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部落到国家提升练.docx

    • 资源ID:96421279       资源大小:305.8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部落到国家提升练.docx

    核心考点02从部落到国家1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三皇五帝”说法不一,其事迹也多由神话传说构成,但周礼史记等古代史书均有记载。这一古史系统()A证实了三皇五帝确有其人 B象征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出现C说明君权神授观念源远流长 D反映了先民创造历史的轨迹【答案】D【解析】“三皇”是传说中带领人类逐渐走出原始与野蛮,人类文明初步形成,“五帝”是带领人类从部落联盟走向更大的联盟直至禹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三皇五帝”的传说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先民从野蛮进入文明时期的历史轨迹,故选D项;据材料“三皇五帝说法不一,其事迹也多由神话传说构成”可知,“三皇五帝”仍旧是一个传说,是否确有其人,仍需考证,排除A项;夏朝是我国早期国家的出现时期,“三皇五帝”的时间要早于早期国家的出现的时间,排除B项;君权神授是指人君授命于天,替天进行统治,是古代君主为巩固自己权力而提倡的一种做法,而“三皇五帝”是早期为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排除C项。2尚书·禹贡是战国时期托名大禹的一篇地理著作。文中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如图1)并分成九个等级:雍州上上,徐州上中,青州上下,豫州中上,冀州中中,兖州中下, 梁州下上,荆州下中,扬州下下。据此分析,尚书·禹贡对以下哪种说法的史料价值最大()图1A西周时期以都城为中心的分等级统治体制B“州”作为行政区划的历史开端C战国时期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统一观念D大禹时代的国家疆域及行政区划【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看,禹贡成书于战国时期,根据其中内容,当时已经形成了“天下”的认识,“天下”被划分为“九州”,“九州”分布在黄河中下游流域,这表明此时人们已经形成了共同的“天下”认同,可以用来研究黄河中下游统一观念的形成,故选C项;从材料中看,禹贡成书于战国时期,假借大禹的口吻描绘大禹时期的疆域,大禹是夏朝开国君主,所以不能用来研究西周时期的政体,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设立州作为监察机构,汉代以后州才逐步成为行政区划,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禹贡成书于战国时期,不能用来研究夏朝的国家疆域,排除D项。3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萌生了“疑古”思潮。胡适提出:“以现在考古学的程度看来,我们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由此,“夏王朝否定说”盛行。1959年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夏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向“东周以上无信史”提出挑战。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史学界的疑古思潮完全是错误的 B文献史料是历史解读的必要依据C实物史料对史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D文献资料必须与实物资料相印证【答案】C【解析】据材料“1959年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夏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向东周以上无信史提出挑战”可知,二里头遗址的出土证明了夏朝的存在,打破了原来史学界的“夏朝否定说”,说明实物史料对史学研究有重要价值,故选C项;在具体的实物史料没有出现之前,对东周以前的历史存怀疑态度是有一定价值的,符合孤证不立的观点,排除A项;材料强调考古史料的重要作用,B项强调文献史料的作用,与材料主体不一,排除B项;材料重在说明考古史料的出现为历史疑问的解决提供依据,D项与材料主体不一,排除D项。4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 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 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据材料“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可知文献与考古实物互证历史事实,故选D项;先秦文献在久远的历史传承中容易遗失和误传,排除A项;材料中提及考古实践,没有直接指明“出土的文字材料”,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文献材料,以偏概全,排除C项。520世纪20年代以前,我国曾一度兴起过黄帝部落来自古巴比伦之说。从20年代起,在坚持中国人种本土说的前提下逐渐形成了中国西北说和河南说等6种重要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起学者将考古学文化与黄帝部落文化对应,根据文化元素推断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中国原始社会文化与黄帝部落有关系。据此可知()A黄帝部落发祥地的确证取决于考古学的进步B黄帝为传说人物因此其部落也就不可能存在C对黄帝部落发祥地的诸种论断仍需持较谨慎的态度D考证古巴比伦与黄帝部落的关联是此项研究的关键【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关于黄帝部落的发祥地有多种不同的观点:20世纪20年代以前是“来自古巴比伦”,从20世纪20年代起有“6种重要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起通过考古“根据文化元素推断与黄帝部落有关系”,据此可知,对“黄帝部落发源地”这一学术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要想准确进行判断仍需要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故选C项;通过题干内容可知,根据考古学也仅仅是“根据文化元素推断与黄帝部落有关系”,但也没有说“取决于考古学的进步”,排除A项;虽然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但是也不能就此断定黄帝部落就不存在,因为有的传说也有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被证实,排除B项;既然黄帝的传说产生于中国,对于其部落的研究还应该以中国为中心进行考证,而不是古巴比伦,排除D项。6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据此可知,当时可能()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B形成礼乐制度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 D出现早期国家【答案】D【解析】据材料“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玉礼器系统”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已出现城市文明、玉器文明,据材料“贵族墓地”可知出现权贵阶层,城市文明、贫富分化的产生说明当时可能出现早期国家,故选D项;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成熟,排除A项;西周时形成礼乐制度,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氏族制度不复存在问题,并且当时还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排除C项。7国语·鲁语记载: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这表明()A禹实行独裁专制 B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王权已出现雏形 D禹对地方直接控制【答案】C【解析】禹因防风氏迟到就杀了他,表明他已经有了生杀大权,这是王权的雏形,故选C项;独裁专制是剥削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排除A项;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从夏启开始的,排除B项;县制或郡县制后中央才开始对地方直接控制,排除D项。8据考古发现在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如陶觚、铜爵、罍等,且成套用于随葬。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A礼乐制度已经确立 B阶级分化国家产生C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D私营手工业的发达【答案】C【解析】由材料“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如陶觚、铜爵、罍等”可知用来盛酒的器皿丰富多样,而酿酒需要谷物,从侧面反映出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C项;西周时期建立了礼乐制度,排除A项;仅从酒器的出土不能反映出阶级分化,排除B项;二里头文化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当时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排除D项。9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黄帝、炎帝等大型部落,两大部落又进一步结合成为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材料意在说明()A中原文明占据主导 B早期国家雏形产生C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看,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多处早期人类文化,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黄帝、炎帝等部落,这些文化和部落不断交融,最终形成了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故选C项;材料中仅介绍了黄河流域的文明遗迹,结合所学知识,中华文明起源除了黄河流域以外还有长江流域和其他读取,排除A项;材料中反映了部落联盟的形成,而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是出现了宫殿、祭坛等象征国家权威的遗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没有体现华夏认同形成,华夏认同形成的表现是其他早期文明认同华夏文明的祖先和传统以及生活习惯等,排除D项。10史记·五帝本纪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即黄帝,轩辕采取了“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然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最终战胜了炎帝。上述传说反映了()A仰韶文化前期部落间战争频繁 B黄帝部落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C黄帝的胜利标志万邦时代结束 D华夏族形成后与周边族群交流【答案】B【解析】据材料“轩辕采取了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可知黄帝部落通过从事农业生产增强了自己的力量,说明黄帝部落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故选B项;材料只提到黄帝与炎帝之间的战争,“战争频繁”夸大了其程度,排除A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万邦时代才基本结束,排除C项;华夏民族形成于春秋时期,排除D项。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部落到国家提升练.docx)为本站会员(wo****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