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docx
-
资源ID:96387828
资源大小:372.6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docx
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供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1分,共20分)1(1分)“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诗中萤火虫飞向烛火,体现的生物特征为(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1分)在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科学的地方是( )鼠妇数量条件空气、温度、土壤等A组10只明亮干燥适宜B组10只阴暗潮湿适宜A未设置对照组B鼠妇数量过少C变量不唯一D考虑因素太多3(1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进入秋冬,光照减弱,同时树根吸收地下水分和营养的能力减弱。树干和树枝为了有足够的营养抵抗寒冬采取落叶的方式保护自己。植物的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和环境有时互不相干4(1分)下列不是生态系统的是( )A秋湖湿地B中央公园的各种植物C鹿鸣湖D清潩河游园5(1分)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图像,且图像偏上、暗淡。如何操作才能使图像位于视野中央且明亮?( )A装片向上移动,调小光圈B装片向下移动,调小光圈C装片向上移动,调大光圈D装片向下移动,调大光圈6(1分)小张同学跟妈妈学做饭时发现:新鲜的红苋菜的叶片呈红色,将其浸泡在凉水里,凉水不会变红;若将其浸泡在滚烫的沸水里,则沸水会变红,并且做成的汤水里有味了。被沸水破坏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核7(1分)我们做生物实验时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的( )A细胞B组织C器官D个体8(1分)沙漠里有一种植物叫风滚草,它们为了找到能够扎根的地方,随风而滚。当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然后会发出新枝,冒出新芽,开出玫红色至淡紫色的花。它们的种子找到合适的生长条件时,也会生长出茂密而多刺的枝条,默默地开花结果。那么风滚草属于(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9(1分)下列植物中有真正的根、茎、叶,用孢子繁殖的是( )A墙藓B海带C肾蕨D银杏10(1分)同学们在生物实验课上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依靠纤毛运动B富含氧气的地方草履虫更多C用棉花纤维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有利于观察D草履虫通过胞肛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11(1分)如图是植物体的根尖结构图,由四部分组成,其中有三部分的细胞都是由某一区域的细胞生长、分裂、分化所形成的。这一特殊区域应位于图中的( )ABCD12(1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田中播种,结果有的种子萌发了,有的种子却没有萌发。下列推测不恰当的是( )A未萌发种子的胚可能不完整或死亡B未萌发的种子可能还处于休眠期C种子未萌发可能是水分、空气、温度等环境条件不适合D种子未萌发可能由于未在土壤中施肥或施肥少13(1分)绿色植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胚是新植物的幼体B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C植物吸水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14(1分)如图表示果实的形成示意图,其中的是( )A胚珠B受精卵C子房壁D子房15(1分)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甲是为了设置见光和不见光的对照B步骤乙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时上下两面都遮盖C步骤丙大烧杯内装酒精,小烧杯内装水D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必需原料16(1分)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箭头a可表示有机物进入植物体内B箭头b可表示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C箭头c可表示氧气从叶片的气孔释放到大气中D箭头d可表示二氧化碳由叶片气孔进入叶片17(1分)树没皮必死无疑,大树的树干被剥光树皮后不能存活,这是因为( )A树皮中有输导水分的导管B树皮中有输导有机物的导管C树皮中有输导水分的筛管D树皮中有输导有机物的筛管18(1分)在移栽植物时,要去掉大部分的枝叶,其目的是( ),提高成活率A提高光合作用B降低蒸腾作用C降低光合作用D提高呼吸作用19(1分)农业生产上要想提高产量,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如果种植过密会影响作物的( )A光合作用B吸收作用C蒸腾作用D花的传粉20(1分)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环境优美,旅游价值高B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有利于健康C山中有金矿银矿可开采D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价值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30分】21(6分)如图甲是显微镜的结构图,图乙是某同学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要想清晰地观察到生物材料的细微结构,对观察材料的要求必须是 的。(2)使用显微镜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 ,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若在处能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3)在观察过程中,看到物像后,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 。(4)图乙中c步骤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 ,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 ,有利于观察。(5)如图乙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步骤应是 (用图中的字母排序)。22(7分)如图为油菜的结构层次图,据图回答问题。(1)过程a表示细胞 ,此过程中染色体先 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 。(2)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 分不开的。图丙中,具有较强分裂能力的组织是 。(3)与人体细胞相比,油菜细胞特有的结构除液泡、叶绿体外,还有 。(4)油菜没有而人体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23(5分)黄河口野大豆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出的大豆具有多种优点,如图描述的是野大豆的一生。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组成的结构是 ,它是由 发育而成的。图B是由图A中 发育而来的。(2)从DE过程可知,开花后必须经过 这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才能结出种子。(3)幼苗刚出土时,地上部分一般呈黄色,但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绿色,是因为在光的照射下细胞内形成了 (填结构名称)。24(6分)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下面式子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某种生理活动,回答下列问题。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1)绿色开花植物的该生理活动主要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一般情况下,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更 (填“强”或“弱”)。