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江西省萍乡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96387933       资源大小:322.25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省萍乡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萍乡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抽测七年级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 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 花落知多少 B. 处处闻啼鸟 C. 清泉石上流 D. 离离原上草【答案】C【解析】花落知多少,体现了生物的新陈代谢现象,A错误;处处闻啼鸟,啼鸟是指鸟的叫声,属于生命现象,B错误;清泉石上流属于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C正确;离离原上草,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D错误。点睛: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小萍想要了解我市初中生的近视情况应该选用A. 调查法 B. 测量法 C. 观察法 D. 实验法【答案】A【解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要了解我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应采用调查法。3.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诗句“春风叉绿江南岸”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B.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只包括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C.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环境的适应D.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答案】B【解析】影响“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A正确;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B错误;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C正确;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适者生存,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正确。4. 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是A. 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 B. 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C. 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D. 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答案】B【解析】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A错误;校园生态系统包括校园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校园环境,B正确;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没有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错误;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没有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点睛: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最多C. 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壶 D. 湿地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答案】A【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多是草等低矮的植物,动物的种类也不多,B错误;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C错误;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而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的美称,D错误。6. 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生物的三种生物相对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B. 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cbC. 若c灭绝,则b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D. 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a是生产者,b和c都是消费者,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a、c、b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acb,B错误;若b灭绝,c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迅速增加,随着c的增加,a的数量又减少,所以导致c因缺乏食物又迅速下降,C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该生态系统由a、b、c、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缺一不可。因此图中若要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错误。【学科网考点定位】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7. 共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萍乡人在行动。我们提倡的是A. 公园鲜花美,采来嗅花香 B. 徒步武功山,字迹随处刻C. 小草在呼吸,脚下要留情 D. 家住萍水边,污水直接排【答案】C【解析】爱护花草树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摘公园里的鲜花破坏了环境,不符合文明城市要求,A错误;在树干上刻字,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还破坏树皮,影响树的生长,B错误;小草青青,脚下留情,如果经常踩踏小草,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小草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小草的死亡,C正确;活污水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与文明城市的要求不相符,D错误。8. 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甲、乙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直接用手放盏玻片时,应慢慢平放下去B. 图一所示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26倍C. 图二中,由甲换到乙需要转动转换器和粗准焦螺旋D. 图二中,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小【答案】D【解析】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A错误;图中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10×16=160倍,B错误;由甲换到乙,细胞变大了,说明是低倍镜换高倍镜。低倍镜换到高倍镜的步骤是:移动装片,使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更明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C错误;图乙中的图象比图甲中的图象大,是因为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小,D正确。9.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这样的材料A. 易于被染色 B. 不易污染物镜 C. 能让光线透过 D. 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答案】C【解析】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光线必须通过观察材料反射到物镜、目镜、眼内才能形成物像。因此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观察材料不透明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10.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壁 线粒俸 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A. B. C. D. 【答案】A【解析】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线粒体、细胞质、细胞核。点睛: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11. 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对照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可知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滴加液体、放置表皮、盖盖玻片、染色。12. 克隆羊多莉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A. 无核卵细胞 B. 代孕母羊 C. 供卵细胞母羊 D. 供核母羊【答案】D【解析】供核母羊提供了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所以克隆羊“多莉”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供核母羊,具有供细胞核的母羊的全部遗传信息。