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42种群及其动态(人教版新教材).docx
-
资源ID:96431856
资源大小:203.9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42种群及其动态(人教版新教材).docx
课时训练42 种群及其动态1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C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解析:选B在实际环境中,种群的数量呈“S”形增长,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A正确;同一群落内,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B错误;环境容纳量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C正确;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故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D正确。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渔业上确定捕捞强度,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取样器取样法对鱼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进行抽样调查B鱼塘中鲤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中鲤鱼的产量一定不同C鱼塘中鲤鱼种群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D为持续获得较高产量,应该在鲤鱼种群数量达到K/2后才开始捕捞解析:选D利用标记重捕法对鱼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进行抽样调查,A错误;单位水体的鱼的产量等于其数量和个体质量的乘积,因此鱼塘中鲤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中鲤鱼的产量可能相同,B错误;鱼塘中鲤鱼种群达到K值前,种内竞争加剧,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C错误;当种群密度处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所以为持续获得较高产量,捕捞时应该捕到K/2,D正确。3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防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记重捕法对该草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中增加田鼠的天敌数量不会影响田鼠种群的K值B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要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则相反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容易脱落,估算数值会偏小D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应为NtN0t,为1.015解析:选D自然环境中增加田鼠的天敌数量会使田鼠种群的K值降低,A错误;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无法进行比较,B错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容易脱落会使重捕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变小,进而使得估算值偏大,C错误;由题干信息“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可知田鼠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因此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t,其中为10.0151.015,D正确。4.如图为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可表示池塘中营养物质有限条件下某些鱼类种群的增长过程B该种群的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呈“J”形曲线增长C该种群的数量不断增大,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D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主要受环境阻力的影响解析:选B由图可知:出生率与死亡率百分比的差值保持不变,值不变,种群数量一直增长,种群数量呈J形曲线增长,B正确;其他各项叙述都与图示曲线不符。5某科研团队选择肥力好、棉苗长势均匀一致的正方形棉田,从7月1日开始定期定点调查,每5天记载棉花伏蚜的数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单位:×104头/米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调查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棉花伏蚜00.260.451.222A.在该棉田调查棉花伏蚜数量时应采用标记重捕法B棉花伏蚜在7月中旬左右具有最大的种群增长速率,应在7月上旬进行除虫C7月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棉花伏蚜呈“J”形增长D化学防治棉花伏蚜会导致该种群产生基因突变解析:选B在该棉田调查棉花伏蚜数量时应采用样方法,A错误;据表分析,棉花伏蚜的种群数量增长为S形,最大环境容纳量为2×104左右,所以棉花伏蚜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为其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对照表格应该是1.2×104左右,即7月中旬左右,且防治农业害虫应该在其K/2之前进行,故应该在7月中旬之前除去棉花伏蚜,B正确;C错误;化学防治棉花伏蚜不会导致该种群产生基因突变,D错误。6研究人员在千岛湖地区2个岛屿上调查了社鼠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A、B岛环境条件(面积、植被、气候等)相似,没有迁入和迁出,但B岛上青毛硕鼠的数量明显多于A岛,而且68月发现有野猪捕食迹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人员调查社鼠种群数量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社鼠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CB岛社鼠数量下降更快的原因可能是竞争和捕食D4月和6月分别是B岛和A岛的最佳灭鼠时机解析:选D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故研究人员调查社鼠种群数量可采用标记重捕法,A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B正确;由曲线图分析可知,B岛在6月后数量相对于A岛下降更快的原因可能是种群数量较多,其竞争加剧并被野猪捕食,C正确;最佳灭鼠的时机应选择社鼠种群数量相对较少的时期,而4月和6月分别是B岛和A岛社鼠的数量最多的时期,故4月和6月并不是B岛和A岛的最佳灭鼠时机,D错误。7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 mL培养液的锥形瓶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当酵母菌总数为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关于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可取少量菌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估算酵母菌数量B该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数量为a/2时,种群增长最快C若将酵母菌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培养条件不变,则K值为2aD若将培养液的量改为5 mL,接种量与培养条件相同,则K值小于a解析:选CK值与环境条件有关,酵母菌的K值与酵母菌的接种量没关系,因此培养条件不变,K值也不变,仍为a。8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主要是集群生长,其密度效应主要反映在个体产量和死亡率上B动物具活动能力,其密度效应主要表现在领域性、等级制、集群和分散等行为上C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D自疏现象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也是对不利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解析:选D植物一般靠无性繁殖或种子繁殖,主要是集群生长,其密度效应主要反映在个体产量和死亡率上,A正确;动物活动范围比较广,活动能力比较强,其密度效应主要表现在领域性、等级制、集群和分散等行为上,B正确;出现产量恒定法则即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是由于高密度下资源有限,种内竞争加剧,C正确;当种群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这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也是对不利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D错误。