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021.56-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苍术.docx
目摇 摇 次前言 4571摇 范围 4582摇 规范性引用文件 4583摇 术语和定义 4584摇 规格等级划分 4585摇 要求 459附录 A ( 资料性附录) 苍术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460附录 B ( 资料性附录) 苍术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461456前摇 摇 言T / CACM 1021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标准分为 226 个部分:第 1 部分: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第 55 部分: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 白芍;第 56 部分: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 苍术;第 57 部分: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 赤芍;第 226 部分: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 玄明粉。本部分为 T / CACM 1021 的第 56 部分。本部分代替 T / CACM 1021郾 1392018。本部分按照 GB / T 1郾 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摇 第 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 T / CACM 1021郾 1392018, 与 T / CACM 1021郾 1392018 相比较, 标准编号进行了调整, 并重新进行了编辑。本部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 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余坤、 汪文杰、 黄璐琦、 郭兰萍、 刘大会、 詹志来、 陈雷、 明淑芳。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 / CACM 1021郾 1392018。457规格等级性状描述共同点区别点茅苍术选货本品野生品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 略弯曲, 偶有分枝;栽培品呈不规则团块状或疙瘩状, 有瘤状突起。 表面灰黑色或灰棕色。 质坚实。 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 散有橙黄色或棕红色朱砂点, 露出 稍 久, 可 析 出 白 色 细 针 状 结 晶, 气 浓 香, 味 微 甘、辛、 苦无 残 留 茎 基 及 碎 屑, 每500g臆70 头统货偶 见 残 留 茎 基 及 碎 屑,不分大小北苍术选货本品呈不规则的疙瘩状或结节状。 表面黑棕色或黄棕色。 质较疏松。 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 散有黄棕色朱砂点。 气香。 味辛、 苦无 残 留 茎 基 及 碎 屑, 每500g臆40 头统货偶 见 残 留 茎 基 及 碎 屑,不分大小表 1摇 规格等级划分458T / CACM 1021郾 562018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摇 苍术1摇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苍术的商品规格等级。本部分适用于苍术药材生产、 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2摇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 适用于本部分。T / CACM 1021郾 12016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编制通则3摇 术语和定义T / CACM 1021郾 12016 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郾 1苍术摇 ATRACTYLODIS RHIZOMA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 ( Thunb郾 ) DC郾 或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 ( DC郾 )Koidz郾 的干燥根茎。 