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滑坡灾害—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质灾害专题强化.docx
-
资源ID:96394354
资源大小:671.0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我国的滑坡灾害—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质灾害专题强化.docx
(2)我国的滑坡灾害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质灾害专题强化甘肃黑方台地区地处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地区,年降水量280mm。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黄河三门峡水库修建,大量库区移民被安置在黑方台的台塬(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上。自此,黑方台地区台塬边缘多发滑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方台地区多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A.地震多发B.土质疏松C.农业灌溉D.夏季暴雨2.黑方台地区滑坡具有明显的月份差异,下列月份中发生次数较多的是( )A.2月B.7月C.10月D.12月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4.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地形崎岖全年降水少地表基岩广布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B.C.D.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为丘陵地形,每年有百十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高度大于30米的斜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小于50°的斜坡上。下图为广西梧州市地质灾害发生频数与月平均降水量关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滑坡、降水量、崩塌B.崩塌、滑坡、降水量C.降水量、滑坡、崩塌D.降水量、崩塌、滑坡6.该市地质灾害( )A.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均衡性B.降水是主要诱发因素C.其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D.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四川西部某自然灾害监测预报中心为监测某学校附近的一处山体滑坡,分别在学校内(基准点)和滑坡体顶部(监测点)安装了监测设备。下图为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以学校为基准点监测到的滑坡体位移数据。据此完成1-2题。7.该滑坡体的移动方向是( )A.西偏南B.南偏西C.东偏北D.北偏东8.推测导致该地滑坡位移速度变化的主要诱因是( )A.地震强度B.重力条件C.大气降水D.气温变化2017年9月7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发生滑坡事件。称多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境内地形陡峻,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冻结不融的土层)和多年冻土(持续2年或2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发育,冻融作用普遍。年均降水量约518mm,呈逐年增多趋势,滑坡前一周均有不同强度的连续降水。该地区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为冻结期,持续约150天。下图为本次滑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9.本次滑坡的直接诱因是( )A.冰雪融水B.降水异常C.季节冻融D.地形陡峭10.本次滑坡发生的区域为( )A.永久性冻土区B.短时冻土区C.季节性冻土区D.板块交界处11.该地发生滑坡期间,曲麻莱的太阳视运动图是( )A.B.C.D.新疆杏花沟位于伊犁河谷的新源县吐尔根乡。该地山坡.上的杏树主干大都倾斜生长图。据此完成下题。12.据材料推测,当地频发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B.地面沉降C.滑坡D.地震13.上述灾害频发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降水集中且多暴雨B.冻融作用强烈C.地处断裂带的附近D.植被破坏严重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5年11月13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重大山体滑坡事故,山体滑坡一直延伸到里东高速边,近二十栋房屋被埋。图2为该日滑坡现场图。材料二:丽水龙泉因剑得名,龙泉宝剑是中华古兵器的代表,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龙泉宝剑锻制技艺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龙泉宝剑不仅是健身武术器械和影视舞台道具,还是赠送外宾的国礼,为海内外民众和剑术爱好者所珍视。图1为浙江丽水区域图,图2为丽水龙泉地理位置图。材料三:近年来浙江省许多地区正积极推行“退林还耕”,严格控制耕地转为苗木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的农业用地。(1)根据材料,说出此次滑坡可能造成的危害。(2)根据材料对龙泉宝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浙江省推行“退林还耕”的直接因素是_,从社会经济角度简析“退林还耕”的影响。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08年3月19日,新疆伊宁县喀拉亚尕奇乡发生黄土滑坡,滑坡体堵塞皮里青河,形成堰塞坝,水位雍高后自然溃决。2017年3月24日,该处发生第二次滑坡。调查表明,皮里青河滑坡主要与水有关,一方面是地表水的侵蚀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地下水的冻融作用。图1示意皮里青河两次滑坡平面分布,图2示意伊宁县3月多年日平均气温变化情况。(1)说出第一次滑坡对堆积区范围内皮里青河河床的影响。(2)简述皮里青河附近黄土滑坡失稳的过程。(3)说明气温在该地滑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黄河三门峡水库修建,大量库区移民被安置在黑方台的台塬”可知,滑坡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有较大关系。材料中没有明显信息说明60年代以后地震多发,A错误;土质疏松是黄土高原长久以来的特征,不是6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B错误;夏季暴雨也是该地气候稳定、长久的特征,不是60年代后才出现的,D错误;人类大量迁入,在台塬进行农事活动,进行农业灌溉时造成了滑坡,C正确。2.答案:B解析:黑方台位于甘肃,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业灌溉频率大。两者综合,该区域滑坡发生次数较多时间的应是夏季,B正确,ACD错误。3.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可以清晰看到公路一侧山体发生滑坡,得结论,D正确。4.答案:C解析:图示地区较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且季节性明显,说明此地地形崎岖,地表岩石破碎,降水集中在夏季。