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届老教材新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单元评估练-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

    • 资源ID:96415126       资源大小:31.7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届老教材新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单元评估练-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在商代,耒耜是普遍使用的基本农具,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劦(协)田”;到了西周时期则盛行的是“耦耕”,同时实行轮荒休耕制度,粮食的亩产量从61.5千克上升到83.1千克左右,这表明当时()A.农作物的产量大大提高B.旧的生产方式退出历史舞台C.农业生产效率得以提高D.生产工具出现了革命性变化【解析】选C。从商代到周代,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西周实行休耕制度,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升,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升,C正确;农作物产量提高是材料现象本身,而且“大大提升”与题干粮食产量增加的幅度不符,排除A;西周盛行“耦耕”不等于旧有的生产方式退出历史舞台,排除B;从商到周,生产工具主要是木石工具,并未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排除D。2.(2021·赣州模拟)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受处罚。这些规定()A.促使秦律形成了完整体系B.推动了精耕细作的深化C.推动了秦代冶金业的发展D.说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解析】选B。材料中的“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是为了保证生产工具的顺利使用;对偷盗耕牛的判罪及规定牛的繁殖率,均是出于重视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这些规定推动了精耕细作的深化,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开展,故答案为B;A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材料不能得出,排除。3.先秦时期,粮食加工方式非常简单,人们多以粒食为主,且多为两餐制。秦汉时期,人们由两餐制逐渐向三餐制过渡,且随着石磨的广泛应用,磨制面粉越来越容易,面食的品种也更加丰富。由此可知,秦汉时期()A.农作物的种类大大增加B.生产工具出现根本变革C.农业发展推动饮食变迁D.民众温饱问题得以解决【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的农业比先秦时期有了较快发展,如铁犁牛耕被广泛使用、代田法的推广、各种水利工程的兴建等,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反映在饮食领域就出现了题干中的现象,故选C。4.(2020·泉州模拟)唐宋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土地利用主要以土地开垦、扩大耕地面积为主要特征;明清时期,则从土地开垦转向农田改良,注重多种经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这一变化()A.应对人口急剧增长的挑战B.导致小农经济的解体C.启动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D.改变传统的经济政策【解析】选A。明清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赋役制度的改革等,导致人口急剧增长,人地矛盾突出,要求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故选A;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是从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农产品的商品化,排除C;传统的经济政策即重农抑商,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并未改变,排除D。5.明清时期,江南的苏州地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达到了“五年耕而余二年之食”的水平。丝织业出现了生产绫、绢和罗等纺织品的专门织机。这说明苏州地区()A.经济结构已出现变化B.成为江南地区的工商业中心C.社会生产力水平较高 D.丝织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解析】选C。“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达到了五年耕而余二年之食的水平。丝织业出现了生产绫、绢和罗等纺织品的专门织机”体现了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故选C。6.秦汉时期,实行百工长期服役的制度,官府奴婢、刑徒和更卒(官府征发服役者)是官营手工业的主要劳动力。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百工番役(轮番服役)和工匠雇借制度。这一变化()A.说明工匠对国家依附关系的松弛B.顺应了农业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D.导致了社会分工的扩大【解析】选A。由材料中工匠长期服役到轮番服役和雇借,可知国家对工匠的束缚逐渐减弱,故A正确;由材料可知这一变化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B错误;材料强调工匠与国家的关系而非手工业生产技术,故C错误;材料强调工匠与国家的关系而非社会分工,故D错误。7.(2020·吉林模拟)明朝万历秀水县志记载嘉兴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编之利,居民达七千余家,不务耕织”。清初康熙吴江县志记载苏州吴江县的盛泽镇,以绫绸为业,“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而来,摩肩联袂,如一都会”。这些记载表明()A.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江南市镇特色经济繁荣C.跨区域性质的长途贸易兴盛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解析】选B。据材料“嘉兴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编之利”“苏州吴江县的盛泽镇,以绫绸为业”可知,这两地丝织业兴盛发达且为当地主业,表明江南市镇特色经济繁荣,故选B。8.(2021年广东适应性测试)北宋法律规定,所有与农户有关的田宅、婚姻、债务之类的民事诉讼,必须在每年十月一日后才能起诉,次年正月二十日停止受理,三月三日以前审理完毕。这一规定体现了()A.薄赋观念B.程朱理学思想C.重本思想D.经世致用观念【解析】选C。材料主旨是有关北宋的民事诉讼审判时限的法律制度,与薄赋观念、程朱理学思想没有直接关系,故A、B错误;宋朝的民事诉讼审判严格限定审理时间,目的是不影响农业生产,这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国家重视农业即重本思想的法律体现,故C正确;经世致用观念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所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错误。 9.商朝王室设置“多贾”一职,为王室购买奇珍物品,管理王室商业,并允许多贾参与祭祀祖先的仪式;唐宋时期,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A.重视对商业的管理B.工商皆本思想发展C.