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人与环境学案.docx
-
资源ID:96433647
资源大小:440.7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版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人与环境学案.docx
课堂互动探究案3人与环境考点一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完成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的区别与联系(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下:(2)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考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调控人口增长以及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如实行计划生育。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任务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的源头、危害与保护(2)防治措施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大力_。臭氧层破坏:减少_和氟氯烃的排放。富营养化:减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污染物进入水体。酸雨: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脱硫煤;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土地荒漠化: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_;大量营造防护林;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 结合“J”形、“S”形曲线分析人口增长问题1经典模拟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bB产生曲线b与曲线a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不同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c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当世界人口达到110亿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2(不定项选择)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C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考向二 对环境污染实例的分析3.经典模拟十九大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响应这一号召,2017年洞庭湖环境保护行动全面展开:全境砍伐欧美黑杨、拆除外湖砂石场、拆除湖州内的钢制矮围、清退外湖珍珠养殖场、沟渠塘坝清淤增蓄等一系列措施。根据以上措施及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蓄洪防旱、增加空气湿度,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沟渠塘坝清淤增蓄、拆除外湖砂石场将有利于提高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C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长期在洞庭湖进行珍珠养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华”现象4含磷洗涤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即行排放,使海水、湖水中富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称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科学家研制出生态浮床以进行缓解,如图所示,以下关于生态浮床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浮床上的植物能吸收水中的氮磷,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现象B生态浮床上的植物能吸收水中的有机物,减少水体污染现象C生态浮床上的植物能使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D生态浮床能为水中的鱼类提供隐蔽空间,避免其被捕食考向三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 以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 之内而努力。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问题B温室效应是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的,这是个全球性问题C岛国受温室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岛国的CO2排放量更大D为了尽快降低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应立即实现CO2的净零排放62022·广东省揭阳市普宁二中高三月考随着近年来的退渔还湖和不断治理,苏州太湖的水质逐年提高,在今年夏天的汛期中,太湖防洪方面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退渔还湖的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B东太湖的旅游观赏价值体现了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C去除人工养殖的网箱会提高生物多样性,使太湖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D为进一步保护太湖的自然环境,应当禁止一切的开发和利用考点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_。(2)_。(3)利用生物技术对_进行保护。(4)加强_。任务2探究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任务3成因分析(1)从分子水平看(2)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易错警示辨析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四个易误点(1)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2)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3)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4)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 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及使用价值的分析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B生物圈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远大于间接价值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禁止开采利用22022·福建南平市高三二模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秦岭地区华南虎的灭绝意味着一个基因库的消失,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B引进外来物种、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C将濒危野生物种迁移到濒危生物保护中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D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保护生物多样性又考虑生活问题,遵循了整体原理考向二 结合实例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利用和保护3.2022·四川省广元一中调研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出现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循环系统,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入侵会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B生物入侵会使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变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D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4202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我们的解决方案在自然界”。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国制定的海洋伏季休渔政策既保护生物多样性也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热带雨林具有的旅游观赏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海州湾海湾生态与自然遗迹海洋特别保护区只是保护海岸原生动植物的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锐减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考向三 生物多样性的综合考查5.重庆卷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据题图回答下列问题:(1)0(起始年)a年,欧洲兔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若起始年种群数量为24只,则a年种群数量Na_;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锐减。(2)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_。(3)c年控制狐狸数量,并引入仅对欧洲兔致命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方式是_。