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考点规范练15鲁教版.docx

    • 资源ID:96394132       资源大小:278.2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考点规范练15鲁教版.docx

    考点规范练15考点一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2022山东泰安一模)白河为黄河源区的典型弯曲河流,考察发现,河湾凸岸的景观呈环形条带状分布,一般分布有卵砾石滩、灌木、湿生植被、草本植被等,且高矮分明。下图为白河某弯曲河段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白河河湾中,草本植被最可能位于()A.处B.处C.处D.处2.研究表明灌木植被的树龄与距河湾凸岸顶端的距离呈正相关,其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力高低B.河湾坡度大小C.地下水位差异D.淤积时间早晚答案1.C2.D解析第1题,处临近河水,形成时间最晚,应为卵砾石滩;湿生植被应在位置较低、有可能被水体淹没的处;草本植被可能生长在较少被丰水期河水淹没但地下水位较高的处;灌木耐旱不耐涝,应分布在较高的处。第2题,据所学知识可知,弯曲的河道凸岸沉积,随时间推移,凸岸沉积使凸岸顶端不断向河流方向拓展,故生长在凸岸高地的灌木植被的树龄与距河湾凸岸顶端的距离呈正相关。(2022山东潍坊高三期末)珊瑚礁脊槽地貌由相互平行、活珊瑚密集生长的线状的脊与其间碎屑物质堆积的槽共同组成,多发育在浅水区的波浪高能带。下图示意西沙珊瑚礁脊槽地貌。据此完成34题。3.珊瑚礁坡脊()A.由海浪沉积作用形成B.延伸方向与海岸平行C.在迎风海岸发育显著D.碎屑物质堆积较多4.珊瑚礁槽沟底部无珊瑚生存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较弱B.水温偏低C.浮游生物少D.水流磨蚀强答案3.C4.D解析第3题,珊瑚虫的生长需要摄取浮游生物,而浮游生物等生长需要风浪搅动海水上泛带来的营养物质,因此在营养物质丰富的迎风海岸,珊瑚礁生物生长速度快,因此珊瑚礁坡脊在迎风海岸发育显著;珊瑚礁坡脊属于生物沉积,不是由海浪沉积作用形成的;由图可知,珊瑚礁坡脊延伸方向与海岸大致垂直;由材料可知,槽沟碎屑物质堆积较多,坡脊碎屑物质堆积较少。第4题,由材料可知,珊瑚礁脊槽地貌多发育在浅水区的波浪高能带,珊瑚礁槽沟底部坡度较大,在风浪影响下,受水流磨蚀强,生存环境不稳定,因此无珊瑚生存;该区域光照、水温、浮游生物差异较小,不是珊瑚礁槽沟底部无珊瑚生存的主要原因。5.(2022河北秦皇岛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两万年前,阿拉斯加东南部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被冰原覆盖着。如今海拔较低处谷地已经变成了峡湾(图1)。当地峡湾景色迷人,从冰原延伸而下的冰川直接冲入海中。在峡湾岩壁处生长着茂盛的温带森林,冰川和森林犬牙交错分布。当乘坐直升机经过冰川上空时,会看到许多暗色条纹(图2),其走向和冰川的流动方向一致。科学家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暗色条纹是由石块和冰雪混合物组成,条纹数量与冰川支流数量高度相关。图1图2(1)说明两万年以来,阿拉斯加东南部峡湾的形成过程。(2)分析阿拉斯加东南部峡湾中冰川和森林犬牙交错分布的原因。(3)说明冰川边缘和冰川中部暗色条纹的形成过程。答案(1)两万年前气候寒冷,阿拉斯加东南部被冰原覆盖,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谷地;后期气候逐渐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入,形成峡湾。(2)地处中纬度,来自太平洋的盛行西风带来丰沛水汽,受地形阻挡抬升形成丰富降水,加上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岩壁温暖湿润,利于森林生长;高山降雪丰富,冰川生成量大,下滑速度快,冰川末端伸入峡湾;峡湾众多,冰川和森林犬牙交错分布。(3)冰川谷两侧山坡岩石风化、崩落在冰川边缘,在冰川搬运作用下(冰川向前流动),在冰川边缘形成暗色条纹。当两条冰川汇集时,两条暗色条纹也汇集,随着冰川流动,在冰川中部形成一条新的暗色条纹。解析第(1)题,由材料“两万年前,阿拉斯加东南部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被冰原覆盖着。如今海拔较低处谷地已经变成了峡湾”可知,阿拉斯加东南部由高海拔的冰原变为峡湾,主要是由于两万年前气候寒冷,阿拉斯加东南部被冰原覆盖,冰川侵蚀作用强烈,形成谷地;随着后期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海水侵入形成的谷地之中,最后形成峡湾。第(2)题,从图中可以得出,该地区位于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受到盛行西风的影响,西风从太平洋带来丰沛水汽,之后受地形阻挡,被迫抬升形成丰富降水;同时沿岸地区有阿拉斯加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从而使岩壁温暖湿润,利于森林生长;而在高海拔的山地则是降雪丰富,容易形成大量的冰川,受到重力作用的影响,冰川向下滑动的速度快,最终使得冰川的末端伸入峡湾;而阿拉斯加东南部附近峡湾众多,最终使阿拉斯加东南部峡湾中冰川和森林犬牙交错分布。第(3)题,材料“科学家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暗色条纹是由石块和冰雪混合物组成,条纹数量与冰川支流数量高度相关”是解答的关键。冰川谷两侧山坡的岩石风化、崩落在冰川边缘,之后在冰川搬运作用下(冰川向前流动),在冰川边缘形成暗色条纹。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两条冰川的汇集,两条冰川边缘的暗色条纹也逐渐汇集,随着冰川继续流动,最终在冰川中部形成一条新的暗色条纹。考点二常见外力地貌(2022山东烟台三模)边石坝是在水池内水沿着固定边界(例如洞壁)进行碳酸钙沉积而形成的小型梯田状地貌的石埂边坝,边石坝的生长发育程度可反映洞内古环境水文迁移状况。下图为贵州丹寨金瓜洞某一边石坝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最可能与图中边石坝伴生的地貌是()A.