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2中西方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解析版).docx
-
资源ID:96420901
资源大小:44.6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2中西方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解析版).docx
专题02 中西方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薄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答案】A【详解】根据“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可知,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投机取巧,A项正确;B项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明代儒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八股文体日益僵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2“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B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答案】D【详解】由材料“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知,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故选D。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律的颁布,英国的最高权力归属于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普选权是选举权的延伸,就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都有参政选举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英国并未推行普选权,排除B;议会是民主政治的立法机构,尽管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但不能将其等同于专制独裁,排除C。中国一、秦汉至魏晋时期1.先秦有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制),荐举和功劳制等。(1)西周至春秋,实行世官制,形成贵族政治。(2)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采用荐举制、军功任官等。2.西汉时,使用察举制(1)标志:前134年,汉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孝廉(2)选官依据: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品行)(3)分类:常科,制科。(4)评价: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3.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1)背景:汉末动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2)开始:220年,魏王曹丕开始推行(3)选官依据:家世、道德和才能。(4)评价: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4.考核办法在中国古代,考核被称为“考课”“考绩”“考功”和“考效”。秦汉采用上计制,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魏晋南北朝,考核大多流于形式。5.监察制度(1)形成中央监察体系,以御史大夫为首。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御史中丞成为国家最高监察官。(2)汉武帝划分十三州,设置刺史,以巡行郡国。二、隋唐至两宋时期1.选官用官:采用科举制(1)背景:门阀士族的没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要求参与政治。(2)形成: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设置进士科;两宋“取士不问家世”,发展完善。(3)分类:制举,常举。(4)选官依据:考试成绩(才学)(5)评价: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2.考核制度隋唐时归吏部负责。唐朝考核以道德和才能为标准。宋朝考核称为“磨勘”。3.监察办法(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2)唐太宗划分十道,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3)宋朝御史台承唐制,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实行台谏合一。三、明清时期1.选官,采用科举制(八股取士)(1)三级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乡试由各省主持,考中者称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主持,通过者称进士。(2)明朝实行南北卷制度。2.考核制度(1)明朝有考满和考察。考满由初考,再考和通考;考核结果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考察包括朝觐考察(外察)和京察。(2)清代的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3.监察制度主要机构有督察院和六科,分别设有监察御史与六科给事中。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四、晚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废除(1)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在康有为等人的建议下,废八股,改试策论,后未能实行。原因:西学的不断传播,洋务运动的开展。(2)1901年,实行新政,各省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3)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奏请,下诏废除科举制。表现在:乡会试一律停止,学务大臣颁发教科书,城乡各处遍设学堂。五、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特点1.内容全面,既考察经济和社会指标,也评判官吏的道德才能。2.考核对象逐步合理分类。3.考核机构专业化。如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考核。4.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五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征:1.为专制皇权服务。监察的对象是各级管吏,皇帝是不受任何监督的。2.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3.监察官秩卑、位尊、权重。4.监察方式多样化。既有常设监察机构,又有巡视监察。西方一 背景1.中古后期,西欧国王和权贵凭个人的喜好恩赐官职给身边的人。2.17一18世纪,欧美国家都是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私相授受,导致乱象频发。3.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政党分费制”出现许多弊端:腐败泛滥,政局不稳,行政效率低下。4.工业革命后,国家管理职能扩大,管理事务增多,机构设置增加。5.“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6.19世纪前期,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印度殖民政府的改革经验。二 建立英国美国1.18世纪初,英国规定除大臣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2.19世纪初,英国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英国两类政府官员:政务官,事务官(即文官)。3.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文官委员会,对侯选人进行考试。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军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官员的管理能力不满。4.1870年6月,英国再次颁布法令,标志着文官制度的最终确立。5.1883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文官制度改革法案(即彭德尔顿法),建立了美国文官制度。三 特点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2.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3.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四 作用1.