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单元检测(练)(解析版).docx
-
资源ID:96421696
资源大小:42.8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古代史单元检测(练)(解析版).docx
世界古代史单元检测(练)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2022·河南·高三开学考试)在古希腊城邦,没有拥有产业的大宗教团体,这里的宗教活动由公职人员主持,他们都是经过民选产生的,而城邦之间的神庙则由邻近的各国负责管理。据此可知,古希腊( )A政治活动摆脱原始宗教影响B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备C城邦生活具有多元一体特征D文化认同推动统一进程【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宗教活动由公职人员主持,他们都是经过民选产生的,而城邦之间的神庙则由邻近的各国负责管理”可知,古希腊各城邦让通过民选产生的公职人员主持内部宗教活动,各城邦共同管理边界地区的神庙,体现了各城邦文化生活的多元统一性,C项正确;神话传说和原始宗教对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排除A项;题干史料未全面呈现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制度体系和运行程序,无法据此得出其“日臻完备”的结论,排除B项;古希腊各城邦保持独立自治和小国寡民状态,排除D项。故选C项。2(2022·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古埃及神话中主神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古希腊诸神的地位则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性格复杂。这种差异反映了( )A两地缺乏经济文化交流B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性C理性与神学的有机结合D各地的神话传说缺乏人文精神【答案】B【详解】根据“古埃及神话中主神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古希腊诸神的地位则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性格复杂。”可得出,古代埃及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的差异影响到两地神话特点,反映出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性,B项正确;材料与交流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理性,排除C项;材料与人文主义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2022·江西·二模)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公民法庭判决其有罪是不公正的,但审判他的法律是雅典民主政府颁布的法律,而服从法律是个人的责任,因此当他有机会逃跑时,他明确拒绝逃跑而是接受了判决。这体现苏格拉底()A不赞同陪审法庭制度B认同法律至上的原则C宣扬公民应服从城邦D开启了理性主义先河【答案】B【详解】材料“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公民法庭判决其有罪是不公正的,但审判他的法律是雅典民主政府颁布的法律,而服从法律是个人的责任,因此当他有机会逃跑时,他明确拒绝逃跑而是接受了判决”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项正确;苏格拉底没有对陪审制度进行否定,排除A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公民和城邦的关系,排除C项;D项错在“开启”,排除D项。故选B项。4(2022·广东·高三开学考试)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如图是某学者整理的埃及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的演变对照表。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埃及象形文字原始闪语腓尼基字母希腊早期拉丁晚期拉丁A希腊是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B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鼻祖C西方的字母文字起源于腓尼基D埃及文化与希腊文化具有同源性【答案】B【详解】根据埃及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的演变对照表,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形成和发展的源头,B项正确,C项错误;据图分析可知该学者认为腓尼基是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文字的演变,而非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5(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格罗特在希腊史序言中写道:“亚历山大之后,希腊的政治活动就变得狭窄,而且堕落了再也吸引不了读者,或者说再也不是世界的主宰了。”作者在此批评的是( )A希腊化世界马其顿的大分裂B希腊文明中心的向东转移C希腊化时代统治者的反民主D希腊文化的封闭和狭隘性【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推广希腊文化,造就了希腊化时代,但是亚历山大帝国实行专制而非民主制度,因此出现材料“希腊的政治活动就变得狭窄,而且堕落了”的现象,因此作者批评的是希腊化时代统治者的反民主,C项正确;希腊化世界马其顿的大分裂和希腊政治活动的堕落无关,排除A项;希腊文明中心的向东转移不能等于希腊政治活动堕落,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亚历山大帝国实行的专制制度对希腊民主制度的阻碍,并非批评希腊文化本身,排除D项。故选C项。6(2022·河南洛阳·模拟预测)古代雅典每年大约有1200人接受任职资格审查,而在整个古典文献记录中只有8人在任职资格审查时被指控,其中只有一位将军被陪审法庭取消了资格,另有一名执政官被议事会取消了资格。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重视提高官员素质B选官流程比较规范C民主原则得以贯彻D注重培育权利观念【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古代雅典每年对大量参政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但被取消任职资格的人很少,这说明参政人员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民主原则得到贯彻,C项正确;参政人员的资格得到保留,并不能说明古代雅典重视提高官员素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选官流程,也没有体现权利观念,排除BD项。故选C项。7(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查士丁尼时期编撰的法学阶梯规定,空气、水流、海洋以及由此而来的海岸为所有人共有,任何人都不被禁止接近海岸,但应远离别墅、房屋。