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教学案-第二十一单元课题54中国古代及近代以来官员的选拔与管理.docx
课题54中国古代及近代以来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1.先秦时期:方式世官制举荐和军功爵制时间西周至春秋春秋战国内容官位世袭,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尚贤思想兴起,各国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2.秦汉时期:(1)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制度。(2)汉朝:察举制。内容类别常科岁举,有人数规定和具体标准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3.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内容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由吏部授官评价积极: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局限: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4.隋唐至两宋时期:科举制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内容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发展两宋时期,“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5.元明清时期:(1)元朝。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1313年,颁科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了科举制,但仍时断时续。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也不高。(2)明清时期。学生来源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命题范围四书五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举人考中者称“贡士”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梳理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概况。2.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科举制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促进封建社会的人才流动,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制度1.考核制度:时期概况秦汉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考核结果作为官员赏罚的依据魏晋南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大都流于形式隋唐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续表时期概况明朝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 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 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清朝实行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2.监察制度:时期概况秦汉中央: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地方: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隋唐中央: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威慑地方宋朝中央:御史台承唐制。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重要变化: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议事权,谏官拥有了监察权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御史和给事中品级虽低,但权力很大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都察院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概括出古代文官制度发展变革的基本内容。2.从史料实证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提高辩证、客观地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3.结合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对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并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三、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晚清时期:(1)废除科举制度。背景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过程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戊戌变法期间,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后失败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改省书院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5年,诏准停止所有乡试、会试,科举制度被废除(2)改革选官制度。改革旧官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陆续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和学部等部门。设立学堂选官制度:a.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b.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正式设立学堂选官制度。确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结果分为三等,分赐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2.民国时期:(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内容在官员选拔方面,应以考试制度为主,也就是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影响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虽然基本停留在纸面上,但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2)北洋政府时期。方式概况考试确立:1913年,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内容:a.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b.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c.文官高等、文官普通、司法官等考试均举行过续表方式概况甄别含义: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评价: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方式公务员制度标志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概况公务员的选任由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任用1929年,颁布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对一般在职人员,采用甄别审查措施评价积极: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制度规定严格;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局限: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无法禁绝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的现象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干部制度。改革开放前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措施: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原则: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意义: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在干部的廉政建设方面取得很大成绩(2)公务员制度。建立过程初步建立:1993年,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主要内容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影响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概括出该制度变革的基础知识。2.从历史解释角度了解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等时代因素对选官制度的影响。3.从家国情怀角度,引导学生增强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4.结合新中国发展历程,能够理解党管干部原则确立的时代背景,知道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探究点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史料一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132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思维交互】:(1)据史料一,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可以得出原因之一是儒生参政由画线信息,可以得出注重官员的实际能力;举荐和考试相结合提示:原因:汉武帝的推行;儒生参政重视品德。新发展: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史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思维交互】:(2)史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依据史料,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历史问题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可以得出选官的标准变为更注重门第由画线信息并结合九品中正制的影响,可得出其弊端提示: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2.