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3大气运动与气候.docx
-
资源ID:96395834
资源大小:3.70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3大气运动与气候.docx
第一部分专题三基础练(2022·广东新高考)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据此完成12题。1.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C )对流雨多发谷风环流较强植被蒸腾较弱地面蒸发旺盛A B C D2.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B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解析】第1题,汞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午后气温最高,蒸发最强;山顶与山谷温差大,同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谷风最强,将山谷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有汞的废气带到山顶,大气汞含量最大。正确,选C。第2题,土壤汞排放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A错误;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导致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加工过程中汞的蒸发变化幅度大,B正确;南岭在春季准静止锋更加强盛,C错误;植被的覆盖度与汞含量变幅大没有多大关系,D错误。选B。(2022·天津和平一模)专家统计了1991年至2020年间的气象数据,发现我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地区在4月份昼夜温差达到一年中最大,17个省会级城市4月份昼夜温差超10 。下图为4月份昼夜温差超过10 的前10个城市及其温差统计图。完成34题。城市西宁太原银川呼和浩特兰州拉萨沈阳昆明哈尔滨北京温差15.214.714.214.113.613.412.812.312.112.03.4月份,图中城市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月份这些城市( C )A频受寒冷空气侵袭 B冷暖气团在此交绥C以晴朗天气为主 D大气逆温范围广4.该月份气温日较差大于13 的城市,大多位于我国( D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C干旱区 D半干旱区【解析】第3题,表中城市多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如西宁、昆明、拉萨等)、地理位置偏内陆(如银川、呼和浩特、兰州等)和偏北方地区,4月降水少,以晴朗天气为主,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快,昼夜温差大,C正确。拉萨、昆明等地受冷空气侵袭少,A错。冷暖气团交绥易形成锋面,多降水,会导致昼夜温差变小,B错。大气逆温范围广导致大气层结构稳定,不会导致昼夜温差变大,D错。故选C。第4题,该月份气温日较差大于13 的城市有西宁、太原、银川、呼和浩特、兰州、拉萨,这些城市大多介于年降水量200 mm400 mm之间,属于半干旱区,D正确,故选D。(2022·浙江模拟)南风热岛,是指在偏南风的吹拂之下,当夜间周边地区处于普遍降温的大背景下,该地区恒定在较高温度或者存在夜间温度逆升的现象,与周边地区相比形成闭合的高温中心,这种现象就是“南风热岛”。下图为地处山东丘陵北麓城市济南某日发生典型“南风热岛”的温度曲线变化图。完成56题。5.济南发生“南风热岛”现象最典型的季节是( A )A早春 B夏季 C初秋 D冬季6.关于济南发生“南风热岛”成因正确的是( A )受局部气压影响,南风势力较强南部山地形成的焚风效应加强城市南北之间存在明显的气压差水汽充足,往往形成较强的降水A B C D【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南风热岛是指在偏南风的吹拂下,这个南风主要是夏季风,济南在早春时可以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A正确;材料中该地气温变化不符合济南夏季气温特点,B错误;初秋时,强大的亚洲高压开始盛行,济南开始受偏北风影响,是冬季风,C错误;济南属于华北,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 ,不符合该地气温变化,D错误,选A。第6题,由于济南位于山东丘陵的北麓,所以受局地山谷风的影响,南风势力会增强,正确;南风经过爬升,在济南一侧形成焚风效应,正确;城市位于山麓北侧,南北之间纬度的差异,会存在明显的气压差,正确;济南位于背风一侧,水汽下沉,不易凝结,降水较少,错误。正确,选A。(2022·湖南模拟)下图示意世界不同海岸地区年降水量的纬向变化。据此完成78题。7.最可能代表智利秘鲁西海岸年降水量的曲线是( A )A B C D8.图示海岸地区气候类型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B )沿岸寒流降温减湿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处山地的背风坡A B C D【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图示五个地区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极少,可判断该气候类型为大陆西海岸附近热带沙漠气候;撒哈拉西海岸受寒流(加那利寒流)影响,年降水量较少,而智利秘鲁西海岸受更强大的秘鲁寒流影响,年降水量更少,因此热带沙漠气候在南美大陆西部分布的纬度跨度更大,正确,故选A。