这可以说明,罗马法(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基本诉求B兼顾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C缓和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D贯彻了公平正义的司法原则【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查士丁尼时期编撰的法学阶梯规定,空气、水流、海洋以及由此而来的海岸为所有人共有,任何人都不被禁止接近海岸,但应远离别墅、房屋”及所学知识可得,罗马法中体现保护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兼顾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B项正确;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接机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起到缓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公平正义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8(2022·河北·模拟预测)“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大量类似的誓言出现于中世纪西欧贵族的宣誓仪式中。据此可知当时西欧A形成了有限王权的理念B封君封臣在法律上地位平等C封建依附关系是对领主的束缚D已经确立依法治国的原则【答案】A【详解】依据“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和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欧贵族的宣誓仪式中,一方面承认君主为国王和最高领主,但另一方面也要求君主遵从贵族的地位和法律,由此可知,当时西欧形成了有限王权的理念,王权并非至高无上,而是受到了一定的制约,A项正确;依据题干可知,贵族向国王表示效忠,承认国王的最高领主地位,因此并不是体现封君封臣在法律上地位平等,排除B项;依据题干,封建依附关系对封君和封臣双方都有一定的约束,排除C项;随着近代西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逐渐确立依法治国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A项。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亚瑟王传说是公元5世纪时的英格兰国王,他是否真实存在过,至今尚有争议。但他的事迹在12世纪以后被吟游诗人不断地传颂,其中公认的集大成作品为15世纪的亚瑟王之死,在这些作品中他被塑造为统一不列颠群岛的具有骑士精神的完美君主。这一现象( )A反映了英国人民强化王权的愿望B体现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C适应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成的需要D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5世纪时亚瑟王被塑造为统一不列颠群岛的具有骑士精神的完美君主,主要是适应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成的需要,强化王权,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的愿望,排除A项;文艺复兴体现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材料主旨适应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成的需要,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亚瑟王形象塑造与文艺复兴的关系,且文艺复兴是16世纪传播英国,排除D项。故选C项。10(2022·辽宁·模拟预测)公元9世纪中叶,东斯拉夫社会出现了古罗斯国家,罗斯人逐渐接受了东派基督教,形成了统一的字母文字系统,一批结构宏伟、装饰精致的宗教建筑也陆续建成,由此可见,古罗斯A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B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精华C发展为东正教文明中心D盛行哥特式风格的建筑【答案】A【详解】东派基督教即东正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材料中“接受了东派基督教”“一批结构宏伟、装饰精致的宗教建筑也陆续建成”等信息表明,古罗斯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缺乏“东西方文化”信息,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中心方才转移到俄罗斯,排除C项;哥特式是西欧中古时期建筑的典型风格,排除D项。故选A项。11(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李氏朝鲜时期,朝鲜文臣卞季良主张削除高丽史中“诏”“朕”等尊称,以维护明朝天子的一尊地位;朝鲜学者李珥认为“以小事大,君臣之分已定。”这体现了当时的朝鲜( )A王朝更替残酷B崇尚君民共治C宗藩体制脆弱D深受儒学影响【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朝鲜文臣卞季良主张削除高丽史中诏朕等尊称,以维护明朝天子的一尊地位;朝鲜学者李珥认为以小事大,君臣之分已定”可知,李氏朝鲜时期强调社会等级秩序,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对朝鲜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王朝更替残酷,排除A项;B项与“以维护明朝天子的一尊地位”、“以小事大,君臣之分已定”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宗藩体制脆弱,排除C项。故选D项。 12(2022·全国·高三)奥斯曼帝国认为被征服地区的统治者,只要对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宣誓效忠,接受某种附府,就可以继续维持自己的贵族身份,甚至可以管理原来的领地。在奥斯曼征服其他地区的过程中,无论是军事精英还是宗教精英,通常都会不带歧视地被纳入奥斯曼人的管理体制中。这反映出奥斯曼帝国( )A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B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政治体制极具包容性D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答案】C【详解】奥斯曼帝国政府的这种统治策略体现出其政治体制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所以能够在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地区维持如此长时间的统治地位,C项正确。