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四节“区域协调”类题目教案.docx

    • 资源ID:96396980       资源大小:3.89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四节“区域协调”类题目教案.docx

    第四节“区域协调”类题目的三大命题视角(科学发展)命题视角(一)以“区位”为主的区域协调教材案例2014年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旨在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三地在城市群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交通设施建设、社会民生改善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布局,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实力将进一步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首都“大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低碳水平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选自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思考探究1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条件。提示:京津冀地区彼此相邻,利于京津冀地区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京津冀地区交通便利(港口、机场、公路等交通设施发达)。2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主要集中在哪些重点领域?收集相关资料,说说分别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提示:主要集中在交通领域、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三个重点领域。交通: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京津冀地区内快速铁路覆盖所有地级市,高速公路覆盖所有县级市;生态环保: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协同治污、联合防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业:进行产业整合,建立完整的产业链。3从京津冀区域内部和区域整体两个角度,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意义。提示:区域内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强化北京核心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缩小河北与京津差距,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区域整体:打造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高考印证(2021·广东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上海市嘉定区是我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1958年我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即在此诞生。昆山市、太仓市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两个县级市,有较强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嘉定区着力引进总部经济与研发产业,昆山、太仓两市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下图为20082017年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图。(1)简述20082017年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的空间变化特征。(2)分析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独特区位条件。(3)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提出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答案(1)20082017年,嘉昆太地区先进零部件制造业范围扩大;热点区域西移,从嘉定区转移到昆山市。一些地区由冷点区域变为次冷点区域,次冷点区域部分变为次热点区域。(2)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高校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汽车研发人才多;研发资金充足;与苏州市形成战略合作,有政策支持;长三角人口密集,汽车需求量大,市场广阔。(3)三地需将各自优势互补发展,嘉定区应发挥其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昆山、太仓发挥土地、劳动力、政策优势;嘉定区立足汽车研发,昆山、太仓应该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构建汽车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竞争力;加强一区两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三地运输效率。教考导向以“区位”为主的区域协调是近几年高考关注的热点,也是各版本新教材关注的重点内容。“区位”条件的分析往往是分析区域间的协调“区位”,一般是分析区域位置优势等地理条件、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和意义等。鲁教版教材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案例,2021年广东高考以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发展为案例。案例虽然不同,但实质完全一致。这类考题一般是要分析 “区域协同”的条件是什么,“区域协同”的措施是什么,“区域协同”的意义是什么。高考常创新情境命题,但只要把握了这类题的核心,便可迎刃而解。系统思维1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2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社会增进社会公平,提高各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经济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分工合理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促进区域水平的整体提高生态促进社会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热点押题复合型湾区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三大最具全球影响力的湾区,因为各自经济特性、产业结构和发展侧重点不同,分别被誉为“科技湾区”“金融湾区”和“产业湾区”。在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学界、工商界对于其未来发展重点的预期不尽相同。这首先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其经济体量和人口数量都不容小觑,每一个经济侧面都具有发展的空间与潜力。其次,粤港澳大湾区要并联完成科技、金融和产业融合发展。