第8题,由上题可知,图示五个地区为回归线地区大陆西海岸附近热带沙漠气候,在低纬度大陆西部海区都有寒流流经,其热带沙漠气候与沿岸寒流降温减湿(降水少)有关,正确;由上题可知,曲线为智利秘鲁西海岸,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多位于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都有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正确;仅有部分沙漠地处山地背风坡,错。正确,选B。(2022·全国样卷)纳木错,位于拉萨市区北偏西200多千米处,是西藏第二大湖泊。2019年8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进行了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下面图a中所示),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下面图b为13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911题。9.影响该科研小组进行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是( C )A交通不便 B地质灾害多发C天气多变 D牧业活动干扰10.出现图b中所示的风向随高度变化情况的大致时间可能是( A )A2时 B8时 C14时 D17时11.纳木错湖区湖陆风环流的高、低空风过渡地带位于相对高度( B )A1 000米左右 B2 000米左右C3 000米左右 D4 000米左右【解析】第9题,如果是交通不便的原因,那么就不会有此次观测。A错误。材料信息中没有明确指出此地地质灾害多发,并且此处并非山区或者地质灾害多发区。B错误。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升温、降温较快,尤其在湖陆交界地区,湖泊和陆地比热容不同,升温和降温幅度不同,因此天气多变,可能风向观测。C正确。没有明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牧业活动干扰。D错误。故选C。第10题,根据图b信息可知,该观测点观测到的近地面风向为135°180°,对应图a可以看出风向对应的是东南风,即该地风是从陆地吹向湖泊,两地存在热力性质差异,此时陆地气温低,为夜晚。故选A。第11题,读图可知,纳木错湖区的低空风是从陆地吹向湖泊(90°180°),高空风是从湖泊吹向陆地270°360°(0°),因此,高、低空风过渡地带(180°270°)位于相对高度2 000米左右。故选B。提升练(2022·江苏南通模拟)在坡度较大的冰面上,冰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表层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加,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流动从而形成下降风。我国中山站坐落在南极洲拉斯曼丘陵上,常年盛行下降风。下图为某年1月1819日中山站风向玫瑰图(图中0°表示正北)。读图,完成12题。1.中山站下降风最可能出现在( A )A晴朗的夜晚 B阴天的夜晚C晴朗的白天 D阴天的白天2.推测中山站附近冰盖斜坡坡面朝向( C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解析】第1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冰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表层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加,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坡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下降风。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地面降温剧烈,斜坡高处近地表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大,形成下降风,A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和图中信息可知,下降风受重力作用应沿斜坡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但同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会沿坡面斜吹,即风向不与等高线垂直。结合图中最大风频为偏正东风,再结合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判断气压梯度力应自东南指向西北,气压梯度力与等高线走向垂直,即斜坡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坡面朝向西北,C正确。(2022·湖南模拟)乌蒙山呈东北西南走向,高耸于滇东北和黔西北高原,会泽地处乌蒙山主峰地段。昆明准静止锋通常在滇中昆明与黔中贵阳之间摆动。下图示意某年1月10日2月16日贵阳(106.7°E,26.6°N)、会泽(103.3°E,26.4°N)、昆明(102.7°E,25°N)3站地面气温变化。据此完成35题。3.图示期间,昆明准静止锋移动方向为( C )A昆明会泽贵阳 B贵阳昆明会泽C贵阳会泽昆明 D会泽贵阳昆明4.昆明准静止锋西进明显的时间有( A )1月15日1月21日2月1日2月4日A B C D5.