故选:C。答案:5.C;6.B解析:5.广西位于南方地区,雨季长,一般在6-9月,所以a表示降水量;滑坡多是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该地是丘陵地形,降雨量最多时,滑坡灾害多,所以b是滑坡:坡度50度以上的斜坡上多崩塌,丘陵地区坡度陡的区域面积小,崩塌灾害数量少,c表示崩塌。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6.图示表明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不能表示均衡性,A错误。由图可知,图中地质灾害数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所以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B正确。该是的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等,不是所有的地质灾害都与人类活动有关,C错误。图中没有信息表面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在城市,D错误。故答案选B。答案:7.A;8.C解析:7.根据图片信息,该滑坡体主要在偏北和偏东的负方向上位移累计,并且偏东方向的负方向位移累计更多,即主要位移方向应该是西偏南,B错误,A正确。图中并没有出现偏东和偏北方向的正方向的位移累计,CD错误。故选A。8.根据图片信息,该滑坡位移速度变化持续时间较长,应该与短时间内的地震和重力崩塌无关,AB项错误。气温的变化只有在更长时间的物理风化中引起岩石断裂,再在重力作用下崩塌,从持续时间以及位移速度变化上看,与气温变化无关,D项错误。所以主要诱因应该与该时间段内的大气降水强度有关,C项正确。故选C。答案:9.B;10.C;11.B解析:9.结合材料信息“该地年均降水量约518mm,呈逐年增多趋势,滑坡前一周均有不同强度的连续降水”可知,本次滑坡的直接诱因是滑坡前一周均有不同强度的连续降水,降水出现了异常,B正确。本次滑坡与冰雪融水、季节冻融关系不大,AC错误。地形陡峭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不是本次滑坡产生的诱因,D错误。故选B。10.结合材料信息“称多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境内地形陡峻,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冻结不融的土层)和多年冻土(持续2年或2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发育,冻融作用普遍”及“该地区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为冻结期,持续约150天”可知,本次滑坡发生的区域为季节性冻土区,C正确。短时冻土是指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冻结不融的土层,不符合题意,B错误。永久性冻土区冻士层处于水的结冰点以下且超过两年的状况,不符合题意,A错误。本次滑坡发生区域地处板块内部,D错误。故选C。11.结合材料信息,本次滑坡发生的时间是9月7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地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CD错误。9月7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距离赤道较近,正午太阳位于称多县的南部,A错误,B正确。故选B。答案:12.C;13.B解析:12.泥石流指在山区因暴雨、暴雪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新疆气候干旱,不易发生泥石流,A错误;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显然B项错误;图中杏树倾斜生长,是因为该地气温季节变化大,山坡的海拔较高,加剧了气温的昼夜变化,土壤冻融作用明显,加剧了土层蠕动,土层滑坡的力量把靠近根部的树干向下推动,造成了倾斜的样貌。因此该地频发的自然灾害是滑坡,C正确;新疆伊犁河谷不处于板块交界处,地震不常发生,D错误。13.如上题解析,该地土壤冻融作用强烈,造成滑坡灾害频发。14.(1)答案:毁坏交通等基础设施:破坏村庄聚落: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工农业生产。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次的山体滑坡在镇上村里,破坏了村庄聚落,威胁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山体滑坡还延伸到高速路上,毁坏了交通等基础设施,波及的范围大。(2)答案: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传承锻制技艺,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技术创新与设计;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拓展销售渠道;开发多元化产品,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挖掘龙泉宝剑文化内涵,发展铸剑展示等文化旅游;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解析:从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回答:可以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拓展销售渠道;可以开发多元化产品,扩大生产规模。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方面回答:由材料二可知,龙泉宝剑有很浓厚的文化背景,可以控掘龙泉宝剑文化内涵,发展铸剑展示等文化旅游;不断的传承锻制技艺,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技术创新与设计;从政策和保护方面回答: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3)答案:政策保护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短期内农户经济效益受损。解析:由材料可知,推行“退林还耕”是要严格控制耕地转为苗木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的农业用地,所以直接因素是要保护耕地资源。从经济角度上,保护耕地资源可以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同时能够在短期内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15.(1)答案:河床向左岸(东北方向)偏移;河床变窄。解析:由材料和图示可知,滑坡后河道被阻塞,自然溃决后河床会向左侧(东北方向)偏移;溃决时下蚀作用强,侧蚀作用较弱,所以河床变窄。(2)答案:受河流侵蚀(皮里青河凹岸,侵蚀作用强),坡脚黄土流失后退,坡体稳定性下降;当地冬季气温低,坡体雨雪及含水土壤冻结;春季气温回升快且昼夜温差大,反复冻融(日冻日融现象频繁)及重力作用使坡体土壤向下滑落。解析:由图示可推测滑坡前该处河道为弯道,靠近滑坡体一侧为凹岸,河流侵蚀作用强,造成坡脚黄土流失后退,坡体稳定性变差;冬季气温低,坡体雨雪及含水土壤冻结,春季气温回升快且昼夜温差大,在反复冻融和重力作用的影响下,出现滑坡现象。(3)答案:昼夜温差大,使冻土反复冻融,导致滑源区土体裂隙扩大、稳定性变差;气温升高,使坡表积雪和表层冻土融化,促使滑源区土体松软,增大坡体物质的滑动性。解析:气温在滑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从昼夜温差大、气温升高两方面的影响分析:3月昼夜温差大土壤反复冻融滑源区土体裂隙扩大、稳定性变差;气温升高坡表积雪和冻土融化滑源区土体松软,增大坡体物质的滑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