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提升作业十六法治中国建设.docx
十六法治中国建设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国务院发文明确规定,行政执法机关要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形式,对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和送达执行等全部过程进行记录,并全面系统归档保存,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拓展了民主监督的渠道,提高了监督实效能够有效防止行政执法权力的滥用增加了公民的监督权是将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必然要求A.B.C.D.【解析】选C。材料没有涉及监督渠道的拓展,排除。公民权利法定,不容随意增减,排除。题中所述做法能够有效防止行政执法权力的滥用,是将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必然要求,正确且符合题意。2.建设执法严明的政府,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A.B.C.D.【解析】选A。执法严明的政府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正确;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这些是执法严明的意义而不是要求,排除。3.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为此,需要()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吸收借鉴各国的先进法律模式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A.B.C.D.【解析】选C。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表明法治国家要坚持良法之治,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要坚持党的领导,符合题意;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吸收借鉴各国的先进法律模式不是良法之治的内容,不符合题意。4.推进严格执法要求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以下属于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是()行政机关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行政机关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中共中央首次对党内法规制度进行集中清理建设有限政府,减少和弱化政府职能A.B.C.D.【解析】选A。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正确;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不符合题意;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错误。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其中,法治政府建设尤为关键,因为这将有利于政府()A.依法决策,制定基本法律B.真正满足所有公民的需要C.建设依法行政的有威信的政府D.依法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解析】选C。立法机关制定基本法律,A错误;满足公民正当需要,B错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其中,法治政府建设尤为关键,因为这有利于政府建设依法行政的有威信的政府,C符合题意;政府没有立法权和司法权,D错误。【加固训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这表明法治社会()各种治理依法开展,没有违法行为 实施法治要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普遍认可法律是所有人应该遵守的基本规范 和谐有序,纠纷全部运用法律手段得到解决A.B.C.D.【解析】选C。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这表明法治社会实施法治要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普遍认可法律是所有人应该遵守的基本规范,正确。“没有违法行为”的说法太绝对,错误。纠纷全部运用法律手段得到解决的说法太绝对,错误。故本题选C。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前提是()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B.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C.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D.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治观念【解析】选A。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治化、制度化。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A符合题意;B、C、D明显与题意不符。7.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下列做法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的是()对外逃贪官展开“国际大追逃”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依法制定自治条例中国共产党制定宪法确保有法可依 对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给予刑罚处罚A.B.C.D.【解析】选A。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国家权力有法可依,并依法开展工作。对外逃贪官展开“国际大追逃”,民族自治地方人大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均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应选。说法错误,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不选。“对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给予刑罚处罚”,说法太绝对,不选。故本题选A。8.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的素质,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文明的水准。目前,我国法治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激励保障制度不健全,监督问责不到位等问题,亟待解决。这表明,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提高法治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监督A.B.C.D.【解析】选D。材料体现的是我国法治队伍建设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提高法治工作人员法治思维,符合题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符合题意,不选;材料强调对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监督与材料意思不符,不选。9.向前一步是北京电视台制作的第一档人和公共领域、城市公民与公共政策之间架起沟通桥梁的节目,旨在建立公共意识,普及公共价值,构建公共情感。目的就是给更多人进行公共政策的解读,最大程度释放公共政策的善意,重在培养市民的公共意识,此节目对于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是()A.有利于公民自觉履行法制义务B.有利于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C.有利于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D.有利于建设守法诚信的政府【解析】选C。材料强调向前一步这档节目更好地解读公共政策,培养市民的公共意识,这与公民自觉履行法制义务,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建设守法诚信的政府没有直接关系,A、B、D不符合题意。“目的就是给更多人进行公共政策的解读,最大程度释放公共政策的善意,重在培养市民的公共意识”,这表明此节目有利于化解市民对公共政策的误解,有利于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C符合题意。10.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下列有关法治中国建设“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中,三者关系说法正确的是()法治国家是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只有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思想基础切实维护公平正义,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打造整个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社会基础A.B.C.D.【解析】选D。打造整个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社会基础,只有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思想基础,正确且符合题意。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错误。