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历史word版.docx
-
资源ID:96415145
资源大小:128.7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历史word版.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历史 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19课;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90分)1殷商王朝对于相对偏远的方国和部族,只要他们臣服,就允许其自治管理,而西周实行“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一变化体现了A商内外服制度得到沿袭B周王对地方的政治统治有所加强C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建立D地缘政治向血缘政治发展演变2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文化遗存发现了成堆的稻谷、谷壳、稻秆,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发掘出的夹碳黑陶则是掺有碎叶、稻壳的陶土烧制而成;该遗存还发现了成排颇具工艺的卯榫结构的木构建筑。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A人们生活逐渐稳定B良渚文化已经初具规模C稻粟种植开始出现D居民财富分化已经形成3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B严重地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4“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有学者认为,“龙”的形象是蛇身、鹿角、马毛、鬛尾、狗爪、鱼鳞等的结合,这些动物本是不同氏族、部落的图腾。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各部落的图腾崇拜对象极为广泛B龙的形象是由各部落的图腾构成的C各氏族、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D华夏族的形成是各氏族、部落不断融合的结果5下表所示为西周初期和中期同姓公卿与异姓公卿(有姓氏可考)的占比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 A分封制规模的缩小B家国同构观念的强化C大一统格局的形成D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6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根本性措施是A实行中央集权,推行县制 B废井田,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C发展小农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D废除贵族特权,军功授爵7春秋时期,齐之管仲、鲍叔牙,秦之百里奚、由余,楚之令尹子文、孙叔敖等,出身低下却因才能而位居卿相等高位。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更是以选贤任能作为任官标准。这些做法A维护了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B导致了周天子地位的衰落C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D巩固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8吕思勉说:“在战国时,诸家之说皆不行,只有法家之说,秦用之以并天下,已可说是切于时务的兴,而不切于时务的亡了。但时异势殊,则学问的切于实用与否,亦随之而变。天下统一,则需要与民休息,民生安定,则需要兴起教化。”据此可知A诸子学说始终是国家政治的附庸B诸子以推动文化教育的繁荣为己任C时代变迁推动了诸子学说的演变D百家争鸣适应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9史记楚世家记载,相传大禹治水后,铸造了9个大鼎,一鼎代表一州,后传于商,再传于周。春秋时期,楚庄王讨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一直打到洛水边王畿(周王室直辖地区)内,陈兵示威,并向周王派去慰劳楚军的王孙满问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历史上“楚王问鼎”和成语“问鼎中原”的由来。“楚王问鼎”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周王室已经衰微 楚庄王不再效忠于周王室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分封制遭到破坏ABCD10史记·苏秦列传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这反映了A春秋战国时期的贫富悬殊B齐国都城的经济繁荣景象C战国进入到战乱动荡时期D商鞅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11秦国从商於大规模置县开始,毎攻占一地,就地设县,任命长官。后随着秦国不断占领六国地盘,秦国郡县制随之不断扩张,地方官僚也不容许世袭贵族通过分封制来染指其利益。这反映出郡县制A扫除了战胁中央集权的障碍B植根于秦国兼并六国的战争C侧重于打击世袭贵族的势力D适应了秦国地方管理的需要12贾谊在过秦论中曾指出:“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这反映出A诸侯兼并战争的破坏性B战国时期时局的混乱性C建立专制集权的必要性D秦统一全国具有可能性13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14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D独断性和随意性15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表。据此可知,秦、楚兴修水利的目的之一是国别名称史料表述秦都江堰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楚子胥渎子胥渎,盖入郢所开也期思陂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巢肥运河楚子(平王)为舟师。以略吴疆A推动小农经济发展B服务于战争的需要C便利商品贸易流通D治理河湖洪水泛滥16下表所示为汉武帝继位后采取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领域措施政治将全国划分为13州部,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吏和豪强思想将崇尚积极作为的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罢黜主张“无为而治”的官吏经济将铸币、煮盐、冶铁等行业纳入国家统一经营,设均输官,掌管全国各地物资的调配外交派张骞远赴中亚,与西域各国结好A实现了社会性质的转变B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C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D缓和了政府与商人的矛盾17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A联络西域,夹击匈奴;通婚和亲B讨伐匈奴;南征百越,开凿灵渠C修建驰道,设置驿站;开发象郡D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18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19董仲舒认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之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故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宁能致汤武而然耶?”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意在A限制君主权力的过度膨胀B批判颠覆先秦儒学C确立儒家学说的主流地位D规范平民道德行为20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21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提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2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地方志编撰的繁盛时期,各地方志层出不穷,体例也不尽相同,在撰作主体上以私人为主,创作行为较自由。主要是由于A国家控制力减弱 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士阶层开始兴起 D修史传统被普遍认同23“梁初,惟京师及三吴、荆、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地区由于对外贸易,则全以金银为货”。东晋南朝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实物货币占主体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混乱,货币不一 B政府为加强金银收藏C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24如表所示为北魏汉族大臣所占比重变化情况。据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道武帝时明元帝时太武帝时文成帝时献文帝时孝文帝时37.5%41.4%50.8%52.7%59.5%68%A民族矛盾逐渐消失B汉化改革是发展主流C鲜卑族完成封建化D汉文化的影响力增强25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26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27唐朝大多数藩镇的主要功能或“戍边”或“防盗贼”或“防骄藩”,为唐中央提供钱粮,有序地维持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行。