因此,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中,大湾区不应具体对标某一个具体湾区,而是可以发展成综合性、复合型湾区,即实现科技、金融与产业良性互动、浑然一体,在科技创新上引领全球,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上作出示范,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成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习样板。预测考法1与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哪些明显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提示:开放发展居全国领先地位;经济活动规模与世界一流湾区并驾齐驱;市场化程度高,且具有“一国两制”政策优势;拥有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生产要素和产业集群。预测考法2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方向。提示:努力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祖国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预测考法3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措施。提示:互联互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引领: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创新主导:打造世界级科技产业创新基地。命题视角(二)以“过程”为主的区域协调教材案例韩国和越南是亚太地区发展层次不同的国家。在产业转移浪潮中,两国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明显改变。韩国产业的四次调整统计表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时间段19621971年19721981年19821991年1992年至今结构特点实现从以农业为主导向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源、资本密集型转变,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由重化工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信息产业转变以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产业(选自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思考探究1简述韩国、越南的产业结构变化。提示:韩国从以农业为主,经过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的不断升级,转变为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越南第一产业占比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且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略有波动。22015年以来,韩国一些著名企业相继在越南开建家电复合工业园区,生产智能手机、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子显示屏等产品。试分析韩国在越南投资建厂对两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提示:对韩国:为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腾出空间,实现产业升级,占据价值链的高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短期内可能导致失业人口增加。对越南: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层次;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加大环境、资源的压力。高考印证(经典高考题)下图为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解题指导答案(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景观)。教考导向以“过程”为主的区域协调要突出对“过程”的分析,往往是分析区域间的产业转移、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流域的开发治理过程等。鲁教版教材以“韩国产业的四次调整”为案例,高考题以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为例,均考查了不同产业或不同要素间转移过程的变化,体现了高考对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技法指导产业转移路线图的判读产业转移路线图主要是反映产业转移方向、目的地和分布的一种图示,该图示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或以统计图形式呈现,综合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和区域地理特征等。下图为江苏省产业集群化转移的空间示意图。类产业表示皮革毛皮羽绒制品业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类产业表示纺织业、纺织服装业、服饰业;类产业表示专用设备、电子设备、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等。读图步骤第一步:判断转移方向根据图中的箭头可以判断转出地和承接地及产业转移的方向。图示转出地主要位于苏南地区,承接地主要位于苏北地区第二步:判断产业类型图示类产业和类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层次低,类产业主要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层次高第三步:分析影响因素图示产业转移由经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接纳产业转移要考虑产业承接地的产业基础、与转出地的经济联系、生产成本、市场潜力等因素第四步:分析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影响从产业结构、区域合作、就业、环境变化等方面分析,注意对转出地和承接地的影响,区分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热点押题区域发展模式“脱域”模式传统产业集群通过产业活动再布局,利用集群外资源、通过与新兴产业的融合或向新兴产业延伸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创新模式,称为“脱域”模式。21世纪以来,以家庭式手工作坊起步的澄海玩具产业集群逐渐形成“脱域”模式。从地域空间看,广州、深圳承担澄海玩具企业在价值链高端的设计、研发、市场开拓等职能,而澄海主要承担玩具生产的职能,区域间进行功能互补的网络合作。从产业拓展看,澄海玩具向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拓展,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下图示意文化创意产业与澄海传统玩具产业链的融合。预测考法1说明广州、深圳承担澄海玩具企业设计、研发职能的主要区位条件。提示:广州、深圳经济发达,在人才、科技等方面优势明显。现代通信技术为集群企业跨地域的知识、技术交流提供了便利。广州、深圳临近澄海,便于及时交流,方便合作。预测考法2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分析澄海玩具产业“脱域”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因。提示:消费者的数量众多,玩具的消费市场扩大;消费者对玩具的类型有更多的需求,产品趋于文化性、时尚化和娱乐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其能购买价值更高的玩具。