只有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广大群众才会发自内心地崇尚和拥护法治,才能为全面依法治国打牢群众基础,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力图构建守责尽责、失责追责的法治政府,不断把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向纵深推进。这说明()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的立法都应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具有内在统一性党的主张只有通过宪法才能成为国家意志 A.B.C.D.【解析】选A。题干说明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说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具有内在统一性,符合题意;政府不是立法机关,错误;党的主张只有通过法定程序才能成为国家意志,不是只有通过宪法,错误。12.经济发展、社会有序、政治稳定与法治昌明,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能否在国家发展的全局中来布局法治,能否让法治适应国家发展的大局,绝不是浪漫主义的“随意选”,而只能是现实主义的“弹钢琴”。这启示我们()A.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才能建设法治国家B.要通过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推动法治建设C.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才能提高立法质量D.法治建设要与国情和社会制度相适应【解析】选D。让法治适应国家发展的大局,只能是现实主义的“弹钢琴”体现了法治建设要与国情和社会制度相适应,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不符。【知识拓展】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又称“写实主义”,认为在人类的认知中,我们对物体的理解与感知,与物体独立于我们心灵之外的实际存在是一致的。一般认为现实主义关心现实和实际而排斥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在博雅人文范畴中有很多意思,特别是在绘画、文学和哲学中。它还可以用于国际关系。在艺术上,现实主义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它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二、非选择题(共36分)13.(12分)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首次在报告中提出干部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法。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前提,意味着依法治理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管理国家事物的基本形式,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的新时期。党的十九大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并提出维护宪法权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结合材料,运用“法治中国建设”的有关知识,说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党和政府的要求。【解析】本题以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为依托。考查运用“法治中国建设”的有关知识,明确这一知识限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党和政府的要求,注意对象是党和政府,解答本题首先需要考生把握不同主体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的职责;法治中国建设对党和政府的要求属于措施类题目。答案:(1)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党和国家的统筹与规划,更需要公民和全社会的参与与推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2)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必须依法执政、依宪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3)政府要建设成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不同主体在不同方面着力。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不同主体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解析】本题以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为依托,考查考生对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考生把握不同主体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职责。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要做到领导立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然后,再结合材料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对策。答案:(1)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依宪执政,领导立法,带头守法,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2)人大坚持科学民主立法,完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提供法律保障。(3)政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勇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4)司法机关坚持公正司法,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打击各种犯罪分子,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5)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律风尚。1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代中国“两大奇迹”的取得,从根本上来说,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深刻体现了人类文明社会法律制度成长与变迁的基本目标。在当代中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旨在把国家和社会生活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中,实施有效的规则之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为创造“中国奇迹”、实现“中国之治”夯实制度基础。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能为创造“中国奇迹”、实现“中国之治”夯实制度基础。【解析】本题以当代中国“两大奇迹”的取得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依托,考查考生对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考生根据所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能为创造“中国奇迹”、实现“中国之治”夯实制度基础。明确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要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然后,再结合材料的表述,分别阐述我国是如何做到的即可。答案:(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6.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宪法宣誓相关内容,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修改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宪法室”。其意义在于()凸显宪法至上,有利于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为合宪性审查工作提供保障,推进依宪治国完善法律体系,国家权力的行使将有法可依确认公民的权利,并予以执法和司法的保障A.B.C.D.【解析】选A。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宪法宣誓相关内容,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修改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并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宪法室”这凸显了宪法至上,有利于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能为合宪性审查工作提供保障,推进依宪治国,正确;材料不涉及完善法律体系,国家权力的行使本身就有法可依,而不是此次做法之后才有法可依的,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增强宪法的权威,而不是确认公民的权利,并予以执法和司法的保障,排除。 17.