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篇高频考点精准练专练17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
-
资源ID:96396620
资源大小:241.4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篇高频考点精准练专练17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
专练17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21·全国文综甲卷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13题。1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A BC D2如图所示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3西太平洋35 °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A岛屿众多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受暖流影响 D受东亚季风影响2021·辽宁适应性测试冰川发育受气温、降水、海拔和地形的综合影响。冰川进退塑造了冰斗、U形谷等侵蚀地貌和侧碛垄等堆积地貌。侧碛垄是冰川退缩后在U形谷两侧堆积成的垄状地形。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末次冰期冰川地貌图,5条U形谷以山顶为中心向周围延伸。据此完成45题。4图中三组侧碛垄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 BC D5该地区冰川堆积地貌南坡比北坡保存完整的主要原因是()A南坡降水多于北坡 B南坡气温高于北坡C南坡海拔高于北坡 D南坡坡度小于北坡2021·石家庄二模下图示意某海岸地貌纵剖面,主要有沙滩、沙堤、风成沙丘,其中风成沙丘种植大量木麻黄。受特大高潮、高潮、低潮时海水沉积作用和风力作用的影响,甲、乙、丙三处沙粒大小不同。据此完成67 题。6甲、乙、丙三处沙粒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甲>乙>丙 B丙>乙>甲C乙>丙>甲 D乙>甲>丙7种植木麻黄的作用主要是()A防风固沙 B涵养水源C减弱风蚀 D美化环境82021·全国文综乙卷,37(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如图所示圩田海拔 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6分)专练17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3.解析:第1题,珊瑚环礁的形成过程:首先,在岛屿(尤其是火山岛屿)沿岸形成环绕海岸并与岛屿相连的岸礁;第二阶段,岛屿略微下沉,珊瑚则与沉降速率保持同步向上生长,由于外缘海况条件好,珊瑚礁增长快于内侧,结果珊瑚礁与海岸分开,中间隔以澙湖,形成堡礁;第三阶段,岛屿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长,形成环绕澙湖的环礁。读图观察可看出是海底火山喷发出露海面,形成火山岛;是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浅海岸边沉积形成岸礁;是海平面下降,继续接受沉积,形成堡礁;继续接受沉积,珊瑚礁变厚。A、B、D错误,C正确。故选C。第2题,珊瑚礁与地壳运动有关,正常情况下,珊瑚礁形成于距海面25 m以内的海域,高出海面者是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的反应,反之,标志着海平面上升。图首先是海平面上升,岛屿(地壳)下降,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海面以下25 m以内的浅海岸边沉积;之后海平面下降,珊瑚礁出露海面。B、C、D错误,A正确。故选A。第3题,据材料可知,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西太平洋北纬35°海域地处中纬度,沿岸有暖流经过,提高了该海域的水温,能满足珊瑚生长的条件,所以分布有珊瑚礁,C正确;岛屿众多不是珊瑚礁形成的唯一条件,A错误;副热带高压主要影响降水,不是珊瑚礁的形成条件,B错误;北纬35°以南海域也受东亚季风影响,D错误。故选C。答案:1.C2.A3.C45.解析:第4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和地质图中信息的提取能力,结合材料侧碛垄是冰川退缩后在U形谷两侧堆积成的垄状地形,图中三组侧碛垄,所处的海拔由高到低,且都位于同一个沟谷的两侧,堆积的海拔最低,且相对位于U形谷的最外侧,形成的时间最早。位于最里面,覆盖在之上,说明形成时间最晚,位于中间,据此进行分析,其沉积顺序依次为,D正确。第5题,考查影响堆积地貌的因素,一般而言坡度和搬运能力影响堆积地貌的形成,根据图中等高线显示,该地区南部地区等高线稀疏,沟谷的坡度较缓,冰川的搬运作用较弱,沉积作用较强,因此堆积物较多,堆积地貌保存完整,而北坡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冰川在移动过程中,搬运作用强,沉积作用弱,使得冰川物质带到更远的地方,该地区堆积地貌较少,据此分析,D正确,故选D。答案:4.D5.D67.解析:第6题,由图文材料可推知, 沙堤是特大高潮海水沉积形成, 特大高潮流速快, 携带沙粒大; 沙滩是高潮海水退潮时, 海水沉积形成, 沙粒较小, 所以, 沙堤沙粒大于沙滩。风成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 根据沙丘形态 ( 向海一侧为缓坡), 可判断沙源来自沙滩和沙堤, 风力向高处搬运的沙粒极小, 故其沙粒小于沙滩。第7题,风成沙丘上种植木麻黄, 其作用首先是固沙, 位于海岸, 还有防风作用。海岸带不是水源地, 谈不上涵养水源; 风积沙丘, 也不需要防止风力侵蚀; 美化环境主要是旅游景区或城市中植被的作用。答案:6.D7.A8解析:由材料可知,三河镇在清朝嘉庆年间濒临巢湖,由图可知,目前三河镇与巢湖之间形成了一段河道。由此推测,巢湖萎缩,原因:河流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向巢湖输入的泥沙增加,湖泊淤积,湖床抬升,湖泊萎缩;过度开垦,围湖造田,导致巢湖水域面积缩小。当巢湖岸线后退后,在三河镇以下河段区域,地形平坦、有大量的松散的沉积物,上游河水下泄,冲刷出新的河道,河流延长,形成了三河镇以下河段。答案: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向巢湖输入的泥沙增加;过度开垦,围湖造田,导致巢湖水域面积缩小;巢湖岸线后退后,河流在三河镇以下河段平坦、松散的沉积物上侧蚀冲刷出新的河道,河流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