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城西连片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
-
资源ID:96392132
资源大小:289.41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城西连片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城西连片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0分)1. 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A. 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B.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C. 赤道的长度约是4千米D. 地球的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2. 下列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B.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C.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D.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3. 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最低处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 8848米B. 9248米C. 12848米D. 2212米4. 小明发现甘肃省地图中武威的某些信息,在中国地图中却没有记载,这是因为甘肃省地图比中国地图()比例尺大比例尺小承载的信息更简略承载的信息更详细A. B. C. D. 5. 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朝向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A. 北极点B. 南极点C. 赤道D. 北回归线6. 国际上习惯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确定为()A. 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B.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C. 90°E和90W°组成的经线圈D. 20°E 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7. 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 B. C. D. 8. 在1:30 000 000的中国政区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图上距离为3.6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A. 2000千米B. 1800千米C. 1080千米D. 1200千米9. 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全球陆地面积为海洋面积的两倍多B. 全球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四大洋,它们彼此相通C. 面积居前三位的大洲是亚洲、北美洲、南美洲D. 东半球上的陆地大于海洋,北半球上的海洋大于陆地10. 与80°W构成经线圈的是()A. 60°WB. 20°EC. 100°ED. 180°11. 2018年G20峰会已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想知道阿根廷在哪里,最好查阅()A. 交通地图B. 人口分布图C. 世界政区图D. 世界地形图12.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A. 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B.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 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13.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A. 高原B. 平原C. 盆地D. 丘陵14. 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A. 亚洲B. 北美洲C. 南极洲D. 南美洲15. 石家庄的玲玲给美国纽约的姑姑打电话:“姨妈,晚上好!”姨妈则说:“玲玲,早上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B. 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转C.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D.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16. 从北极到南极,纬线长度的变化规律()A. 由大变小再增大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D. 由小到大再减小17. 某船长在其航海日志中写道:“现在船舶停泊位置极其特殊,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温带,以南是热带。”该地是()A. 20°W,23.5°NB. 160°E、23.5°NC. 160°E,0°D. 20°W、66.5°N18. 家住中国某省的小明,发现每年中都有一天,正午时校园的旗杆没有影子,这天最有可能是()A. 3月21日-春分日B. 9月23日-秋分日C. 6月22日-夏至日D. 12月22日-冬至日19. 下列四幅图(单位:米)中,点P分别表示()A. 山峰、山谷、山脊、鞍部B. 鞍部、山峰、山脊、山谷C. 山峰、山脊、山谷、鞍部D. 山谷、山脊、鞍部、山峰20. 下面图例中表示“河湖”的是()A. B. C.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21.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位置。A:_,B:_。(2)从南北半球看,B点位于 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 _半球。(3)如果A地所在的纬线长度为L1,B地所在的纬线长度为L2,C地所在的纬线长度为L3,则L1、L2、L3从大到小排序为 _。(4)C点位于B点的 _方向。(5)A、B、C三点中有太阳直射的是 _点,C点位于五带中的 _。(6)某环球旅行家从B地出发,径直往南走(不考虑任何环境影响因素),他最终 _。A.回到原出发点B.到达赤道C.到达南极点D.很难确定22.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两处代表的节气名称:_;_;(2)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_。(3)当地球公转至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 _;一年当中北半球的白昼时间达到最 _(长或短);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 _(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半球正值 _季。(4)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0月16日,地球运行到如图轨道中的 _。A.之间B.之间C.之间D.之间23.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_;G:_。(2)图中虚线CD和EF两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_。(3)乙山位于甲山的 _方向。(4)若小明想要从B与H两处登山,那么你认为比较容易的是 _,因为 _。24. 读“世界东西半球图”,完成问题。(1)赤道横穿的大陆有_和_(填名称)。(2)轮廓形状像“S”的是大洋B _。(填名称)(3)两大洲的分界线为 _。(填名称)(4)两洲的分界线为 _。这条运河还沟通了B大洋和C _。(填名称)(5)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_。(填名称)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赤道的长度约4万千米,选项C对应错误,符合题意,选项ABD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牢记即可2.【答案】D【解析】解: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依据题意。 故选:D。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本题考查纬线的特点,牢记即可3.【答案】B【解析】解:据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列式计算:8848-(-400)=9248米 故选:B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题目中两个高度都是海拔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需要了解清楚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4.【答案】B【解析】解: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甘肃省地图比中国地图范围小,其比例尺大,承载的信息更详细。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重点内容。5.【答案】B【解析】解: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因此建造一所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朝向北方,应选择建在南极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解答时,观察地球仪上的北极点和南极点,以此判定该题。6.【答案】B【解析】解: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 故选:B。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的属北纬,用符号“N”表示,所有的北纬都在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属南纬,用符号“S”表示,所有的南纬都在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此题考查的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属于基础题7.【答案】A【解析】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故选:A。