科举制的演变及影响史料一科举制大事年表【思维交互】:(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完整、准确、合理地解读有效历史信息关键信息从“始置武举”可以看出多科选才;从明朝“南北分卷”可以看出兼顾地区平衡;从“糊名”到“誊录”可以看出防止作弊,追求公平公正提示:基本特征:由单科到多科选才,考试科目增多;防止作弊,追求公平公正;南北分卷,兼顾地区平衡。史料二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思维交互】:(2)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呈现了怎样的趋势?试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关键能力解读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解释历史事物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可以得出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由画线信息,可以得出官吏来源扩大、官员素质提高,再结合科举制的影响,可得出其历史进步性提示:趋势:开放性;严密化。进步性:扩大了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素质。一、辩证看待科举制的历史影响1.积极作用:(1)选拔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2)巩固统治:科举考试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使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3)推动读书风气: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在客观上培养了全社会的读书风气。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的“圣贤书”,故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4)提高效率: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这对维护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2.消极影响: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科技、思想、文化的发展,不利于统治者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二、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比较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共同点继承性同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是在对汉朝察举制的继承与改进的基础上创设的,实际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选才依据才德都曾成为两者选拔人才的依据特点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续表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不同点出现条件在西汉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荐举人才的制度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魏政权为更好地统治和平衡所辖区的各种力量而逐步形成的选官制度荐举方式推举和考试相辅而行是否出身于世家大族(血统与姓族是否高贵)选才标准主要看重才德偏重门第高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探究点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和监察制度1.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史料一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思维交互】:(1)唐宋时期官员考核制度有何特点?这体现了怎样的政治智慧?【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关键能力整理史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可以得出唐宋时期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政治智慧可以从加强国家治理和构建考核机制等角度进行概括提示:特点:将政绩与监察紧密结合;考核方式多途并进。政治智慧: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构建完善的官员考核机制。史料二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称为“考课”“考绩”。秦朝的为吏之道提出“五善”。所谓“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西汉时,上述标准尺度开始有了较大改变。地方官通过“上计”向中央汇报的主要内容已经是“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唐代考课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四善”主要指的是德、慎、公、勤;“二十七最”则是针对具体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宋代考课标准依据职官不同而有很多具体规定。如对地方守令有“四善三最”,对监司(监察官员)有“七事”等。摘编自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思维交互】:(2)根据史料二,指出从秦朝到宋朝官员考核标准的变化情况,并对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进行简要评价。【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历史问题关键信息由史料中秦朝提出“五善”,西汉地方官通过“上计”向中央汇报的主要内容已经是“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唐代“二十七最”是针对具体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宋代有很多具体规定,可概括出考核标准的变化评价可从对官员的监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方面进行概括提示:变化:秦朝时期考核标准以德行为主;西汉时期注重实际业绩;唐代对官员的道德和才干进行综合考量;宋代考核标准走向具体化。评价:考核制度对官吏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有利于提升官员队伍的素养;但考核制度的本质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能根本杜绝官员工作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史料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自秦汉历经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汉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至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监察官员的选任有品质、年限、出身等诸多要求。御史制度是上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宿志丕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思维交互】:根据史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趋势,并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关键能力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可以概括出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趋势影响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方面的思考落脚点放在监察的职能上,消极方面的思考落脚点放在专制制度的本质上提示:趋势:由兼职向专职化方向发展;机构独立性越来越强;地位、官阶逐渐上升;对监察官员的资格要求越来越高。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规范各级官员的执政行为,减少官员的腐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消极方面:封建君主专制下,监察效能有限;封建专制皇权得以强化,易滋生监察官员的腐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1)监察出于皇权、维护皇权,位卑权重。为了保证监察的有效性,赋予监察官员位卑权重的监察地位,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2)单线垂直,监察机构独立自成系统。从中央(皇帝)到地方的各级监察机构形成单线垂直的相对独立体系。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监察机构的上下一体,监察官员行使权力的高效。(3)重视监察官员的选任和素质。要求监察官员既有刚正不阿的品质,又有丰富的为官经验和较高的文化素质,并根据政绩对监察官员进行考核。(4)监察制度以小制大,以内制外。监察官员品级不高,但可“风闻奏事”,凡属国家政事,无论大小均可监察,在执行监察时可不受任何机构、官员的约束,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2.作用:(1)敦促百官只能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职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顿吏治。防止官员贪腐,缓和阶级(社会)矛盾。这种监察机制的存在正是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清官产生的政治基础。(2)在长期的监察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国家考课官吏的合理形式。这对于维护古代中国的统一和提高国家行政效率,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这也有助于维护中国文官制度。探究点三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1.晚清废除科举制的原因及影响史料一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思维交互】:(1)依据史料一,指出袁世凯主张废除科举制的原因。【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可得出主要原因有三点,结合时代背景,可知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提示:原因:换取列强信任;可使留学生为求功名而潜修所学,不受蛊惑;设立学堂可以培养人才,开启民智,促进教育发展。总之,废除科举制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史料二没有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1911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是那些青年军官们,他们本来应该在科举的道路上攀爬,但因为科举制度被废除,他们只能进军事学校,并在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许纪霖废科举引发20世纪中国大变局 【思维交互】:(2)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史料二的观点。