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单元质量评估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docx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1·天津模拟)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反映出()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D.南北对峙阻断交流【解析】选B。从材料中“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故答案为B;当时北方经济水平超过南方,排除A;北方长期战乱,不利于恢复生产,排除C;D中的“阻断交流”说法绝对,排除。【加固训练】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言:“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毡帐,及来河北,不信有二万斛船。”材料反映了当时()A.民族迁徙频繁B.社会动荡不安C.南北经济差距缩小D.区域经济发展【解析】选C。材料意思是“以前在江南,不相信会有可以容纳上千人的毡帐;等到了河北,也不相信还有可以装载二万斛货物的大船”,作者对南北方经济发展的认识说明当时南北经济的差距不断缩小,故C正确;题干说的是南北方的经济发展问题,与民族迁徙无关,故A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故B错误;题干说的是南北方经济问题,并非区域经济,故D错误。2.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宗法观念,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A.提升民族认同B.化解民族矛盾C.继承华夏传统D.促进民族交融【解析】选D。民族认同感是对本民族的认可,而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文化,故排除A;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并不能化解民族矛盾,故排除B;华夏传统的内涵远远大于汉族文化的内涵,故排除C;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的交融,故D正确。3.(2021·益阳模拟)太和九年(485年),北魏颁布了均田制。规定: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官。官吏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离职时移交下任,不得转卖。这有利于()A.缓和阶级矛盾B.促进民族融合C.加剧土地兼并D.提高妇女地位【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均田制是国家把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限制土地买卖,能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降低农民对政府的不满,缓和社会矛盾,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制度,没有涉及民族关系,排除B;从材料“不准买卖”,“不得转卖”,可知均田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排除C;均田制虽然授田给妇女,但其用意是保障农业生产,对妇女地位的提高作用不大,排除D。【拔高训练】(2020·北京昌平区模拟)古墓中的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面的两块画像砖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D.南北统一【解析】选B。据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的画像砖“制作蒸馍与烙饼”“食用烧烤食品”可知,这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汉人学习胡人的生活习俗,表明汉人与胡人的生活习俗相互交融,故这组画像砖可以用来直接研究民族交融,答案为B。画像砖出土于甘肃,不能体现江南开发,A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汉人学习做胡人的食品,没有体现政权问题,C、D错误。4.北魏时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并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洛阳城以经济功能为主B.北魏严格控制商业发展C.北魏对外贸易获得发展D.国家统一促进商业繁荣【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并且“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说明北魏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故选C;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而并非以经济功能为主,排除A;题干提及了北魏政府对商业进行管理,但不能得出北魏政府严格控制商业发展,排除B;北魏只是统一了北方,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排除D。5.(2021·滨州模拟)隋书食货志记载,北朝末期,中国河西走廊地区东罗马(395-1453年)金币、萨珊波斯(224651年)银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后来考古学者在新疆和田与吐鲁番分别发现了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这一考古发现()A.有利于印证北朝民间货币的使用情况B.表明中欧之间的交流始于南北朝C.证明隋书食货志的内容皆为信史D.可印证当时中西贸易的繁盛【解析】选D。材料中“东罗马(395-1453年)金币、萨珊波斯(224-651年)银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考古学者在新疆和田与吐鲁番分别发现了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表明,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中西之间的贸易交流,故D正确;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的出土可以印证当时的贸易状况,并不能印证当时的民间货币使用情况,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北朝时期中欧之间的交流状况,但仅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中欧之间的贸易“始于南北朝”,故B错误;“隋书食货志的内容皆为信史”的表述绝对化,故C错误。【加固训练】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唐朝()A.海外贸易税收占主导B.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C.文化影响力优势明显D.统治者天朝上国心态严重【解析】选B。“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体现出对外政治、经济联系加强,B正确;海外贸易税收难以看出是主导,A错误;文化影响力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唐朝时期属于开放大国心态,D错误。6.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有200余万户,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有约300万户,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有380万户。这表明()A.唐朝进入全盛时期B.统治阶级更加开明C.经济政策符合实际D.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解析】选D。从材料中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唐朝户数的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故D正确;唐玄宗统治时期,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故A错误;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唐朝户数的增加,无法体现统治阶级的开明程度,故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经济政策是否符合实际,故排除C。7.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这一变化()A.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B.促使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析】选D。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不是导致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A错误;藩镇割据主要是由于节度使制度,B错误;材料中“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导致军、政、监察集于节度使一人,不利于防范贪腐、渎职等行为,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错误,D正确。【拔高训练】下面是某同学在历史复习时归纳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意图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你认为最佳的“教训”应当是()朝代西汉初期唐朝中叶唐朝末年表现七国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原因分封诸侯节度使权力过重内轻外重影响汉武帝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后患无穷,由盛转衰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教训A.国家是否统一决定于皇帝的素质B.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C.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解析】选D。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期、唐朝中叶、唐朝末年发生叛乱主要是地方割据的诸侯或者节度使,他们都是割据一方的势力,因此得出的教训是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的矛盾,故D正确;皇帝素质不是决定国家统一的根本,故A错误;B不是材料主旨;C不是主要教训。8.(2021·潍坊模拟)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C.促进了民族交融D.巩固了国家统治【解析】选D。根据材料内容,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可见,科举制度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符合题意。9.