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
-
资源ID:96392322
资源大小:529.4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城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小纸船在不同形状物体表面移动的变化一样吗?”实验提示的地理事实是()A. 天圆如张盖B. 地球是球体C. 地方如棋局D. 地球是正方体小芳想了解俄罗斯的位置,她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小玉想知道北京故官在北京的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明想去大连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大连市地形图”;小兰去“大连森林动物园”游玩,她选用了“大连森林动物园风景区导游图”。据此材料完成23题。2. 哪位同学选用的地图不适用()A. 小芳B. 小玉C. 小明D. 小兰3. 假如上面提到的4幅地图图幅大小相等,那表示事物最详细的是()A. 世界政区地图B. 北京城市图C. 大连市地形图D. 大连森林动物园景区导游图4. 阅读地图,需要学会认识图例和注记,下列图例与注记不相符的是()A. B. C. D. 5.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代表的是()A. 高原B. 盆地C. 海洋D. 平原6. 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地球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B.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C. 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D. 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读图,回答78题。7. 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北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小B. 从图上看,把地球称为“水的行星”,一点也不过分C. 全球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D. 南半球海陆面积大致相等8. 和两大洲的分界线是()A. 苏伊士运河B. 巴拿马运河C. 白令海峡D. 土耳其海峡9. 下列关于世界之最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世界最大的平原东欧平原B.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C. 世界最高的山脉安第斯山脉D. 世界最长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10. 如图“海底地形示意图”中,人类开发利用最频繁的是()A. -大陆架B. -大陆坡C. -海沟D. -洋盆11. 从前欧洲流传这样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说明风车在生产中的作用是()A. 旅游观光B. 风力发电C. 抽水造陆D. 碾磨谷物12. 读世界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海域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多年后会消失B. 地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多发C. 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的D. 海域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发生张裂,不断扩张如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 四国中“65岁以上人口”比重最大的是()A. 甲国B. 乙国C. 丙国D. 丁国14. 丁国人口年龄结构产生的问题是()A. 就业困难B. 居住条件差C. 交通压力大D. 养老负担重15.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为了更好的承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市、张家口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A.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C. 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D. 英国参加2022年冬奥会的运动员最多读下列四幅建筑景观图片,完成1617题。16. 代表伊斯兰教建筑的是()A. B. C. D. 17. 属于热带传统民居的是()A. B. C. D. 18. 下列词语中描写气候的是()A. 长冬短夏B. 暴风骤雨C. 阳光明媚D. 寒风凛冽读某市某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1920题。19. 图中某市的天气状况是()A. 多云转阵雨B. 多云转雨夹雪C. 晴转多云D. 阴转小雪20. 某市这天的空气质量是()A. 轻微污染B. 中度污染C. 重度污染D. 严重污染21. 2021年3月某日凌晨,家住北京的小明突然被空气中的“土味”呛醒,起床看到天空黄沙漫漫,遮天蔽日,出门5分钟小白鞋变小黄鞋下列哪些人类活动会加剧上述现象的产生()植树种草刀耕火种退耕还林过度放牧A. B. C. D. 读以下某地气候资料表,完成2223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3161498751015192122降水/mm473569897111071532111822. 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A. 18B. 16C. 15D. 2023. 该地的气候类型属于()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截至北京时间7月1日6:00,新冠肺炎严重国家的数据统计如下表。据表完成2425题。人数全球美国巴西印度英国意大利累计确诊1055416226032171402041585792312654240578累计死亡5127971272585959417410437303476724. 下列国家中,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和累计死亡病例都居首位的是()A. 美国B. 印度C. 英国D. 意大利25. 表中新冠肺炎严重的国家,发展中国家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26. 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读图一,C点的经度为 _,B点纬度为 _,D点位于低、中、高纬度中的 _纬度地区。(2)图一“局部经纬网示意图”中C点在D点的 _方向。(3)图一“局部经纬网示意图”中阴影区域跨东西半球的是 _,面积最大的是 _。(4)关于图一中D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_。A位于东半球B比C点先看到日出C四季变化分明D有阳光直射现象(5)如图二“地球公转示意图”,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成功发射。此时地球公转到 _之间(填两个代号)。当地球运行到乙位置时,北半球正值 _节气,此时衡阳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_。27.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习需要获得的重要素养之一,读图,从全球尺度去认识地球海陆分布的格局特征。(1)图中大洲是:A _、F _。我国位于七大洲中的 _(填字母)大洲,该大洲东临 _洋。(2)A和B两洲的分界线是 _运河,穿过该运河,向东到达 _洋。(3)C和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_运河;它们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_洋。(4)A大洲东北部的 _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跨经度最多的是 _(填字母)大洲。2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山峰A与G地的相对高度是 _米。(2)若量得甲、乙两村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水平直线距离是 _米。(3)FG与HI两河段中,水流较为湍急的是 _河段,判断依据是 _。(4)图中小河自H到M段的流向大致是 _流。(填“自XX向XX”)(5)图中最适合开展攀岩活动的地形部位是 _。(填字母)(6)图中B地形部位为 _,由图中等高线判断该区域地形类型以 _为主。(7)甲乙丙三个村庄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 _,请从自然条件方面说明理由:_。