(4)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最可能的原因是_。考点三生态工程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比较项目理论基础意义实例循环原理_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无废弃物农业”自生原理生物多样性和种群之间的互利共存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_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及系统生产力“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单纯林问题协调原理生物与生物、_的协调与平衡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整体原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名师提醒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食物网的“相接”与“加环”(1)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之一是食物链(网)的“相接”。例如,在稻田养鱼的农业生态工程中,鱼与稻原属于不同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但在人为调控下,将一些草食性鱼、滤食性鱼和杂食性鱼的鱼苗放养在稻田中,使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有所改变,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更为合理。(2)生态工程设计的常用方法之二是食物链(网)的“加环”。“加环”可为未被利用的能量部分找到出路。例如,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等,其残余物用来培养食用菌,培养食用菌后的残余物再用来养殖蛆蛹,粪再作为优良有机肥还田等。任务2农业生态系统设计方案的基本要求(1)设计方案的原则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方案应当符合以下原则:应当能够体现生态学原理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应当能够构成一个合理的生产结构;应当体现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应当体现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所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从理论上看应当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2)对设计方案的分析应当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所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进行预测性的分析,如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农产品增产情况、农药和化肥使用的减少情况等。师说技巧熟悉生态工程的两种模式1桑基鱼塘模式(1)特点:人工建立的高产、稳产的农业生态系统。做到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茧三丰收。(2)图示:2沼气农田立体养殖模式(1)特点:通过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光照、气体和水肥等因素,缩短了生产周期,从而大幅度提高粮食、蔬菜和水果的产量和质量。(2)图示:任务3生态工程的类型与设计原则(1)生态工程的类型分类依据:根据_的不同,对生态系统进行分类_:具有农业生态保护性质并以农 产品生产为目标_:以_为目标,包括水土保持 生态工程、防风固沙生态工程、水 源涵养生态工程、城市绿化和园林 生态工程等治污生态工程:以_为目标,包括污水治理 生态工程、城市垃圾处理生态工程、 湖泊和水源地治理生态工程等(2)设计原则首先肯定生态工程的作用,特别是对_的重要作用。不忘大自然固有的强大的生态恢复力量,不能误认为只要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走发达国家_的老路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经典模拟“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牛粪、猪粪直接施入沼气池,可为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B建立该系统遵循的主要原理有循环原理、整体原理等C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蔬菜,人、牛、猪等均为消费者,它们可构成食物网D由于废弃物的再利用,提高了该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22022·资阳模拟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对应错误的是()选项有关实例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A无废弃物农业遵循循环原理B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遵循自生原理C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背自生原理和协调原理D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背循环原理3.2022·抚州模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改变“人类能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走生态经济之路。某市政府提出不仅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还要打造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1)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_和_。(2)建设海绵城市的一个通常做法是做到雨水回收利用,城市蓄水池内不仅安装了现代化的雨水净化系统,还种植了许多水生植被辅助净化,这些植物的引种需遵循_原理;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_原理。(3)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如小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针对这种问题我国甘肃陇南地区总结出了“九子登科”的治理模式,而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_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网络建构提升长句应答必备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外界干扰,保持原状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受到干扰后恢复原状的能力。2我国人口的两个现状(1)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2)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还将加速。3全球性七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4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5生物多样性的三种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6生物多样性的四种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利用生物技术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级选考研考向12021·河北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典型湿地季节性湿地中度退化湿地严重退化湿地湿地特征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无积水完全干涸,鼠害严重生物多样性指数2.72.42.11.5鸟类丰富度2517129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22021·浙江6月选考下列关于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和X射线B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C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D避免臭氧层破坏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32021·浙江1月选考我省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繁茂,自然资源丰富,是高校的野外实习基地。设立该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A防治酸雨B保护臭氧层C治理水体污染 D保护生物多样性42020·海南卷海洋污染已成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海南管辖的海域面积大,保护好海洋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性污染物排入、海上活动和直接向海洋倾倒废物B赤潮和水华的发生与人类活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有关C海洋污染使海洋生物死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D红树林生态修复是保护沿海海洋环境的重要举措课堂互动探究案3高效课堂师生互动提考能考点一【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2(2)植树造林氮氧化物植被【考向分类·对点落实】1解析:因生态环境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S”形增长,即图中的曲线b,A正确;曲线a(“J”形增长)和曲线b(“S”形增长)的差别主要在于环境阻力不同,B正确;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K值后,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同时使K值下降,C错误;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会继续增长而超过K值,但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很快会降到K值左右,D正确。