点睛:“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13. 人的体细胞正常分裂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和遗传物质与原来细胞相比A. 都和原来细胞不同 B. 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遗传物质相同C. 都和原来细胞一样 D. 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半,遗传物质相同【答案】C【解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14.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B. 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C.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D. 不同组织的细胞都有分裂能力【答案】D【解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A正确;经过细胞的分化,可以形成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B正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C正确;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具有分裂了的细胞形成分生组织,只有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D错误。15. 以下流程图中不正确的是A. 细胞分裂过程:细胞质分裂细胞核分裂新细胞形成B.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 某食物链的结构:草兔狐D. 种子的萌发过程:吸收水分胚根发育胚轴伸长胚芽发育【答案】A【解析】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首先是细胞核一个分裂成两个,细胞质再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即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新细胞形成,A错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正确;食物链的结构起始点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C正确;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D正确。16. 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 水绵 B. 衣藻 C. 变形虫 D. 草履虫【答案】A点睛:除病毒外,生物可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身体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单细胞生物。17. 小明爬杨岐山时发现了一株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生活在阴湿环境,株高约50厘米,叶芹有输导组织,叶背面有孢子囊群。那么该植物与下列哪种植物同属一类A. 肾蕨 B. 葫芦藓 C. 海带 D. 油松【答案】A【解析】根据小明观察后记录如下:生活在阴湿环境,株高约50厘米,叶片有输导组织,叶背面有孢子囊群,可判断该植物与肾蕨同属一类。点睛: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高大,但是蕨类植物的生殖依然离不开水,还没有脱离水的限制,因此适宜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无花果实和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18. 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相关描述全部正确的是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导管在植物结构层次中属器官 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发黄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胚A. B. C. D. 【答案】D【解析】豆杉是雌雄异株,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正确;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正确;导管属于输导组织,错误;氮肥作用能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正确;裸子植物只有种子(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无果实,错误。19. 根的长度不断增加的原因是A. 根冠和生长点 B. 根冠和伸长区 C. 分生区和伸长区 D. 伸长区和成熟区【答案】C【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20. 如图表示某一植物的种子结构、枝芽、枝条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图中,5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B. 甲图与玉米种子相比,它没有胚乳C. 乙图中的10发育成丙图中的12 D. 乙图中的结构7属于分生组织【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丙是一段枝条、图乙是枝芽的结构、图甲是种子的结构,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的结构是11-叶,12-茎,13-侧芽,7-生长点,8-幼叶,9-芽轴,10-芽原基,1-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5-胚,6-种皮。如果甲图是菜豆种子,其中5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将来发育成植物,A正确;甲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与玉米种子相比,它没有胚乳,B正确;图乙中的10芽原基发育成丙图中的13侧芽,C错误;图乙中的7能不断地伸长是由于7生长点不断分裂增生的结果,属于分生组织,D正确。21.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A. 根部带土保护根毛 B. 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C. 为植物打针输液一补充水和无机盐 D. 剪去部分枝叶一降低蒸腾作用【答案】B【解析】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做法与作用相符,A错误;用遮阳网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做法与作用不相符,B正确;为植物打针输液是为了补充水和无机盐,做法与作用相符,C错误;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做法与作用相符,D错误。22. 走进森林公园,你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从生物学角度看,空气清新湿润主要是由于A.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动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蒸腾作用C. 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答案】D【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使人感觉空气清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使人感觉空气湿润。所以从生物学角度看,空气清新湿润主要是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23. 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瓜果等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A. 温室内温度尽量保持白天20,夜晚25 B. 适时松土、施肥C. 向温室内定期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 D.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答案】A【解析】在一定范围内,低温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因此温室内温度尽量加大温差,所以温室内温度尽量保持白天20,夜晚25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正确;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适时松土、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能增产,B错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能增产,C错误;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就大,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D错误。24. 如图为某温室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据此曲线分析,正确的是A. 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B. bd段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C. 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D. c点氧气浓度最高【答案】C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25.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蓉白胖子”说的是花生的果实,结合下面的概念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是指子房壁 B. “麻屋子”指的是果皮C. “红帐子”指的是种皮 D. “白胖子”指的是【答案】D【解析】图中是子房壁,“麻屋子”指的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A、B正确;“红帐子”指的是种皮,C正确;胚珠发育成种子,“白胖子”指的是种子中的胚,不是,D错误。二.解答题26. 