(2)式子中的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 (生理活动)制造的。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 。(3)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灾时排水,主要目的是保证植物 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4)寒冷的冬季,为了提高大棚内栽种作物的产量,夜晚农民常把塑料大棚开一个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其目的是 ,利于有机物的积累。25(6分)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按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a和b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打开阀门a,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打开阀门b,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 三部分。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2)步骤收集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是 。步骤中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由植物的 (填生理活动)产生的。步骤中,滴加碘液后变成蓝色的叶片是 (填“A”或“B”)。(3)在实验的过程中,还会发现透明塑料袋上有很多小水珠,这是植物进行 (填生理活动)产生的。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供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1分,共20分)1(1分)“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诗中萤火虫飞向烛火,体现的生物特征为(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解答】解:萤火虫飞向烛火,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光)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故选:C。2(1分)在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科学的地方是( )鼠妇数量条件空气、温度、土壤等A组10只明亮干燥适宜B组10只阴暗潮湿适宜A未设置对照组B鼠妇数量过少C变量不唯一D考虑因素太多【解答】解:该实验是探究的是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要设计黑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而其他条件都必须完全相同,鼠妇的数量不能用的太少,否则结果存在很大的偶然性,误差大。通过阅读题干可知,实验中出现两个变量,光与湿度,当出现鼠妇向黑暗的地方移动时,就不能判定是光的缘故还是湿度的缘故导致鼠妇产生这种行为的了,故实验没有了说服力。故选:C。3(1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进入秋冬,光照减弱,同时树根吸收地下水分和营养的能力减弱。树干和树枝为了有足够的营养抵抗寒冬采取落叶的方式保护自己。植物的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和环境有时互不相干【解答】解:入秋以后,低温和强光破坏了叶绿素,树叶渐渐发黄衰退。同时,树根吸收地下水分各营养的能力减弱。树干和树枝为了有足够的营养抵抗寒冬,就在树叶和树枝之间形成一种“离层”,隔绝了水源,这样树叶就飘落下来了。落叶后的树木减少了水分和养分的损耗,并把营养物质转运到根、茎和芽里存储起来,然后,树木就可以进入休眠状态,以度过寒冷的冬天,植物的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体现了生物对环境适应。故选:A。4(1分)下列不是生态系统的是( )A秋湖湿地B中央公园的各种植物C鹿鸣湖D清潩河游园【解答】解:ACD、此三项中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都属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中央公园的各种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生产者,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选:B。5(1分)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图像,且图像偏上、暗淡。如何操作才能使图像位于视野中央且明亮?( )A装片向上移动,调小光圈B装片向下移动,调小光圈C装片向上移动,调大光圈D装片向下移动,调大光圈【解答】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偏到视野上方,应该向视野上方移动装片,物像才能位于视野中央。显微镜视野暗可以调节遮光器的大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所以要使图像位于视野中央,且明亮,应将装片向上移动,调大光圈。故选:C。6(1分)小张同学跟妈妈学做饭时发现:新鲜的红苋菜的叶片呈红色,将其浸泡在凉水里,凉水不会变红;若将其浸泡在滚烫的沸水里,则沸水会变红,并且做成的汤水里有味了。被沸水破坏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核【解答】解: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结合题意可知,被沸水破坏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C符合题意。故选:C。7(1分)我们做生物实验时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的( )A细胞B组织C器官D个体【解答】解: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组织。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故选:B。8(1分)沙漠里有一种植物叫风滚草,它们为了找到能够扎根的地方,随风而滚。当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然后会发出新枝,冒出新芽,开出玫红色至淡紫色的花。它们的种子找到合适的生长条件时,也会生长出茂密而多刺的枝条,默默地开花结果。那么风滚草属于(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风滚草能够形成种子并且能够开花结果符合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所以,风滚草属于被子植物。故选:D。9(1分)下列植物中有真正的根、茎、叶,用孢子繁殖的是( )A墙藓B海带C肾蕨D银杏【解答】解:A、墙藓属于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根为假根。A不符合题意。B、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不符合题意。C、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用孢子繁殖。C符合题意。D、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有种子,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1分)同学们在生物实验课上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依靠纤毛运动B富含氧气的地方草履虫更多C用棉花纤维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有利于观察D草履虫通过胞肛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解答】解:A、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草履虫靠纤毛进行运动,A正确。B、草履虫进行有氧呼吸,所以富含氧气的地方草履虫更多,B正确。C、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中放少量的棉纤维,是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C正确。D、草履虫通过胞肛排出排除食物残渣,D错误。故选:D。11(1分)如图是植物体的根尖结构图,由四部分组成,其中有三部分的细胞都是由某一区域的细胞生长、分裂、分化所形成的。