预测考法3阐述“脱域”创新模式给澄海玩具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提示:高效利用集群外部知识、技术、人才等资源,提升企业自主研发与设计的能力;澄海玩具企业向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拓展,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增加了经济效益;澄海玩具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得到更好的推广,提高了澄海玩具的知名度。命题视角(三)以“意义”为主的区域协调教材案例亚欧大陆桥是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通向欧洲各国,最后到荷兰鹿特丹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向西经陇海铁路、兰新铁路和北疆铁路,由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西抵荷兰鹿特丹。新亚欧大陆桥所经线路,大部分是古代的丝绸之路,所以又称其为现代丝绸之路。它全长10 900千米,横贯亚欧大陆腹地,沿途辐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亚欧大陆桥相比,新亚欧大陆桥缩短运距2 0002 500千米,到达中亚、西亚各国,优势更为突出。新亚欧大陆桥既是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又是联结亚欧大陆的新纽带。(选自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思考探究1说出新亚欧大陆桥沿途经过了哪些重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区。提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哈萨克丘陵、东欧平原、波德平原。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2与亚欧大陆桥相比,分析新亚欧大陆桥在气候、运距、辐射带动范围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提示:气候条件优越。避开了高寒地区,港口无封冻期,自然条件好,吞吐能力强,可以常年作业;运输距离短。陆上运距缩短2 0002 500千米,节约运输时间;辐射带动范围广。横贯亚欧大陆中部,辐射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3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新亚欧大陆桥对我国区域均衡发展和对外开放有何重要意义?提示:新亚欧大陆桥使得西部地区可以向东、西方开放,更有效地加快资源开发,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出口效益,引进资金和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和地缘优势,开拓中亚各国市场,扩大对外经贸合作。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促使中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沿铁路地带延伸,对于加快沿线地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陆桥经济带的崛起,促进我国南方与北方、东部与中西部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考印证(2019·北京高考·节选)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跨境经济合作区在促进相邻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阐述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对减轻当地贫困状况的积极作用。解析跨境经济合作可以密切区域联系,带动区域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的就业,增加当地收入,加快脱贫步伐;跨境经济合作可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等。答案发展边境贸易,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培养人才,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教考导向“一带一路”既承载着中华文明辉煌的历史,又体现着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进程,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纽带。近年,高考地理对“一带一路”的考查频频出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并提出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说明“一带一路”的热度不减反增。预测未来高考地理仍会选取“一带一路”沿线某个国家或地区,考查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的区位条件及意义、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或者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建设的项目、我国对外投资的项目为背景,考查交通、工农业方面的知识等。知识拓展“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合作的意义1整体背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贸易增长缓慢,各种不稳定事件频出,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质疑的声音逐步增强。经济全球化走到了“十字路口”。“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新型国际合作大平台,对于推动和深化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2意义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背景: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聚焦全球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目标: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在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同时,更加倡导包容性发展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原则:共商、共建、共享。国际合作理念: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倡导所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聚焦根本性问题发展,倡导政府间合作和政策沟通,突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各国间相互贸易和投资,完善金融合作机制和保障体系,推动各国人民友好往来,致力于实现经济融合、发展联动及成果共享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尊崇“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强调在维护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共谋发展、共求繁荣、共享和平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繁荣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既可提升我国自身发展动力,也可让相关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加快发展,得到实质性好处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典范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中国哈萨克斯坦国际合作示范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的战略节点。