2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 _、_、_(填数字序号)三地,都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2)图中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 _。(3)地所在的地区,从人种上看,他们大部分属于 _人种;地所在国家的官方语言是 _语。(4)地的居民主要信仰 _教,为了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该区居民鼻子多比较细高且长,其作用主要是 _。(5)某国2021年人口出生率为10,人口死亡率为7,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_。A10B3C17D7(6)地所在大洲南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带来的问题有 _。30. 案例探究: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气候分布(1)图中为亚洲的三种季风气候区,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如图为甲、乙、丙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位于气候区的是_图;位于气候区的是_图;位于气候区的是_图。由此看出造成三种气候南北排列的主要因素是_。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北纬30°-60°之间)地区气候分布(2)大陆西岸有、两种气候,其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_(填数字);而大陆东岸为两种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_气候。该地带由大陆东岸到大陆西岸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_。由此可知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案例三:山地气候(3)气象工作者在图B处(200米)测得的气温是14.8,则C(1000米)处的气温约是_;降水也有很大差异,迎风坡降水_。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图中所示小纸船在球体上向远处移动时,线看不到桅杆,后看不到船身。图中实验可以证明地球是一球体。 故选:B。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据图中所示的信息和自己的生活常识解答即可。23.【答案】C、D【解析】1. 【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解答】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小明想去大连市探访同学,选用“大连市地形图”是错误的,他应该选用交通图。 故选:C。2. 【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和范围的关系,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有助于答题。【解答】解:在图幅大小相等地图上,范围小的比例尺大,内容详细,范围大的比例尺小,内容简略。四幅图中大连森林动物园景区导游图的范围最小,表示的内容最详细。 故选:D。 4.【答案】D【解析】解:地图是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个要素。以上四个图例中,A表示的是省界,B表示的是铁路,C表示的是时令湖,D表示的是码头,飞机场是圈内有一个飞机图案,D不相符。 故选:D。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此题主要考查常用图例,牢记即可。5.【答案】D【解析】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本题主要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6.【答案】A【解析】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方向相同,故A叙述错误;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故B叙述正确; 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故C叙述正确; 四季的更替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故D叙述正确。 故选:A。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牢记即可。78.【答案】B、C【解析】1. 【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解答】解: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AD错误; 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从图上看,把地球称为“水的行星”,一点也不过分,B正确;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C错误。 故选:B。2. 【分析】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题考查了大洲的轮廓和洲界线名称,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不同大洲分界线的名称,牢记即可。【解答】解:读图可得,是亚洲,是北美洲,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故选:C。 9.【答案】B【解析】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故A错误;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故B正确; 世界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故C错误;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故D错误; 故选:B。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世界上有众多世界之最的地形区名称,如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等。本题考查世界之最的地形区名称,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世界地形区比较记忆解答。10.【答案】A【解析】解:读图可得,是大陆架,该部位是人类开发利用最频繁的海底地形。 故选:A。现代探测技术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据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本题考查海底地形的名称及特点,据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即可。11.【答案】C【解析】解:荷兰风车历史悠久的原因是荷兰风力大,地势低洼,用风车抽水和排水;C符合题意。 故选:C。荷兰坐落在地球的西风带,一年四季盛吹西风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这就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该题考查荷兰的生态环境特点12.【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海域由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多年后会消失,故A错误;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不易发生地震,故B错误;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的,故C正确;海域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不断扩张,故D错误。故选:C。1314.【答案】D、D【解析】1. 【分析】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是欧洲西部,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结合图示来解答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图中“65岁以上人口”比重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图中四个国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重最大的是丁国,说明该国的老龄化最严重。 故选:D。2. 【分析】世界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还有一些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本题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认真读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丁国65岁以上人口在四个国家中比例最大,人口增长过慢,人口年龄结构产生的问题是老龄化问题严重,养老负担重。