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8.【答案】C【解析】解: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得:实地距离=3.6厘米×30000000=108000000厘米=1080千米。故选:C。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9.【答案】B【解析】解: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A选项观点错误;全球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四大洋,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B选项观点正确;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C选项观点错误;东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D选项观点错误。 故选:B。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10.【答案】C【解析】解:与80°W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100°E根据题意。 故选:C。在地球仪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每条经线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观察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理解解答即可11.【答案】C【解析】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想知道阿根廷在哪里,最好查阅世界政区图。 故选:C。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12.【答案】B【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后又回到大西洋,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B。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本题考查世界四大洋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13.【答案】B【解析】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本题主要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14.【答案】C【解析】解:南极洲位于南极地区,该大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故选:C。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本题考查南极洲的特点,牢记即可。15.【答案】D【解析】解:同一时刻,不同地方有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因地球自转形成的。家住在石家庄的玲玲给美国的姑姑打电话说“晚上好”,而姑姑却说“早上好”,属于时间差异现象,其原因是地球不停自西向东自转造成的。 故选:D。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本题考查产生时差的原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6.【答案】D【解析】解:在地球仪上,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因此,从北极到南极,纬线长度的变化规律由小到大再减小依据题意 故选:D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本题考查纬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17.【答案】A【解析】解: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的点位于20°W经线上;以北是北温带,以南是热带的点位于23.5°N纬线上;由此可知,该点的坐标是20°W,23.5°N。 故选:A。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理解解答即可18.【答案】C【解析】解:中国全部位于北半球,根据“每年中都有一天,正午时校园时的旗杆没有影子”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当北半球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在北半球),当北半球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在南半球),当北半球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太阳直射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根据题意。 故选: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19.【答案】C【解析】解: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得,四幅图中,点P分别表示的地形名称为山峰、山脊、山谷、鞍部。依据题意。 故选:C。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0.【答案】B【解析】解:图中图例是:A表示运河;B表示河流、湖泊;C表示水库;D表示国界线。 故选:B。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本题考查图例的识别,牢记即可。21.【答案】40°N,70°W 20°S,50°E 南 西 L2L1L3 正北 B 北寒带 C【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有图可知A、B两点的经纬度位置,A:40°N,70°W,B:20°S,50°E。 (2)从南北半球看,B点位于南半球。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A点的经纬度是70°W,40°N,位于西半球。 (3)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A点的纬度是40°N,所在的纬线长度为L1,B点的纬度是20°S,所在的纬线长度为L2,C点的纬度靠近80°N,所在的纬线长度为L3,则L1、L2、L3从大到小排序为L2L1L3。 (4)依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点位于B点的正北方向。 (5)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A点位于中纬度地区,在地球五带中位于北温带,无太阳直射。B点位于低纬度地区,在地球五带中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C点位于高纬度地区,在地球五带中位于北寒带,无太阳直射。 (6)某环球旅行家从B地出发,径直往南走,他最终到达南极点。故选C。 故答案为: (1)40°N,70°W;20°S,50°E; (2)南;西; (3)L2L1L3; (4)正北; (5)B;北寒带; (6)C。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经纬度的变化规律、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不同温度带的划分等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22.【答案】秋分 冬至 一年 北回归线 长 极昼 冬 C【解析】解:(1)读图可得,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 (2)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一年,其方向是自西向东。 (3)当地球公转至北半球夏至日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节气是北半球一年当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正值冬季。 (4)10月16日,地球运行到如图轨道中的之间即北半球的秋分日与冬至日位置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 故答案为:(1)秋分;冬至;(2)一年;(3)北回归线;长;极昼;冬;(4)C。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及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3.【答案】鞍部 陡崖 EF 西南 H H处等高线稀疏,坡较缓【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位置,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为:A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G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2)图中虚线CD为山脊,EF为山谷,因此,两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EF。 (3)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乙山位于甲山的西南方向。 (4)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若小明想要从B与H两处登山,那么比较容易的是H,原因在于H处等高线稀疏,坡较缓。 故答案为:(1)鞍部;陡崖;(2)EF;(3)西南;(4)H;H处等高线稀疏,坡较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山谷为集水线,易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易形成河流。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方向的判定、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4.【答案】南美洲 非洲 大西洋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太平洋 阿拉伯半岛【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是南美洲,是非洲,赤道横穿非洲、南美洲的大陆部分。 (2)四大洋中,轮廓形状像“S”的是大西洋。 (3)是亚洲,是非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 (4)沟通C太平洋和B大西洋的重要水运枢纽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5)是亚洲,阿拉伯半岛是亚洲最大的半岛。 故答案为: (1)南美洲;非洲; (2)大西洋; (3)苏伊士运河; (4)巴拿马运河;太平洋; (5)阿拉伯半岛。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