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列的细微结构。如图分别为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在进行显微镜对光时,视野太暗,则应选用_面镜和_光圈。(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应看着_.(3)制作乙图中的临时装片时,第一次向载玻片中间滴的液体是_。(4)如果在使用图甲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除细胞外还有很多污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污物都不动。那么污物很可能位于_上。【答案】 (1). 凹 (2). 大 (3). b (4). 生理盐水 (5). a【解析】图甲中a是目镜,b是物镜,c是反光镜,d是粗准焦螺旋,e是细准焦螺旋。(1)反光镜有两个面,凹面镜和平面镜,当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当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所以当外界光线强时应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外界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应看着b物镜,防止损伤标本。(3)观察图可知乙图中的细胞属于人体空腔上皮细胞,所以制作乙图中的临时装片时,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第一次向载玻片中间滴的液体是生理盐水。(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异物,异物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异物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异物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如果在使用图甲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除细胞外还有很多污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污物都不动。那么污物很可能位于a目镜上。27. 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圈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1)圈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2)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它通过生理过程_,(填序号),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答案】 (1). 蛇 (2). 捕食和竞争 (3). 生产者 (4). (5). 自动调节【解析】图三表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D、A、B、C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A代表生产者-植物,B代表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C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D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表示分解作用、表示光合作用、表示呼吸作用。(1)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二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蛇。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此生物与鹰存在的关系有捕食和竞争。(2)由分析可知: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植物,它通过生理过程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3)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28. 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表是利用菜豆种子进行的五组实验:将100粒饱满且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份,分别放在嚷部铺有棉花的5个培养皿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数日并记录结果,请回答:组别甲乙丙丁戊场所光下光下光下光下黑暗处温度252502525棉花干湿状态潮湿干燥潮湿水淹没种子潮湿种子萌发情况19粒00018粒(1)探究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哪两组进行对照实验?_。(2)丁组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_。(3)对照甲、戊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两装置中均有一两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_。(4)本实验中,共有_,组对照实验。【答案】 (1). 甲和丙 (2). 没有氧气 (3). 光对菜豆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4). 种子的胚已死亡 (5). 4【解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1)探究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因此,应选用甲组和丙组进行对照实验。(2)丁组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氧气。(3)甲、戊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甲组有光种子发芽数是19粒,戊组黑暗,种子发芽数是18粒。因此,实验分析甲、戊两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菜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具备了,没有萌发的原因应该是自身的条件不具备,即胚不是完整的、胚不是活的等。因此甲、戊两组中均有1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种子(的胚)已死亡(或者种子的结构破坏、种子失去活性等)。(4)本实验中,甲、乙变量是水分,甲、丙变量是温度,甲、丁变量是空气,甲、戊变量是光,因此共有4组对照实验。29. “桔”与“吉”音似,人们常将桔作为吉祥物和贺年赠品。桔的生命周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是由种子的_发育而来。(2)桔开花后,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_。(3)E由D图中的_发育而来,E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_。(4)从E可判断桔属于_(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答案】 (1). 胚根 (2). 受精 (3). (4). 器官 (5). 被子植物【解析】如图可知:是茎和叶、是根、是花丝、是子房、是花药,A是种子,B是幼苗,C是植物体,D是花,E果实。(1)桔的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部分,其中胚根发育成根。(2)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将发育成种子。(3)朵花中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的发育情况为:因此E果实是由D图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果实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4)桔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属于被子植物。30. 下面是利用银边天竺葵(图中虚线圆圈外的部分是银边,不含叶绿体)进行的有关实验,请分析回答将一盆天竺葵做如下处理: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用两个2cm2cm不透光的黑纸片从正反两面夹在图中虚线方框(A)处。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4-6小时,再剪下此叶片(如图),并用打孔器在叶片A、B、C三个部位打下三个叶圆片。把叶圆片放入装有酒精的烧杯里,经热水浴脱色。把经过脱色的叶圆片放入清水中漂洗。将漂洗后的叶圆片放在培养皿里,分别滴加碘液。(1)步骤的目的是_。(2)加碘液后,A、B、C三个叶圆片颜色呈现蓝色的是_叶圆片,说明了该叶圆片产生了_。(3)B、C叶圆片可以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试验变量是_。A、C叶圆片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_。【答案】 (1). 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2). B (3). 淀粉 (4). 叶绿体 (5). 有两个变量【解析】分析实验装置可知,本实验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叶片的非绿色部分C和绿色部分见光部分B、叶片的绿色部分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B,变量分别是叶绿体、光。(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通过呼吸作用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2)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说明在该处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3)比较B、C,实验变量是叶绿体,此两处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A、C叶圆片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变量不唯一,有阳光和叶绿体两个变量,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省萍乡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wo****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