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初中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二单元测试卷03(含答案).docx
-
资源ID:96422930
资源大小:26.6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人教初中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二单元测试卷03(含答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 (12分) 1 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 了一夜。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 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A滞留 管束 掌握B停滞 约束 支配C滞留 管束 支配D停滞 约束 支取2 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髙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A比喻 引用 排比 夸张B拟人 夸张 比喻 比喻C比喻 比喻 比喻 夸张D拟人 引用 排比 夸张3 下面几句话是描写托尔斯泰须发特点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A B CD4 下面句子中关联词语填充正确的一项是 ( ) 我( )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 )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 )不写,我( )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 )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 A虽然 但 不但 而且 如果 就B不仅 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 但 C如果 就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 D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虽然 但 二、 填空题 (12分) 5 给下面句子中画线字注音。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 )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一绺绺( )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6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 (1)母亲这样地整日_(劳动 劳碌 劳作)着。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_(滋味 风味 趣味)。(3)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_(管教 管理 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4)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_(杜绝 隔绝 断绝)了。7 考考你的记忆 (1)藤野先生按地点转换,依次写了三方面内容:_;_;_。 (2)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暗线是_。本文围绕_这一中心组织材料,按_顺序组织材料。8 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佃农 祖籍 劳禄 无可奈何 成群结队 _改为_(2)菜籽 高粱 私塾 为富不人 豪绅地主 _改为_三、 现代文阅读 (24分)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2)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人物的心理状态。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 (3)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 (4)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母亲的目光 小 乔 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膊,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乐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妈,怎么了?”我很纳闷。 “不怎么。”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我干吗?”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而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 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浪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 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我的目光给他带来了美梦了吗?我忽然想,如果能够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和劳累?是用泪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是想象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如果,你还有幸拥有母亲;如果,你浅眠时的双睑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请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扰母亲。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1)第段画线部分前后两句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理解。 (2)品味第段文字,回答问题。这段把母亲比作_、_、_,突出了母亲目光的_和_。“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最后一段,“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4)作者是在做了母亲之后才体悟到当年母亲目光中的爱抚和温暖的,而当她懂得了母爱的时候,她却永远失去了母亲。这就是生活。所以作者感喟:“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简要谈谈。四、 综合读写 (22分)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dùn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儿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气宇。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从青年时代起,托尔斯泰就深深意识到自己这副嘴脸是不讨人喜欢的。他说,他讨厌任何对他长相所抱有的幻想。“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愚dùn 滞留 穹顶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正确写法是“_”。(3)文段中“禁锢”的意思是:_。(4)把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不得改变原意:_。12 某校八年级(1)班以“走近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_(2)下面是某位同学搜集到的几则素材,请认真阅读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所宠坏的人。”材料二: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玛丽·居里)材料三:我把你们的奖金当做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居里)示例:_ (3)居里夫人的人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示例:_五、 写作 (50分) 13写作。请你以感谢有你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参考答案1C2C3C4D5yu,li6劳碌 滋味 管束 隔绝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7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时间先后8(1)禄,碌 (2)人,仁9 树下唤孙、送饭,糊纸袋,补花,洗菜,扫院子,树下学习(读扫盲识字课本、读报、请教)。对奶奶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奶奶对一份有尊严的工作的渴望和对孩子不理解自己的不满。评分标准:,描写方法,心理状态。表现了我在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为下文写我和奶奶的亲情做铺垫。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答思念、内疚、关爱等情感亦可)评分标准:,线索,内容,情感。10. 前句讲“我”的感觉,母亲没有再看过“我”;后句讲母亲对“我”的爱抚并未因“我”的烦怪而停止,只是做得更隐蔽。天空,礁石,河床,执著,深情你躺在母亲的爱抚里,你是幸福的;母亲欣赏并爱抚着自己的孩儿,也 是一种享受和幸福。养子才知父母恩,只有体验过的事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当你拥有某种东西的时候,却不懂得珍惜它;当你失去它时,才倍感它的珍贵。理解并珍惜亲情等。11(1)钝,zhì,qióng(2)气宇,器宇(3)束缚、限制。(4)是找不到幸福的。12(1)走近玛丽·居里,感受大家风采。(2)示例:玛丽·居里一生获得很多荣誉,但她淡泊名利。(3)示例: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居里。1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