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解析版).docx
-
资源ID:96420646
资源大小:21.0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解析版).docx
第0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考点01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2022·山东聊城高二下期中·13)春秋后期,诸侯国中卿大夫势力崛起,他们在经济上掌握了大量的私田和隐民,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立行政机构和所属官吏,在军事上有自己的军队、甲兵和徒兵,这种现象反映出()A原有统治模式的瓦解 B周天子势力开始衰微C血缘纽带关系的强化 D诸侯国内部更趋稳定【答案】A【解析】春秋中后期,各大国诸侯均被连绵不断的战争消耗得筋疲力尽,这为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卿大夫专权以至夺取政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胜利成果,必然不能再沿袭原有的统治模式,而需要采用新的统治方式,故选A项;周平王东迁后,王畿的土地日益缩小,政治、经济实力大大衰落,从此,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排除B项;此时血缘关系纽带进一步松弛,而非强化,排除C项;诸侯国中卿大夫势力崛起,冲击诸侯国内部的稳定,排除D项。2(2022·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二下期中·1)春秋前期,盟誓(结盟立约)是诸侯之间实现互信的重要方式;春秋中后期,质子(将王子或世子派到他国做人质)作为盟誓的补充大量出现;战国时期,起到事实作用的盟誓寥寥无几,质子成为国家间邦交的重要手段。这表明()A社会伦理由血缘纽带转向契约纽带 B传统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逐渐式微C儒学调和社会矛盾的功能逐渐增强 D以信义为核心的信用体系得到重建【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战国时期,盟誓(结盟立约)对于诸侯之间来“实现互信”的作用已经“寥寥无几”,而质子(将王子或世子派到他国做人质)则成为诸侯之间实现邦交的“重要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盟誓”互信的程度大大降低,说明春秋时期所制定的传统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的作用逐渐式微,故选B项;根据题干内容中“盟誓”的含义,即结盟立约,可知其不属于“血缘纽带”,排除A项;根据题干内容中“质子”的含义,即将王子或世子派到他国做人质,可知该方式与“儒学”无关,排除C项;根据题干内容中“战国时期,起到事实作用的盟誓寥寥无几,质子成为国家间邦交的重要手段。”可知以信义为核心的信用体系得到崩溃,而不是“重建”,排除D项。3(2022·山东省济南市十一校高三2月联考·1)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贵族地主崛起。以卿大夫为代表的“私家”与“公室”的争斗愈演愈烈,其结果各诸候国的“公室”程度不等地衰落下去,卿大夫逐渐掌握政权,这反映了()A西周的分封制彻底崩溃 B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生矛盾C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 D礼崩乐坏局面推动社会的变革【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以卿大夫为代表的新兴贵族地主崛起,并逐渐掌握了各诸侯国的政权,相反地,各诸侯国国君的势力却不断衰落,这种现象充分反映出社会经济(私有制发展)与政治体制(诸侯势力下降,卿大夫势力崛起)之间的矛盾,故选B项;题干所述及的时间段是“春秋时期”,而分封制在该时期并没有“彻底崩溃”,排除A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诸侯国国君与卿大夫之间的矛盾,而不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礼崩乐坏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4(2019·福建厦门高二第二学期期末·3)春秋时期,秦人只祭祀自己的先祖白帝少灵。战国时期,秦灵公“作上畤(条坛),祭黄帝;作下時畤,祭炎帝”。这变化体现了()A宗法制度的异变 B血缘氏族的解体C华夏民族的融合 D政治联盟的形成【答案】C【解析】畤是古时候祭祀天地及五帝的固定场所,黄帝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受到秦灵公的祭祀,说明秦人的民族认同观念从原来自己的先祖扩大到整个华夏民族,体现了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故选C项;宗法制是针对家族内部而言,祭祀对象增加,不是对家族内部继承及管理的冲击,排除A项;祭祀黄帝炎帝,与血缘氏族解体无关,排除B项;对黄帝炎帝的祭祀,并不是与炎黄在政治上结成联盟,排除D项。5(2019·四川宜宾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商人在攻灭了夏之后“因于夏礼”,继承了华夏文化并且将其发展壮大;起源于白狄的周在取代商以后,自称夏人之后,是中原文化正统,将自己族群与四周“蛮夷戎狄”区分开来。这种做法旨在()A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确立起民族融合的观念C形成华夏同源的文化心理认同 D加强宗族文化传承意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商人在攻灭了夏之后因于夏礼”,继承了华夏文化并且将其发展壮大”“周在取代商以后,自称夏人之后,是中原文化正统”可知,夏人、商人和周人都形成了华夏同源的文化心理认同,故选C项;构建起中央对地方有效控制的是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根据材料“周在取代商以后,自称夏人之后,是中原文化正统,将自己族群与四周蛮夷戎狄区分开来”可知,并没有确立起民族融合的观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族文化传承,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