依托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快跨境的互联互通战略通道建设,对增强中亚与我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强化我国东进西出和全方位开放的新型地缘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优势条件地理位置优越,地缘区位优势独特;政策扶持,腹地范围广;资源丰富多样,资源与市场互补性强,搭建了贸易平台;民俗相通,习俗相近,有良好的人文基础;合作历史长,交流合作基础良好,对外口岸辐射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和俄罗斯,通关速度快、效率高。 (2)中国投资中亚地区光伏产业的区位优势地处亚欧大陆内部,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可利用的土地多,为光伏电站建设提供了大面积的场所;世界清洁能源市场需求较大,市场广阔;政府政策的支持;中国有技术和资金优势。(3)旅游开发伊塞克湖附近的碎叶城、新城等著名古城是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联合申遗成功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重要遗产点。开发不利条件: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较差;远离发达地区,距离游客地市场较远;山地阻塞,交通通达度低;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 申遗成功带来的影响:提高知名度;政府开发和对遗产保护的力度加大;交通通达度提高;著名遗产点组合在一起,地域组合好,集群状况好,规模效益好。针对训练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亚五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中亚五国认识到“一带一路”是搭乘“中国快车”的难得机遇。借“一带一路”倡议的热度,中亚地区迎来了一波新的旅游经济增长。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自2019年2月正式启动“丝路签证”统一服务项目。下图为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示意图。(1)分析中亚地区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性。(2)阐述中亚国家搭乘“中国快车”应如何把握机遇。解析:第(1)题,中亚地区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性主要从位置、第二亚欧大陆桥和矿产资源方面分析。第(2)题,中亚国家可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吸引投资,充分利用本国的位置和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答案:(1)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我国的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北靠俄罗斯,西接欧洲,南邻西亚,是东西方友好往来的桥梁和枢纽,商贸往来的集散地;中亚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里海沿岸等地。(2)结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利用本国的优势资源吸引外资,扩大国内外市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伏尔加河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中的湖沼间,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注入里海,流域内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其中下游水库较少。如图为伏尔加河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伏尔加河梯级开发的不利条件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较少B位于东欧平原,地势起伏较小C属于内流河,河流盐度较高D支流众多,春夏季多洪涝灾害2伏尔加河的梯级开发( )A带动东欧各国经济发展B根治了春季洪涝灾害威胁C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D流域内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伏尔加河综合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 )影响鱼类洄游产卵 下游水旱灾害频发 内河航运能力下降 河水水质下降A BC D解析:1.B2.C3.B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河流梯级开发主要从河流水量及落差大小来分析;伏尔加河梯级开发的不利条件是因为位于东欧平原,地势起伏较小,落差小。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伏尔加河的梯级开发实现了发电、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第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大坝建设可能影响鱼类洄游产卵,正确;下游水库较少,调蓄作用不明显,水旱灾害频发,正确;流域内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易导致河水水质下降,正确。大坝水库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内河航运能力,错误。大清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的中部,西起太行山区,东至渤海湾,北接永定河,南临子牙河,流域面积45 131平方千米(其中山区占43%,平原占57%)。大清河流域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生态建设意义重大。读大清河流域图,完成45题。4大清河中上游地区众多水库建设对白洋淀的影响有( )A减缓白洋淀泥沙淤积速度B延长白洋淀湖水的结冰期C加大白洋淀的防汛压力D降低枯水期白洋淀水位5下列流域开发经验不适合大清河流域借鉴的是( )A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B利用廉价水电,优先发展高耗能化学工业C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D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解析:4.A5.B第4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在大清河中上游建众多水库,可以减小水库下游河段的含沙量,从而减缓白洋淀泥沙淤积的速度。第5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大清河流域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发展高耗能化学工业会带来环境污染,因此不应该优先发展高耗能化学工业。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67 题。6箭头和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高压输电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7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共同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气代煤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解析:6.B7.C第6题,图中箭头和指的是资源跨区域调配中的西电东送,是山西能源基地的火电东送,是珠江流域水电东送。