为减少天气对越冬农作物的经济损失,会泽县农民可采取( A )覆盖地膜增施化肥适时冬灌间作套种A B C D【解析】第3题,准静止锋过境时会带来阴雨天气,导致气温下降。读图可知图示时段内三地均经历了温度下降的过程,贵阳在1月10日至15日之间经历降温,会泽在1月15日至20日以及1月30日至2月4日经历了两次降温过程,昆明在2月14日左右经历了降温过程,可判断昆明准静止锋的移动方向为贵阳会泽昆明,C正确。第4题,由贵阳、会泽、昆明的经度位置可知,贵阳至会泽的经度跨度大于会泽至昆明的经度跨度,即昆明准静止锋到达会泽时,是昆明准静止锋西进最明显的时间。由图可知1月15日左右与2月1日左右会泽的气温较低,降温幅度大,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大,西进明显,正确,选A。第5题,由图可知,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会泽会出现低温天气,影响越冬作物的天气主要是低温冻害。覆盖地膜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保护农作物免受低温冻害的影响,正确;增施化肥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不能抵御低温冻害,错误;适时冬灌可以延缓降温速度,保护越冬作物,正确;间作套种可以有效利用农时与耕地,不能防治低温冻害,错误,正确,选A。(2022·重庆模拟)2021年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长时间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河南处于副高脊的西部边缘,18日,在距我国约1 000公里的太平洋洋面上,台风“烟花”形成并发展。位于郑州西部的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辐合抬升作用,受到高空冷气流影响,雷雨云团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引起郑州局地极端强降水。据此完成67题。6.材料中的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其主要差异是( D )A中心风力大小不同 B气流垂直运动不同C对天气的影响不同 D形成发展原因不同7.材料中的“列车效应”是指( A )A雷雨云团连续经过 B台风天气频繁登陆C冷空气的活动加强 D地形雨影响范围广【解析】第6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属于残留在海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我国西北地区的大陆高压为热力原因形成,因此差异是它们形成发展原因不同,故选D。第7题,长时间的降水并不是因为一块稳定不动的降雨云团造成,而是对流系统反复生成发展,使很多降水云团先后经过同一个地方,造成同一地区出现长时间降水的情况,就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一段铁轨一样,这种情况叫做列车效应。郑州西部的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辐合抬升作用,受到高空冷气流影响,雷雨云团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故材料中的“列车效应”是指雷雨云团连续经过。故选A。(2022·辽宁高三期末)焚风是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河北中南部位于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西靠海拔1 5002 000米的太行山脉,一年四季均会出现焚风天气,尤以冬季发生的频率最高。2015年12月25日凌晨,河北中南部出现了明显的焚风天气,位于太行山中段的石家庄最为明显。下图为2015年12月25日石家庄气温日变化图。据此完成89题。8.2015年12月25日,石家庄发生焚风的时段为( C )A04时 B46时C58时 D510时9.河北省中南部焚风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B )A地处半湿润与半干旱区B与太行山相对高度大C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D冬季平均气温0 以下【解析】第8题,由材料可知,焚风是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则可推知,出现焚风的地方,其气温将显著升高。读图可知,04时,处于夜间,而且图示为降温时段,A错误。图示为2015年12月25日石家庄气温日变化图,此时为冬季,45时处于日出之前,气温偏低,不是干热天气;大约是5点后到达0 以上,但6时之后仍处于焚风阶段,B错误。焚风天气不仅热,而且十分干燥,58时段,气温上升且基本上是凌晨时段最高的气温,符合焚风天气特点,C正确。810时,气温下降,D错误,故选C。第9题,根据焚风的形成条件以及“河北中南部位于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西靠海拔1 5002 000米的太行山脉”的材料判断,河北省中南部焚风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海拔低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之间的相对高度大,使下沉气流有足够的增温空间,形成干热风,B正确。(2022·河北模拟)按照气象统计标准,平均气温是指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加权平均值,低于10 为冬,高于22 为夏,1022 为春、秋,立秋之后连续5天均温稳定在22 以下,即为入秋。