政教合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奥斯曼人的文化并未强加到被征服地区,也没有说明被征服地区被同化,无从体现文化极强的生命力,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民族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1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中古时期,西欧社会一度权力分散,王权软弱,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一些城市获得自治;而俄罗斯则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中央集权国家;阿拉伯帝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而亚洲的日本从中央集权走向幕府统治。这反映出欧亚大陆A宗教信仰的多元化B区域文明的多元性C民族冲突的常态化D经济基础的统一性【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西欧社会一度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俄罗斯则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中央集权国家”、“亚洲的日本从中央集权走向幕府统治”,可见在中古时期,亚洲文明的多元特征,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西欧、阿拉伯地区宗教,未涉及其他地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冲突,排除C项;“统一性”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4(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在印加帝国蒂亚瓦纳科遗址中,还保存着一座卡拉萨萨亚神庙,庙中有巨石砌成的太阳门,每年9月22日正午的阳光必径直穿过;门上刻有花纹,上一排为完整的金星历,预算50年的运转值与实际情况只差7秒钟。这主要反映了印加人( )A虔诚的宗教信仰B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C天文学知识领先世界D已经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卡拉萨亚神庙中的巨石砌成的太阳门,每年9月22日正午的阳光必径直穿过;门上刻的金星历,预算50年的运转值与实际情况只差7秒钟,结合所学可知,印加人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B项正确;“虔诚的宗教信仰”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印加的天文学知识领先世界,排除C项;近代科学体系建立在实验基础上,这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如果说东非和西非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贸易的影响,则美洲印第安人完全是在当地农业革命的基础上,因征服和社会分化而进入文明时代,并建立国家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A古代文明产生的多元性B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C美洲文明发展的独立性D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同源性【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可知,非洲和美洲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并建立国家制度,说明非洲和美洲发展具有统一性,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非洲和美洲地区历史发展的特征,没有体现古代文明产生的多元性问题,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非洲和美洲文明的统一性,而非强调美洲文明的独立性,排除C项;材料内容强调了非洲和美洲文明历史发展的统一性,没有体现其根源,无法得出两者文明的同源性相关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16(2022·天津南开·一模)关于津巴布韦的巨石建筑群,19世纪欧洲殖民者主观地认为当地非洲人根本不能修建这么宏伟的建筑。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系统调查、发掘和综合研究,确认巨大的建筑群是古代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据此,无法得出的结论是A立场和偏见会影响历史解释B欧洲殖民侵略导致非洲文明衰落C非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D考古成果为历史研究提供了证据【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对津巴布韦的巨石建筑群的不同见解,体现了观察这和研究者的立场和偏见会影响历史解释;考古学家通过综合研究,确认巨大的建筑群是古代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体现了考古成果为历史研究提供了证据,也体现非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欧洲殖民侵略导致非洲文明衰落”无法从材料中得出,B项符合题意;AC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其中17题14分,18题16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计52分)17(2022·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 人类社会从来不是完全孤立的,不同地区的农耕文明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都表现出向外扩展的趋势,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从居鲁士立国开始,通过对外扩张,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不仅有自身发达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而且有统治庞大帝国的制度文明。在帝国东部,征服印度的犍陀罗,获得了东方民族的信息。在帝国西部,征服吕底亚,与希腊人有了接触,他们的工匠吸收了吕底亚的艺术特色,商人学会了铸造钱币。公元前4世纪晚期,伴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帝国的建立与希腊化世界的形成,推进了从中亚、印度到东地中海、欧洲之间古老诸文明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传播(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波斯和亚历山大帝国建立的共同因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世界帝国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8分)【答案】(1)共同因素:农耕文明的物质保障;古代文明的扩展;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繁荣的文化;武力扩张。