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高压输电,B正确。管道运输主要是天然气,A错误。水陆联运、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不是电力输送方式,C、D错误。第7题,图中是西气东输工程,是西电东送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共同意义是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C正确。二、非选择题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5%,被列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新疆在中国能源梯队中,正逐渐由“后备军”转变成“先锋营”。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如图)成为“疆煤东运”的破题之举。(1)简述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疆煤东运”的地理背景。(2)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有哪些?(3)如果你作为规划者,是否支持“疆煤东运”“疆电外送”等项目的实施?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从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看,新疆资源丰富而需求量小,东部地区资源短缺而需求量大。第(2)题,从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第(3)题,若支持,要从资源外运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说明理由;若反对,则要强调这些项目可能带来的资源、环境等问题。答案:(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新疆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不足。(2)减小交通运输压力;改善环境。(3)支持。理由:有利于新疆能源开发,进一步促进新疆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或反对。理由:大幅度开采煤炭会破坏植被和土地资源,加剧水资源短缺;“疆电外送”项目的大范围开展,会引起水、大气的严重污染;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会引发地面塌陷、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9(2022·湖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年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市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下图示意该调水工程。(1)分析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原因。(2)指出该工程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的优点。(3)评价输水线路网状布局的积极意义。答案:(1)植被稀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差;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质土壤,下渗强。(2)当地气候干旱,隧洞、暗渠和渡槽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分蒸发;降低线路坡度,呈直线布局可以缩短线路长度;减少水体污染。(3)增加输水线路覆盖面积,满足更多地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完善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沿线地区植被恢复。阶段检测卷(三)(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营建人工植被是防治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风蚀最为有效的办法之一,但防护林的防风固沙作用因风向、植被类型等的不同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吉兰泰盐湖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西南,其防护体系显著减轻当地土壤风蚀和减少盐湖湖面积沙。某研究团队在该防护体系中依次在流动沙垄、白刺灌丛、防护林带(乔灌草复层林带)、盐碱滩地(盐湖周边生长植被地区)、盐湖湖心(盐湖边缘无植被地带)由北向南各设置一个样地,研究防护体系不同部位的防风阻沙效应。下图示意以流动沙垄为对照,盐湖防护体系不同部位不同风向下风速衰减速率。据此完成13题。1以流动沙垄为对照,盐湖防护体系中防风效果受风向影响最小的是( )A白刺灌丛B防护林带C盐碱滩地 D盐湖湖心2白刺灌丛和盐碱滩地防风效果最佳的高度范围是( )A050厘米 B5085厘米C85200厘米 D200厘米以上3推测该防护体系中从流动沙垄至盐湖湖心,西北风向下输沙量变化最可能表现为( )A缓慢增加降低急剧降低B急剧增加增加缓慢降低C急剧降低降低缓慢增加D缓慢降低增加急剧增加解析:1.B2.A3.C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无论是西北风向还是西南风向,在不同的高度,防护林带的风速衰减速率都是最大的,且风速衰减速率相差最小,说明防护林带的防风效果受风向影响最小,B正确。第2题,白刺灌丛和盐碱滩地防风效果最佳的高度表现出风速衰减速率最大,通过读图发现20、30、50厘米高度的风速衰减速率最大,A正确。第3题,西北风向下,从流动沙垄至白刺灌丛,近地面风速下降显著,导致输沙量急剧降低;从白刺灌丛至防护林带,风速急剧降低,使得沙尘继续沉降,但由于大部分沙尘已被白刺灌丛拦截,导致输沙量降低幅度减小;从防护林带至盐湖湖心,随着风速增大,输沙量开始缓慢增加,因此表现出急剧降低降低缓慢增加,C正确。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其中植被线形沙丘是该沙漠的主要沙丘形态。植被线形沙丘一般是在呈锐角的双向风作用下,风沙沿合成风方向堆积而成的,其形成过程经历四个阶段:a灌丛沙丘b风影灌丛沙丘c垄状沙链d植被线形沙丘。下图示意植被线形沙丘形成演化过程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46题。4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区域线形沙丘走向不同,主要反映各区域( )A植被类型不同 B盛行风向不同C降水量不同 D沙源不同5植被线形沙丘形成过程中,其沙源主要( )A来自上风向B来自两侧C先源于上风向,后源于两侧D先源于两侧,后源于上风向6当形成植被线型沙丘的双向风两侧风力不等时,沙丘( )A强风的一侧坡面较陡 B强风的一侧坡面较短C脊线偏向强风一侧 D脊线偏向弱风一侧解析:4.B5.C6.D第4题,植被线形沙丘一般是在呈锐角的双向风作用下,风沙沿合成风方向堆积而成的,所以影响沙丘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合成风风向。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辽阔,不同区域盛行风向不同,导致不同区域线形沙丘走向不同,B正确。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和降水量相同或相近,A、C错误;沙源对沙丘走向影响不大,D错误。第5题,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沙源补给,反映了沙源的方向。a、b显示沙源主要来自合成风上风向,c、d显示沙源主要来自于两侧。故选C。第6题,当两侧风力不等时,强风的搬运作用较强,其搬运的沙粒较多,爬升较高,搬运距离较远,故沙丘强风一侧坡度较缓,坡面较长,A、B错误;强风的风力较大,导致合力方向会向弱风一侧偏移,因此沙丘脊线偏向弱风一侧,C错误,D正确。氢在宇宙中分布广泛,氢能清洁环保,能量密度大,被一些人看作“终极能源”。欧盟等一些国家纷纷下调了煤炭、石油等的进口比率,世界各国纷纷在此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进军氢能源市场。