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新教材历史二轮专项训练-高频考点24战争与文化交锋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x
-
资源ID:96422101
资源大小:28.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届新高考新教材历史二轮专项训练-高频考点24战争与文化交锋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x
高频考点24战争与文化交锋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亚历山大东征时,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今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内商业繁荣,学术氛围浓厚。由此可见()A亚历山大东征给埃及人民带来的只有巨大的灾难与痛苦B战争和征服客观上也可以成为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C亚历山大里亚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D经济发展促使战争的出现,战争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2希腊化国家的马其顿统治者是在希腊学问享有盛誉的社会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慷慨地支持科学研究。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在埃及建立了图书博物馆,这是历史上最早由国家供养的研究院。这吸引了大批希腊学者前去埃及。这体现的是()A政府推动文化的发展B埃及文明具有吸引力C英雄人物推动历史发展D希腊文化向东方传播3当蒙古部落之间的征战结束后,蒙古帝国的对外征服便开始了。草原游牧生活是经济活动中最专业化和单一化的形式之一。(他们)很少能自给自足游牧民与定居者的跨越军事边界的商业交往经常受到南面农业帝国的限制而唯利是图的商人与游牧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因为这种共同利益,在对外征服中他们将协调行动,给定居文明以致命的打击。由此产生的影响是()A游牧民族逐步转向了定居的农耕经济B蒙古贵族采取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C蒙古帝国发动对保守农业帝国的征服D蒙古的对外征服阻碍科技文化交流413世纪,蒙古进行了三次西征。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来到中国,留居17年,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这反映出蒙古西征()A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B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C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D促进了被征服地经济的快速发展51776年,常识发表以后,约翰·亚当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最近两年所发生的变化实在惊人,(北美)各州居民的思想感情都彻底发生变化,“对君主的崇拜从未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如此彻底地从如此之多的人内心根除”。这表明当时北美()A独立战争催生了平等意识B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民众已抛弃了精英政治理念D共和思想受到民众推崇6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一个从大西洋沿岸到波兰,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帝国。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A强化了欧洲君主专制B打击了英国的霸权C推广法国革命的观念D促进欧洲经济发展719世纪初,在俄国,一些贵族青年军官在参加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中,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1825年12月发动了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传播了革命思想。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战争推动了社会思想的变革B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在俄国传播C青年军官维护沙皇专制统治D民族统一成为俄国社会呼声8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A参战的士兵主要来自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B导致非洲和亚洲的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C唤醒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意识D导致法国在战后的分赃中受到不公平待遇9二战后,印度的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而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等仍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在埃及,官方宗教和官方语言分别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但也有不少人信仰基督教并使用英语和法语。这体现出新兴民族国家()A完全摆脱宗主国影响B逐步走上现代化道路C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D独立过程中留有隐患10对宋代至清代书院性质状况表解读正确的是()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4.03元代17.2361.150.3321.28明代57.2129.840.2412.71清代56.6724.110.5618.59A.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压制书院发展B对外开放程度与书院数量相一致C民办书院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D官办书院数量与中央集权强化有关11据研究,两宋时期私人藏书家达701人(是周至五代藏书家总和的近三倍),万卷以上大藏书家共213人;元代藏书家170余人,万卷以上藏书家70余人。这些藏书家遍布淮河两岸,长江南北。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儒家思想传播的需要B文学领域的成就众多C造纸术取得重大突破D印刷术得到不断发展121906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到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A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B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C以宣传共和主义为其宗旨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13公共图书馆在18世纪的欧美还不多见,而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还有19世纪末的电影院已在城市普遍出现。19世纪中期以来公益设施的建设与推广()A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B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日益缓和C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D促进了现实主义文艺的产生14“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特性在于遗产的无形性和活态性,所有遗产均通过口、手、肢体、行为和技能来表达,因此不具备实物特性;由于它的完成过程和传承系统完全依赖于人,这就决定它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活态化性质。”这说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A必须关注其传承方式的保护B完全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C长期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D可以不具备真实性和完整性15下表所示为世界遗产公约的部分规定。由此可见,世界遗产公约()条目规定第六条本公约缔约国,在充分尊重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所在国的主权,并不使国家立法规定的财产权受到损害的同时,承认这类遗产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第七条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保护应被理解为建立一个旨在支持本公约缔约国保存和确定这类遗产的努力的国际合作的援助系统第十八条本公约缔约国应对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赞助下为世界遗产基金所组织的国际募款运动给予援助A.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真实价值”B旨在集各国之力加强对世界遗产的保护C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D制定了以国际援助为主的遗产保护体系16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有600多年历史,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时期,但到民国初年几乎成为“绝唱”。