有学者认为: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破坏了唐王朝的政令统一,但同时藩镇间相互制约,又维系着唐王朝的统治”。这表明A藩镇都是割据势力 B藩镇公开与中央对抗C藩镇延续唐朝统治 D唐政府掌握军事权力28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经济很发达。由此可知,京杭大运河的开凿A满足了隋炀帝奢侈的愿望B加快了中国经济的转型C加强了中国南北经济交流D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9南北朝陷入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A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B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D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30对于玄武门之变,史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双方各自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简况如下表。据此判断,玄武门之变导致了所代表和依靠的社会集团李建成和李元吉关陇军事集团,主体是北魏以来的军事贵族李世民山东豪杰集团,主要是北魏下层士兵的后裔,隋末农民战争中崛起的各民族的武装农民等A世家大族势力受到削弱 B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丧失C下层民众控制初唐政权 D皇权的加强和相权的削弱3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D尚书省门下省一中书省工部32如表是唐开元九年(721年)敦煌地区部分农户实际授田情况表,这说明当时农户实际授田(亩)应授田(亩)占应授田比例赵玄义115221.2%于善意2816117.4%杜克生4020119.9%A土地兼并情形严重B边疆商贸经济兴盛C经济格局出现变动D赋税制度发生变化33明朝皇帝仁宗指出: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明朝实行这一办法的主要目的是A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B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C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的交流D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34封是指封还并对诏敏之不当者加以段正。有人对唐会要)的记载进行抽样统计、3卷至56卷中关于皇帝诏令遭谏议官封驳的就有16次,其中11次封驳有效。这些记载反映出唐代A中央决策机制不断完善B专制皇权受到一定限制C中枢权力体系发生变化D集体议政决定国家政策35东晋初期,为了仰仗随司马氏南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视世家大族,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这一时期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36中国传统礼仪强调避讳,而东晋时期王羲之的儿子却取名王献之。这是因为“之”字是五斗米道用于道徒名字的暗记,即使最重家讳的家族,“之”“道”等字都在不避之列。同时,道教也日益重视不同辈分弟子之间的礼仪差异。这说明当时A儒学已丧失主流思想地位B儒学与道教相互影响C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D书法家博采众家之长37有学者指出,九章算术的主要内容共分为方田(田亩面积的计算)粟米(按比例交换各种谷物)衰分(确定依等级分配物资或摊派税收的比例)均输(确定摊派税收和民工的比例)等九章。据此可知,九章算术A重视理论推导和证明B注重解决农业生产的技术问题C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D体现了数学的经济工具化倾向38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代A佛道思想在民间广为流传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C儒学已经出现复兴的迹象D中外文化交流的进程加快39下表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分布(现代省份)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省份江苏浙江河北湖北安徽山东人数22058837241817省份陕西山西江西河南甘肃内蒙人数77665543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B南北文化交流频繁C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D北方社会动荡不安40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41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A皇权加强B加强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加强D阶级矛盾尖锐42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43宋太宗时期,宰相有9人,参知政事有23人,枢密使有4人,知枢密院事有3人,枢密副使有 12人,同知枢密院事有7人,签书枢密院事有5人,三司使有22人,除去重复任职者,参与这个宰相群体的有55人。宋太宗的这些措施A激化了君相间矛盾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意在防范宰相专权D缩小了地方的行政权力44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C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45下面是我国某一朝代的中央及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据此可知该朝代 A科举制形成并不断完善 B有效杜绝了内部动乱C政府的行政效率较低 D皇权受到较大制约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10分)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轶开始变法,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决心推行变法.变法历时二一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但是,那些受到打击、惩治的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却是“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死后,商鞅被人告发“欲反”,被秦兵车裂而死.然而正如王充所言:“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材料二 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力图“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其推行的新法,正如王安石所言:“修吾政刑,使将吏称职,财谷富,兵强而已.”随着新法逐渐出台、实施,新法遭到朝内外一批守旧势力的攻击,他们不仅从新法的内容和效益上提出非难,而且在思想和道德上指责王安石“变祖宗法度”“以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王安石被迫两次罢相.1085年,宋神宗去世,司马光出任宰相,改革派官员纷纷下台,最终新法被废除.分别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七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为例,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历史认识。(4分)参考答案1B2A3A4D5B6B7C8C9C10B11D12C13A14C15B16C17D18D19A20D21C22A23A24D25A26A27C28C29A30A31B32A33B34B35A36B37D38C39A40B41A42D43C44B45C46(1)相同点:目的相同:都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维护统治阶级统治为根本目的;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自上而下推动改革: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王安石变法得到宋神宗的支持;改革者都有强大的改革决心,敢于冲破旧势力的阻挠,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精神推行变法,王安石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为砥砺。不同点:变法的结果不同: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王安石变法遭到失败;变法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对地主阶级内部矛盾进行调整;矛盾不同:商鞅变法要解决的是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王安石变法要解决的是封建国家与地主阶级(或地主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等。(2)认识:改革在中国古代占有重要内容,求变创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改革要具有系统性,进行整体设计;改革是一场艰巨的冲破旧势力的过程,一定会遇到很多阻力,因此,改革者要有坚定的决心;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措施得当,用人得当,注重实际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