(任答三点即可)(2)作用:巩固和扩大了古代文明区;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推动了古代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和互补;成为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一个环节。(任答四点即可)【详解】(1)共同因素:依据材料“不同地区的农耕文明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都表现出向外扩展的趋势”,得出古代文明的扩展;繁荣的文化;武力扩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耕文明的物质保障;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2)作用:依据材料“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得出巩固和扩大了古代文明区;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依据材料“推进了从中亚、印度到东地中海、欧洲之间古老诸文明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得出推动了古代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和互补;成为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一个环节。1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游牧民族大迁徙·中西方历史的不同走向(16分)材料一 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祖先很早就与中原政权有接触。魏晋政权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安置政策。朝廷在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族人民的同时,也设机构进行管辖。自汉以来,内迁民族就已经“随所居郡县,使宰牧之。与编户大同,而不输贡赋”,即内迁民族的百姓也作为编户齐民,而且在赋税上还有所优待。十六国和北朝政权大体都沿用魏晋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各民族百姓受治于相同的法律,在判罚上有贵族、平民的差别,并无民族差别。材料二 3世纪,日耳曼人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罗马人视日耳曼人为蛮族,与他们结成单纯的军事同盟。蛮族在需要时提供军事帮助,罗马人按照约定提供钱物,双方各取所需,互不干涉。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蛮族整体定居在帝国境内后,双方依然是两个独立的群体。蛮族首领实际上是独立的国王,蛮族只效忠于自己的国王。各日耳曼王国吸收罗马的一些体制,同时保持着自己的政治传统,地方基本自治,自主性很大。蛮族在罗马人帮助下编撰法典,多是原来习惯法的成文化。罗马人和蛮族人分别使用自己的法律,同罪不同罚。最终,蛮族入侵后的西方形成多族群并立的局面。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等(1)依据材料,指出魏晋政权和罗马帝国与内迁民族的关系有何不同。(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的不同对中国和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8分)【答案】(1)中国:魏晋南北朝中央政府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与内地近似的管理制度并给予优待;内迁的少数民族也积极学习中原制度,推行汉法。罗马:罗马人对进入帝国的蛮族采取了分治的措施;内迁的日耳曼人保持自己的制度文化和法律,有很强的自治性。(2)中国:为隋唐时期大一统的再次实现奠定基础;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得以长久保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西欧:没有形成民族认同,出现多民族并存的局面;形成了西欧封建制度,长期处于分裂局面。【解析】(1)不同:中国:依据材料“魏晋政权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安置政策。朝廷在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族人民的同时,也设机构进行管辖”、“内迁民族的百姓也作为编户齐民,而且在赋税上还有所优待”可知,魏晋南北朝中央政府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与内地近似的管理制度并给予优待;依据“十六国和北朝政权大体都沿用魏晋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各民族百姓受治于相同的法律,在判罚上有贵族、平民的差别,并无民族差别”可知,内迁的少数民族也积极学习中原制度,推行汉法。罗马:依据材料“罗马人视日耳曼人为蛮族,与他们结成单纯的军事同盟”、“蛮族在需要时提供军事帮助,罗马人按照约定提供钱物,双方各取所需,互不干涉。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蛮族整体定居在帝国境内后,双方依然是两个独立的群体”可知,罗马人对进入帝国的蛮族采取了分治的措施;依据“各日耳曼王国吸收罗马的一些体制,同时保持着自己的政治传统,地方基本自治,自主性很大。蛮族在罗马人帮助下编撰法典,多是原来习惯法的成文化。罗马人和蛮族人分别使用自己的法律,同罪不同罚”可知,内迁的日耳曼人保持自己的制度文化和法律,有很强的自治性。(2)影响:中国:依据材料“魏晋政权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安置政策。朝廷在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族人民的同时,也设机构进行管辖”、“内迁民族的百姓也作为编户齐民,而且在赋税上还有所优待”、“十六国和北朝政权大体都沿用魏晋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各民族百姓受治于相同的法律,在判罚上有贵族、平民的差别,并无民族差别”并结合所学从为隋唐时期大一统的再次实现奠定基础;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得以长久保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等角度分析。西欧:依据材料“蛮族入侵后的西方形成多族群并立的局面”、“蛮族首领实际上是独立的国王,蛮族只效忠于自己的国王。各日耳曼王国吸收罗马的一些体制,同时保持着自己的政治传统,地方基本自治,自主性很大”并结合所学从没有形成民族认同,出现多民族并存的局面;形成了西欧封建制度,长期处于分裂局面等角度分析。19(2022·全国·高三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古代非洲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观点1: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程度十分严重。这一与世隔绝至今仍是非洲大陆发展中的一个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观点2: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欧洲扩张之前的时期中,非洲绝不是与世隔绝的,自7世纪以来,外部联系和内部关系开始增多。