下表为唐代三省机构的变迁。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表时间变迁唐初“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其中“尚书省为宰相机关兼行政机关”唐太宗贞观年间门下省可以驳正尚书省六部奏事和审复中书省草拟的诏书,还掌管着加盖天子印玺及诏敕副署之权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始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并设置于五房之后,中书门下成了独立的宰相署,中书省与宰相府署分离,逐渐向“以中书舍人为长官的专门负责撰写制敕的机构” 过渡A.政治决策运行具有随意性B.三省的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C.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D.三省的变迁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选D。题干表格述及三省六部制在唐朝时期的演变,如在唐朝初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贞观年间,门下省不仅具有“驳正尚书省六部奏事和审复中书省草拟的诏书”的权力,还具有“加盖天子印玺及诏敕副署”的权力,但是到了唐玄宗时期,“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与宰相府署分离”,体现出中书省权力的下降以及君主权力的加强,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故选D。【加固训练】资治通鉴载:“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举措()A.解决了相权与皇权矛盾B.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C.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D.使得君主专制走向顶峰【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可知,材料提及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题干所示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决策失误,B与题意相符,正确;唐朝设立三省六部是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不能说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A;元朝实行一省二院制,中书省一省独大,C排除。专制皇权走向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D排除。10.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计帐文书记载,在西魏的均田制下,课税户分为上、中、下三等,调的负担一样,租有所区别,上户一夫一妇纳租四石,下户两石。户内如有丁婢、耕牛,相应增加租调。这反映出西魏统治者推行均田制的根本出发点是()A.调整土地关系B.缓和社会矛盾C.方便政府征收租调D.促进北方各族封建化【解析】选C。依据材料,在西魏的均田制下,实行租调制,调的负担一样,租依据户等有所差别,这反映西魏统治者推行均田制的根本出发点是方便政府征收租调,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选C;推行均田制是对土地关系的调整,对土地关系调整则是为了收税,排除A;推行均田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不是根本出发点,排除B;推行均田制也有利于促进北方各族封建化,但并非推行均田制的根本出发点,排除D。11.唐代科举以诗歌作为科举取士的重要手段,很多当朝的历史事实和典章制度都被用来命制成试诗题目。考生在诗歌内容中,对史事和制度作了比诗题更为详尽全面的阐发。据此可知,试诗制度()A.制约了唐代诗歌的发展 B.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境界C.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求D.突出了诗歌创作的时政性【解析】选D。根据“考生在诗歌内容中,对史事和制度作了比诗题更为详尽全面的阐发”可知,唐代通过试诗制度把诗歌和朝政联系起来,突出了诗歌创作的时政性,故选D;试诗制度突出的是史事和制度与诗歌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表明该制度制约了唐代诗歌的发展,排除A;“在诗歌内容中,对史事和制度作了比诗题更为详尽全面的阐发”,并未强调诗歌的艺术境界,排除B;试诗制度是唐代科举取士的重要制度,不能反映广大下层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排除C。12.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 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C.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 D.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解析】选D。婆罗门曲在中国的流传属于中外文化交融,而杨敬述的改制、加工以及唐玄宗的更名则带有创新的色彩,因此体现了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故选D;材料叙述的是佛教舞曲在中国的流传,并未体现民族交融,排除A;三教合一指的是隋朝儒学家提出的“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B;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通道,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C。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爱新觉罗·永瑢历代职官表·内阁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三议事已定,德彝(尚书仆射)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瑀(尚书仆射)而亲德彝,(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瑀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瑀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庚辰,瑀、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资治通鉴(1)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4分)(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4分)(3)据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评价该体制。(4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二,从三省的职权、运行机制、三省的地位等角度来对比分析。第(2)题,“制衡”根据材料三中“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等信息归纳即可;“专制”根据材料三中“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说明即可。第(3)题,第一问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等角度回答。答案:(1)不同: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三省的权力相等。(4分)(2)制衡:三省长官共同议事;宰相设置众多。专制:议事过程发生分歧异议时,由皇帝裁定;派谏官驻阁监督。(4分)(3)趋势: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或从隋到唐,三省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评价: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有助于减少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4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唐代文明是否兼收并蓄,有如下评价:“唐代的社会和文化吸收此前数百年间的历史遗产,能够兼容并包地摄取外来的各种文化营养。”“尽管在宗教、艺术、器物等方面,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等文明,对于唐代的习俗、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唐代的官职、兵制、刑法、赋役等主要制度都渊源于先前的王朝,并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重大的改变。”张广达唐代的中外文化汇聚和晚清的中外文化交流“当时的兼收并蓄,是为了追求大一统的极致,是要在差异中求一统,而非真正鼓励多元化的发展开放趋势与保守倾向并存。”邓小南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唐代史知识,围绕“开放”与“保守”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本题可以自主选择两个论题,即“唐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多元”与“唐朝文化是保守的”。其一,“唐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多元”这一论题,可以从唐代文明能够兼收并蓄的原因以及能够体现其文明的史实来阐述。其二,“唐朝文化是保守的”这一论题,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写出能够体现其文明保守的史实;第二,如何评价唐朝文明的这一保守,当时的兼收并蓄,是为了追求大一统的极致, 在差异中求一统,而非真正鼓励多元化的发展。答案:示例一论题:唐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多元。(2分)阐述: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思想)唐朝风气开放,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习俗、生活、宗教、器物)中外交流频繁,吸收了印度、中亚、西亚的宗教、艺术,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宫廷乐舞霓裳羽衣舞,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丰富了人民的生活。(10分)示例二论题:唐朝文化是保守的。(2分)阐述:唐代的官职(科举制)、兵制、刑法(唐律)、土地和赋役(均田制、租庸调制)等主要制度都渊源于先前的王朝,并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重大的改变,政治制度、伦理文化都没有发生改变。当时的兼收并蓄,是为了追求大一统的极致,在差异中求一统,而非真正鼓励多元化的发展。(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统治)(10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