春、 秋二季采挖, 除去泥沙, 晒干, 撞去须根。3郾 2朱砂点摇 spot of oil cavity苍术药材断面上散有的橙黄色、 棕红色或黄棕色的油点 ( 油室) 。3郾 3茎基摇 basal part of stem苍术药材上残留的地上茎的基部。3郾 4头摇 tou单位重量内所含苍术药材的个数。4摇 规格等级划分根据市场流通情况, 按照基原不同, 分为 “ 茅苍术冶 和 “ 北苍术冶 两个规格; 各规格下根据残茎, 每 500g 头数等再分为 “ 选货冶 和 “ 统货冶 两个等级。 应符合表 1 要求。规格等级性状描述共同点区别点注 1: 目前市场上苍术药材大多为北苍术野生品, 但由于野生资源逐渐紧缺, 部分地区已开始人工种植; 茅苍术大多为栽培品,多出口。注 2: 部分市场上北苍术药材有全撞皮和半撞皮之分, 但半撞皮苍术常残留较多须根, 这点不符合药典 “撞去须根冶 的规定, 另外不同加工批次撞皮程度和残留茎基亦有差异, 因此本部分不制定半撞皮苍术的规格等级。注 3: 药材市场上苍术药材大多被切片出售, 纵切、 横切、 斜切均有, 且厚薄不一, 这种切片品介于药材和饮片之间, 尚无质量控制标准。 由于此类商品不属于药材, 不符合饮片的质量要求, 国家也无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因此本部分不制定苍术片规格等级。注 4: 部分药材市场有关苍术和朝鲜苍术出售, 且有商家混作北苍术出售。 由于此类药材不符合药典规定的基原, 因此本部分不制定其规格等级。注 5: 关于苍术药材历史产区沿革参见附录 A。注 6: 关于苍术药材品质评价沿革参见附录 B。T / CACM 1021郾 562018续表5摇 要求除应符合 T / CACM 1021郾 12016 的第 7 章规定外, 还应符合下列要求:无变色;无走油;无虫蛀;无霉变;杂质不得过 3% 。459T / CACM 1021郾 562018附录 A( 资料性附录)苍术药材历史产区沿革摇 摇 苍术用药历史悠久, 历代本草著作均有记载。 南北朝之前的本草文献均称 “ 术冶 , 此后才有 “ 苍术冶 和 “ 白术冶 的记载。 术始载于汉代 神农本草经 , 云 “ 生山谷冶 , 未说明具体产地。 汉末 名医别录 中记载了术 “ 生郑山、 汉中、 南郑。 二月、 三月、 八月、 九月采根, 曝干冶 。 其中郑山为现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东二里, 汉中即为现今陕西省汉中市附近, 南郑为汉中市汉江以北的汉台区附近。 梁代 本草经集注 : “ 郑山, 即南郑也。 今处处有, 以蒋山、 白山、 茅山者为胜。冶 南郑见上述说明, 蒋山为现今南京市钟山, 白山现今位于江苏南京市东部 ( 一说为现今陕西眉县和太白县交界处的太白山, 为秦岭山脉的主峰所在地) , 茅山现今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风景区, 与金坛市交界。此时术的产地已由汉末陕西汉中地区扩展至江苏南京地区, 且南京地区所产药材质量较好。宋代 图经本草 记载: “ 术, 生郑山山谷、 汉中、 南郑, 今处处有之, 以嵩山、 茅山者为佳。冶与前人相比, 此时术的产地增加了嵩山, 即为现今河南省西部登封市的嵩山。 苏轼在 东坡杂记中记载: “ 黄州山中苍术甚多。冶 黄州为今湖北黄冈市黄州区。 可见宋代认为术的产地主要是陕西汉中地区、 江苏南京地区、 河南嵩山地区和湖北黄冈地区。明代 救荒本草 记载苍术 “ 生郑山汉中山谷, 今近郡山谷亦有, 嵩山、 茅山者佳冶 。 所述产地与宋代相同。 其后的 本草纲目 本草原始 等著作亦是如此。 清代 植物名实图考 记载: “ 昔产术者汉中、 南郑也, 蒋山、 茅山也, 浙也, 歙也, 幕府山也, 昌化也, 池州也。 东坡云黄州术, 一斤数钱, 此长生药也, 舒州术花紫, 难得。 余莅江右, 则饶州、 九江皆有之; 莅湘南, 则幕府山所产颇大, 力亦不劣。 山西葫芦峪产术甚肥壮, 世人但以苍术用之。冶 说明苍术的产地在宋代产地基础上, 增加了江西、 湖南、 陕西等地, 这也与现今苍术产地基本符合。 本草便读 记载: “ 苍术汉时名赤术, 处处山谷皆有之, 而以江苏茅山者为上。冶 本草备要 记载: “ 出茅山坚小有朱砂点者良。冶 本草经解 记载: “ 苍术茅山者良。冶 说明清代已经普遍认为茅山所产苍术质量较好。民国, 药物出产辨 记载苍术 “ 产湖南襄阳、 陨阳、 马山口、 紫荆关、 京山县、 米河等处。 俱由汉口运来。 名内行双术, 身细味香辛。 有产河南直隶东西北山冶 。 