秋季高温俗称“秋老虎”,2021年包括合肥市(31°52N,117°17E)在内的江淮地区“秋老虎”天气持续时间超长。下图示意2021年国庆节前后(共14天)合肥市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资料。据此完成1011题。10.按照气象统计标准,图示期间合肥处于( 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1.推测2021年江淮地区“秋老虎”天气持续时间超长的主要原因是( D )A亚洲高压势力强大B印度低压势力强大C阿留申低压势力强大D西太平洋副高势力强大【解析】第10题,气象统计标准连续5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 以下,为秋季。从图示14天的数据看,合肥候平均气温在22 以上,仍处于夏季,B正确,故选B。第11题,我国“秋老虎”天气的出现多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进退和停留时间有关,2021年夏末秋初,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移缓慢并停留在江淮地区,势力较往年强大,因其长期控制江淮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高温,导致江淮地区“秋老虎”天气持续时间超长,D正确,故选D。12. (2022·山东潍坊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张家口市崇礼区承担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部分室外雪上项目的比赛。为满足冬奥会气象观测需求,赛场设立了气象观测站。北京市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利用气象观测站资料(冬季小风日)对赛场风向和风速变化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发现,赛场风向和风速受山谷风影响大。图1示意赛场及周边等高线分布。探究问题一:风向的变换。利用气象观测站的统计资料,活动小组绘制了每小时风向频率分布图(图2)。(1)指出观测站昼夜风向,并分析白天风向的成因。探究问题二:风速的变化。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实测风速与理论山谷风风速不同。图3示意观测站实测风与理论山谷风每小时平均风速对比。(2)指出观测站实测风速与理论山谷风风速的差别,并分析其成因。探究问题三:风向变换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活动小组通过观测,绘制了某天观测站每小时风向与温度变化曲线图(图4)。(3)18时风向转换时气温变化剧烈,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8点18点之间以偏西风为主,18点次日9点之间以偏东风为主,即白天为偏西风,晚上为偏东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山谷整体呈东西走向,谷口开口朝西,并且观测站位于谷口,受山谷风影响较强;白天,山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为热源,近地面形成低压,山谷相对为高压,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西风。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白天实测风速比理论山谷风的数值偏大,晚上实测风速较理论山谷风偏小或接近。实测风速会受到背景风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冬季小风日”可知,此时该地会受到冬季西北季风的影响,根据上题分析,白天谷风为偏西风,会与冬季的西北风叠加,导致实测风速偏大;晚上为山风,风向为偏东风,与冬季风风向相反,实测的风速会偏小。第(3)题,根据第(1)题分析,18点左右出现山谷风转换,由谷风转为山风,山坡为冷源,有大量冷空气,冷空气沿着山坡下沉,迅速占领谷地,谷地的暖空气被迫上升,所以出现气温的剧烈变化。【答案】(1)白天为偏西风,夜间为偏东风。山谷整体呈东西走向,开口朝西,观测站位于谷口。白天受谷风(上谷风)影响,风从谷口吹向山坡,形成西风。(2)白天实测风风速明显较理论山谷风偏大,而夜间接近或略偏小。观测站附近冬季风为偏西风,夜间山风为偏东风,与冬季风风向相反,实测风风速偏小;白天谷风为偏西风,与冬季风风向一致,实测风风速偏大。(3)18时谷风转山风,冷空气由山坡不断向谷底堆积,快速取代山谷中原来的暖空气,气温骤降。基础练(2022·山东模拟)下图为北京时间2021年11月6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截止到当晚19时,北京有17个人工观测站观测到降雪,城区5站全部观测到了降雪。据此完成12题。1.此日最接近( D )A冬至 B小雪 C小寒 D立冬2.据图推断( B )A长江流域将迎来暴雪天气B京津地区大风天气持续C东北未来几日气温将回升D云贵高原维持晴好天气【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此日为2021年11月6日,冬至时间为12月21日12月23日,小雪时间为11月22日11月23日,小寒时间为1月5日1月6日,立冬时间为11月7日8日,因此最接近立冬,故选D。第2题,观察图中可知,长江流域距图中冷锋较远,未来可能受到冷空气影响,但是一般不可能出现暴雪天气,A错;京津地区经历冷锋过境,伴随着大风天气,且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故未来几天会持续大风,B对;东北受冷锋影响,过境后被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C错;云贵高原处于图中低压槽附近,会出现阴雨天气,D错。