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部门的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区分。2.确保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文官制度已成为西方社会的稳定器。3.“政治中立”原则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4.保证了文官队伍的优良素质,有利于官员管理的法制化和专业化,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高国家治理能力)。1下表是据学者对唐代、五代、两宋宰相出身的文献进行研究所做的统计表。下表反映了( )唐代369位宰相中出身士族的约占65.8%五代46位宰相中,55.8%出身进士,约11.6%为吏职出身,约9.3%为幕僚出身,约7%为行伍出身,约2.3%为五经出身,门荫约占4.7%、荐举占4.7% ,养子、外戚均占2.3%,由身不详者3人两宋北宋宰相72人,63人出身进士,占总数87%强;南宋宰相63人,48人由身进士,占总数76%强A世卿世禄现象逐渐消失B宰相整体政治素养得到了提升C封建官僚出身的多元化D科举逐渐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宰相出身士族的比重占一半多;到了五代、两宋,宰相出身进士的从占一半多点到远远过了一半,这说明科举考试逐渐成为人仕的主要途径,D项正确;两宋宰相出身进士的比重并非百分百,说明还有其他途径人仕,故A项仅依据材料无法说明,排除;材料看不出宰相的政治素养,排除B项;由表中信息可知,只有五代的宰相出身来源多元化,唐代、两宋无法得知,排除C项。故选D项。2唐代科举制分常举与制举。常举定期举行,其进士科“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制举即皇帝为破格启用人才随时下诏举行的科举,及第者往往迅速跻身于高官行列,以至于原有大官僚提出“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后来制举不再开科。这说明唐代A科举制冲击了世族门阀势力B制举破坏了公平公正原则C官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D君主专制权力遭到削弱【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不论是常举还是制举制度都说明了即使是世家大族,想要入仕做官还是要通过科举的方式,这冲击了世族门阀势力 ,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官宦子弟也需要通过考试,合格后才能跻身于高官行列,没有破坏公平公正原则,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僚的整体素质变化情况,排除C项;君主专制权力没有遭到削弱,排除D项。故选A项。3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故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因而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 )A杜绝专制局面出现B确保文官队伍优良素质C消除官员腐败现象D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当政府发生危机或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能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D项正确;“杜绝”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西方文官制度并不能确保文官队伍优良素质,而且材料也没有涉及文官的素质,排除B项;“消除”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4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 )A旨在消除政府腐败现象B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C利于适应时代变化需要D确保了政府官员整体素质的提升【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表明20世纪6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考核更侧重专才,结合所学可知,这与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于文官队伍专业技术的要求有关,C项正确;“消除”说法太过绝对,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对官员的考核,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官员的考核更贱专业化,不一定能提高政府官员的整体素质,排除D项。故选C项。1宋神宗时期,改革科举制度,规定:太学中“学行卓然尤异”的优秀上舍生,只要“主判及直讲保明,中书考察”,即可免试直接除官;次等内舍生则免省试,径赴殿试;下等外舍生则免发解试,径赴省试。此项改革措施A否定了官员子弟科考特权B凸显了学校在科举中的地位C完善了科举考试选拔程序D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答案】B【详解】从材料中可知,太学生按照“学行”不同可以省去科举考试的某些环节,获得直接授官或参加殿试和省试的特权,可见学校在科举取士中的作用受到重视,B项正确;太学生中也有官员子弟,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只是调整了科举考试的程式,不能说完善了选拔程序,排除C项;材料中的措施主要针对太学生,离推动社会文化水平提升尚有距离,排除D项。故选B项。2明代内阁大臣高拱抨击当时的科举选官说:“系进士出身者,则众向之,甚至以罪为功;其系举人出身者,则众薄之,甚至以功为罪至于升迁,则进士治绩之最下者,犹胜于举人治绩之最上者也。”这反映出明代科举选官A丧失甄选官吏价值B重视官员家世门第C强调科考功名差别D侧重官员行政能力【答案】C【详解】根据“系进士出身者,则众向之,甚至以罪为功;其系举人出身者,则众薄之,甚至以功为罪”可得出进士出身与举人出身的地位与待遇有很大差别,反映了当时科举选官强调科考功名差别,C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门第,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出身的差别,而不是行政能力的差别,排除D项。故选C项。3明代学者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一书中对唐朝吏部“身、言、书、判”的选官标准有如下论述:“若其于身必取其丰伟,于言必取其辩证,则晏婴之貌不扬,裴度之形短小;周昌之期期,邓艾之口吃,皆在所弃矣。”这表明该学者A赞同唐朝科举选官标准的合理性B全盘否定晏婴裴度周昌邓艾等人C猛烈批判明朝实行的八股取士制D认为唐朝吏部选官存在不公正性【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若其于身必取其丰伟,于言必取其辩证,则晏婴之貌不扬,裴度之形短小;周昌之期期,邓艾之口吃,皆在所弃矣”可知该学着认为唐朝吏部选官标准存在一定的问题,存在不公正,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学者认为唐朝吏部选官存在不公正性,不是合理性,排除A项;该学者认为唐代选官制度把晏婴裴度周昌邓艾等人所弃是不公正的,排除B项;材料是对唐代选官制度的评价,没有涉及八股取士制,排除C项。故选D项。4唐朝“以诗取士”仅靠考场短暂比试存在一定不足,唐玄宗天宝年间礼部侍郎韦陟针对性地采取纳卷和行卷措施,纳卷即考生自己把优秀作品交纳给主试官先行过目;行卷即考生把作品托社会名流向考官推荐,从而增加及第的希望。据此可知唐朝A科举制形式主义流弊严重B文学水平决定了选官质量C选官制度存在诸多腐败性D科举制在发展中适时革新【答案】D【详解】根据“行卷即考生把作品托社会名流向考官推荐,从而增加及第的希望”可得出唐玄宗时期对科举的流程进行了调整,从而增加了学子及第的概率,说明科举制在发展中适时革新,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举的调整,而不是强调其弊端,排除A项;B项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诸多腐败,排除C项。故选D项。5仁宗时,国子监学生郑獬颇有才气,但在国子监解送优秀生员参加会试时只名列第五。他为此大发牢骚,把自己比作麒麟,把主司比作驽马。后来,郑獬参加殿试,这位主司又担任考官,把一份卷子误认为郑獬所作而加以斥逐。拆封之后,郑獬却以第一名及第。由此可以得出A科举改革断绝了考官徇私舞弊之路B郑獬的及第得益于王安石变法C北宋在殿试时实行了糊名考试制度D取解试时达官贵人可以“公荐”【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把一份卷子误认为郑獬所作而加以斥逐。拆封之后,郑獬却以第一名及第”及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糊名考试制度,即将考卷上填写的考生姓名、籍贯等基本信息用纸糊起来,以保证阅卷的公平,正因实行糊名考试制度,才会出现考官认错考卷的现象,C项正确;“断绝了”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王安石变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公荐”,排除D项。故选C项。61854年,英国国会两名议员根据广泛调查,提出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统一考核、管理制度。