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周考(4)化学试题.docx
-
资源ID:96417040
资源大小:561.4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周考(4)化学试题.docx
连城一中20202021学年下期周考试题(4)高三化学 试卷(完卷 75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使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Ce-140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防哂霜能够防止强紫外线引起皮肤中蛋白质的变性B 煤的脱硫、汽车尾气实行国标准排放都是为了提高空气质量C纳米级的铁粉能通过吸附作用除去水体中的Cu2+、Hg2+ 等重金属离子D利用肥皂水处理蚊虫叮咬,主要是利用肥皂水的弱碱性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 1 mol·L1 的NaHC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3NAB 22.4 L的CO2与过量Na2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C 常温下,2.7 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D 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3X、Y、Z、Q、E、M六种元素中,X的原子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2s2,Y的基态原子核外有5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Z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通常作为示踪原子研究生物化学反应和测定文物的年代,Q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E的阳离子通常存在于硝石、明矾和草木灰中,M的原子序数比E大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YQ4中阴离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BX、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X<YCZO3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DMZ2仅含离子键,可用于制备乙炔4生产上用过量烧碱溶液处理某矿物(含Al2O3、MgO),过滤后得到滤液用NaHCO3溶液处理,测得溶液pH和Al(OH)3生成的量随加入NaHCO3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H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Bb点与c点溶液所含微粒种类相同Ca点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Na、AlO2、OH、H+D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AlO2H2OAl(OH)3CO325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20mL量筒量取15mL 酒精,加水5mL,配制质量分数为75%酒精溶液B在200mL 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A个硫酸根离子,同时含有NA个金属阳离子,不考虑水解问题,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1C实验中需用2.0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为 1000mL、201.4gD实验室配制500mL0.2mol·L1的硫酸亚铁溶液,其操作是:用天平称15.2g绿矾(FeSO4·7H2O),放入小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到500mL容量瓶,洗涤、稀释、定容、摇匀6利用光伏电池与膜电解法制备Ce(SO4)2溶液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工作时的能量形式只有两种B石墨电极发生反应:Ce4+ + e- = Ce3+C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SO42-由左池向右池迁移D由P电极向N电极转移电子时,阳极室生成33.2g Ce(SO4)27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 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 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5时,1030min 内,R 的分解平均速率为 0.030 mol·L-1·min-1B对比 30和 10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 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对比 30和 25曲线,在 050min 内,能说明R 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对比 30和 10曲线,在 50min 时,R 的分解率相等8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含3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a段发生反应:3HSO3-+IO3-=3SO42-+I-+3H+Bab段共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8molCbc段反应:氧化产物为I2D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时,加入的KIO3为1.lmol9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叙述正确的是( )AX分子只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BX分子能发生氧化、取代、消去反应C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1 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10室温下,用0.1 mol/L 的盐酸滴定相同浓度的25 mL溴化肼(N2H5Br)溶液,已知肼(N2H4)是二元弱碱,N2H4+H2ON2H5+ + OH- Kb1 = 1.0 × 10-6,N2H5+ + H2ON2H62+ + OH- Kb2 = 1.3 × 10-15,滴定过程中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2H4与硫酸反应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N2H6(HSO4)2Bb点表示盐酸与溴化肼恰好完全反应:c(Cl-)=c(Br-)>c(N2H62+)Ca点对应的溶液中:c(Br-)c(OH-) c(N2H5+)2c(N2H62+)c(H+)Dc点的混合溶液中:c(Cl-)>c(Br-)>c(H+)>c(N2H62+)>c(N2H5+)>c(OH-)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本卷共5小题,共60分。11(13分)碲(Te)为第VIA元素,其单质凭借优良的性能成为制作合金添加剂、半导体、光电元件的主体材料,并被广泛应用于冶金、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可从精炼铜的阳极泥(主要成分为Cu2Te)中回收碲,工艺流程如下:(1)“焙烧”后,碲主要以TeO2 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分)。(2)为了选择最佳的焙烧工艺,进行了温度和硫酸加入量的条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实验中应选择的条件为_(1分),原因为_(2分)。(3)工艺( I)中,“还原”时发生的总的化学方程式为_(2分)。(4)由于工艺(I)中“氧化”对溶液和物料条件要求高,有研究者采用工艺(II)获得碲。则“电积”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2分)。(5)工业生产中,滤渣2经硫酸酸浸后得滤液3和滤渣3。滤液3 与滤液1合并,进入铜电积系统。该处理措施优点为_(2分)。滤渣3中若含Au和Ag,可用_将二者分离(填字母)(2分)。A王水 B稀硝酸 C浓氢氧化钠溶液 D浓盐酸12(14分)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H2O2溶液的反应。