残丘B.石林C.石钟乳D.角峰2.关于图中边石坝的形成条件,错误的是()A.池水的水位基本稳定B.空气中高CO2含量促进其形成C.池水的补给以滴水为主D.池水排泄主要是靠径流外泄答案1.C2.D解析第1题,边石坝是在水池内水沿着固定边界进行碳酸钙沉积而形成的小型梯田状地貌的石埂边坝,属于流水沉积地貌。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滴在下滴过程中,因水分蒸发和二氧化碳逸出,从水中析出的碳酸钙在洞顶发生沉积,形成石钟乳。所以最可能与图中边石坝伴生的地貌是石钟乳。第2题,图中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滴在下滴过程中砸向洞壁,沿洞壁向池中流动补给池水,沿洞壁流动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促使碳酸钙沉积,形成边石坝,所以空气中高二氧化碳含量能促进其形成。而池水的水位基本稳定,避免水位变化大对洞壁边石坝沉积处的侵蚀,促进了边石坝的形成。边石坝的形成与池水排泄方式关系不大。新月形沙丘是在单一风向作用下形成的风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地区新月形沙丘发育过程四个阶段的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34题。3.图示新月形沙丘发育阶段依次为()A.B.C.D.4.该地的主导风向为()A.偏北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东风答案3.D4.A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新月形沙丘最初只是一种较小的盾形沙丘,它是在定向风的作用下,风沙因草丛或灌木的阻挡堆起了小沙堆,此后风在迎风坡面上发生吹蚀,在背风坡进行堆积。与此同时,沙堆的左右两侧形成向内回转的气流,使两翼不断扩展,逐渐形成新月形沙丘的弓形形态。根据图片可看出的弓形最明显,的盾形最明显。D正确。第4题,根据图,可看出坡度较陡的地方处在偏南方,而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坡度较缓,因此风向为偏北风。A正确。(2023届河南南阳一中月考)下图为金沙江某段河谷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该河谷的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火山活动滑坡冰川作用A.B.C.D.6.该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A.下切崩塌堆积侧蚀B.堆积崩塌下切沉积C.下切沉积侧蚀下切D.堆积侧蚀沉积下切答案5.B6.C解析第5题,根据图例可知,河流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侵蚀、搬运、沉积,坡积物和堰塞湖沉积物多来自滑坡,正确;图中未显示有火山活动,也无冰碛物,所以沉积物与火山活动以及冰川作用关系不大,错。故选B。第6题,结合图例可知,先是河流下切,河谷加深,此时有少量河流沉积物;之后滑坡形成堰塞体进而形成堰塞湖,逐渐有堰塞湖沉积,加之有边坡滑坡和崩塌,有一定的坡积物沉积;之后河流侧蚀加剧,河谷加宽;最后区域地壳抬升,河流进一步下切,形成河流阶地。所以该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下切沉积侧蚀下切,故选C。7.(2022山东临沂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潟湖是海湾被泥沙堆积形成的封闭或半封闭湖泊。沿岸海流会把泥沙带到海湾的凸出部位,流速减慢后泥沙堆积下来形成窄而长的沙堤,最终,沙堤与外海分隔形成潟湖。位于海陆之间的潟湖存在时间往往不会超过1000年。库尔什沙嘴(下图示意)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个沙洲,长98千米,它将库尔什湾与波罗的海分开,形成了库尔什潟湖,库尔什潟湖平均水深3.8米,最大水深5.8米,约90%的湖水来自内穆纳斯河。2000年,库尔什沙嘴遗址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分析库尔什沙嘴的形成过程。(2)有学者认为该潟湖可能演化为淡水湖,试说明推测的依据。答案(1)沙洲南部半岛向北凸出之处泥沙丰富;波罗的海为内海,海流缓慢;沿岸自南向北流动的海流携带泥沙不断向北沉积。(2)沿岸海流使泥沙继续向北沉积,最终使潟湖与波罗的海完全分隔;该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较弱;河水注入潟湖,使湖水盐度逐渐降低,成为淡水湖。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沙嘴是沿岸海流受到海岸的凸出部位阻挡,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为沙堤。本题主要从半岛的阻挡和海流的运动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据图可知,库尔什沙嘴南部有一个凸出的半岛;所在的海域是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一个内海,海流流速慢;海流从南向北流动过程中遇到半岛的阻挡,流速进一步减缓,海流携带的泥沙逐渐沉积,并从南向北不断堆积,形成了库尔什沙嘴。第(2)题,据材料可知,约90%的湖水来自内穆纳斯河,即有约10%的海水进入潟湖,随着沙嘴不断向北延伸,最后会使潟湖与波罗的海完全分隔,阻挡海水进入湖内,降低湖水盐度;该地位于北纬55°左右,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使湖泊维持低盐度;波罗的海沿岸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河流补给量大,稀释潟湖盐度,并最终使湖泊水外泄流入海洋,成为外流湖,盐分物质得到排泄,故成为淡水湖。

    注意事项

    本文(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考点规范练15鲁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wo****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