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滦南县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docx
-
资源ID:96392247
资源大小:434.36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滦南县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滦南县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经线是半圆B. 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C. 地球仪上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D. 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2. 南北半球分界线是()A. 赤道B. 北极圈C. 南极圈D. 北回归线3. 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经度最大值为90°B. 经度最大值为180°C. 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少D. 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4.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B. 160°W经线和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C. 180°W经线和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D. 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5. 关于我国的首都北京(40°N,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西半球B.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C. 位于北半球,低纬度,东半球D. 位于南半球,高纬度,西半球6. 下列纬线最长的是()A. 30°SB. 90°NC. 60°ND. 0°S7. 某同学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记做:东经116°、纬度40°这个地点在地球表面有()A. 一处B. 两处C. 三处D. 四处8. 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相同的是()A. 产生的地理现象B. 周期C. 绕转中心D. 方向9. 绘制下列四张图幅大小相等的地图,所选用的比例尺最小的是()A. 河北政区图B. 学校平面图C. 世界政区图D. 中国政区图10. 下列四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 B. 1:50000C.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D. 1:5000万读图,回答1112题。11. 图中甲地的海拔是()A. 400米B. 200米C. 300米D. 无法确定12. 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 250米B. 350米C. -50米D. 300米13. 我国领导人访问了印度和尼泊尔,小明想在地图上查找这两个国家的位置,你建议他查找的地图是()A. 世界地形图B. 世界人口分布图C. 世界政区图D. 世界海陆分布图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415题。14. 图中甲处表示()A. 山顶B. 山谷C. 山脊D. 陡崖15. 图中四条登山路线,坡度最陡的是()A. B. C. D. 16. 魏格纳是根据哪两个大洲的轮廓相吻合而提出大陆漂移学说()A. 非洲与南美洲B. 亚洲与在洋洲C. 北美洲与南美洲D. 南美洲与南极洲17.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被称为()A. 岛屿B. 海峡C. 半岛D. 大陆读五带图回答1819题。18. 关于温度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北寒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B. 全球任何地方都有一年四季C. 全年炎热的地方是北温带和南温带D. 热带地区没有阳光直射现象19. 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五带中的()A. 北温带和热带B. 北温带和北寒带C. 热带和南温带D. 南寒带和南温带20. 地球的平均半径和最大周长分别是()A. 6371千米、约4万千米B. 6351千米、约5.1亿平方千米C. 6378千米、约4万千米D. 6351千米、约4万千米21. 下列地方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A. 北回归线上B. 20°N上C. 23.5°S上D. 南极圈上22. 下列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般地图,通常都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C.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 一个人站在北极,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北方23.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河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A. 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B. 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 今天的海螺、河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D. 古老的海螺、河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24. 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比例大致为()A. 各占二分之一B. 四分之三是陆地C.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D. 七分陆地三分海洋25. 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A. 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B. 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印度洋板块全部为海洋C. 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这种运动现仍在继续进行D.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26. 读甲图,回答问题 (1)A处的地形部位是 _ 甲位于村庄的 _ 方向 (2)B点的海拔是 _ 米,B点与C点的相对高度是 _ 米 (3)下列地形剖面图乙中,最能反映沿DE线地表起伏状况的是 _ 27. 202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读图回答问题。(1)国庆节这一天地球公转到图1中的 _和 _之间,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2)图2所示的这一天,太阳直射在 _,我们将这一天的节气称作 _,此时丙大洲是_(季节)。28. 读部分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与A点所在经线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是_。(2)A点位于五带中的 _。(3)沿C点一直向 _(答:西或北)能回到原点。2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山,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运河;C、E两大洲的分界线_运河沟通了_洋与_洋。(2)大洲名称:B _,C _,E _,图中未呈现的大洲是 _。(3)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_洋。(4)关于大洲和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_。A.南美洲在赤道以南B.太平洋跨东西两半球C.非洲是东半球上最大的洲D.北冰洋全在东半球上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经线是半圆形,故A叙述正确; 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故B叙述正确; 地球仪上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故C叙述正确; 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纬度度数不同的纬线其长度不相等,故D叙述错误。 故选:D。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经纬线的概念,比较记忆即可。2.【答案】A【解析】解: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故选:A。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牢记即可3.【答案】B【解析】解:经度最大值是180°,东经度数向东增加,西经度数向西增加,选项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经度最大值是180°,东经度数向东增加,西经度数向西增加。本题考查经度的特点,理解记忆有效。4.【答案】A【解析】解: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本题考查了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属于基础题5.【答案】B【解析】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判定,北京(40°N、116°E)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 故选:B。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理解解答即可。6.【答案】D【解析】解: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其纬度是0°,其长度是4万千米。 故选:D。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本题考查最长的纬线,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纬度度数与纬线长度的关系,牢记即可。7.【答案】B【解析】解:在地球仪上,东经116°的经线有一条,纬度40°的纬线有两条,即北纬40°纬线和南纬40°纬线,所以(东经116°,纬度40°)表示的地点有两个,即(东经116°,北纬40°)和(东经116°,南纬40°)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本题主要考查经纬度的划分,属基础题8.【答案】D【解析】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选:D。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9.【答案】C【解析】解:选项中世界政区图的实际范围最大,该地图的比例尺最小。 故选:C。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比例尺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10.【答案】B【解析】解:A比例尺转化为数字式是1:500000,C比例尺转化为数字式是1:5000000。比较四个比例尺可得,B比例尺的分母最小,该比例尺最大。 故选:B。比例尺就是个分数,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会转化不同形式的比例尺,理解解答即可。