1870年,英国颁布确立文官制度的法令。这些方案和法令确立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内阁地位发生变化B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C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D保持政府工作持续稳定的需要【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时间“1854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刚刚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而原有的文官制度无法适应迅速提高的生产力,因此对其改革,B项正确;英国内阁是一个包括多个由首相任命的政府部门的官方体制,材料无法体现内阁地位发生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众的受教育水平,排除C项;材料问的是原因,不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719世纪初,英国开始设立常务次官;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实现了从直接任命官员到公开竞争、考试录用的重大转变。由此,对英国文官制度发展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官负责制定国家政策B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C全体文官与内阁共进退D适应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实现了从直接任命官员到公开竞争、考试录用的重大转变。”可分析出英国文官制度使选官更加公平、公正,这适应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文官负责制定国家政策与英国国策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排除B项;全体文官与内阁共进退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81883年美国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必须通过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也不得强迫文官参加政治活动或提供政治捐款;文官在政治上要保持“中立”。彭德尔顿法的颁布A确保了美国官员的政治中立B实现了美国用人制度的公平C根除了美国社会的政治腐败D提升了美国的国家治理能力【答案】D【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彭尔顿法确立文官竞争择优与保持中立原则,首次确认了联邦政府的人事管理原则,在一定程度减少政府的腐败,改进了文官的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和行政管理的职业化,有利于提升美国的国家治理能力,D项正确;文官中立不等同官员中立,排除A项;原则上有利于公平,不等同于事实上的公平,排除B;根除腐败有点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1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加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答案】B【详解】唐代科举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进入政坛,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君主集权无关,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李德裕作为士族,同样为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故选B项。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从材料“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可以分析得出此时门第高低把持了政治仕途,有才华的人士因为出身低微,不能受到重用。这种制度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AB项是在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D项是在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3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答案】D【详解】材料信息是,明代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地方官员“不胜谄事”,对出身举人的地方官员则随意提出要求。这实质上反映出进士的功名比举人的功名更具威望,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故A错误;材料没有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的信息,故B错误;出身等级不可能决定行政能力,故C说法错误。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官员文化素养【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项正确;科举制下选拔的官员不一定是最优秀的,排除A项;科举制无法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排除B项;科举考试具有开放性,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排除C项。故选D项。5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结合所学可知,无论出身高贵还是低微,科举应试者都需要进行同等严格的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依据,与应试者的身份地位无关,不是实现了王公子弟与百姓的完全平等;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举考试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举考试促进国家统一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6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详解】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答案】C【详解】明恩溥的这段记述表明了科举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众多学子穷其一生去参加科举考试,这里面不仅仅是用追求功名利禄可以来解释学子动机的,还有的就是他们天生具有的忍耐品质,正是这种品质,促使他们孜孜不倦的去参加科举,这反映了古代学子的价值追求,故选C。A项表述错在“批判”这个词语,作者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困惑或者疑惑,而不是批判。B项的愚昧无知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来。题干只是表明科举制对人的精神和身体摧残,而不是说明其失去选拔人才的功能,排除D。8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答案】D【详解】题中材料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重言辞刀笔(语言、文章)的而不注重品行(道德)的弊端是害己害民,即D项所述。9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详解】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项正确;南宋时期高级官员的数量大大下降,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排除D项。故选B项。10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A项与材料不符,表格中得到选拔的不仅有士族子弟,还是有寒族;B项说法错误,九品中正制是以门第做官,而科举制依据成绩;C项说法错误,不是缩小了范围,是扩大了范围。因此ABC三项均不正确。从材料可知科举制选拔的范围还主要是在士族阶层,还不完善,故选D11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 )A戊戌变法的失败B辛丑条约的签订C清末新政的实施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戊戌变法失败是1898年,A项时间不符;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与题干材料无关,B项错误;1901年起,清朝推行新政,内容有废除科举、编练新军,很多读书人觉得通过读书考试进而做官已经不可能,于是出现材料中的现象,C项正确;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以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为主,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