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讲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演练含解析.docx

    • 资源ID:96414808       资源大小:90.5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讲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演练含解析.docx

    必修模块第七单元第2讲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大商人白圭在年岁丰收时收进谷物,出售丝漆等物,在收获蚕茧时收进帛絮等物,而出售粮食,即所谓:“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白圭“取予以时”的做法()A体现了政府对商业经济十分重视 B否定了以农为本的儒家经济思想C客观上调节了市场商品供求关系D打破了商周以来工商食官的局面【答案】C【解析】“取予以时”即根据时令买入卖出,获取利润,客观上顺应了市场需求,是对市场交易的调节,故C项正确;白圭的做法是个人行为,不能代表政府,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以农为本的思想,排除B项;春秋时期就已经打破工商食官局面,排除D项。 2汉初,盐铁任私人经营,国家仅设官收税,不问其余。汉武帝时期,桑弘羊提出“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这一提议是为了()A发展商品经济 B抑制豪强兼并C应对财政困境 D满足帝王嗜好【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开始推行盐铁官营的政策,根据“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可得出是为了应对财政困境,故C项正确。 3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商业发达城市中,已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同时,还出现了由藩镇设在长安的诸道进奏院实行的货币汇兑业务。这表明唐代后期()A重农抑商政策的明显松弛 B藩镇割据破坏了经济秩序C国家金融制度在创新发展 D社会商业信用在逐步形成【答案】D【解析】“钱币存取与贷出”以及“货币汇兑业务”等业务的进行有赖于商业信用,所以这些金融机构的出现和运行说明唐代后期社会信用在逐步形成,故D项正确;材料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项;这些金融机构的出现是经济秩序发展的表现,排除B项;这些金融机构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并非是因为国家金融制度的创新发展,排除C项。 4下图反映了我国21078年的人口变化情况,它表明该时期我国()A实现人口持续增长B注重统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完成经济重心南移D人口分布南增北减趋势明显【答案】D【解析】根据图表中的人口变化情况来看,从2年到1078年,长江流域人口逐渐增加,黄河流域人口逐渐减少,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人口分布变化,而非人口持续增长,排除A项;材料与经济均衡发展无关,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C项。5南宋学者陈耆卿认为:“古有四民,曰士、曰农、曰工、曰商。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这反映出宋代()A统治者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初步完成C出现了否定农本商末的思想 D小农经济主导地位日益巩固【答案】C【解析】南宋学者指出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反映出宋代出现了否定农本商末的思想,故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均排除。6明朝前期,银、钱、钞三币兼用;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这一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逐渐发展 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D赋役体制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由于明朝纸钞持续通货膨胀不断贬值,铜钱供给不足且面值低,面额大并且贵重的白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下市场对货币的庞大需要,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故A项正确;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属于商业发展的结果,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无关,排除B项;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但不是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明朝中期实行了用银交税的一条鞭法,但这不是导致材料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7货币的流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宋铸币量很大,最多时高出盛唐十余倍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后其发行权为政府掌握,发行量不断增加。南宋纸币使用更加普遍,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超出了铜钱。材料二明朝中期,朝廷被迫“弛用银之禁”,而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比较普遍。清朝历朝都铸造铜钱,并在云南等地大力开采铜矿,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币材问题,同时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因此在流通领域仍然是“以银为本,以钱为末”。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货币流通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货币流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答案】(1)特点:货币流通量大;纸币开始出现;纸币重要性超出铜钱。(2)变化: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一条鞭法规定赋税折银征收(或政府的经济政策推动);铜钱币材缺乏;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讲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演练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o****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