故选B。(2022·黑龙江模拟)层云云体均匀成层,呈灰色或灰白色,像雾,但不接地,经常笼罩山体和高层建筑。层云云底离地面高度常在2 000米以下,属低云族。据此完成34题。3.层云形成的条件有( D )大气稳定夜间强辐射冷却大雨后蒸发潮湿气流流入A B C D4.层云最有可能完全消散的时间是( B )A凌晨 B正午C日落前后 D午夜【解析】第3题,层云是在大气稳定的条件下,因夜间强辐射冷却,或者潮湿气流流入,或者大雨后蒸发,大气的下层潮湿阴冷时,水汽凝结能够形成层云,故选D。第4题,由上题可知,层云多形成在夜间。在太阳升起后,气温逐渐升高,气流运动加强,稳定层被破坏,层云也逐渐消散,故选B。(2022·河北模拟)下图示意2021年7月21日20时850 hPa温度场(单位:)和风场,双实线为低空切变线(风向或风速的不连续性线)。据此完成56题。5.低空切变线附近( B )A气流呈辐散状 B气流辐合上升C南侧为冷气团 D北侧为暖气团6.受低空切变线控制的地区( B )A多晴天 B多暴雨 C多台风 D多寒潮【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低空切变线南侧为暖气团,北侧为冷气团;低空切变线北侧为偏北风,南侧为偏南风,则低空切变线可能位于低压槽,冷暖气团相遇,水平气流辐合上升,B正确,故选B。第6题,切变线上的气流水平辐合明显,上升运动强烈,易产生暴雨天气,A错误,B正确。台风发生在夏秋季节我国的东南沿海,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C错误。该图所示为7月,是夏季,不会出现寒潮,D错误。故选B。(2022·福建龙岩一模)尤卡坦半岛终年受信风带控制,但西海岸离岸风比向岸风更强,东海岸则相反。尤卡坦半岛西海岸海风登陆时,遇到陆地上稳定的信风,徘徊不前,形成海风锋。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当冷暖、干湿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干湿状况对气团密度的影响更大。下图示意尤卡坦半岛位置和地形。据此完成79题。7.图中能正确表示尤卡坦半岛西部海风锋的是( A )8.尤卡坦半岛西部形成海风锋最可能在( B )A春季早晨 B夏季午后C秋季傍晚 D冬季午夜9.造成尤卡坦半岛东西海岸的离(向)岸风强度差异的原因是( C )东海岸海洋水体更大更深信风带风向常年稳定东西海岸的海陆风强度不同信风与海陆风的叠加情况不同A B C D【解析】第7题,读图,结合经纬网和大气环流可知该地受东北信风的控制,东北信风对于西海岸是离岸风,对于东海岸是向岸风;由材料“西海岸离岸风比向岸风更强,东海岸则相反”可知东北信风势力强。由材料“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可知尤卡坦半岛西部东北信风湿度低,密度大,大致从东侧吹来;海风大致从西侧吹向陆地,湿度大,密度小;排除C、D;结合材料“尤卡坦半岛西海岸海风登陆时,遇到陆地上稳定的信风,徘徊不前”也可知东北信风势力强,为主动移动的一方,排除B,故选A。第8题,由材料“尤卡坦半岛西海岸海风登陆时,遇到陆地上稳定的信风,徘徊不前,形成海风锋”可知信风稳定时容易形成,在图示纬度北半球夏季东北信风北移,可以完全控制该区域,因此夏季最易出现;其次在夏季午后,地面温度较高,东北信风吹拂陆地后空气湿度进一步减小,密度差进一步加剧,此时海风锋形成的可能性最大,故选B。第9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受东北信风的控制,东北信风对于西海岸是离岸风,对于东海岸是向岸风,即信风与海陆风的叠加情况不同,正确;由材料“西海岸离岸风比向岸风更强,东海岸则相反”可知东北信风势力强,原因是信风带风向常年稳定,正确,故选C。(2022·天津和平模拟)某年11月华北一气象站(位置见下图1)测得锋面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下图2所示。据此完成1011题。10.锋面过境时,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D )A暖锋影响,气团加热B风速增大,大气对流加强C水汽凝结,热量释放D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增温11.此次夜间突发性增温可能导致当地( C )A空气污染加重 B出现雾和霜冻现象C道路表面湿滑 D作物呼吸作用减弱【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气象站西侧为山地,锋面过境前后均以偏北风为主,可推测为冷锋过境,A错误;气象站的偏北偏西方向为山地,锋面过境时,受地形影响,使得气象站及其附近,气流下沉增温,D正确;由图可看出,温度升高时为静风,且西北风风速增大不利于温度升高,B错误;锋面过境时,由于地形影响,气象站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C错误。故选D。第11题,夜间突发性增温,导致道路表面解冻,湿滑,C正确;温度升高,上升气流增强,可能会减轻空气污染,A错误;降温时更易出现雾和霜冻,B错误;温度升高会加强作物的呼吸作用,D错误。故选C。提升练(2021·湖南高考)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小海坨山半山腰位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据此完成13题。1.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 B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2.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 A )A暖干 B暖湿 C冷干 D冷湿3.