马山口位于河南南阳,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 京山县位于湖北, 米河位于河南巩义市。 西北山是何地无法确定, 推测位于河北境内。 增订伪药条辨 记载: “ 又有南京茅山出者, 曰茅术。冶 可见, 民国时期苍术的产地也与现今苍术产地类似。现代, 中华本草 记载茅苍术 “ 主产于湖北、 江苏、 河南等地冶 , 北苍术 “ 主产于河北、 山西、陕西等地冶 , 关苍术 “ 主产于黑龙江、 吉林、 辽宁冶 。 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 记载: “ 茅苍术主产于江苏、 湖北、 浙江、 河南、 安徽、 江西等地; 北苍术主产于河北、 陕西、 辽宁、 内蒙古等地。冶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记载南苍术 “ 主产江苏句容 ( 茅山) 、 镇江、 溧水, 湖北襄阳、 南漳, 河南桐柏、 唐河等地; 浙江、 安徽、 江西亦产。 以河南桐柏、 安徽太平、 江苏句容 ( 茅山地区) 所产质量最佳, 但产量少。 湖北产量大, 但较江苏产品个大质松, 多集散在汉口, 故称 汉苍术爷 冶 , 北苍术 “ 主产河北、 山西、 陕西等省。 此外,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山东、 甘肃等省亦产。北京地区所辖山区产量甚丰, 如平谷、 密云、 怀柔、 延庆、 昌平、 门头沟、 房山等均产, 且加工稍细, 畅销全国, 为苍术中的主流品种冶 。综上, 历代本草学著作认为苍术分布区域较广, 最早记载的产地为陕西汉中地区, 后来逐步扩展到江苏南京地区、 河南嵩山地区、 湖北黄冈地区, 并认为江苏茅山地区所产苍术品质最好。 现代以江苏茅山地区为苍术的道地产区, 而湖北、 河南、 河北等省产量较大。460T / CACM 1021郾 562018附录 B( 资料性附录)苍术药材品质评价沿革摇 摇 梁代 本草经集注 中首次对术的品质进行了记载: “ 今处处有, 以蒋山、 白山、 茅山者为胜。东境术大而无气烈, 不任用。冶 认为蒋山、 白山、 茅山 ( 三地均位于现今江苏西南部茅山及周边丘陵地区) 所产术品质最好, “ 东境术冶 ( 据考证为后来的吴术, 为白术的一种) 因气较淡质量较次。宋代 图经本草 记载 “ 术, 生郑山山谷、 汉中、 南郑, 今处处有之, 以嵩山、 茅山者为佳冶 , 认为嵩山 ( 今河南嵩山地区) 、 茅山 ( 今江苏茅山地区) 所产术品质最好。 东坡杂记 记载: “ 黄州山中苍术甚多, 就野买一斤, 数钱尔, 此长生药也。 舒州白术其效止于和胃去游风, 非神仙上药。冶 认为黄州所产苍术比舒州白术品质好, 同时反映出人们大多认为白术比苍术贵重。明代 救荒本草 记载: “ 生郑山汉中山谷, 今近郡山谷亦有, 嵩山、 茅山者佳。冶 认为嵩山( 今河南嵩山地区) 、 茅山 ( 今江苏茅山地区) 所产术品质较好。 本草原始 记载 “ 今以茅山者为良冶 , 认为茅山苍术质量较高。 本草乘雅半偈 载: “ 出嵩山、 茅山者良。冶 本草汇言 记载: “ 苍术, 处处山中有之, 惟嵩山、 茅山者良。冶 清代 本草便读 本草备要 本草经解 等本草著作多推崇茅山所产苍术, 认为其质量上乘。民国时期, 增订伪药条辨 记载: “ 又有南京茅山出者, 曰茅术, 亦有朱砂点, 味辛甘, 性糯,形瘦长, 有细须根, 利湿药中用之, 亦佳。冶1963 年版 中国药典 : “ 以个大、 坚实、 无毛须、 断面朱砂点多、 香气浓郁、 断面暴露稍久可析出白毛状的结晶者为佳。冶 1977 年版 中国药典 : “ 以质坚实、 断面朱砂点多、 香气浓者为佳。冶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记载南苍术 “ 以河南桐柏、 安徽太平、 江苏句容 ( 茅山地区) 所产质量最佳, 但产量少。 湖北产量大, 但较江苏产品个大质松, 多集散在汉口, 故称 汉苍术爷 冶 。北苍术 “ 北京地区所辖山区产量甚丰, 如平谷、 密云、 怀柔、 延庆、 昌平、 门头沟、 房山等均产,且加工稍细, 畅销全国, 为苍术中的主流品种冶 。 500 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 记载: “ 两种苍术商品均以个大、 形如连珠状、 质坚实、 有油性、 断面朱砂点或雄黄点多, 折断或切片后放置生白霜(苍术醇的白色针状结晶) , 及香气浓郁者为佳。 多认为茅苍术优于北苍术, 京苍术 ( 茅山苍术) 又为苍术中之极品。冶综上, 历代本草对苍术的品质评价均强调产地质量, 认为以江苏茅山地区产茅苍术品质较高, 为道地药材, 在此基础上结合质地、 断面、 气味等性状特征进行评价。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