9科研人员对一个6公顷海岛上的某种鸟的种群数量与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成年雄鸟总数量增加,有领域与无领域的雄鸟数量均会增加B繁育期繁殖雌鸟的数量增加,雏鸟出生后的成活率降低C该种鸟的领域行为和环境资源共同限制了种群数量的增长D海岛上该种鸟的种群数量会不断波动,种群K值约为80只解析:选D据图分析可知,随着繁育期有领域雄鸟数的增多,无领域雄鸟占所有雄鸟的百分比随之增加,可见随成年雄鸟总数量增加,有领域与无领域的雄鸟数量均会增加,A正确;随着繁育期繁殖雌鸟数的增加,到幼鸟离巢时每只雏鸟出生后的成活率降低,B正确;该种鸟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其领域行为和环境资源共同限制,C正确;由题干和题图不能得出该种群的K值,D错误。10某课题小组对当地喜鹊数量变化进行了连续10年的跟踪调查,其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喜鹊在某时间范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06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610年间种群数量先升高后保持不变B图乙中,能够用曲线和曲线来预测将来喜鹊种群数量的变化C图甲中39年间种群数量的变化,对应图乙的cd段的数量变化D图甲中第1年和图乙的b点,种群的年龄结构都为增长型解析:选D图甲中,03年>1,种群数量在增加,第3年1,种群数量不变,39年<1,种群数量下降,第9年以后1,种群数量不变,A错误;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而出生率和死亡率反映的是之前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B错误;图甲中39年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但第6年后,种群数量的减少量越来越少,而图乙中,cd段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且减少得越来越多,C错误;图甲中03年和图乙的ac段,种群的数量都在逐年增加,故图甲中第1年和图乙的b点,种群的年龄结构都为增长型,D正确。11如图是某湖泊中浮游植物(在水中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数量随环境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湖泊中所有的浮游植物可以构成一个群落B在45月份浮游植物的密度达到最大值,大于30×103细胞·毫升1C由曲线可以看出浮游植物的数量在一年内会发生不规则的波动D影响浮游植物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温度变化及由其带来的营养物质的变化解析:选A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而不是单指浮游植物,A错误;由图中可以看出浮游植物在45月份密度达到峰值,大于30×103细胞·毫升1,B正确;由图可以看出浮游植物的密度变化在一年内发生不规则的波动,C正确;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光照时间长短以及光照强度,温度及由其带来的营养物质等因素的影响,D正确。12一调查小组对我国东部某地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1)调查小组对某块荒地的几种常见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一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该入侵物种在入侵初期类似于_形增长,原因是_。年份20172018201920202021甲10.09.28.06.85.5乙3.02.11.10.30.1丙0.30.61.11.52.3丁3.02.00.400(2)下面为调查小组从当地相关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是从第_年开始的,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填“”“”或“”)死亡率。第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_型。解析:(1)样方法需做到随机取样;外来物种入侵初期种群数量的变化类似于“J”形增长。(2)初始几年值大于1且不变,此时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第15年时减少最快,此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减少至第20年时不再减少,此时种群数量最少;第2030年间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则出生率死亡率。答案:(1)样方法随机取样丙“J”生存环境适宜(或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2)20衰退13雪乡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双峰国家森林公园,常年积雪可达8个月,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某科研小组对双峰林场内的一种森林害鼠棕背平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回答下列问题:(1)对棕背平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2)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棕背平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形。其数学模型:NtN0t中,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生态策略是生物在种群水平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甲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K、r对策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4)据图甲比较分析,r对策生物的曲线特点是_,这正是人们消除有害生物的危害所面临的状况。若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_形增长曲线。图乙曲线是在森林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缓解森林的鼠患。曲线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用图中字母表示)。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森林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的角度将会_。解析:(1)棕背平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常采用标记重捕法。(2)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棕背平种群的增长曲线呈“J”形。在“J”形曲线的数学模型中,值表示该种群数量为前一年的倍数,而种群增长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部分占初始种群数量的比例,可见,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1)×100%。(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4)据图甲可知,r对策生物的曲线特点是在低密度下可以快速增长,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灭绝点,这也是人们消除有害生物所面临的状况。由题中“鼠的寿命短,但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可知,但最终仍形成“S”形增长曲线。蛇是鼠的天敌,投放一定数量的蛇会导致鼠的数量下降,因此曲线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ef。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森林的环境部分死亡,则鼠的数量下降趋势减弱,即图中的角度将会增大。答案:(1)标记重捕法(2)“J”(1)×100%(3)性别比例(4)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灭绝点“S”ef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