答案:C2解析: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的分析,很容易发现曲线是最理想的,可以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曲线表示:当人类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环境就会对人类产生反作用,人类的数量会大幅度下降,特别是曲线表明的情况最严重。答案:ABD3解析: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蓄洪防旱、增加空气湿度,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沟渠塘坝清淤增蓄、拆除外湖砂石场将有利于提高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B正确;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通过它的作用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稳定,负反馈调节是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正确;长期在洞庭湖进行珍珠养殖时,由于投入的饲料及珍珠贝的排泄物等因素会造成水体污染,导致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中N、P的含量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引起“水华”现象,D正确。答案:A4解析:生态浮床上的植物属于生产者,水中的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后产生的无机物才能被植物吸收,B错误。答案:B5解析:解决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是减少CO2的排放,而不是大力植树造林,A错误;温室效应是全球范围内碳排放大于消耗,B正确;岛国受温室效应影响相对较大的原因是温室效应最终会导致海平面升高,C错误;由于要考虑到生产和生活的现状,实现CO2的净零排放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D错误。答案:B6解析:退渔还湖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东太湖的旅游观赏价值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B错误;去除人工养殖的网箱会提高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更复杂,进而使太湖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正确;为进一步保护太湖的自然环境,并非禁止一切的开发和利用,而是需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D错误。答案:C考点二【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1)就地保护(2)易地保护(3)濒危物种的基因(4)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任务2遗传物种生态系统DNA染色体【考向分类·对点落实】1解析: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包括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等生态功能,A正确;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错误。答案:A2解析:秦岭地区华南虎的灭绝意味着一个基因库的消失,是物种和基因多样性的消失,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A正确;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B正确;将濒危野生物种迁移到濒危生物保护中心属于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C错误;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保护生物多样性又考虑生活问题,使自然、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遵循了整体原理,D正确。答案:C3解析:根据生态学原理可知,引入外来物种适当,可建立新的食物链,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D正确;但如果引种不当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则会使当地的物种减少,从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所以A、C正确,B错误。答案:B4解析:伏季休渔政策避免鱼类被过度捕捞,也有利于鱼类数量恢复,A正确;热带雨林具有的旅游观赏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B错误;海州湾海湾生态与自然遗迹海洋特别保护区是保护现有的海洋及海岸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C错误;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D错误。答案:A5解析:(1)依据公式:NtN0t,N024,ta,故a年种群数量Na24a。若不对欧洲兔加以防治,随着欧洲兔数量的剧增,将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2)分析题图可知,在a年时,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欧洲兔种群数量得到有效控制,缓解了袋鼠与欧洲兔的竞争压力,但袋鼠的种群数量仍为下降趋势,由此可推测狐狸与袋鼠之间为捕食关系。(3)欧洲兔数量剧增,生态平衡被破坏,引入黏液瘤病毒,欧洲兔数量锐减,生态系统恢复平衡,这种调节方式应为负反馈调节。(4)黏液瘤病毒作为环境因素,可对欧洲兔进行定向选择,使欧洲兔向着对黏液瘤病毒抗性增强的方向进化发展。答案:(1)24a生物多样性(2)捕食(3)负反馈调节(4)欧洲兔对黏液瘤病毒的抗性增强考点三【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物质循环提高生物与环境任务3(1)性质和设计目标农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2)恢复和重建受损生态系统先污染后治理【考向分类·对点落实】1解析:将牛粪、猪粪直接施入沼气池,微生物可以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同时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A正确;该生态系统将农业废弃物的转化、再生和资源化等综合起来,同时又增加了蔬菜的种植和猪牛等家畜的饲养,遵循了循环原理、整体原理等,B正确;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和基石。人、猪和牛直接或间接取食于生产者(蔬菜)。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了食物链或食物网,C正确;不同结构的生态系统,其能量传递效率是不会改变的,D错误。答案:D2解析:D项中讲的是在追求生态效益时必须考虑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所以违背的是整体原理。答案:D3解析:(1)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2)引种植物时需考虑与当地气候等条件相适应,应遵循协调原理;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应遵循整体原理。(3)小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而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恢复,以及为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答案:(1)循环经济生态工程(2)协调整体(3)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植被恢复课堂总结网络聚焦大概念网络建构提升可持续发展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就地易地历届真题分类集训培素养1解析:严重退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而且鸟类丰富度也最低,故食物网结构最简单,A错误;丰富度是物种数目的多少,鸟类死亡率增加会使种群密度下降,不会导致物种数目减少,B错误;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错误;湿地具有可以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因此湿地的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D正确。答案:D2解析:臭氧能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射线,从而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A正确;臭氧减少会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使得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B正确;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使用氟利昂,大量氟利昂逸散之后最终将会到达大气圈上层,并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通过化学反应使臭氧量减少,C错误;避免臭氧层破坏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D正确。答案:C3解析:设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故选D。答案:D4解析: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地污染物的排入、海上生产活动(如采油、航运)以及直接向海洋倾倒废物,A正确;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有关,而“水华”属于淡水富营养化,B错误;海洋污染导致很多海洋生物死亡,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红树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的生态修复是保护沿海海洋环境的重要举措,D正确。答案:B