实验 试剂: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0.2),5%H2O2溶液(pH=5)操作现象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5%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测得反应后溶液pH=0.9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1)上述实验中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分)。(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2分)。(3)某同学认为,根据“溶液变红”不能说明FeSO4与H2O2发生了反应,又补充了实验II证实了该反应发生。实验II的方案和现象是_(2分)。实验III 试剂:未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3),5%H2O2溶液(pH=5)操作现象取2mL5%H2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上述FeSO4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测得反应后溶液pH=1.4(4)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4mol·L-1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Fe2O3,经检验还含有SO42-。检验棕黄色沉淀中SO42-的方法是_(2分)。结合方程式解释实验III中溶液pH降低的原因_(2分)。实验IV 用FeCl2溶液替代FeSO4溶液,其余操作与实验III相同,除了产生与III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5)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过滤,得到黄色沉淀。将黄色沉淀洗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经检验沉淀中n(Fe):n(Cl)=1:1,写出生成黄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2分)。(6)由以上实验可知,亚铁盐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_(至少写两点)有关(2分)。13(13分)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Fe(s)+CO2(g)FeO(s)+CO(g) H1 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s)+H2O(g)FeO(s)+H2(g) H2 平衡常数为K2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表:现有反应:H2(g)+CO2(g)CO(g)+H2O(g),结合上表数据,反应是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1分)。(2)已知CO2催化加氢合成乙醇的反应原理为:2CO2(g)+6H2(g) C2H5OH(g)+3H2O(g) H<0。设m为起始时的投料比,即m= n(H2)/ n(CO2)。图1中投料比相同,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1分)。图2中m1、m2、m3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1分)。图3表示在总压为5MPa的恒压条件下,且m=3时,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则曲线d代表的物质化学名称为_(2分),T4温度时,该反应平衡常数KP的计算式为(不必化简)_(2分)。(3)已知:NH3·H2O的Kb=1.7×105,H2CO3的Ka1=4.3×107、Ka2=5.6×1011。工业生产尾气中的CO2捕获技术之一是氨水溶液吸收技术,工艺流程是将烟气冷却至15.526.5后用氨水吸收过量的CO2。所得溶液的pH_7(填“”、“=”或“”)(2分)。烟气需冷却至15.526.5的可能原因是_(2分)。(4)为了测量某湖水中无机碳含量,量取100mL湖水,酸化后用N2吹出CO2,再用NaOH溶液吸收。往吸收液中滴加1.0mol/L盐酸,生成的V(CO2)随V(盐酸)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原吸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2分)。14.(10分)LiBH4MgH2AlH3是一种具有良好释氢性能的三元复合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A. 该材料中,五种元素的基态原子都没有成对的 p电子B. 该材料中,五种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 HCLi+已无电子可发生跃迁,故Li+灼烧时火焰为无色DMgH2 熔点高于 AlH3,原因是 Mg2+半径比 Al3+小,与 H形成的化学键更强(2)BH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 B 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3)LiBH4晶体中含有的微粒间作用力有 (填标号)。A. 离子键 B键 C氢键 D配位键(4)氢化镁(hMgH2)是一种单层的二维材料,二维晶胞俯视图如图1。 hMgH2中,Mg的配位数为 。 3×3×1的 hMgH2晶胞中,涂黑处的 Mg 被 Mn 替换,形成掺杂 hMgH2(晶胞如图 2 所示,H 已省略)的化学式为 。15.(10分)依莰舒(E)是一种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做成水溶性防晒化妆品。一种以樟脑(A)为起始原料合成依莰舒的路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官能团名称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的反应类型为 。(3)有关 C 和 E 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1 mol E 最多能与 4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cC 中含有 6 个手性碳原子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鉴别 C 和 E(4)反应为加成反应(不考虑酸碱中和),则X(C8H6O2)的结构简式为 。化合物 Y 是 X 的同分异构体,其核磁共振氢谱有 4 组峰,峰面积比为 1221。Y 遇 FeCl3 溶液显紫色。Y 的结构简式为 (任写一种)。参考答案选择题(每题4分)12345678910CDCABDBDBD非选择题11(13分)(1) Cu2Te+2H2SO4+2O2=2CuSO4+TeO2+2H2O(2分) (2) 460(1分)、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25 倍 该条件下,铜的浸出率高且碲的损失较低(2分) (3)Na2TeO4+3Na2SO3+H2SO4=4Na2SO4+Te+H2O(2分) (4)TeO32-+ 4e-+ 3H2O=Te+6OH-(2分) (5) CuSO4 溶液回收利用,提高经济效益(2分) B(2分)12(14分)(1) 2Fe2+2H+H2O2=2Fe3+2H2O (2分) (2)反应生成的Fe3+催化下H2O2分解生成O2 (2分) (3)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pH=5的H2SO4溶液,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2分) (4) 取加入盐酸后的黄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SO42-(2分) 2Fe2+4H2O+H2O2=2Fe(OH)3(胶体)+4H+,Fe2+氧化的产物Fe3+发生了水解生成H+使pH下降(2分) (5)6nFeCl2+3nH2O2=2(Fe2O3FeCl3)n+6nHCl(2分) (6) pH、阴离子种类、温度、反应物用量(2分)13(13分)(1) 吸热(1分) (2) (1分) (1分) 乙醇 (2分) (2分)(3) (2分) 降低吸收过程中氨水的挥发,促进氨水对CO2的吸收(2分) (4) c(Na+)> c(HCO3-) > c(CO32-) > c(OH-) > c(H+)(2分)14(10 分)(1)B(2)正四面体sp3 杂化(2 分)(各 1 分,共 2 分)(3)AD(2 分)(说明:答对 1 个给 1 分,答错不给分)(4) 6(2 分) Mg8MnH18(说明:写“MnMg8H18”也给分)15(10 分)(2 分)(1)羰基(1 分)(2 分)(说明:写出乙酸酐参与反应也给分)(2)消去反应(1 分)(说明:答“消除反应”也给分)(3) ad (2 分)(说明:答对 1 个给 1 分,答错不给分)(4) (2 分)或或或或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