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提升作业二十九经济全球化.docx
二十九经济全球化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全美棒球联赛使用的手套,牛皮产自美国,初步加工在巴西,最终完成在日本。某公司负责产品的设计、选厂、监制,其生产是由分布于世界的四十多个工厂共同完成的。这反映了()A.市场的全球化B.金融的全球化C.贸易的全球化D.生产的全球化【解析】选D。题干材料体现了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即生产的全球化,D正确;A、B、C虽然都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但都不符合题意。2.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根本原因是()A.各国经济联系加强B.社会生产力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C.各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D.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解析】选B。解答本题时抓住“根本原因”这一关键词,最终决定因素是“生产力发展”,B符合题意。3.跨国公司是当今国际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其全球化的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这说明跨国公司()A.跨越了不同社会制度的界限B.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C.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最好方式D.使发达国家难以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解析】选B。材料强调的是跨国公司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换言之,跨国公司促进了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载体,B正确;A、D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C中的“最好”说法太绝对。4.习近平主席指出:“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上述观点旨在启示各国()A.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互利共赢B.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C.优化出口结构,实现贸易转型升级D.应该实行自力更生的发展战略【解析】选A。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材料观点旨在启示各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互利共赢,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各国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不体现优化出口结构,实行自力更生的发展战略,抵御国际经济风险,B、C、D与题意不符。5.2020年11月15日,覆盖东盟10国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该协议原本应有16个国家参与谈判,但印度决定退出。印媒称,很遗憾,“印度在过去几年里变得极端保护主义,印度承担不起如此做的后果”。面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我们在对外贸易中应坚持()A.保护国内产业的原则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C.对外扩张原则D.量力而行原则【解析】选B。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把握自己的命运,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6.到2022年,我国贸易结构更加优化,贸易效益显著提升,贸易实力进一步增强,建立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政策、统计、绩效评价体系。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改善营商环境,主导世界贸易市场“走出去”取代“引进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A.B.C.D.【解析】选B。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正确;中的“主导”说法错误;说法错误,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7.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_的贡献者、_的维护者() A.国际秩序全球发展B.全球发展国际规则C.全球发展国际秩序D.和平发展国际秩序【解析】选C。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C正确。二、非选择题(共12分)8.提高亚洲的发展能力,是中国倡导成立亚投行的宗旨之一。亚投行宗旨中明确指出,将“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目前,亚洲基础设施市场已迈入膨胀式发展时期,每年需要大约8 000亿美元投资,但美日主导的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注册资本分别只有约2 200亿美元和1 600亿美元,远不能满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所需,亚投行应运而生。结合材料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成立亚投行的重要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围绕亚投行的建立有利于解决资金不足、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促进资源更大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打破经济全球化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局面、促进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资源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更高效地配置,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各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改变经济全球化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现状,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增强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提高各国发展水平,缩小两极分化。有利于金融全球化流动,满足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需求,推动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各国的经济联系,通过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经济发展能力,防范经济风险,充分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9.全球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拥有约85万家国外分支机构。它们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的90%。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最好形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支配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A.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跨国公司的地位、作用等知识的理解。正确反映了跨国公司的地位和作用;错误。10.波罗的海指数(BDI)是目前世界上衡量国际海运情况的权威指数,是反映国际间贸易情况的领先指数,该指数显著下降说明国际间的贸易不景气。下列选项中有可能引发BDI下降的有()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出口增长近年来国际原油的市场价格震荡走低部分国家对国际相关商品的需求下降个别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波及其他国家A.B.C.D.【解析】选D。部分国家对国际相关商品需求下降,会使这些国家的进口减少,进而导致关于该商品的国际贸易减少,从而导致BDI下降,正确;由材料可知波罗的海指数显著下降说明国际间的贸易不景气,所以个别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可能会波及其他国家,从而导致国际经济的低迷,导致国际贸易不景气,正确;不仅不会导致BDI指数的下降,反而会导致该指数的增加,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11.无论是欧洲、美洲,还是亚洲,在世界很多地方,对全球化的负面情绪、言论和行动充斥各大媒体,“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力量在急速上升。无论富国还是穷国,虽然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潜力与可能,但同时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许多新挑战,对为数众多的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切身问题都变得更加不确定、不安全,这是“反全球化”现象兴起的根本原因所在。这说明了()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A.B.C.D.【解析】选D。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正确;不符合材料主旨。12.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参与经济全球化,就要遵守发达国家已制定好的“游戏规则”,经济主权因而受到损害。一些发展中国家急于利用外资,忽视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引发了金融危机。这说明()不公平的国际经济规则仍然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注意经济安全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反对经济全球化A.B.C.D.【解析】选D。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度外,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13.某集团为推动全球化品牌战略,通过自主创新实现“防电墙”和“双动力”技术来申请国际IEC标准。他们在美国、日本、巴基斯坦等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由此可见,该集团推进国际化战略()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了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了发展空间以自主创新形成全球化品牌坚持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A.B.C.D.【解析】选A。“通过自主创新IEC标准”体现了;“30多个国家”体现了;材料没有涉及利用外资,不符合题意。14.欧盟境内首个中国经贸合作区“葡萄牙-中国经贸合作区”正式设立,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开始集群式迈出国门。这表明我国 ()坚持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A.B.C.D.【解析】选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错误。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并不能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错误。材料表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符合题意。15.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主流产品仍然集中在中低端。基础能力上的欠缺,强烈依赖第三方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外包设计服务,最终行业将受制于人。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技术输出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将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要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突破核心技术A.B.C.D.【解析】选D。“基础能力上的欠缺最终行业将受制于人”,启示我们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突破核心技术,正确;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错误,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二、非选择题(共12分)16.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加重,美国挑起的贸易保护争端逐渐升级。中国一直是美国贸易战的焦点,在对华贸易政策方面频繁打出“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等常规性贸易救济牌的同时,利用本国贸易法对华发起非常规性贸易救济调查,中美贸易战的阴云一直未散。过去40多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时代,我国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体经济不断做大做强,正在成为产业强国,我国在道路选择上越来越自信。针对中美贸易战,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达了“一不会怕,二不会躲”的明确立场。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绝不会坐视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必将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对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充满自信。【解析】本题是原因类试题,限定知识是经济全球化。我们对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充满自信,是因为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奉行多边主义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答案: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应对一切困难的最大现实保障。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美国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相违背,导致世界各国普遍不满与抵制,这有助于我国不断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奉行多边主义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得到了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支持。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