但要大规模发展氢能,还面临制、储、运、用多个环节,以及产业链长、转化技术复杂等瓶颈。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在2021年发布了2024年前俄罗斯联邦氢能发展行动计划,明确2024年前全面建立氢能产业链。据此完成79题。7俄罗斯大力发展氢能源的主要原因是( )A氢能源是清洁能源B氢能源发展利润大C传统能源出口受到影响D防止全球变暖8氢能被称为“终极能源”的主要原因是( )A储量大,清洁无污染B能量密度大,易开采C无污染,属于新能源D分布广泛,容易获取9目前,氢能未能大规模普及的主要原因是( )A制备技术未能突破B储存技术未能突破C转化技术未能完善D运输技术未能突破解析:7.C8.A9.C第7题,由材料“欧盟等一些国家纷纷下调了煤炭、石油等的进口比率”可知,因氢能的开发导致传统能源的出口受到影响,同时全球变暖也迫使传统能源的地位下降,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大国,要维持其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需要发展新能源,确保其地位的稳固,C正确。第8题,氢在宇宙中分布广泛,其储量大、清洁无污染,氢能被称为“终极能源”,A正确。第9题,由材料分析可知,氢能转化应用技术复杂,面临技术瓶颈,所以氢能才未能大规模普及,C正确。徐州市地处三省交界地区,其工程机械产业具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产值和产业集群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淮海经济区各城市是相关省份的经济洼地,目前国家已正式规划将徐州市定位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下图为淮海经济区简图。据此完成1012题。10徐州市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水平高的主要条件是( )本地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工业基础雄厚ABC D11国家将徐州市定位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其主要原因是徐州市( )A居民消费水平高 B产业结构合理C交通地位突出 D辐射带动能力强12关于徐州市为促进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淮海经济区中核心城市的作用而采取的各项措施,最为合理的是( )A加强科技研发,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B加强区域产业分工,继续提升工程机械产业的影响力C大力发展金融、国际贸易等第三产业,促进产业升级D搬迁本地的工程机械企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解析:10.C11.D12.B第10题,工程机械产业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徐州市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据图可知,徐州市及周边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徐州市位置优越,工业发展较早,工业基础雄厚,正确。故选C。第11题,据淮海经济区简图判断,徐州市位于淮海经济区中心位置,城市等级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因此国家将徐州市定位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D正确。第12题,为促进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淮海经济区中核心城市的作用,徐州市应该加强区域产业分工,相互协作,继续提升工程机械产业的影响力,辐射带动其他地区,B正确。葡萄牙地处欧洲的西南部,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北非棉产区相望。葡萄牙纺织工业发达,纺织历史悠久。葡萄牙生产的纺织布料购买国主要是西欧国家。2006年以来,购买葡萄牙纺织布料的西欧国家明显减少,葡萄牙纺织工业也呈衰退之势,许多纺织企业纷纷转移到巴西等国。下图为葡萄牙纺织工业发展形势图。据此完成1314题。132006年以来,葡萄牙出口西欧的纺织布料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 )A棉花大量减产 B市场竞争激烈C布料品质下降 D纺织企业转型14许多葡萄牙的纺织企业纷纷转移到海外的主要目的是( )A精选优质原料 B更新换代产品C吸引海外投资 D降低生产成本解析:13.B14.D第13题,根据葡萄牙许多纺织企业转移到巴西等国可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葡萄牙经济水平高,劳动力成本高,在竞争中不占优势,因此将纺织企业转移至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巴西等国,B正确。第14题,葡萄牙许多纺织企业此后转移至巴西等国,主要是为了巴西的廉价劳动力,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D正确。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了多座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下图为埃布罗河流域位置及其某支流上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1516题。15该支流大坝调节流量季节分配的主要目的是( )A灌溉 B航运C防洪 D发电16多座大坝调节了埃布罗河下游的流量,这有利于下游地区种植( )A茶叶 B水稻C咖啡 D甜菜解析:15.A16.B第15题,从材料中可知,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多座大坝,这些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从某支流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变化图也可以看出,在建坝前流量冬季较大,夏季较少,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但在建坝后流量相对较为平稳,同时建坝后的径流总量较建坝前的径流总量减少;西班牙北部内陆地区主要为旱作农业,农业对水源的需求较多,河流径流量减少,说明此部分水源可能用于农业灌溉,A正确。第16题,水稻种植业对水源的需求较大,而埃布罗河下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水源较为缺乏,通过调节径流,可为水稻种植提供更稳定的水源,B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黄土滑坡是黄土斜坡上大块土体沿着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表过程或现象。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是世界上黄土滑坡分布最集中、频率最高、危害最大的区域。下图为黄土滑坡核密度分布图(搜索半径40千米)。(1)请尝试描述黄土高原黄土滑坡核密度的空间分布特点。(3分)(2)分析黄土高原黄土滑坡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3)黄土塬是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是黄土滑坡相对密度最高的地貌单元。就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4)黄土滑坡给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危害,就此提出防治黄土滑坡的主要措施。(6分)答案:(1)黄土滑坡核密度空间分布不均衡;南部核密度大于北部,尤其是东北部核密度小;地势起伏大的区域核密度大,反之,核密度小。(2)黄土高原千沟

    注意事项

    本文(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四节“区域协调”类题目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wo****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