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 C )相对湿度气压变化气温水平分布气温垂直分布A B C D【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半山腰位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是因为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从图上来看,位于北京的小海坨山在冬季受到西北季风影响较大,而东南侧靠近渤海,有较多的水汽,所以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东南侧为西北季风的背风坡,下沉气流容易与爬坡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形成半山腰云,B正确,故选B。第2题,图中位置的半山腰云主要是在小海坨山主峰和山脊的东南侧,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是湿润气流,上部是冬季风的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干气团下沉增温,故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暖干,A正确,故选A。第3题,半山腰云是水汽凝结形成,只有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过饱和,才有可能成云,因此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相对湿度,符合题意;当地云停留在半山腰,往往是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此时云不向上升,此时应出现逆温现象,因此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气温垂直分布,符合题意;半山腰云出现时当地的气压和气温水平分布没有明显特征,因此不是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的数据,、不符合题意。正确,故选C。(2022·福建泉州二模)地中海飓风是出现在地中海海域的一种罕见风暴系统,兼具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的特点。2020年9月20日,地中海飓风“伊阿诺斯”对希腊沿岸地区造成了较大破坏。图1示意地中海飓风逐月分布(多年累计),图2示意9月16日地中海飓风“伊阿诺斯”的位置。据此完成45题。4.推测9月16日至9月20日雅典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D )气压升高气压降低风力增大风力减小A B C D5.地中海飓风较少出现在夏季的原因是地中海( C )A海温较低 B海域较小C高压较强 D西风强劲【解析】第4题,依据材料信息,地中海飓风兼具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的特点,属于低压(气旋)系统,图中9月16日地中海飓风“伊阿诺斯”位于地中海中部,9月20日地中海飓风“伊阿诺斯”对希腊沿岸地区造成了较大破坏,故其移动路径为东北方向,所以9月16日至9月20日地中海飓风“伊阿诺斯”临近雅典,受其影响,雅典可能出现气压降低、风力增大的现象,正确;故选D。第5题,夏季的地中海海水温度较高,A错;地中海海域的面积大小,冬季与夏季无明显变化,B错;夏季,地中海地区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下沉气流强盛,缺少形成温带气旋的大气运动条件,C正确;地中海地区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D错。故选C。(2022·广东汕头一模)冷暖空气交锋,空气强烈对流产生的小范围空气涡旋称为龙卷风,2021年美国在罕见的12月份遭遇8年来等级最高的龙卷风暴,研究表明,这一现象与极地升温背景下北极涡旋(北极上空大型冷性气旋系统)分裂,冷空气南下扩散有关。下图示意龙卷风发生时美国海平面气压场形势图。据此完成68题。6.推测此次龙卷风爆发的区域是( C )A甲 B乙 C丙 D丁7.判断北极涡旋的气流流动方向及此次龙卷风爆发前几日涡旋强度变化( A )A逆时针减弱 B逆时针增强C顺时针减弱 D顺时针增强8.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龙卷风应对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有( B )A运用卫星导航系统模拟龙卷风路径B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预测龙卷风概率C运用遥感技术实时处理龙卷风数据D运用5G技术追踪拍摄龙卷风实景【解析】第6题,材料信息表明,龙卷风是空气强烈对流产生的小范围空气涡旋。龙卷风爆发的区域位于低压中心附近,丙在低压中心附近,因此丙地是龙卷风爆发区域,C正确。第7题,材料信息表明,北极涡旋为北半球的气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右偏,因此形成的气流流动方向是逆时针,向中心辐合。排除C、D。再根据材料“这一现象与极地升温背景下北极涡旋(北极上空大型冷性气旋系统)分裂”可知,北极涡旋分裂说明涡旋强度减弱,A正确,B错误。故选A。第8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进行精确定位;运用遥感技术及时获取龙卷风的信息,实现对龙卷风移动路径的动态监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及时处理通过遥感获得的龙卷风数据,模拟龙卷风路径,预测龙卷风概率,B正确,A、C错误。