这一特殊区域应位于图中的( )ABCD【解答】解: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其中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体积较小,细胞核较大,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能够为根尖的其它部位不断提供细胞,使根不断生长。如图是植物体的根尖结构图,由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四部分组成,其中有三部分的细胞都是由某一区域的细胞生长、分裂、分化所形成的。这一特殊区域应位于图中的分生区。C正确。故选:C。12(1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田中播种,结果有的种子萌发了,有的种子却没有萌发。下列推测不恰当的是( )A未萌发种子的胚可能不完整或死亡B未萌发的种子可能还处于休眠期C种子未萌发可能是水分、空气、温度等环境条件不适合D种子未萌发可能由于未在土壤中施肥或施肥少【解答】解:种子的萌发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田中播种,结果有的种子萌发了,有的种子却没有萌发。说明有的种子不具备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胚、胚是有生命的,且种子度过休眠期;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所以ABC三项推测都正确。种子的萌发与是否使用肥料无关。故选:D。13(1分)绿色植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胚是新植物的幼体B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C植物吸水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解答】解:A、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正确。B、根尖的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正确。C、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正确。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错误。故选:D。14(1分)如图表示果实的形成示意图,其中的是( )A胚珠B受精卵C子房壁D子房【解答】解: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可见,是子房,是子房壁,是胚珠。故选:A。15(1分)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甲是为了设置见光和不见光的对照B步骤乙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时上下两面都遮盖C步骤丙大烧杯内装酒精,小烧杯内装水D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必需原料【解答】解: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步骤甲暗处理一昼夜,是转运和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A错误。B、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光,B正确。C、步骤丙大烧杯内装水,小烧杯内装酒精,C错误。D、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错误。故选:B。16(1分)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箭头a可表示有机物进入植物体内B箭头b可表示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C箭头c可表示氧气从叶片的气孔释放到大气中D箭头d可表示二氧化碳由叶片气孔进入叶片【解答】解:A、图中a表示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A错误;B、箭头b可表示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B正确;C、箭头c可表示氧气从叶片的气孔释放到大气中,C正确;D、箭头d可表示二氧化碳由叶片气孔进入叶片,D正确。故选:A。17(1分)树没皮必死无疑,大树的树干被剥光树皮后不能存活,这是因为( )A树皮中有输导水分的导管B树皮中有输导有机物的导管C树皮中有输导水分的筛管D树皮中有输导有机物的筛管【解答】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根得不到有机物被饿死,最终导致树木死亡。因此,没皮必死无疑,大树的树干被剥光树皮后不能存活是因为树皮中有输导有机物的筛管。故选:D。18(1分)在移栽植物时,要去掉大部分的枝叶,其目的是( ),提高成活率A提高光合作用B降低蒸腾作用C降低光合作用D提高呼吸作用【解答】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故选:B。19(1分)农业生产上要想提高产量,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如果种植过密会影响作物的( )A光合作用B吸收作用C蒸腾作用D花的传粉【解答】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是为了充分利用光能,增强光合作用,多制造有机物,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如果种植过密,叶片就会互相遮挡,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降低农作物的产量。A正确。故选:A。20(1分)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环境优美,旅游价值高B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有利于健康C山中有金矿银矿可开采D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价值【解答】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此理解正确有环境优美,旅游价值高;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有利于健康;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价值;矿产资源都是非可再生资源,应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所以山中有金矿银矿可开采是不正确的。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30分】21(6分)如图甲是显微镜的结构图,图乙是某同学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要想清晰地观察到生物材料的细微结构,对观察材料的要求必须是 薄而透明 的。(2)使用显微镜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 反光镜 ,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若在处能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3)在观察过程中,看到物像后,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 细准焦螺旋 。(4)图乙中c步骤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 生理盐水 ,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 原来形态 ,有利于观察。(5)如图乙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步骤应是 cadb (用图中的字母排序)。【解答】解:(1)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除了要会时光调节焦距、安放和移动玻片标本外,还必须词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物像。因此,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2)使用显微镜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反光镜,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若在目镜处能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3)在观察过程中,看到物像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4)图乙中c步骤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生理盐水,是为了保持细胞原来形态,便于观察。