1112.【答案】C、B【解析】1. 【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解海拔的含义读图答题即可。【解答】解: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300米,乙地的海拔是-50米。 故选:C。2. 【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解相对高度的含义计算即可。【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300米,乙地的海拔是-5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50)米=350米。 故选:B。 13.【答案】C【解析】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小明想在地图上查找这两个国家的位置,建议他查找的地图是世界政区图。 故选:C。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1415.【答案】D、C【解析】1.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结合图中信息来解答此题。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判读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从图上来看,甲地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该地是陡崖,可以开展攀岩运动。 故选:D。2.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读图可知,四条登山路线中,路线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 故选:C。 16.【答案】A【解析】解:魏格纳对大陆漂移的研究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故选:A。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牢记即可。17.【答案】C【解析】解: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被称为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故选:C 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向海洋的部位叫半岛,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通道 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熟记课本知识点比较记忆即可1819.【答案】A、A【解析】1. 【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本题考查地球五带的概况,在把握五带的划分及特点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五带中,南、北寒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A正确。 温带地区一年有四季,B错误。 全年炎热的地方是热带,C错误。 热带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D错误。 故选:A。2. 【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本题考查我国的温度带名称,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属于基础题。【解答】解:读图可得,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 故选:A。 20.【答案】A【解析】解: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故选:A。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牢记即可。21.【答案】B【解析】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因此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本题考查了太阳垂直照射的范围,理解记忆即可解答。22.【答案】D【解析】解:A、一般地图,通常都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叙述正确; B、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叙述正确; C、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叙述正确; D、一个人站在北极,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南方;原叙述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选:D。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 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本题考查了地图上方向的判别,基础性题目,难度较小23.【答案】A【解析】解: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河蚌壳等生物化石说明太行山区曾经是海洋,属于海陆变迁现象。 故选:A。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理解解答即可。24.【答案】C【解析】解: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故选:C。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牢记即可25.【答案】C【解析】解: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这种运动现仍在继续进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世界六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印度洋板块不全部为海洋。根据题意。 故选:C。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该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熟记课本知识点后解答即可。26.【答案】山顶;西北;300;200;A【解析】解:(1)A处为山顶,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以看出,甲位于村庄的西北方向 (2)结合图中的等高线,B点位于300米的等高线上,所以B点的海拔为300米相对高度是指一点相对应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B点与C点的相对高度=300-100=200米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定,D处海拔为400米以上,等高线密,坡度陡,E的海拔为200米以上,等高线疏,坡度缓,两者之间有河谷,地势低沿直线DE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应是选项A 故答案为: (1)山顶;西北; (2)300;200; (3)A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27.【答案】D A 昼短夜长 南回归线 冬至 夏季【解析】解:(1)国庆节这一天地球公转到图1中的D和A之间即北半球的秋分日与冬至日位置之间,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昼短夜长。 (2)图2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此时丙大洋洲是夏季,该大洲主要位于南半球。 故答案为:(1)D;A;昼短夜长;(2)南回归线;冬至;夏季。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读图1可得,B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C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D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A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及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8.【答案】160°E 北温带 西【解析】解:(1)在经纬网地图上,0°纬线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0°纬线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0°经线以东是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是西经,用W表示;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则为东经,若向西增大,则为西经;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则为北纬,若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经线的形状是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和为180°,除180°经线和0°经线外,东西经相反;东经用符号“E”表示,西经用符号“W”表示。故与A点所在经线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是160°E。 (2)读图可知,A点的度数是30°N,经纬网地图上,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故A点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3)沿C点一直向西可以到达原点,因为纬线是一个圆圈,而向北只能达到北极点。 故答案为: (1)160°E; (2)北温带; (3)西。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是经纬网,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本题综合考查经纬网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示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准确获取图示信息及经纬度的判读是解题的关键。29.【答案】乌拉尔 苏伊士 巴拿马 大西 太平 非洲 南美洲 北美洲 南极洲 北冰 B【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位置,图中为乌拉尔山,是A亚洲和D欧洲的分界线之一;为苏伊士运河,是A亚洲和B非洲的分界线;为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 (2)全球共有七大洲,依据位置,图中A为亚洲,B为非洲,C为南美洲,D为欧洲,E为北美洲,图中未呈现的大洲是南极洲。 (3)世界上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个大洋,其中北冰洋位于北极附近,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4)南美洲被赤道穿过,故A错误;太平洋跨东西两半球,故B正确;亚洲是东半球上最大的洲,北冰洋跨东西半球。故选B。 故答案为: (1)乌拉尔;苏伊士;巴拿马;大西;太平; (2)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 (3)北冰; (4)B。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可依据大洲大洋的分布及洲界线解答此题。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图的判读,在把握大洲大洋的分布及洲界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