运用5G技术追踪拍摄龙卷风实景,不是应对龙卷风灾害的,只是发挥了记实功能,D错误。故选B。(2022·广东新高考)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910题。9.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A )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A B C D10.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C )A寒流的范围更广 B离岸流规模更大C暖流的势力更强 D沿岸上升流更盛【解析】第9题,从图中超强气旋总频率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出现在60°N70°N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N到北极圈附近,与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接近,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回归线与30度附近,并不在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附近,错误。极地东风带与盛行西风带分别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侧,与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较为接近,正确。东北信风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位置差异明显,错误。正确,故选A。第10题,甲区域与乙区域均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甲为北大西洋暖流,乙为北太平洋暖流。二者皆为暖流,与寒流并无关联,A错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太平洋暖流,从成因来看均属风海流,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显著,与离岸流、上升补偿流并无关联,B、D错误。墨西哥湾圆弧状的陆地轮廓对于墨西哥湾暖流的阻挡较小,墨西哥湾暖流顺着北美大陆南侧往东流动,直接进入广阔的大西洋海域,墨西哥湾暖流的推动加上盛行西风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甲区域暖流更强,C正确,选C。11. (2022·湖南岳阳市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冻雨俗称“滴水成冰”,多出现在冬季近地面气温低于零度、中层大气出现逆温层的地方,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下图为冻雨的形成与逆温层关系图,图中曲线为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材料二:贵州省是我国出现冻雨最多的地区。下图是云贵高原某次冻雨时的锋面系统位置图。(1)简述冻雨的形成过程。(2)根据材料二,分析冬季贵阳和昆明气温与降水的差异。(3)说明贵州省冬季多冻雨的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冻雨的形成过程主要从冬季近地面气温低于零度、中层大气出现逆温层的地方,逆温层和融化层等条件分析,读冻雨形成与逆温关系示意图可知,上层大气中水汽充足,所以冷却形成液体水与固体水后下降,掉进中层温暖的逆温层,气温升高,固体水融化成液态的小水滴,继续下降至近地面,由于近地面气温低于零度,形成过冷降水,冬季地面温度更低,降落地面后,在地面或物体上立即凝结形成冰壳或冰柱,从而形成冻雨。第(2)题,冬季贵阳和昆明气温与降水的差异主要从位于准静止锋位置差异的角度来分析。贵阳位于准静止峰的冷气团一侧,受到冷气团的控制,因此气温较低;而昆明位于准静止峰的暖气团一侧,因此温度较高;而锋面降水在冷气团一侧,所以贵阳降水比昆明要多。第(3)题,由冻雨形成过程可知,冻雨的形成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冬季大气中水汽丰富、中部大气存在逆温层、地面温度低于0 。初冬时节,云贵高原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容易出现降水天气;贵州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冬季多阴雨冷湿天气,中层空气受锋面逆温影响较大,到近地面气温较低,低于0 时容易形成过冷水;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在冬季时地面温度低于0 ,过冷水遇物结冰,故容易出现冻雨天气。【答案】(1)上层云中水汽充足,冷却形成小水滴、冰晶、雪花后下降;掉进中层温暖的逆温层,气温升高,融化成液态的小水滴;继续下降,由于近地面气温低于零度,地面温度更低,降落地面后立即凝结成冰壳或冰柱,形成冻雨。(2)贵阳位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昆明位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贵阳比昆明气温低,降水量大。(3)云贵高原海拔高,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初冬时期,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大,空气中水汽丰富;位于昆明准静止锋冷气团的一侧,冬季多阴雨冷湿天气,中层空气受锋面逆温影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