材料一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周围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此沿尼罗河上游是苏德沼泽,曾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甚至到1900年,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材料二 公元1世纪,基督教传入非洲,成为阿克苏姆王国国教。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二者观点。若同意观点1,阅读材料一,分析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若同意观点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外部联系和内部关系。【答案】观点1:认为非洲文明是封闭的、与世隔绝的。观点2:认为非洲文明是开放的、与外界有联系。同意观点1(非洲文明是封闭的):撒哈拉沙漠与苏德沼泽地使得非洲大陆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较少,相互影响较少平直的海岸线使得非洲与其他大陆的联系困难,较少受到其他大洲文明的影响,保持独立发展,并持续到近代以来,非洲受到殖民以及殖民者客观上带来的工业文明的影响晚于美洲,导致非洲现代化进程慢于美洲。同意观点2(非洲文明是开放的):外部联系:伊斯兰教、基督教传入非洲,影响非洲历史文化发展1015世纪东非国家发展环印度洋对外贸易,815世纪西非诸帝国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内部关系:西非居民班图人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79世纪成为当地主要居民。【详解】观点:依据材料一“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程度十分严重。这一与世隔绝至今仍是非洲大陆发展中的一个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可以得出观点1是认为非洲文明是封闭的、与世隔绝的。依据材料一“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欧洲扩张之前的时期中,非洲绝不是与世隔绝的,自7世纪以来,外部联系和内部关系开始增多”可以得出观点2:认为非洲文明是开放的、与外界有联系。同意观点1:影响:依据材料一“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沿尼罗河上游是苏德沼泽,曾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可知,撒哈拉沙漠与苏德沼泽地使得非洲大陆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较少,相互影响较少平直的海岸线使得非洲与其他大陆的联系困难,较少受到其他大洲文明的影响,保持独立发展,并持续到近代以来;依据“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甚至到1900年,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可知,非洲受到殖民以及殖民者客观上带来的工业文明的影响晚于美洲,导致非洲现代化进程慢于美洲。同意观点2:联系:外部联系:依据材料二“公元1世纪,基督教传入非洲,成为阿克苏姆王国国教”并结合所学可知,伊斯兰教、基督教传入非洲,影响非洲历史文化发展;结合所学可知,1015世纪东非国家发展环印度洋对外贸易,815世纪西非诸帝国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内部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西非居民班图人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79世纪成为当地主要居民。20(2022·湖南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君士坦丁一世(272年或274年337年),罗马帝国奥古斯都(306337年在位)。成为君主后的君士坦丁面对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帝国,经济、政治和道德衰败,从宗教中寻求解脱成为普遍的社会需求。一方面,罗马帝国以其传统宗教多神教为主要信仰,基督教长期遭受打压。另一方面,帝国中也有不少人已经接受了基督教,其中既有普通平民大众,也有达官贵人。公元313年2月,君士坦丁发布了著名的“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与其他异教一样是帝国的合法宗教,允许“绝对信仰自由”,承认基督教受法律保护。君士坦丁还不断重申他的统治来自上帝,着手对基督教会进行改造,使自己成为全国性的大主教,利用教会组织恢复帝国的行政管理。君士坦丁将十字标志印于军旗之上,基督徒将其看成是耶稣的号召,而多神教则以之为旧信仰的复兴,从而使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在十字军旗之下获得了信心,甘愿为神灵而战。摘编自刘钊君士坦丁与“米兰敕令”的政治动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敕令”的历史背景。(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敕令”的历史影响。(5分)【答案】(1)背景:基督教长期遭受打压;罗马帝国四分五裂,政治经济道德衰败;帝国部分平民和贵族接受了基督教;君士坦丁一世成为罗马帝国皇帝。(写出3点即可)(2)影响:推动了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有利于罗马皇帝控制教会,强化君权;缓和社会矛盾,加强思想统一,有利于帝国的统一,但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写出3点即可)【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罗马帝国以其传统宗教多神教为主要信仰,基督教长期遭受打压”可概括出基督教长期遭受打压;根据材料“成为君主后的君士坦丁面对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帝国,经济、政治和道德衰败”可概括出罗马帝国四分五裂,政治经济道德衰败;根据材料“帝国中也有不少人已经接受了基督教,其中既有普通平民大众,也有达官贵人”可概括出帝国部分平民和贵族接受了基督教;根据材料“成为君主后的君士坦丁”可概括出君士坦丁一世成为罗马帝国皇帝。(2)影响:根据材料“承认基督教与其他异教一样是帝国的合法宗教,允许绝对信仰自由,承认基督教受法律保护”可概括出推动了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根据材料“君士坦丁还不断重申他的统治来自上帝,着手对基督教会进行改造,使自己成为全国性的大主教”可概括出有利于罗马皇帝控制教会,强化君权;根据材料“君士坦丁将十字标志印于军旗之上,基督徒将其看成是耶稣的号召,而多神教则以之为旧信仰的复兴,从而使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在十字军旗之下获得了信心,甘愿为神灵而战”可概括出缓和社会矛盾,加强思想统一,有利于帝国的统一;结合所学从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的角度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