新中国成立后才又焕发新生,中国改革开放后被列为世界遗产,它属于()A自然遗产B文化遗产C文化景观D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部分)时间历程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古代西亚地区形成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在北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形成了古代埃及文化;在南亚次大陆上形成了古印度文化;在东亚形成了中华文化。公元前5世纪以后在地中海沿岸,形成了古代希腊文化;此后,古罗马在大量吸收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5世纪以后在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16世纪之前印第安人在美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有代表性。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对美洲的征服,西方殖民者对残留下来的印第安人实行欧化,通过语言、宗教、艺术、教育等文化的移植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17世纪以后英国开始侵略印度,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官制度引入印度,兴办学校,强行普及英语并使之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19世纪上半期面对殖民侵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主动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独立后的印度接受来自西方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又注重发展传统文化,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埃及成立了共和国后,政府大力复兴民族文化,现代埃及文化既具有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又带有欧洲和西亚的文化元素。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交流与传播等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做出合理解释。(12分)182021·天津市和平区高三质量调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汉武帝)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联甚闵(怜悯)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汉书·艺文志材料二天一阁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之所,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管理措施严密,四百年间,获准登阁者仅黄宗羲、阮元等10余人。清代阮元曾记载道:“司马(范钦)殁后,封闭甚严,继乃子孙各方相约为例,凡阁厨锁钥,分房掌之。禁以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不开锁。”范氏族约甚至规定:“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鬻者,永摈逐不与祭。”阮元还指出:“范氏以书为教,自明至今,子孙繁衍,其读书在科目学校者,彬彬然以不与祭为辱。”据虞浩旭阮元与天一阁藏书楼整理材料三公共图书馆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英国逐步兴起,它的特点是:地方当局征税建馆,免费为公众服务。公共图书馆集中在工业城镇,而且以工人为重点服务对象。1753年创建的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也发展成国际的学术中心,马克思、列宁、孙中山就曾在这里阅览群书,旁征博引,为自己的思想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周楠欧洲图书馆史研究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藏书的主要情况。(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公共图书馆兴起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8分)高频考点24战争与文化交锋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1解析: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B项正确;A、C两项太绝对,排除;经济发展不一定引发战争,排除D项。答案:B2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马其顿统治者支持文化、科研活动,体现的是政府对文化发展的推动,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埃及文明的吸引力,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政府的力量而非英雄人物的个人力量,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答案:A3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蒙古以草原畜牧业为经济基础,不能自给自足,又加之需要长期维持强大军事实力应对其他部族侵略,需要对农耕地区进行掠夺,以获得必需物资,所以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游牧民族逐步转向了定居的农耕经济”,故A项错误;草原游牧生活的专业化和单一化特点,使生产生活资料无法自给自足,因此蒙古鼓励商业发展并对科技文化交流持包容态度,故B、D两项错误。答案:C4解析:蒙古西征后,欧洲传教士逐渐东行,马可·波罗的口述记录描绘了中国的富庶,这说明西征活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B项正确;西征是军事活动,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通过题干无法得出民族迁徙的结论,排除C项;蒙古西征活动中,被征服地区人口锐减,经济发展迟缓,排除D项。答案:B5解析:材料强调美国民众“对君主的崇拜”逐渐根除,这反映出当时美国民众对君主制的否定,说明当时美国民众倡导“共和”,故选D项;平等意识强调的是民众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在材料信息中并未体现,故排除A项;民主思想的内涵是主权在民、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B项;材强调的不是精英政治,故排除C项。答案:D6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一个从大西洋沿岸到波兰,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庞大帝国,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这些地区传播,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故C项正确;拿破仑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君主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打击了英国的霸权”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拿破仑战争破坏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C7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前期,参加对拿破仑战争的俄国青年军官受启蒙思想影响,传播和实践革命思想,说明战争推动了社会思想的变革,A项正确;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而非社会主义思想,B项错误;青年军官维护沙皇专制统治与“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发动了武装起义”不符,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民族统一”是当时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社会的呼声,D项错误。答案:A8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参加一战的非洲士兵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这强调的是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和民族独立等思想传播给参战的非洲士兵,唤醒了人们的民族意识,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参战的主要是欧洲人,故排除A项;一战只是沉重打击了世界殖民体系,并没有导致其彻底瓦解,故排除B项;一战后英法主导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建立了凡尔赛体系和国际联盟,法国获得大量权益,并未受到不公正待遇,故排除D项。