故D正确;而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和交通压力大是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 故选:D。 15.【答案】B【解析】解:为了更好的承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市、张家口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是因为英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全世界有7000多种语言,其中有的有文字,有的没有文字;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种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本题考查了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及联合国的工作语言,记忆解答此题。1617.【答案】A、C【解析】1. 【分析】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不仅传播范围很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刻影响;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寺院是佛教的代表建筑。本题主要考查了三大宗教的代表建筑,结合教材知识点读图解答。【解答】解:读图可知,A图是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大金塔是佛教建筑;东南亚的高脚楼和蒙古包是传统民居,不是宗教建筑。 故选:A。2. 【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高架屋;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本题考查各地的民居建筑风格,一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解答】解:读图可知,清真寺和大金塔属于宗教建筑物,蒙古包分布于我国温带草原,是东南亚的传统民居高脚屋,属于热带的传统民居,民居的特点是墙体单薄,门窗开的较大,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有利于通风散热和雨水的排泄,这种特点适应热带湿润的气候。 故选:C。 18.【答案】A【解析】长冬短夏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寒风凛冽、阳光明媚、暴风骤雨表示的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结合题意,选项A符合题意,选A。1920.【答案】B、A【解析】1. 【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日天气状况为多云转雨夹雪,最高气温是2,最低气温是-7,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2. 【分析】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当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一级,空气质量状况是优;当空气污染指数在51-100之间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二级,空气质量状况是良;当空气污染指数在101-200之间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三级,空气质量状况是轻度污染;当空气污染指数在201-300之间时,空气质量级别是四级,空气质量状况是中度污染;当空气污染指数超过300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五级,空气质量状况是重度污染。本题考查了对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的分析能力,读图解答此题。【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污染指数在113,在101-200之间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三级,空气质量状况是轻度污染。 故选:A。 21.【答案】C【解析】题文描述的是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因素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以后,导致沙尘最爆发频数增加。故符合题意;有利于减少沙尘暴天气的产生。故选:C。2223.【答案】A、B【解析】1. 【分析】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最热月均温与最冷月均温的差值。本题考查了气温年较差的概念,计算解答此题。【解答】解:由表可知,该地月均温最高为1月份23,月均温最低为7月份5,因此该地气温年较差是23-5=18。 故选:A。2. 【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世界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不同,据表中信息解答。本题考查世界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据表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属于常见的选择题。【解答】解:读表可得,该地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 故选:B。 2425.【答案】A、B【解析】1. 【分析】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上不同国家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和累计死亡病例不同,据图中数据信息解答。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国家新冠肺炎的累计确诊病例和累计死亡病例,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表中所示的数据信息解答即可。【解答】解:读表可得,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和累计死亡病例都居首位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巴西。 故选:A。2. 【分析】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明显差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绝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本题考查国家的概况,掌握国家的经济类型,读图表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题目可知,表格中的四个国家中,新冠肺炎严重的国家有巴西和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美国、英国和意大利属于发达国家。 故选:B。 26.【答案】15°E 60°N 低 正西 C 乙和丙 秋分 昼夜平分【解析】解:读图可知: (1)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图一中C点的经度是15°E,B点的纬度是60°N,D点的纬度是15°N。纬度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D点位于低纬度地区。 (2)依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图一中C点在D点的正西方向。 (3)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1中,阴影区域的经纬度范围为60°E-75°E,0°-15°N;阴影区域的经纬度范围为135°E-150°E,30°N-45°N;阴影区域的经纬度范围为15°W-30°W,45°N-60°N;由此可判定,跨东西半球的是。图1中阴影区域跨经纬度数相同,但距离赤道最近,因此面积最大。 (4)图1中D点的经纬度为45°E,15°N;可判定其位于东半球、低纬度、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图中D点比C点位置靠东,因此先看到日出;温带四季变化分明。 (5)2021年10月16日,地球公转到图二中的乙秋分日和丙冬至日之间。当地球运行到乙位置时,北半球正值秋分节气,此时衡阳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平分。 故答案为:(1)15°E;60°N;低;(2)正西;(3);(4)C;(5)乙和丙;秋分;昼夜平分。