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专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学案提升篇.docx
-
资源ID:96421371
资源大小:329.0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专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学案提升篇.docx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提升篇 探究点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术前沿】【史学新论】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有效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思维激活】材料从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变迁的角度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豪强地主的特权。【考题研析】【例】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题模板】【答案】【史料实证】史料一史料二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解读】(1)史料一呈现的是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2)史料二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交融的表现,汉族影响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影响了汉族。【探究】(1)根据史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试答】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胡饼反映的社会现象。【试答】 【历史解释】1北方人口南迁的影响(1)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到迁入地区,使这些先进的科技、文化得到迅速传播。(2)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缩小南北经济水平差距。(3)促进了民族交融,对后世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有官方的推动,也有民间的自发交融)。(2)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元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文化大繁荣奠定基础。长期战乱促使大量人口南迁,在民族交融的同时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使江南地区的农业有了长足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有所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提供条件。加强了民族团结,使统治者赖以割据的重要依据逐渐消失,为统一王朝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家国情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的统一因素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不断加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民族矛盾逐渐减弱。(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局部统一,如:三国、前秦、北魏、北周、东晋南朝各政权。东晋南朝虽然朝代更替频繁,但南方相对统一。这些统一因素的存在,为隋唐统一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4)国家的分裂给人民带来苦难,人民渴望统一。探究点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学术前沿】【史学新论】羁縻府州制度既保留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又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加授各族酋领担任唐朝地方政府羁縻州的都督、刺史等官,并且世袭其职,让他们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这些都督、刺史都必须由中央政府任命,同时大部分民族地区还取消了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原有的“可汗”称号,从而保证了中央政府统治和行政管理的统一,避免了民族地区的独立与分裂。这种民族管理制度,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又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和扶持。密切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使他们仍按照原来的方式安居乐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进步的民族管理制度。 马敏、钱晓芳论唐朝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思维激活】学习唐朝的羁縻府州制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当今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步性和必要性,理解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现实需要,增强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同感。【考题研析】【例】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解题模板】 【答案】【史料实证】史料一隋朝南北统一,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人力物力的控制。隋炀帝即位后,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一方面,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另一方面,江南地区“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资。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据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整理史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统治时期)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解读】(1)史料一介绍了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其影响。(2)史料二介绍的是唐太宗的丰功伟绩。【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试答】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唐太宗的功绩。 【试答】 【历史解释】1比较隋朝和秦朝的相同点(1)都是在长期分裂之后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2)都建立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3)都有举世瞩目的大工程,如秦朝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4)统治者都重视边疆地区、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如秦朝加强对南方越族地区的管辖和开发,隋朝派人去流求和西域。(5)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二世而亡。(6)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出现繁荣局面。【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唐初治世局面形成的原因(1)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2)唐朝结束了隋末的混乱局面,社会安定,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3)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和措施,为唐朝前期繁盛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4)唐初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善于用人和纳谏,勤于政事,政治清明。(5)百姓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唐朝前期繁盛作出了直接的贡献。(6)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促进了唐与其他民族、国家经济文化的交流。(7)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考题研析C史料实证【提示】(1)方向和作用:内地居民迁往边疆,开发边疆,巩固边防,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2)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探究点二考题研析C史料实证【提示】(1)原因:隋朝的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可集中力量兴建大型工程;为加强对南方的有效控制,巩固统治;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保障中央政府的物资供应。(2)功绩:吸取隋亡教训,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发展生产,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北方民族纷纷入朝,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