从实施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破解“民告官”难题,到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努力化解信访积案;从实施立案登记制改革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到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方便群众;从稳步推进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到广泛动员组织人民依法有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对上述做法理解正确的是()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保护公民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良法之下就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国家能够保障公民合法权益A.B.C.D.【解析】选B。完备的法律体系主要体现在法律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上,与题意无关;题干主要表述的是在法治国家建设中保护公民权利的内容,符合题意;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8.法治政府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下列做法符合法治政府行为的是()A.某市通过举行价格改革听证会制定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B.某环保局规定本地商户必须安装某品牌的油烟净化器C.某规划局未事先告知居民就将地铁出口设在小区内部D.某市委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讨论本市发展大计【解析】选A。“某市通过举行价格改革听证会制定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属于政府进行民主决策,符合法治政府的要求,A正确;“某环保局规定本地商户必须安装某品牌的油烟净化器”属于行政乱作为,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不符合法治政府建设要求,B排除;“某规划局未事先告知居民就将地铁出口设在小区内部”属于行政侵权行为,C排除;“某市委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讨论本市发展大计”属于某市党委的行为,不符合试题主体规定性,D排除。19.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国务院生态环境部按照“谁执法谁公示”的原则,全面落实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动政府改进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强化事前公开,规范事中公示,加强事后公开。该做法有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司法公平正义督促政府实现善政,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推动形成“权责法定、公开公正”的政府治理体系提高政府行政行为规范化,增强公信力和执行力A.B.C.D.【解析】选D。材料的主体是政府,而推进司法公平正义的主体是司法机关,错误;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没有直接关系,不符合题意;国务院对全面推行“三项制度”要求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公示公开。由此可见,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推动形成“权责法定、公开公正”的政府治理体系,增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符合题意。20.新时代是中国走向强国的时代,而法治不仅是强国之源、强国之基,而且是强国之义。落实法治,我们应()实行良法之治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让法治成为治理国家的唯一手段A.B.C.D.【解析】选A。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要求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说法正确;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说法错误;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2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有些人对医院治疗不满意,于是揪着医生不放;劳动纠纷商议无果,就采取极端方式示威;发生事故不走法律程序,聚众大吵大闹不知从何时起,一些人遇事就靠“闹”来解决,似乎不闹就得不到合理解决。靠“闹”解决问题()是生活中一种既方便又高效的维权方式缺乏法治观念和思维,不能理性表达诉求说明法律不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启示需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A.B.C.D.【解析】选C。把靠“闹”解决问题看作是生活中一种既方便又高效的维权方式明显是错误的,排除;揪着医生不放;采取极端方式示威;聚众大吵大闹,这说明靠“闹”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缺乏法治观念和思维的,不能理性表达诉求,启示需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符合题意;“法律不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对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此举旨在()规范政府行为,确保政府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促进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提高宏观调控的效果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规范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的边界,促使政府依法行使公共权力A.B.C.D.【解析】选D。公正司法属于司法机关的职能,不符合题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能促进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不正确;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规范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的边界符合题意,入选。【时政术语】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同时也是工程学术语。“顶层设计”,正成为中国新的政治名词。23.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与媒体平台结合,截至2019年6月共发布3 978条儿童失踪信息,找回儿童3 901名。“团圆”系统与媒体平台结合能够()发挥全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完善社会治理模式,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拓宽媒体参与实施政府职能的新路径把全媒体的传播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A.B.C.D.【解析】选C。本题考查社会治理的相关知识。表述错误,全媒体在社会治理中不起主导作用;表述错误,媒体不能参与实施政府职能;材料说明“团圆”系统与媒体平台结合能够把全媒体的传播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有利于完善社会治理模式,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正确。二、非选择题(共12分)24.某省交通行政执法用语规范规定,交警在要求当事人提供有关资料时,应清楚地告知当事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所要检查的资料的名称,例如: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完整名称),请提供××××××(资料名称),按规定我们有义务为你保守有关秘密。该项规定对于执法者和执法对象有何意义?【解析】本题以某省交通行政执法用语规范的要求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与法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严格执法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本题设问指向该项规定对于执法者和执法对象有何意义,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主体,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执法者角度,可以从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提升执法能力、建设法治政府等方面分析;执法对象角度,可以从维护自身权益、监督执法过程等方面分析。执法者:依据法律完成执法程序,可以很好地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提升执法能力。执法对象:保证了执法对象的知情权,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监督执法过程的规范性。答案:执法者:依据法律完成执法程序,可以很好地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提升执法能力。执法对象:保证了执法对象的知情权,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监督执法过程的规范性。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