(1)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确定低、中、高纬度,确定地球五带,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2)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位置靠东的先见到日出。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本题考查经纬网示意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半球和纬度区的划分、五带的划分及特点、方向的判定、二分二至日的划分及特点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7.【答案】北美洲 大洋洲 C 太平 巴拿马 大西 苏伊士 印度 格陵兰 G【解析】解:(1)图中A是北美洲,B是南美洲,C是亚洲,D是非洲,E是欧洲,F是大洋洲,G是南极洲。我国位于七大洲中的C亚洲,该大洲东临太平洋。 (2)A北美洲和B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穿过该运河向东可以到达大西洋。 (3)C亚洲和D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亚洲与非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印度洋。 (4)A北美洲东北部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是G南极洲。 故答案为:(1)北美洲;大洋洲;C;太平;(2)巴拿马;大西;(3)苏伊士;印度;(4)格陵兰;G。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据图中不同字母的位置解答。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结合图中不同字母的位置解答即可。28.【答案】532 1250 HI HI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自东北向西南 D 山顶 山地 甲 甲处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图示等高距为100米,图中山峰A海拔为632米,G地海拔为1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532米。 (2)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示比例尺为1:50000,若量得甲、乙两村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水平直线距离是1250米。 (3)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FG与HI两河段中,水流较为湍急的是HI河段,判断依据是HI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4)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图中小河自H到M段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北向西南流。 (5)依据位置,图中D处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最适合开展攀岩活动。 (6)图中B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图示区域山地海拔较高,坡度陡峻,沟谷较深,地形类型以山地为主。 (7)甲、乙、丙三个村庄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甲,理由在于甲处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 故答案为: (1)532; (2)1250; (3)HI;HI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4)自东北向西南; (5)D; (6)山顶;山地; (7)甲;甲处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除盆地外,地形类型判别的主要依据是海拔高度和地表的起伏状况;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可利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地形部位和地形类型的判读方法、方向的判定、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比例尺的计算、聚落的形成、相对高度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9.【答案】 气候炎热干燥 黄色 俄 基督 御寒 B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解析】解:(1)图中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亚洲东部三地,都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 (2)图中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 (3)亚洲东部,从人种上看,他们大部分属于黄色人种;位于俄罗斯,该地所在国家的官方语言是俄语。 (4)欧洲西部的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为了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该区居民鼻子多比较细高且长,其作用主要是御寒。 (5)某国2021年人口出生率为10,人口死亡率为7,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7=3。 (6)地所在大洲即亚洲,亚洲南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带来的问题有: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 故答案为:(1);(2)气候炎热干燥;(3)黄色;俄;(4)基督;御寒;(5)B;(6)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种、语言、宗教、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问题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不同地区的语言、宗教及人口问题等,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30.【答案】乙 丙 甲 纬度因素 温带大陆性 多-少-多 海陆因素 10 多【解析】解:(1)图中是热带季风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造成三种气候南北排列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读图可得,甲图所示的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乙图所示的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丙图所示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亚欧大陆中纬度(北纬30°-60°之间)地区大陆西岸有、两种气候,其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欧大陆中纬度(北纬30°-60°之间)地区大陆东岸为两种季风气候即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由大陆东岸到大陆西岸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多-少-多。 (3)在同纬度地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气象工作者在图B处(200米)测得的气温是14.8,则C(1000米)处的气温约是14.8-(1000-200)÷100×0.6=10;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故答案为:(1)乙;丙;甲;纬度因素;(2);温带大陆性;多-少-多;海陆因素;(3)10;多。(1)图中是热带季风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造成三种气候南北排列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据此解答。 (2)是地中海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由大陆东岸到大陆西岸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多-少-多。 (3)在同纬度地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据此解答。本题考查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和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此题有一定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