【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关键能力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关键信息根据“ 没有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1911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可得出这一观点是清末废除科举制引发了辛亥革命。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可知该观点是片面的提示:观点:清末废除科举制引发了辛亥革命。简评:观点片面。废除科举制引发知识分子前途危机,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革命的到来。但该观点未能从本质上认识到辛亥革命爆发是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2.民国时期的文官选拔制度史料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总体上以西方文官制度为蓝本,同时汲取了科举制的合理成分,带有中西合璧的味道。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在法制化道路上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进程。有关文官考试、任用、薪俸、抚恤等相关的法律体系从无到有,逐渐形成和完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党派性则更加浓厚,一切文官均需为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服务,成为实际上的“党务员”。军治色彩则在北洋政府时期体现得最为明显,军阀之间相互割据,凭借自己的军事势力,制造政潮,以军压政。摘编自陶继波、马卉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发展概述【思维交互】:民国时期,中国文官制度有何特点?试分析民国时期中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微点拨】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可以得出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的特点;背景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总结提示:特点:中西结合;党派性强;军治色彩浓厚;制度逐步完善。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官制度的传入;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晚清废除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冲击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科举考试以儒学为基本内容,废科举加速了儒学的解体,使儒学地位日益降低,最终使儒家失去了基本的信仰群体,人们的思想因挣脱了制度文本的约束而获得了极大的解放。2.大大推进了20世纪初中国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1)科举制的废除使四书五经失去独尊地位并导致经学衰微,这使以经学为主导的传统学术格局逐渐解体,各门学科的分化与独立从可能变为现实,于是分支学科相继独立,为科技文化在20世纪初的独立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2)科举制的废除改变了过去人们所习惯的思想活动路径,造就和壮大了现代科技知识分子队伍,吸引了大批有志人士登入科技文化殿堂,促进了科技文化的普及与推广。3.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1)科举制度废除后,近代新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会,全国各地新学堂数量直线上升。随着新学堂的大规模兴办,从幼儿园到研究院,各级各类学堂配套成体系,这表明资产阶级性质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确立。(2)它使教育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体现了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4.促进了中国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中国社会的变革:(1)随着科举制的废除和新学堂的创办,近代新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他们接受了西方文明,大大开拓了文化视野。(2)逐渐放弃通过考试求功名的观念,就职开始走向多元化,并逐渐形成一个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接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团体,把救国与向西方学习结合起来,推进了中国的社会变革。5.促进了仕学分途,瓦解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科举制的废除使中国知识分子摆脱了对政治与王朝的人身依附,摆脱了长期以来挥之不去的“读书做官”思想的束缚,开始关注学术的独立品格,认识到 “治学与做官是两途而不是一途”,主张“为学问而学问”。总之,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不仅是中国政治变革的一个重大决策,也影响到20世纪初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拓展延伸】孙中山的考试权理论1.孙中山将考试权单独划分出来,与立法、行政、司法并列、相互制约,为理论的巨大创新。孙中山反对将考试权纳入行政权中,“考选权如果属于行政部,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所以必须成立独立机关才得妥当”。2.孙中山认为西方的文官制度仅仅将事务官的选拔纳入考试之中是不恰当的,他主张把考试制度的涉及范围扩大,不仅事务官需要考试,政务官的选拔也需要考试,这样才能达到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3.通过考试权的行使,国家能够最大深度和最大广度地得到各方面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也能够保证录用人员的基本素质,因为在决定录用之前,已经将从事工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作为考查内容进行了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人员才能被任用或授予资格。4.考试权的设置对于弘扬社会正气,防止腐败徇私有着积极的作用,其设置背后所隐含的价值理念及其对社会生活其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 1.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着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根据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这表明西周时期()A.削弱了诸侯国权力B.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C.破坏了世卿世禄制D.出现“礼崩乐坏”的迹象【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注重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和后世的选官制度中的察举制类似,故选B;题干材料中没有提到诸侯国,排除A;世卿世禄制是针对各级贵族的,材料中是对平民进行考核,排除C;对平民的考核、推荐与“礼崩乐坏”无关,排除D。2.下图是有关学者据史料统计的西晋时期被察举者的社会出身情况统计图(除去作为绥抚手段被察举的蜀吴士人),据此可知,西晋时期()A.社会阶层的固化性被削弱B.察举制可以有效选拔人才C.选官逐渐向下层士人倾斜D.孝廉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解析】选A。材料体现的是西晋时期下层士人被举荐为官的人数比重较大,说明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受到削弱,A正确;察举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B排除;从数据来看,当时的选官仍然向上层士人倾斜,C排除;魏晋时期主要的选官方式是九品中正制,D排除。【拔高训练】秦国商鞅变法推行二十等爵制,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如下表所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士”和“大夫”等旧贵族称谓被压低至十级以下。这一举措()A.提高了人们的进取精神B.强化了对基层的控制C.旨在提高平民经济地位D.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解析】选A。秦国商鞅变法推行的二十等爵制,把“士”和“大夫”等旧贵族称谓压低至十级以下,这是有意压制旧贵族势力,提升新兴地主的地位,从而提高了人们的进取精神,故选择A;这一举措不是强化对基层的控制,排除B;这一举措旨在提高地主的政治地位,排除C;这一举措与社会的长治久安无关,排除D。3.唐朝时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但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需由御史中丞(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一起,组成“三司推事”,类似近代的特别法庭,并把会审的结果报皇帝审批。这说明唐朝()A.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B.大理寺权力已经旁落C.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D.司法制度已经近代化【解析】选A。根据材料“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需由御史中丞(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一起”可知,监察官员与刑部官员一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体现了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故A正确。B、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4.北洋政府文官普通考试分为行政职和技术职两大类,其中技术职又细分为商业、农业、林学、蚕业、化学、土木工、物理、机械、医学、电工、机织、地质、铁道、数学、染色、采矿、图案、金丁、制丝、邮电等30个专业。这一划分()A.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B.表明北洋政府时期官僚机构膨胀C.有利于提升施政的科学化D.说明实践经验是考试的重点【解析】选C。文官普通考试分类并细分专业,能够适应相应的技术工作需求,有利于提升施政的专业化、科学化,故选C;从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故排除A;由材料看不出官僚机构膨胀,只能说明官僚机构的专业化,故排除B;划分专业不等于实践经验,故排除D。【深化点拨】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在选拔方式上,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是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另有甄别方式);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对民国官员选拔制度影响重大。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