(5)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单步骤为:擦、c滴、刮、a涂、d盖、b染吸。故正确顺序是cadb。故答案为:(1)薄而透明;(2)反光镜;(3)细准焦螺旋;(4)生理盐水;原来形态;(5)cadb。22(7分)如图为油菜的结构层次图,据图回答问题。(1)过程a表示细胞 分裂 ,此过程中染色体先 复制加倍 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 一样 。(2)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 分化 分不开的。图丙中,具有较强分裂能力的组织是 分生组织 。(3)与人体细胞相比,油菜细胞特有的结构除液泡、叶绿体外,还有 细胞壁 。(4)油菜没有而人体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系统 。【解答】解:(1)图甲是一个细胞,表示受精卵,a过程细胞数量增多,所以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此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染色体。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遗传物质一样。(2)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变大。图丙中具有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等,分生组织具有分裂增生能力。(3)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油菜叶肉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较,所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4)油菜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因此,油菜没有而人体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故答案为:(1)分裂;复制加倍;一样;(2)、分化;分生组织;(3)细胞壁;(4)系统。23(5分)黄河口野大豆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出的大豆具有多种优点,如图描述的是野大豆的一生。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组成的结构是 胚 ,它是由 受精卵 发育而成的。图B是由图A中 胚 发育而来的。(2)从DE过程可知,开花后必须经过 传粉、受精 这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才能结出种子。(3)幼苗刚出土时,地上部分一般呈黄色,但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绿色,是因为在光的照射下细胞内形成了 叶绿素 (填结构名称)。【解答】解:(1)图A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胚包括胚芽、子叶、胚轴、胚根,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图B主要是由图A中胚发育而来。(2)一朵花开放之后,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因此D花E果实必须经过的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3)刚出土的幼苗,由于未受到阳光的照射,体内的叶绿素还没有进行光合作用,还处于休眠期,生物学上称这种叶绿素为黄绿素,在接受阳光的照射,黄绿素开始吸收阳光的紫外线,在紫处线的刺激下黄绿素转变成叶绿素。故答案为:(1)胚;受精卵;胚(2)传粉、受精(3)叶绿素24(6分)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下面式子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某种生理活动,回答下列问题。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1)绿色开花植物的该生理活动主要在细胞内的 叶绿体 中进行,一般情况下,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更 强 (填“强”或“弱”)。(2)式子中的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 (生理活动)制造的。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 生产者 。(3)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灾时排水,主要目的是保证植物 根 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4)寒冷的冬季,为了提高大棚内栽种作物的产量,夜晚农民常把塑料大棚开一个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其目的是 降低作物呼吸作用 ,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解答】解:(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内的叶绿体多,表皮更透明。绿色开花植物的该生理活动主要在细胞内的叶绿体中进行,一般情况下,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更强。(2)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式子中的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3)中耕松土和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土壤中空气增多,以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灾时排水,主要目的是保证植物根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4)昼夜温差大能够使作物增产,因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制造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能够降低作物的呼吸作用,消化有机物少。寒冷的冬季,为了提高大棚内栽种作物的产量,夜晚农民常把塑料大棚开一个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其目的是降低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故答案为:(1)叶绿体;强(2)光合作用;生产者(3)根(4)降低作物的呼吸作用25(6分)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按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a和b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打开阀门a,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打开阀门b,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 叶脉 三部分。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气孔 。(2)步骤收集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是 氧气 。步骤中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由植物的 呼吸作用 (填生理活动)产生的。步骤中,滴加碘液后变成蓝色的叶片是 A (填“A”或“B”)。(3)在实验的过程中,还会发现透明塑料袋上有很多小水珠,这是植物进行 蒸腾作用 (填生理活动)产生的。【解答】解:(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2)氧气有助然的作用,步骤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步骤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叶片A见光,叶片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产生了淀粉,B叶片不见光,处理后不变蓝,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故答案为:(1)叶脉;气孔。(2)氧气;呼吸作用;A。(3)蒸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