答案:C9解析:材料“在埃及,官方宗教和官方语言分别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但也有不少人信仰基督教并使用英语和法语”体现的是受历史因素影响,这些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文化呈现文化多样化的特征,C项正确;从语言上来看,这些新兴民族国家并未完全摆脱宗主国的影响,A项排除;B、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C10解析:从表格信息可知,明清时期官办书院所占比例大大高于民办书院,结合所学可知,这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关,D项正确;表格信息不能反映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压制书院发展,尤其是明王朝并不是少数民族王朝,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对外开放程度与书院数量无关,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民办书院数量在减少,C项错误。答案:D11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宋以后私人藏书的数量显著增加,这主要和当时印刷术的改进发展有关,促进了书籍的普及,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造纸术取得突破是在东汉时期,C项排除。答案:D12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教育的发展。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一系列近代图书馆的设立具有较强的社会教育功能,有利于普及教育,扩大教育范围,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水平,增强国民素质,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发生于189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的国立图书馆和省立图书馆都是清政府设立的,其宗旨不是宣传共和主义;D项错误,科举制度的废除是190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也与图书馆的设立没有关系。答案:B13解析:19世纪以来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及电影院在西方国家的城市普遍出现,有利于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社会矛盾缓和的问题,B项排除;材料与科技转化生产力无关,C项排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造成的社会贫富分化差距问题,与公益设施的建设、推广无关,D项排除。答案:A14解析:材料的主旨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要注意对文化传承者的保护,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错误,排除。答案:A15解析:本题考查世界遗产公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表中信息“国际合作的援助系统”“世界遗产基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故选B项;世界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故排除A项;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故排除C项;世界遗产保护体系以本国保护为主、国际援助为辅,故排除D项。答案:B16解析: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是中国“近代百戏之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昆曲不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符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故选D项;昆曲不是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排除A、B、C三项。答案:D17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从16世纪以前的世界文化发展情况来看,可知16世纪之前,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关于解释可从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及交通工具相对落后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如16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的世界发展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扩张,关于阐释可从西方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影响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如20世纪50年代后到80年代,体现的是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创新,关于阐述可从二战对欧洲国家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西方文化的弊端、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各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新兴民族国家现代化的推进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答案:阶段一:16世纪之前,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解释: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交通工具相对落后。阶段二:16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西方文化的扩张。解释: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开始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工具的进步;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形成。阶段三:20世纪50年代后到80年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创新。解释:二战后,欧洲殖民国家受重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二战进一步暴露了西方文化的弊端;大量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各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新兴民族国家现代化的推进。18解析:(1)情况,据材料一“建藏书之策”、材料二“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可得分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据材料二“天一阁管理措施严密,四百年间,获准登阁者仅黄宗羲、阮元等10余人”可得藏书的目的是以保存书籍,延续文化为目的,藏书馆管理严格,具有封闭性,私人藏书具有宗族色彩等;据材料一“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可得官方藏书设专门官员,具有政治色彩等。(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三“地方当局征税建馆,免费为公众服务”可得政府社会服务职能的提高;据材料三“公共图书馆集中在工业城镇,而且以工人为重点服务对象”可得出工业革命对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反映英国重视科技文化教育的传统等。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三“公共图书馆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英国逐步兴起”可得有利于英国国民素质的提升;据材料三“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也发展成国际的学术中心,马克思、列宁、孙中山就曾在这里阅览群书”可得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学术中心之一,同时也必然会促进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有利于近代科技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等;结合所学分析图书馆的性质可得为人类先进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知识条件等。答案:(1)主要情况:分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以保存书籍,延续文化为目的;具有封闭性;藏书馆管理严格;官方藏书设专门官员,具有政治色彩;私人藏书具有宗族色彩等。(6分)(2)原因:政府社会服务职能的提高;工业革命对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英国重视科技文化教育的传统等。(3分)影响:有利于英国国民素质的提升;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学术中心之一;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有利于近代科技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为人类先进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知识条件等。(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