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篇高频考点精准练专练26城市化的影响.docx
-
资源ID:96396125
资源大小:166.1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篇高频考点精准练专练26城市化的影响.docx
专练26城市化的影响12021·浙江1月卷将污水和雨水分别用不同的收排系统进行管理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雨污分流收排系统示意图。城市实施雨污分流收排有利于()改变河网,拓展城市空间改善水质,提高用水效率增加蓄渗,减少城市内涝节约土地,降低资源消耗A B C D2021·济南一模伴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的热岛效应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城市通过减少人工排热、治理大气污染,尤其是扩大城市绿地、森林和增加城市水域,发挥其“冷岛效应”,减缓城市热岛效应。读广州市热岛、冷岛面积变化图(图1)及分区热岛占比统计图(图2),完成23题。2据图可知()A1995年2008年,广州市冷岛区域面积在不断增大B1995年2020年,广州市热岛与冷岛面积变化一致C1997年2019年,番禺区比花都区同期热岛占比大D1995年2019年,主城区与南沙区热岛占比变化相同3根据广州市热岛、冷岛的变化判断()A热岛区域面积在各区都有增加B主城区的工业已开始向外迁移C从化区的建筑面积在持续减少D冷岛区域在各区会越来越集中2021·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中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A增加降水 B减缓地表径流C减少下渗 D增加水汽输送5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缓解热岛效应构建生态景观塑造地表形态增大气温日较差A B C D2021·河南非凡联盟联考城市发展战略是关于现代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途径、措施和步骤的高度概括,是城市各项工作的指南和纲领。我国1980年代的指导思想是“严控中心城市规模,适当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到2014年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则提出“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最新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据此完成67题。6下列关于形成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中心城市规模太大,城市病问题突出B我国大城市的数量太多,不利于城市体系建设C中小城市的发展活力更大,必须给予政策支持D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群的优势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7目前,我国解决大型中心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列方法可取的是()A严格限制大城市发展规模,减小产业过度集聚产生的压力B建设卫星城或城市新区,分散城市功能,疏解发展压力C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工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D大规模发展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数量,解决交通拥堵问题2021·贵阳适应性测试下表示意20002010年贵阳市部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单位:万公顷)。据此完成89题。土地利用类型2000年2005年2010年耕地32.9330.5728.44林地32.5733.8134.67草地9.6810.1410.06建设用地1.922.583.93水域1.121.121.138.根据表推测,20002010年贵阳市()A中心城区绿地面积大幅增加B减少的耕地全部转化为林地C城市郊区林地面积增加较快D城市扩张导致水域面积增加9贵阳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会导致()A居民平均通勤时间增加 B城市热岛环流减弱C城郊农业发展速度减慢 D城区地下水位抬升专练26城市化的影响1解析:本题考查水污染的防治。雨污分流收排系统主要位于地下,没有改变河网,错误。污水管进行了污水处理,改善了水质,雨水管的水可以用于绿地生态用水,提高了用水效率,正确。雨水管系统设置了透水地面,有利于下渗,减少了城市内涝,正确。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错误。故选B。答案:B23.解析:第2题,据图1可知,1995年2008年,广州市冷岛区域面积有增有减,波动上升,A选项错误;1995年2020年,广州市热岛区面积变化幅度要比冷岛区大,变化不一致,B选项错误;据图2可知,1997年2019年,番禺区比花都区同期热岛占比大,故C选项正确;1995年2019年主城区热岛占比先增后减,南沙区热岛占比不断增加,变化不一致,D选项错误。第3题,据图2可知,从化区和增城区热岛面积占比总体在减少,无法判断其面积在增加,A错误;主城区热岛面积占比2014年后在下降,说明工业已开始在向外迁移,故B正确;从化区热岛面积占比总体在减少无法判断其建筑面积在减少,C错误;为了缓解热岛效应冷岛区域在各区会越来越分散,D错误。答案:2.C3.B45.解析:第4题,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能增加坡度的粗糙度,能减缓地表径流,故B正确。植被有截留坡面径流的作用,增加坡面下渗量,故C错误。并不能增加降水和水汽输送,故A、D错误。第5题,此类公园增加,使城市河道或沟渠边坡植被增加,能缓解热岛效应,使河道或沟渠边坡生态景观变得美观,没有改变地表形态,还是河道沟渠,植被增加使气温日较差变小。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4.B5.A67.解析:第6题,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形成的原因,由题干资料“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可知,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需要更好地发挥出来。故D正确。第7题,严格限制大城市发展规模不符合城市发展战略,A错;建设卫星城或城市新区,分散城市功能,疏解发展压力,正是我国目前解决大城市问题的主要措施,B对;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工业,并不能解决城市发展问题,C错;减少私家车数量并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D错。故选B。答案:6.D7.B89.解析:第8题,表中信息显示林地面积大幅增加,而一般大面积的林地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故C正确;中心城区主要是建设用地,图示草地面积波动变化,而不是大幅增加,林地主要分布在郊区,则A错误;该时期耕地面积减少,林地、建设用地、水域面积都有增加,不能确定减少的耕地全部转化为林地,则B错误;城市扩张一般会填埋河湖作为建设用地,一般不会使水域面积增加,则D错误。第9题,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会使城市空间面积增大,则居住地与工作地的距离增加,导致通勤时间增加,故A正确;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体现了城市化,城市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废热,城市建筑物和硬化路面,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B错;城市化过程体现了城市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大,会促进城郊农业的发展,C错;城市建设用地增多,不利于城区地表水下渗,同时用水量增加,会使城区地下水位下降,D错。答案:8.C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