商人地位不断提高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商朝王室设置官员管理王室商业,唐宋时期,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均体现了对商业管理的重视,故选A;工商皆本思想是在明清时期提出的,排除B;材料中并未涉及商人地位,排除C;材料中的措施是加强对商业管理,并未说明海外贸易空前发达,排除D。10.(2021·肇东模拟)读中国古代人口分布统计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时间全国总人口长江流域占比珠江流域占比黄河流域占比2年约5 900万23%2%75%750年约5 300万36%3%61%1078年约9 000万58%7%35%A.经济重心南移与长江流域人口的增长相辅相成B.经济发展使得千年间人口总量一直不断的增长C.750年人口总量相对较低主要是安史之乱影响D.连年战乱是黄河流域人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从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因此从材料中的人口分布变化及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可得出的结论是经济重心南移与长江流域人口的增长相辅相成,A正确;B说法不符合史实,受战乱影响,人口必然会呈现减少趋势,排除;安史之乱时间是755年到763年,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11.(2021·南昌模拟)明朝万历年间常熟县令根据吴中风俗总结经验:“农事之获利倍而劳最,愚懦之民为之;工之获利二而劳多,雕巧之民为之;商贾之获利三而劳轻,心计之民为之;贩盐之获利五而无劳,豪猾之民为之。”这一材料表明当地()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B.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面临重新分配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质变D.独具特色的地域分工已初步形成【解析】选B。明朝后期,在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吴中地区,根据农、工、商贾、盐贩等行业的劳动获利由少到 多,将社会成员分为愚懦、雕巧、心计、豪猾等不同类型,表明当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面临重新分配,B正确;“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质变”,C错误;材料内容与“地域分工”无关,D错误。12.(2021·承德模拟)据道光徽州府志载,徽州府开垦荒山棚民,租佃期限很长。耕垦山场的劳动者,“一棚之人不下数十”,其来源大多是外地,“随时短雇帮伙工人,春来秋去,往返无定”。这可用来说明,道光年间徽州地区()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B.农业经济获得较快发展C.社会秩序需要严格把控D.农业生产存在雇佣关系【解析】选D。由材料“随时短雇帮伙工人,春来秋去,往返无定”可知农业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人身依附关系减弱的现象,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B;材料信息与社会秩序无关,排除C。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12分)关税的征收由来已久,并对国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循周法,商贾有税,流人贩买故矜免之”。到了唐朝,也主要以商人为征税对象。宋朝又明确规定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岭南商贾赍生药及民间织缣布非以出售者,均不纳关税。明朝实行贡舶制度,只注重货物的贡献御用,而不注重征收关税。清朝皇帝提及开海贸易,训谕:“天朝嘉惠海隅,并不以区区商税为重,务随时查看情形,固不可于国体有防。”摘编自徐信艳、王昉中西方古代关税思想的特色比较(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关税征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些特点产生的社会原因。(8分)(2)分析影响关税征收的因素有哪些?(4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据材料“关税的征收由来已久”“汉循周法,商贾有税”得出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抑商倾向;据材料“不注重征收关税”得出忽视关税的财政收入作用;据材料“不以区区商税为重,务随时查看情形,固不可于国体有防”得出将关税作为贯彻政治目的的手段。第二问,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回答。第(2)题结合所学可知影响关税征收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政策、国际环境、传统观念等。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抑商倾向;将关税作为贯彻政治目的的手段;忽视关税的财政收入作用等。(4分,合理表述酌情给分)原因:君主专制的确立和发展;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结构;“贵义贱利”的传统理念;“厚往薄来”的朝廷外贸传统。(4分,任答两点即可)(2)影响因素:国家政策、国际环境、传统观念等。(4分,合理表述酌情给分)14.(2021·济宁模拟)(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升降比较表天宝元年 (742年)户数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下降幅度(%)占全国户数比例(%) 北方3 736 652866 88776.8036.52 南方3 117 6241 506 54851.6863.48 总计6 854 2762 373 43565.37100 王育民论唐代南北户口分布比重的消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解析】本题主要涉及唐朝后期的天宝年间与元和年间,南北方户口数、下降幅度、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这三个方面的比较,对这一变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一是南北方的户口数,二是南北方户口数下降的幅度,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南北方户数都大幅度下降,但北方下降幅度高于南方。对这一结论,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进行如下解释:其一,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带来政治动荡、经济破坏;其二,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再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如南方人口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并且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其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增强等。答案:变化趋势:南北方户数都大幅度下降,但北方下降幅度高于南方。(4分)变化原因: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带来政治动荡、经济破坏;北方人民大批南迁。(4分)变化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南方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等。(4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届老教材新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单元评估练-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为本站会员(wo****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