宣传标语。(1)从法律角度,简要回答上图两条标语对青少年有何意义。(4 分)答: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人身权利,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这些标语有利于提醒青少年珍爱生命,珍惜学习机会,依法维权。(2)青少年应如何自觉践行上图两条标语的精神?(4 分)答:我们应珍惜学习机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和掌握各种安全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演练活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我们应树立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坚决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和生命安全权。25.辨析题(1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2019·广东中考)背景材料:腿有残疾的小高申请参加本可免考的1 000米跑,经专家组研判,家长和学校同意其请求。认为自己和常人没啥不一样的他,拄着双拐,向前艰难跳跃“跑”完全程,没有人向小高投去异样的眼光,同学们都在为他鼓劲,为他顺利到达终点欢呼。林老师激动地说,一场考试,两个感动!小高感动我,同学们也感动我!请你从心理和道德的角度,对引起林老师“两个感动”的行为进行评析。答:(1)小高和同学们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令人感动的。(1分)(2)小高不因有残疾而认为不如他人,主动申请参加1 000米跑,是自尊、自信、自强的表现;(2分)他坚持“跑”完全程,体现了身残志坚的优秀品质,这有利于小高战胜并超越自我。(2分)(3)同学们用平常心来看待小高的1 000米“跑”,为小高加油,为他成功欢呼,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与人为善的表现,(2分)这既体现了个人的修养,也维护了小高的自尊,让他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和温暖。(1分)(4)我们要自尊、自爱,养成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要学会尊重他人,不凌弱欺生,不歧视他人。(2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